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赵元勋 » 第七章 耳聪目明

第七章 耳聪目明

    平白得了这些钱,对于陈谦来说乃是意外之喜。

    至少,自己可以和母亲过得更好一些了。

    不过,今天这事给他提了个醒,让他知道,这个世界终究是不平等的。

    像自己这样的人,对于那些有权有势的人来说,就和一只蚂蚁没有什么区别。

    幸好今天来的这王二郎还算讲理,不是那种为所欲为,不择手段的人。

    否则,今天这事决不会如此简单就解决了。

    以现在的自己,对上王家这样的势力,估计会死得很难看。

    “说到底,因为我只是一介布衣啊!”

    隐隐的,他心中萌生了一个想法,想了一下,转身向着里屋走去。

    他这间卧室里面,除了是床榻之外,还有一个木制的书架在。

    虽然不是很精致,但上面放着的简牍却不少。

    这些简牍有不少都是用布袋子套着的,看得出来,从前的陈谦对它们很是爱惜。

    毕竟,就连自己身上穿的衣服,好像都没有这些布袋子的材质好呢。

    陈谦走上前去,拿起这些简牍翻看起来。

    虽然纸这个东西很早就诞生了,但真正能够大规模实用的纸,还并没有出现。

    这也就导致了,如今的天下依然还是简牍大行其道。

    “论语、春秋.....!”

    这书架上的书还真不少!

    不过,每一卷简牍都很干净,似乎经常被拿出来看过。

    经历过了汉、新两朝的发展,再到如今天下割据百十年之久,儒家的正统地位可以说是无可撼动的了。

    秦汉之时,想要出人头地可以从军、可以为吏!

    同时,也可以因为有特殊才能而步入官场。

    总之,在那个年代,途径比较的多。

    但现在的话,要想成为人上之人,那还得读书才行。

    大字不识一个,或者只有启蒙水平的话,那些美好生活是离自己很遥远滴。

    在这一点上,陈谦十分感激自己那便宜老爹,至少眼光不错,没有让自己当个白丁。

    “子曰:.....!”

    陈谦拿起论语,刚刚读了两个字,便发觉得有些不对了。

    因为他忽然间发现,还没有全部展开竹简,后面的字句便已经是自口中直涌而出。

    想到这里,他下意识的闭目默诵,很快,便将一篇给背完了。

    整个过程之中竟毫无凝滞,那些文字就像是深深烙印在了脑海中一样。

    “这是怎么回事?”

    突如其来的变化,倒是让他有些不明所以了。

    想了想,他又拿起另一卷简牍。

    只看了个开头,剩下的那些内容便又倒背如流了。

    显然,这并不是自己的错觉。

    陈谦沉吟着:“是过去读得太多的缘故,所以早就已经是滚瓜烂熟了?还是说,这是我穿越得到的福利?”

    他的怀疑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毕竟,熟能生巧这个道理一点没错。

    像从前的陈谦是个书呆子,这里的简牍要是看过十几年的话,恐怕也的确是能够做到烂熟于心了。

    “不对,这应该是因为穿越的原因!”

    但转念一想之后,他却是对后一种猜测更加坚定。

    金手指几乎是穿越人士的标配,没道理自己就没有吧!

    其实之前打王全忠他们的时候,便已经是发现有些不对了。

    因为自己的感知能力,好像变强了很多。

    王全忠那一拳在自己看来,的确是速度太慢了。

    即便是这些日子练武之时,自己也能够感觉到,总有一种莫名的感觉。

    哪怕是一丝细微的动作与声音,都逃不过自己的耳目。

    简而言之,就是自己变得耳聪目明,远胜于常人了!

    只是一开始的时候,他以为这是因为自己常年练武,因此而形成的本能罢了。

    直到今天看书也这样,他才意识到这并不简单。

    “感谢老天爷!不至于让我在这陌生的世界裸奔!”

    这突如其来的惊喜,让陈谦对于未来凭添了许多信心。

    为了以防万一,他便将这书架上的竹简都给试了一遍。

    果然,耳聪目明的自己,对于这些文章熟得不能再熟了!

    心情大好之下,他不由的大笑了两声。

    林氏刚刚从地里回来,听到这声音,连忙过来查看究竟:“儿啊!你这是作何?为何无故发笑?”

    “呃...无甚要紧之事!只是刚刚看文章看到玄妙之处,忍不住笑了起来!”

    陈谦有些尴尬,只得找了个借口糊弄过去。

    听说这个,林氏也就放心了,她可是担心儿子出事呢。

    否则的话,也不会听说王全忠又上门之后,便急急忙忙的从地里赶了回来。

    “听说那王全忠又找上门来,可有生事?”

    “母亲放心,谅他再也不敢上门了!对了,今日孩儿得了些钱财,都交给母亲保管吧!”

    林氏听了,却是点头道:“也好,为娘将这些钱都给你攒起来。到时候再与你说个好人家,也好了却为娘的心事!”

    闻言,陈谦不由的苦笑了起来,他的本意是想让林氏吃好点穿好点的。

    不过,他也不能说什么。

    毕竟,乡里像自己这么大年纪的人,大部分都已经是成家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呐!无论到哪个世界都一样!

    “对了,再过段时间便是夏收。孩儿想找些新的佃户把田地租出去,也省得耽误了农时,母亲觉得如何?”

    陈谦连忙把话题岔开了。

    “这是应当之事,本来为娘还想与你商量这事呢!地里的麦子都快熟了!你既有想法,便去办吧!”林氏当然不会不同意了。

    本来这事陈谦可以自己作主,只是他不是古人,没有那种男尊女卑的思想。

    他觉得吧,家事自然应该和家人商量了。

    陈谦现在有了为官的想法,但摆在他面前的选择并不多。

    在大赵国想要进入仕途,看起来似乎道路很多。

    其实仔细梳理下来,适合他的只有少数而已。

    科举制还没现世,大赵选才最常用的方法,还是察举与征召。

    征召么,除非他的名气真是大到大半个赵国都知道了。

    否则的话,无论是皇帝征召还是高官征召,基本都轮不到他头上。

    至于察举,这里面又分成了两种。

    一种是对本来就在官场的官吏,进行的考核提拔。

    而另外一种则是那些孝感动天,达到别人不能达到程度的人才有的待遇。

    况且,察举制初建之时,可能是很公平。

    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之后,早就已经是变色了。

    哪怕你真的是大孝子大贤良,若没有足够的人脉关系,恐怕这好处也落不到你头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