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群雄争霸之召唤猛将 » 第九章 奔赴太尉府

第九章 奔赴太尉府

    手握帝皇系统,严鸿自然有一颗横扫天下的心,只是以他现在的眼界,还无法做到纵览天下局势,而有了房玄龄的辅佐,自然就弥补了这个问题。

    “先生的大智慧真是孤的良药啊,万望先生日后常训诫于孤身边,孤愿时时聆听先生教诲!”

    严鸿对房玄龄深深一拜,房玄龄赶忙托起。

    “殿下折煞臣了,臣日后必将鞍前马后效命殿下,任凭差遣。”

    房玄龄字字肺腑,向严鸿做出承诺。

    “有先生的这番话孤就放心了。”严鸿也是异常感动。

    “只是当前局势严峻,凌广提三万大军进城,严胜固守皇宫,我们该怎么办?”

    房玄龄微微浅笑,道:“臣不才,愿亲赴太尉府说之。”

    严鸿惊诧不已:“先生,你要去游说赵英博?这不是送羊入虎口吗?不可不可万万不可!”

    房玄龄却笑地更开心了:“殿下不必担心,臣既然敢去,自然有把握全身而退,何况臣不过一小小少傅,赵英博不会把我放在眼里的,只是需要张郃统领陪臣一起。”

    “这……”严鸿还是有些犹豫,但考虑到他97的谋略值,应付赵英博应该是不在话下。

    “既然先生执意要去,孤就不多言了,只是一定要多加小心。”

    随后严鸿对张郃说道:“张郃,切记保护好先生安危,不得有失!”

    张郃:“诺!”

    此时的太尉府中,赵英博刚刚带着严哲从严胜的手里逃脱,虽然看似狼狈,但面上表情却志得意满。

    “哈哈哈,好!你做的不错,有凌广所率的三万大军,我看他严鸿、严胜怎么逃出我的手掌心!”

    “小的就在此先恭喜赵大人和楚王殿下了。”

    一人跪伏在赵英博面前满脸陪笑,此人的右肩还包裹着厚厚的几层绷带,不是别人,正是城外被严鸿放走的贼众头目。

    原来此人在被严鸿放过之后,竟是强忍着肩头的重创直接来到凌广兵营,并告知凌广杀害严鸿的任务失败。

    而凌广早就受赵英博之命率军驻扎在城外,随时待命进城,得知严鸿未死,料定赵英博逼宫另立严哲为太子之事难以成功,因此不等赵英博下令便直接率军进城了。

    若是当时严鸿没有心软,只怕赵英博的传令兵才刚刚出门呢,此时的情形也不会如此严峻了。

    赵英博稍加思索,然后对一下人吩咐道:“拿纸笔来。”

    下人很快将纸笔拿来,只见赵英博边写边想,大约一刻钟后便拟出了一份名单。

    他将名单交于那头目,然后吩咐道:“你去传令凌广,皇宫先不必管,只派一支哨兵监视。将大军分为几部,命各部分别围剿这名单上所有公卿大臣的府邸,不留活口!明白了吗?”

    那头目听到此话也是心中惊颤,他没想到赵英博居然这么狠。

    “明……明白了。”

    “慢着,司徒府让凌广亲自带人去,记住叫他把项卓那厮的命留着,给我带回来。去吧。”

    “诺。”

    那头目离开后,赵英博对严哲说道:“哲儿啊。”

    严哲恭恭敬敬地回道:“孙儿在。”

    赵英博拍了拍严哲的肩膀:“看样子咱家从前的手段还是太软了,只想着先将你立为太子,而他小小严胜竟有胆量直接僭越称帝。那咱家也没必要再束手束脚了,今日便给他们来个斩草除根!”.

    “一切仅凭外公做主。”

    赵英博拉着严哲的手坐到堂中的太师椅上,严哲任凭他牵着,侍立一旁。

    “哲儿,外公为了扶持你可谓是尽心竭力了,成大事后,可不能忘了外公的好。”

    严哲怎会说个不字:“外公多虑了,孙儿感激还来不及呢,孙儿的身上虽然流着严家的血,却住着赵家的魂啊。”

    赵英博仰首大笑道:“哈哈哈,好!好!有哲儿这番话外公就放心了。”

    就在此刻,一下人前来报道:“报!启禀老爷,府外有二人求见,自称是太子少傅和东宫侍卫。”

    赵英博有些疑惑:“太子少傅?东宫侍卫?这二人此时敢来我府上,莫不是叛变了?”

