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苏家屯的变迁 » 第三十二章,王木匠

第三十二章,王木匠

    那时,吃“社会粮”的工作人员有一部分是通过各级政府推荐的。上级把指标分给各村,让谁去不让谁去,各村的支书有很大的决定权。在大塔大队里,支书说了不算,康大功说了就能算。

    那年夏山市的纺织厂要招收一批纺织工人,公社给大塔大队分了五个指标,那是很诱人的,一夜之间都变成地级市的市民了,那一种光荣和自豪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大队给苏家村生产队分了两个指标,那天,康大功因为一点别的什么事心里不高兴,他一句话:“俺队里没有合格的人”,苏家屯的两个指标便转给了外村。

    康大功有着极高的分析人和解决人的能力。

    二星的弟弟三星也和二星一样的脾气,但康大功能看出,三星的爆发力比不上二星,后来三星也试图反抗顶撞过,但康大功只要一句话:“老喜,去把三星给我绑过来······”!

    那薛老喜就去照着他这话一说一咋呼,三星便不敢动了。

    康大功有一个原则,凡是走出苏家屯村的人,不是做饭的就是择菜的;不是喂猪的就是捣杂的……。总之,除了本家人,出去的人不能高于纺织厂工人的身份。

    康大功就是这样把该弄出去的人弄出去,把诸如钟叔,钟婶儿,薛老喜之类的人牢牢地拴在村子里,让他们各尽所能。

    苏家屯村,大塔村,东沟村这三个自然村合在一起是“大塔大队”。三个自然村就象三足鼎立的样子,村与村之间都相隔二三里地,平时这三个村的队长便用自己独特的方法引导、管理着各自土地上的人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苏家屯有一王姓人家,主人手巧,无师自通地会做木工活,并且工艺上乘,但那个年代的机制是不允许私自出去做工挣钱的,那样做是没有办法进行生产队里的生活资料分配的。

    村里的农活一般都是薛老喜在康大功地授意下派下去。有一段时间,薛老喜去派王木匠的农活,木匠女人总说那木匠头疼嘞、肚子疼嘞··········。

    薛老喜便去康大功那里汇报,说是那木匠一定是出去做工挣钱去了。

    康大功不动声色地打听了一个月,果然公社派出所告诉他,那木匠就是去清海做木工了,一个月的工钱是40块。

    康大功认为这王木匠是犯規矩了。那天他让薛老喜去那木匠家告诉他女人:队里把你们全家的户口扒了。

    这样一来,王木匠一家六口人便没办法分粮食了,那王木匠第五天便乖乖地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