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苏家屯的变迁 » 第八十二章,新风俗

第八十二章,新风俗

    人类总是在不断的文明着自己,社会总是在不断的前进着,随着文明的不断深入,有很多“老风俗”就要废处,“新风俗”就要确立。

    那年腊月,二骡子的哥哥结婚。

    按照“新风俗”,薛老喜给新娘子买了辆自行车,“永久”牌子的,在那个时代就算是了不起的彩礼了。

    结婚那天,送女客和娶女客都骑着自行车,只有新娘子那辆是新的。

    新娘子家距苏家屯八里路,开始是上坡儿,上到一定的高度便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的下坡儿了,一直的下坡有二里多地,拐个弯儿就到了二骡子的家里。

    “车队”一接触下坡路,新娘子车子的速度明显呈加速度往前冲,一眨眼就与其他人拉开了一段长长的距离,只听见她大呼一声:“哥,我先走了啊,你们跟上”!话音未落便消失了。

    大骡子照西可高兴了,心里想着新娘子多么地爱他,爱他的小村子和小家庭。送女客不高兴了,心里直满怨:“妹呀,你真没出息,头一天你是慌着往公婆家跑啥嘞?就不怕人家笑话?”

    正纳闷,忽听路边沟下有求救声,大家定晴看,新娘子的车和人都躺在路边沟底。兄弟们心里尽管有气,但救人要紧,他们赶紧支好自己的自行车下去,没等开口,新娘子说:“哥,不是我作贱慌着往他家跑,是因为他家给我买的自行车没闸呀”。

    ······

    后来人们才知道,那辆自行车不是没有闸,而是买回的新车子都是要重新把上面的每一个螺丝进行检查,再紧一遍的。薛老喜把车子买出来直接送到了亲家,那上面的每一个螺丝他连看都没看一眼。新娘子家以为什么都弄好了,谁知用力一使闸,那闸便脱落了。

    结婚第三天,按“老风俗”,娘家爹娘蒸一篮儿大蒸馍要去亲家瞧闺女的,然后再带闺女回娘家,这叫“回门”。

    学校后院是“黑眼沟”,沟下一条路连接着沟东沟西两个村子,新娘子的娘家就是沟东村子的。

    那天上午要放学回家了,忽然有人喊了一声:“看,‘老风俗’来了”。

    大家朝那同学指的方向看去,看见一个老爷爷和一个老奶奶艰难地㧟着一个头号篮儿,正从沟东边的路上下沟朝沟西移动,不用问,那篮子里肯定是大白蒸馍。

    “咱得当个合格的共产主义接班人,你们在这沟边儿看着,看他俩这‘老风俗’还拐小路不拐,我下去截住没收他俩的东西”,二骡子说着就从小路下沟了。

    我心里话,你是想吃人家那白蒸馍嘞吧。

    二骡子和那老爷爷老奶奶是在沟底相遇的,相遇前他大吼:“来,叫我检查检查”

    两个老人知道遇上检查‘老风俗’的了,扭头顺着沟底往南面跑,二骡子在后面撵,那篮子里的白蒸馍走着掉着。

    撵了一会儿,二骡子忽然想起来,沟上的边缘处都是做庄稼的邻居,若是被他们看见了,自己在撵两个㧟篮老人,那是一定会告诉他的爹爹薛老喜的,回了家,挨不死也挨半死儿。

    想到这里,他拐了回来。上得沟还给我们捎了两个软软的,大大的,白白的蒸馍。

    那蒸馍吃着真香啊!我们都回家走,一路上二骡子都在表功。

    一进大门,二骡子听见他爹薛老喜在大屋说:“亲家翁,甭生气,甭生气,我这就去问问,看是谁家那杂种孩子恁胆大,千万甭生气,千万甭生气,我给你跪下了啊……”

    “俺也不叫你跪,俺都不敢走大路走小路翻沟过来,可沟底下那孩子还撵着俺,闺女她妈那心脏病都吓犯了。结婚时你给俺买辆自行车没有闸,叫俺闺女掉沟里……,两个孩子定婚合八字儿时都不是老合,啥也甭说了,我带俺闺女走,你也甭拦俺……”,一个老人的声音。

    “亲家翁,我也给你俩跪下”,是嫩粉的声音:“那自行车不是没闸,是螺丝没上紧”。

    ······

    当二骡子迈进堂屋,一眼看见薛老喜和嫩粉仰着脸,直直地跪在那老人面前。

    那老爷爷发现有人进屋,抬头一看,是二骡子,用指头指着二骡子的头大怒,大吼:“就是这杂·····”。

    那时,那里有什么快乐的教育,凡遇到这样的事情,二骡子是免不了一顿皮肉之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