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赵元勋 » 第五十四章 天下局势

第五十四章 天下局势

    王卞的父亲王杲,便是因为那次战事而被牵连的!

    所以,此时一说到这旧事,他的神情便不由的有些沮丧。

    陈谦见状,忙问道:“梁国虽然兵锋厉害,但以太行之险,当不至于被其轻易攻入上党才是!”

    这一直是他不太明白的一个问题。

    毕竟,赵国的人即便是再愚蠢,也应该明白太行山对自己的重要性。

    建立赵国的前两代帝王,还经常想着要争霸天下,希望能够一统中原。

    但是经过数次的失败之后,他们便认识到这天下的割据大势已成,统一大业恐怕很难完成了。

    于是,他们便改而采取守势。

    为此,在太行山、阴山等地的国界上都大力兴建障塞长城,用以防守拒敌。

    经过这近百年的建设,可以说,太行山已经成了一个完整的防守体系了。

    在各险要之处,都有着重兵把守,梁国想要攻进来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上党的丢失,据说只不过两天时间而已。

    梁军从河内突破了天井关,而后长趋直入,径达上党郡高都县城之下。

    王杲就是当时的高都县令,他完全没有预料到敌人会来得这样快。

    因为天井关那边的烽火,根本就没有点燃过!

    他倒也没有退缩,先是将城外百姓都撤到了城中,并将城外的粮食全部一把火烧掉了。

    坚壁清野之后,他率领着全城百姓们坚守城池,为的是拖延梁军的北上与西进。

    不得不说,这种做法是正确的。

    正是因为他这个举动,让梁军进兵速度减慢,从而使西面的河东与北面的太原两郡都有了戒备。

    还有高都县以北的上党其他各县,也都因此而得到了警讯。

    虽然最终也没能挡住梁军,却使梁军到达上党与太原交界处晚了近一个月之久。

    如果是按照这个来论的话,王杲恐怕不但无过,还有着大功在。

    问题在后来,王杲见到梁军分兵北上西进之后,便意识到自己的坚守已经是没有了意义。

    于是,便率领着一些百姓和士卒突围而出,逃回了太原。

    正是因为这个,他被御史弹劾,最终被贬到了五原县当县令去了。

    虽然同样是县令,但高都县乃是大县,其县令秩千石。

    而五原县是中等县,县令秩六百石。

    这等级待遇就明显不一样了!

    当然,这里面牵扯到的一些问题,并不是那么简单的!

    一句话来形容,只能说王杲之贬非战之罪!

    “此事后来朝堂之上争论过很久,但都没有得出一个准确的结论。”

    “基本上大家最认同的说法,乃是天井关的守将暗中投降了梁国,所以在梁兵进攻之时打开了关门!”

    韩道叹了口气。

    这也是最合理的解释了!

    唯有如此,才能够令那严密的塞防设施如同虚设。

    陈谦想到的也是这个可能!

    不过,凡事他都不吝于往更坏的地方想一想。

    所以,其实有些猜测并没有说出来。

    “若非那守将贪图富贵,投降梁军,上党岂会丢失?我父又岂会遭此贬谪之罪?”

    王卞愤愤不已,恨不得一刀将那守将给砍成两半。

    孙小北则好奇道:“上党郡对咱们大赵国如此重要,为何失败了两次之后,朝廷便再也不提夺回之事呢?”

    “事实上,当初朝廷一共展开了三次反攻。只不过,最后那一次还没有来得及开始,便已经结束了!”韩道沉吟了一下,悠悠说道。

    陈谦愣了一下后,随即反应了过来:“您说的可是当初鲜卑大举南下,以致于朝廷不得不在塞北屯扎重兵的事情?”

    “不错!当时朝廷准备以十万大军,从河东与太原方向同时出兵,一举将梁军给赶出上党。”

    “但没有想到的是,此时北塞忽传警讯!鲜卑三十万大军攻我边塞,烽火昼夜不息,震动朝野!”

    韩道赞许的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

    这件事情,陈谦记得比较清楚。

    因为高柳县距离北边比较近,当时可谓是风声鹤唳,有不少人还卷家南逃了。

    而且,若不是这样大的事情,也断然无法改变大赵国要夺回上党的决心。

    毕竟,上党掌握在梁军的手中威胁实在太大了。

    韩道接着说道:“当时大赵南面与梁军对峙,北面与鲜卑打了一仗。西面还有高羌国虎视眈眈,形势危急异常。”

    “这几仗下来,国家损耗太半,根本无力再与增兵上党的梁军大战。”

    “于是,在丞相的主张之下,咱们与梁国议和,屯扎重兵于太原、河东与上党边境之上。”

    “说到底,还是因为我大赵国力不强之故啊!”

    他有心让这几个年青人了解一下天下局势,也免得一天到晚被热血冲昏了头。

    即便是要报国,也得脚踏实地才行,可不能想着一飞冲天。

    “你们现在还年轻,打仗的话,有我们这些老骨头上去!不到万不得已,还轮不到你们。”

    “你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将本事练好,以备万一!”

    韩道一副语重心长的模样。

    若非几人都是儿子的朋友,他才懒得这般提点呢。

    说完之后,他便起身离开了。

    只剩下四人还坐在原地,显然这番话的冲击不小。

    沉默了一阵后,王卞先开口:“虽然如此,但我还是想上战场!”

    “我也是!越是国家危难,便越是不能退缩!”韩靖点头赞同。

    孙小北挥了挥拳头:“我也是一样!不就是上战场么,难道咱们还怕了梁军不成?”

    只有陈谦没有说话了,三人不由的都看了过来。

    当初,大家可是约好了要一起征战沙场的。

    见到三人的目光,陈谦这才说道:“大赵国的问题,并不在战场上,而是在朝廷中!”

    “如果不先解决这个问题的话,战场之上很难取胜,咱们只会白白牺牲更多的人而已!”

    所谓经济决定政治,赵国本身的条件,才决定了这种艰难的生存环境。

    必先强国,而后才能够生存得更好。

    “所以,我会与你们并肩战斗,但那是在我准备好了之后。”

    “因为,我不希望你们,还有那些无辜的人们,都在战场之上白白的丢掉性命!”

    从他的目光之中,王卞三人看到了一种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