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请问,地球往哪走? » 起源·我的日记3

起源·我的日记3

    “根据我的猜想,宇宙中不同区域其时间流速是不一样的。”MissFamily·Ren滔滔不绝的讲述着他的理念。

    “拿我们生活的太阳系来说,距离太阳最近的水星,同时间内它的空间移动距离最短,时间流逝速度就要比我们地球要慢很多……”

    “当然,在同一个恒星系内,时间流逝的误差相对会比较小,小到我们难以察觉。”

    “但如果拿地球上的时间与银河系的其他星域相比,或者与本星系群的其他星系相比,那产生的时间差就大了。”

    “把时间逐层分割,我们会发现,时间就像是一条多层加速的传送带。我们只要‘跳’出最上面一层的传送带,速度差异就能把我们瞬间带到非常遥远的地方。”

    布劳恩冷笑着嘲讽道:“即便你的理论可行,即便真让你找到什么时间流向,你凭什么‘跳’起来。”

    一位中国的科学家赞同说道:“是啊,任先生,你提出的理论是很有趣,但这也太不现实了。你的理论根本没有任何现实数据依据,科学研究是讲道理的。”

    MissFamily·Ren摸了摸鼻子,神情有些不自然的说。

    “事实上,我的这台‘时光引擎’已经具备了‘跳’起来的能力。”

    “你们看,那时不时亮起来的炫光,就是在提醒操纵员已经找到了不同层次的时间流向。”

    “只要在炫光亮起来的那一刻刻按下启动按钮,系统便会瞬间锁定这条时间流向的垂直角,让我们‘跳’出现有的时间区域。”

    玛利亚柳眉一挑,诧异道:“这不就是变相的空间跳跃吗?”

    MissFamily·Ren耸耸肩,神态轻松的说道:“这就是我称呼它为‘时光引擎’的原因。”

    有人不服气地说:“你有那么大的能量‘跳’出太阳系的时间惯性吗?”

    “事实上~并不需要太多的能量,巨大的时间差会为我们创造出一条安全的‘时空隧道’。重要的,是在正确的时间,找到正确的方向。”

    “时空隧道?这不是爱因斯坦的虫洞理论吗?”有人疑惑地说。

    MissFamily·Ren摇头:“还是有些差别的,爱因斯坦认为空间是扭曲的,我则坚定的认为空间是不变的,变动的是空间里星体的位置。”

    “就像你从旋转木马上跳下来,等过段时间你换个座位再跳回去。”

    “对旋转木马来说,你似乎完成了一次跨空间跳跃,但对地球来说你其实一直呆在原地。”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MissFamily·Ren还是过于妄想。他的理论十分幼稚,就像孩童以为粘上翅膀就能够飞翔一样。

    “你说完了吗?”来自英国的威廉博士神情有些不耐烦地对刘先生说道:“刘先生,我要走了,很抱歉,我在国内还有许多研究等着我去完成。我已经浪费了太多时间,感谢你邀请我参加这次有趣的‘茶话会’。”

    刘先生在一旁讪笑着不做声,我就很好奇,MissFamily·Ren到底给他灌了什么迷魂药,让这位中国的大富豪如此信任他。

    有威廉带头,其他学者也不再假装矜持,纷纷表示要从这里离开。

    这时候,玛利亚突然出声:“任先生,既然你说你的‘时光引擎’已经制作完成,不妨启动一下让我们看看。”

    玛利亚的话让我感觉到十分诧异,那台‘时光引擎’用脚趾头想都知道,那就是一件大号的玩具。

    “逼迫”对方当场验证一件不可能的事,这不是在赤裸裸的羞辱对方吗?

    “我从来没想过现在就启动它,我还没有准备好……”

    “你在害怕什么?难道害怕我们被地球甩飞出去然后一头撞死在火星上?”不知道是谁说着调侃的话。

    MissFamily·Ren煞有其事的说道:“不,我们并不会被撞死。脱离时间造成的相对速度,足以让我们忽略物质的阻碍,我们会从火星中‘穿’过去,直到我们停留在相对稳定的时空,被新的时间区域接收。”

    “这么说~时空跳跃还挺安全的。”

    “当然,并且因为我们身上残留着不同时间速度的保护,我们并不会被传送到高密度物质体内部。”

    “好哇!既然你的技术如此安全,那就启动它,让我们见识见识民科得厉害。”

    MissFamily·Ren纠结道:“如果启动‘时光引擎’,我不知道我们会被时间差带到哪里,又该如何回来……”

    “够了!”布劳恩跃过MissFamily·Ren走到‘时光引擎’面前。“如果这玩意是真的,它能够把我们传送到外太空,那我表示十分荣幸被它‘杀死’。”

