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朝坏家伙 » 第364章 念想

第364章 念想

    张居正来了。

    现在大局已定,张居正可以到天官府走动走动了。

    张尧见张居正来了,是格外高兴的,他这趟来,起码是证明了裕王是认可张天师的功绩的。

    张居正坐到了客厅里,虽然没有明说,话里话外却都有感激张尧的意思,张尧自然不能接招了,只能一直委婉的表示,这是天命什么的……

    有了张居正来的这一趟,张尧就放心多了。

    虽然裕王即位以后也不一定能把他怎么样,但裕王派张居正过来这一趟,是说明了他是不会动张天师的,起码在短时间内不会。

    但张居正从头到尾都没有提一句侧王妃的事儿,让张尧感觉到了一丝隐忧,果然,在莫白繁的事情上,裕王那边还是有一道坎要过的……

    连张居正这次来,脸上的笑意都很明显了,可想而知,那位高拱高师傅会有多么的高兴。

    张尧一点儿都不怀疑的是,等高拱上位以后,会想办法对付自己的,因为,虽然师尊的名头很大,但师尊却没有在朝廷里做过什么,高师傅会觉得,嘉靖皇帝都跟着师尊走了,他只要再拔去了自己这个马前卒,以后明朝朝廷里就干净多了。

    或许,徐家父子也会有这样的想法,他们也有可能对自己下手的,因为他们打心底里就厌恶张天师,之前的一些事,根本就是不得已而为之。

    当然还要算上朝廷里一些忠臣了,他们站的位置低,看到张天师的罪恶更多,肯定会想办法出这口气的。

    说到底,还是文化的问题,明察的臣子是容不下张天师的,他们就盼着新朝了……

    不就是隆庆朝嘛,张尧早就替他们算好了。

    不管是那些臣子还是隆庆皇帝,他们真想对付自己的话,那就来吧。

    在明朝的问题上,张尧跟电小二的想法是比较接近的,他们可以不惹事,但真是不怕事情闹大。

    而有利的一点在于,嘉靖皇帝还是在朝廷里保留了严家父子这颗钉子,局势也正像程雨薇算的一样,张尧这边,应该选择跟严家父子合作的,到了合适的时候,再把严家父子交给裕王。

    有时候,这聪明的大脑,不服不行……

    但张尧还是不准备这么做。

    如果他这儿急着去联络严家父子了,朝廷里的局势很快就会成为,他和嘉靖皇帝在背后支持着严家父子了,到时候,裕王又会举步维艰的。

    到了隆庆朝,严家父子还能在朝廷里作威作福的话,那他们的下场就只能比以前更严重了。

    历史上,嘉靖皇帝在嘉靖朝罢黜了严家父子,还是给严嵩留了一条命的,裕王,不会的。

    所以,张尧不这么做,既是为他自己好,也是为严家父子好……

    不巧的是,严嵩也登门拜访了。

    严嵩到天官府来之前,肯定已经知道嘉靖皇帝要留用他的事儿了。

    但严嵩这次来,却不是来找张尧寻求合作的,而是,想跟张谈谈,谈谈大明朝的事儿。

    这一点,张尧是真的没有想到。

    在眼下这种局势下,严嵩和他那个宝贝儿子的安危荣辱肯定是更紧要的,虽然嘉靖皇帝要留用他们,裕王对他们恨之入骨,他们肯定是知道的。

    严嵩到天官府来找自己,就算不提合作的事儿,想办法通过自己跟裕王周旋一下也是顺理成章的。

    可是,严嵩今天来,没有提他们严家的事儿,就是来跟张尧谈了谈大明朝。

    严嵩跟张尧谈大明朝,自然是想看看张尧师尊他们对大明朝的想法了。

    张尧肯定不能说实话了,怎么感觉,严嵩要跟自己开战似的。

    “严阁老,你就没有一点怨言么?”谈着谈着,张尧忍不住要问问了,不能说严家父子是好人好官,但他们走到这一步,也肯定是有明朝朝廷的促成的,今天严阁老过来,已经看到他们严家的结局了,却好像还在为大明朝担心着什么,他们自己呢。

    “怨言……”严嵩虽然上了年纪,但平常待人接物处理朝廷政务都是没问题的,只是今天在张尧这儿,时常有些停顿,或者犹豫:“身为臣子,怎么能有怨言呢?!”