    “小人也不知,老爷要不要放他们进来?”

    赵英博往太师椅靠背上一靠,显然不将二人放在眼里:“放他们进来吧,我倒要听听他们有何话说。”

    随后房玄龄和张郃在下人的带领下来到大堂。

    “小臣房玄龄(张郃)拜见太尉大人。”

    赵英博望了望二人,然后问道:“你二人来此作甚?”

    房玄龄上前道:“小臣就有话直说了,今日到此是为太子而来。”

    赵英博笑了:“呵,你倒也坦白,你们就不怕我不放你们回去吗?”

    “赵大人身兼太尉大司马双职,掌皇朝之柄,为难我这等小臣岂不是太过小气?况且我今前来除了为太子办事也是为赵大人出谋划策的,赵大人何不听听看呢?”

    “为我出谋划策?好,那我倒要听听你出的什么谋,划的什么策。”

    “小臣也不藏着掖着,就有话直说了。凌广将军率三万大军进城意在何为?无非是为了铲除楚王殿下上位的障碍,而最大的障碍就是太子殿下和赵王了。

    赵王现在占据皇宫做固守之态,无非是苟延残喘,三千禁卫军不过是瓮中之鳖。凌广将军完全可以扫平东宫及司徒等诸公,这才是赵大人的眼中钉,随后再翦除赵王,大事可定。”

    听到这些赵英博并未感到意外:“没错,确实如你所言,稍有智谋的人都知道大局已定,你又何必再来多费口舌呢?”

    房玄龄接着往下说:“太子殿下自知危矣,若杀害太子殿下对楚王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小臣确实没必要来叨扰一趟。

    可是篡逆弑君这等冒天下之大不韪之罪,楚王殿下背负得起吗?

    圣上现在身在皇宫,恐已遭赵王毒手,若今日太子和赵王都遭凌广铲除,楚王可获收渔利登临帝位不假,只怕赵王弑父杀兄篡位夺权之事,就要冠于楚王身上了。

    如今皇朝之下各路诸侯拥兵自重,野心勃勃,赵大人想必心知肚明。

    这些人谁无问鼎之心?谁没逐鹿之意?待天下有变,必将群雄并起,争夺霸业!

    就算他们明知圣上是赵王所害,也会将此恶名陷于楚王,如此他们便有了攘除奸凶,兴复皇朝的起兵理由。

    背负弑父杀兄之名登位的楚王正是那奸凶,那些揭竿而起、祸乱天下的诸侯却成了讨贼除逆的忠良。

    因此纵楚王得了帝位,又能坐的安稳吗?

    今日赵大人图一时之快扫除了太子殿下、赵王以及项司徒等大臣,只怕此后就永无安宁之日了,甚至能否守住帝业也未可知啊。”

    房玄龄的一席话说得赵英博心惊肉跳、毛骨悚然。

    因为这番话绝对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完完全全结合了大乾皇朝的现状阐述出来。

    赵英博深深地望了房玄龄一眼,他没想到一个小小的太子少傅竟然有这种见地,只怕其才学也是非同小可。

    “不错,你的话确实不无道理,只是今日大势在我,你妄图以口舌之利劝我舍弃今日良机,怕也太异想天开了吧?”

    赵英博故作对房玄龄之言不太在意的样子质问道。

    房玄龄微微一笑,轻轻抚须,哪里会看不出赵英博的心思。

    “赵大人误会了,小臣说过今日是来给赵大人出谋划策的,大人不妨听听小臣的拙见。”

    赵英博等的就是房玄龄这句话:“你说吧。”

    “大人既想乘势拥立楚王,又想斩草除根除掉太子及诸皇嗣,此二者却不可兼得,否则必如我之前所言,天下大乱。

    拥立楚王所差的无非是名正言顺,只要师出有名,就可堵天下悠悠众口。

    祸乱之根源在于赵王,所谓冤有头债有主,以赵王之乱牵连太子,则名不正言不顺。”

    这时赵英博插话道:“可笑,我若留着严鸿,他身为储君,奉先帝遗诏,拥立我孙儿为帝又何来名正言顺?你要是没个好说法,只怕今日走不出我这太尉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