    所以说德国佬真是固执的可怕,布劳恩就那样出人意料的果断按下了启动键。上帝知道他怎么就挑得那么准,那里明明有许多不同的按钮。

    ……

    离开地球的第2天。

    经历过突然陷入黑暗的恐慌,失去重力的茫然无措……我们终于相信了任思亲的话,我们正飘浮在距离地球不知道多少亿光年的陌生星域。

    万万没想到,一个民间科学家竟然真的搞出了‘时光引擎’这种逆天的技术。

    好在任博士早有准备,研究所与‘时光引擎’是一体的,亦是可封闭的,如此避免了我们突然死在太空中的尴尬局面。

    离开地球的第21天。

    历经三个礼拜的适应期,我们渐渐习惯了在无重力环境下的生活。

    说来很奇怪,任博士对此局面似乎早有预料,整个研究所就像是一个设备齐全的外太空空间站,我们根本不用为未来的生存问题担忧。

    羲和元年,2月8号。

    据说我们已经很难再回到地球了,尽管这是个糟糕的消息,不过想到能够在有生之年遨游宇宙,我们这帮学者倒并没有预想中的那么伤心。

    喜欢写日记的我提议,既然我们与地球“永别”,那我们这个小星舰文明应该给自己弄一个新的历法。

    大家对此表示赞同,经过商讨,我们的历法被称为羲和。

    羲和这个名字源于中国上古神话,那是太阳与制定时历的女神。

    本来我想用流浪元年这个称呼的,但大家并不喜欢。

    时间依旧是按照地球的习惯来计算,从我们离开地球的那一天起,羲和纪元正式开启。

    羲和元年,3月3号。

    经过讨论,大家决定再次启动‘时光引擎’,离开目前这个一无所有的星域。

    羲和元年,8月16号。

    历经数百次跳跃,我们终于来到了一个恒星系内部。

    我们的运气很好,刚好停留在这个恒星系第五行星的近地轨道。同时我们也很尴尬,因为我们没有降落到该行星地表的办法。

    好在通过望远镜观察,我们脚下这颗行星并没有什么值得探索的地方。

    羲和3年,5月6号。

    这一次我们成功传送到一颗类地行星地表,虽然没有生命,但我们终于再次感受到了重力的美妙。

    威廉博士提议对研究所进行改造,至少加装上着陆功能。

    对于这一点我举双手赞同,飘荡在宇宙中的日子我已经过够了。

    羲和4年,2月20号。

    研究所成功被我们拆解掉,组装成为一艘只有原先二十分之一大小的椭圆形飞船。

    它拥有从外太空降落行星地表的能力。

    我们将这艘飞船命名为‘家园号’,并在竣工的那天在其外面合影留念,一共59人。

    羲和6年,8月15号。

    我们遇见了外星文明,果然,人类在宇宙中并不孤独。

    羲和12年,9月1号。

    我们与博雅人告别,这里再好也不是我们的家。

    虽然博雅人的科技并不发达,但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们再一次对‘家园号’进行了改造升级。

    羲和20年,5月16号。

    早上照镜子时我方才醒悟,我的衰老速度似乎变得很慢。讲道理我已经有70多岁了,但我似乎也就比离开地球时老了那么一点儿,精力依旧旺盛。

    任博士说,这也许是多次进行时空跳跃的后遗症,我们身上的时间混乱了。

    这~倒是个好消息。

    羲和56年,11月16号。

    我们一下子失去了23个同伴,这是我们第一次有同伴丧生。

    他们不是死于意外,亦或者外星病毒、野兽什么的。他们是被一颗星球上的文明生物当做小白鼠给猎杀、解剖了。

    刘先生对此很生气,他驾驶‘家园号’引导数十颗陨石摧毁了这颗行星的地表。

    玛利亚虽然伤心,但她对刘先生毁灭生命行星的残忍报复行为表示抗拒。

    刘先生对任博士说,我们应该研究武装力量了。

    羲和103年,9月4号。

    我们与大哈斯文明相遇,那是一个星际文明。

    大哈斯文明对我们的‘时光引擎’技术很感兴趣,作为交换,他们也教导给我们许多知识。

    其中最让我感觉到兴奋的,是对方的人造重力技术,我再也不用在‘家园号’上飘来飘去了。

    羲和152年,7月8号。

    玛利亚与刘先生再度争吵起来,原因是刘先生第5次毁灭了一颗生命星球。

    事实上我觉得那并没有什么,玛利亚太圣母了,一个充满畸形怪物的行星,毁灭就毁灭吧。

    我们的同伴李,可在那颗星球上失去了一条腿。

    羲和165年,4月3号。

    我们发现了一颗与地球环境类似的行星,其上甚至还有与人类高度相似的智慧生物。

    尽管他们的文明还处于蛮荒时代,但这足够让我们欣喜若狂。

    羲和177年,10月10号。

    玛利亚拒绝和我们一同离开中原,她要留在这里。

    我想玛利亚留下的原因不仅仅只是因为不舍,有一大半的原因兴许是她与刘先生的矛盾已经升级到不可调和的地步。

    最终我们选择尊重玛利亚,将她以及8位同伴留在了那颗被我们命名为晨光的星球。

    羲和200年,2月。

    在宇宙中我们虽然衰老缓慢,可我还是发现,自己的精力已经大不如前。

    我们已经浪迹宇宙200年了,发现过数千颗类地行星,与上百个文明有过交流……

    人越老,越是怀念过去。

    我们想家了。

    玛利亚,你们还好吗?

    羲和389年,6月。

    任博士在留下一堆研究成果后,驾驶小型时光飞船离开了。

    根据他的留言,他要去探寻宇宙的终极奥秘,独自一人。

    说实话,尽管我们朝夕相伴400年,我却始终没有搞懂这个民科学者到底在想些什么。

    他为什么要离开?

    羲和421年。

    我在机器人的帮助下,火葬了第18位同伴,他们都是老死的。

    现在,我已经衰老到了无法独立生活的地步,身边的同伴也只剩下7个老伙计。

    地球现在是什么时间呢?

    任博士,你到底去了哪里?

    玛利亚、科博、提拉斯…他们在中原过的还好吗?

    羲和450年。

    刘先生把我从休眠中唤醒,他跟我们说,他有一个计划。

    他想制造出一个永生的人造人,希望在我们死后,这个人造人能够带着我们的骨灰回到故乡——地球。

    这可真是一个好计划!

    羲和496年。

    我很想陪伴霍牧度过我的500岁羲和生日,但是,我的身体似乎坚持不下去了。

    希望刘先生……噢~刘先生已经死了,希望机器人塔塔能够照顾好他。

    “霍牧,记住你的使命,带我们回到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