    别人说这句话,张尧可能不信,但严嵩说这句话,是真的。

    方才,严嵩已经承认了他当这个朝廷首辅的贪心了,那么,现在他怎么还会有怨言呢。

    张尧追问这个问题,就是不太明白,严家父子不是没有能力的人,现在已经判断出了他们的下场,怎么会没有怨言呢,奇怪奇怪……

    “你有怨言吗?”严嵩今天过来,跟张尧谈的话题有点深,也有点怪,除了打探之外,似乎也想求教点什么。

    “我没有怨言,我在大明朝活的好好的,怎么会有怨言呢?!”张尧以前是有过那么一点埋怨,不过早就忘了,现在可以预见的是,他在大明朝的日子依然会过的很好。

    “那你在师尊那里呢?”严嵩又问道。

    “师尊……”到现在为止,除了自己和电小二,根本没人知道师尊是怎么回事,张尧迟疑了一下,想跟严嵩说一句了:“师尊,跟你们想的不一样。”

    “哦……?”严嵩听了这句话就很疑惑了,他也是没有见过师尊的,只是从各处打听到了一些有关师尊的消息,也从张尧这儿推算过师尊的情况,听张尧的语气,好像他们都想错了。

    “严阁老,你就直说你今天来的意思吧?”开始,张尧以为严阁老是来刺探的,后来,他又觉得严阁老像是来求教的,严阁老好不容易来天官府一趟,谈话谈的又这么深刻了,他就想让严阁老直说了。

    “老夫没有什么意思,正是因为糊涂了,才到天师这里来请教的。”严嵩这也算是直说了,正像他说一样,他可能是看不透他们自己、两位皇上、满朝大臣和明朝百姓的这些命运,才跑到这里来跟张尧谈话的。

    “那……”既然严阁老这么说,张尧就没办法了,如果有很具体的问题,他还可以帮着严阁老分析一下,现在严阁老就是带着一团糊涂来的,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严阁老,那我也没办法了。”

    “无妨,无妨……”严嵩倒也没有再说什么。

    话到这里,严嵩就起身告辞了。

    张尧亲戚送严阁老出门了,把严阁老送走了,自己也糊涂了。

    严阁老今天来这一趟,是来的怪走的也怪,他不知道他想问什么,自然也没问到答案就走了。

    张尧想了想,觉得严阁老的问题,是出在‘对错’上了,他为嘉靖皇帝为大明朝付出了那么多,到今天,却不知道是对是错了……

    张尧有点后悔了,要是自己早点反应过来的话,也不会让严阁老糊涂着回去了。

    不过,现在想想的话,张尧也是没法给出一个答案的,严家父子在嘉靖皇帝的授意下在朝廷里做了那么多坏事,在大明朝来说,究竟是对是错。

    这个问题还真是难了,越往深处考虑,越不知道答案,到这时候,张尧才觉得严阁老不一般了,一般的明朝大臣来说,只要个忠奸分别就行了,严阁老,却是想到了对错的……

    张尧可没想到,他在嘉靖朝留下的最后一点念想,竟然是在历史上臭名昭著的严嵩给的,确实,在大明朝,不仅要分忠奸,还是要问对错的。

    严阁老走了,嘉靖朝也走了,嘉靖皇帝禅位,裕王登基,改元隆庆,好好的嘉靖二十七年,成了隆庆元年了。

    时间上虽然出了点偏差,但隆庆这个年号是没有变的……

    新皇登基。

    对明朝的老百姓来说,是没什么感觉的,只不过皇历换了。

    动静比较大的是朝廷那边,隆庆皇帝刚刚临朝,就革去了严嵩朝廷首辅的官职,让他退居次辅了,而新上任的朝廷首辅,就是徐阶了。

    徐阶上位朝廷首辅是必然的,他就是嘉靖皇帝严家父子和隆庆皇帝高拱张居正这些人之间的桥梁,只有他上位朝廷首辅,两边才能平衡。

    张尧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是不太乐意的,之前徐阁老给自己送了多少银子来着,那时候徐阁老虽然位居内阁阁老,恐怕是没有多少实权的吧,而他们徐家,已经有那么多钱了……

    “二哥,我怎么突然觉得你也能到朝廷里当首辅了呢?!”张尧调侃说,不仅在调侃电小二,也在调侃明朝朝廷。

    “我怎么就不能了?!”电小二觉得张尧这句话说错了,以他的能力,到朝廷里当个朝廷首辅是绰绰有余的,怎么让张尧说的,好像他以前不行似的。

    “二哥,你可不能这样啊,你的记忆力那么好,不记得自己原来是怎么回事了,你怎么到朝廷里当首辅?”张尧看电小二挺认真的,就问道。

    “我看是你没长进才对吧,我是一般人吗,让我去当朝廷首辅不是很简单么,只要给我一些相关的数据就行了!”电小二提醒张尧说。

    “哎,好像是啊……”张尧还真忽略这个问题了。

    晚上,张尧派电小二去皇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