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赵元勋 » 第六十三章 入股

第六十三章 入股

    没多久,王重让人端出来了一个木托盘,上面整齐的放着十八个金饼!

    赵国的钱制也是以铜钱和金银为主!

    但日常所用的话,还是铜钱更多。

    除此之外,像是大量数目,则是以黄金白银为主。

    毕竟,几十万钱放在一起的话,那得用车来拉才行。

    至于黄金的话,基本上都是圆形的。

    最主要的便是这种金饼,还有一种像马蹄的叫作马蹄金。

    不过,马蹄金的等级比较高,一般来说不会出现在这样的场合。

    所以,用的还是金饼。

    这东西大概有半个巴掌大小,陈谦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东西。

    黄澄澄的团成了一团,看起来倒是并不特别大的样子。

    一个金饼便是一万钱,这十八个加在一起便是十八万了。

    相比起铜钱来说,这点东西直接揣袖子里其实也可以,除了有点重之外。

    陈谦将钱收好,再行礼相谢:“晚辈谢过老太公慷慨相助!”

    “不必客气!日后你有空闲的话,可多到我家走动走动!”王重笑着点了点头!

    “是!那晚辈便先告辞了!”

    刚出了大门口,便一眼见到了旁边正在偷听的王家兄妹。

    一看他俩的姿势,便知道他们在干什么了,陈谦不由的心中暗自好笑。

    眼珠一转,却是故作惊讶状:“二郎怎么在这里?为何不进去说话?”

    “唉呀!兄长莫要声张,来来来,咱们这边说话!”

    王卞兄妹被吓了一跳,连忙跳到一边,拉着他便往院子的角落中走去。

    “怎么?怕被你大父知道你们偷听的事情么?”看着两人慌张模样,陈谦不由的笑了起来。

    王芸嘀咕了一句:“明明知道,还故意大声,你这心思可坏透了!”

    “兄长,你那剩下的钱怎么办?”

    王卞此时问道,他是将刚才的话给听了个明白!

    陈谦坦然道:“自然是去找别人借了!”

    “这个....兄长莫怪!不是我大父不全借,实在是因为年底将至,各项花费都大增,所以才只借了十八万钱给你!”

    王卞有些不好意思。

    陈谦这才明白,他把自己拉到一边的原因。

    “你不用多说,我都明白!老太公与我素昧平生,第一次上门借钱,便能够借如此多,已经是天大的恩情了!我感谢还来不及,岂有怪罪之理!”

    有道是不借是本分,借了是情分。

    不论人家借了多少,既然是借了,自己就得记着对方的好才行。

    “要不,我那里还有一些钱,乃是平日里积攒下来的,都先借给你吧!”

    或许是感觉到过意不去,所以,王卞沉吟了一下之后,想将自己的私房钱拿出来。

    “还有我,我手中也积攒了一些呢!都是平日里父亲与大父他们给我私用的!也都借给你好了!只是,日后你得多做点好吃的给我!”

    王芸听了,也要帮忙,却还不忘要吃的。

    看着这两兄妹如此热情,陈谦十分感动。

    本来正要拒绝他们的,毕竟,这是自己的事情,怎么能够动用他们的私房钱呢。

    但转念一想,这次的事情能够赚些好处。

    既然他们有帮忙的心思,倒不妨让他们也捞点好处啊!

    所以,沉吟了一下之后,便说:“借就不必了!不如这样,你们将钱给我,算是入伙。咱们这次一起做点事情,等到赚了钱,再按照你们出资的比例来分钱,如何?”

    这就相当于是入股了。

    如果不是因为熟人的话,他还真不会提出这样的建议来。

    毕竟,借钱的话,只要还一个本息就可以了。

    入股可不同,自己还得多出一部分。

    “入伙?”

    听到这话,王卞与王芸都不由的愣了一下。

    随即反应了过来,连连点头:“好好,那就入伙吧!”

    有钱赚的事情谁不干呀,这两兄妹当然是乐意之至了,尤其是他们信得过陈谦。

    于是,两兄妹连忙带着他去往自己的住处,将私房钱都给取了出来。

    加在一起的话,居然也有二千多钱!

    不得不说,富贵人家就是不一样。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陈谦的思路彻底放开了。

    想着有好处不能吃独食,干脆让韩靖与孙小北也一起分点不是。

    怎么着也不枉是兄弟一场,有福同享么!

    等找到他们二人一说,两人立刻同意了,各自拿出了一笔钱来投资。

    不过,孙小北的出手有点让人意外,因为他居然一个人拿出了五万钱来。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啊!

    很明显,这应该不是他自己的意思,恐怕是得到家人的允许后拿出来的。

    陈谦本以为,要找不少人才能够借得到,现在看起来,倒是轻轻松松就凑齐了数目。

    想了一下之后,他又去找了董何一次。

    这可是自己的长辈领路人,有好处可不能忘记了人家。

    当然,董何就不是入伙了,也是借钱。

    毕竟,他对生意之事不怎么看得上。

    这个时代对于商业终究有很大的歧视!

    所以,自己才没找王重入伙,而只是借钱。

    否则的话,堂堂的关内侯居然与人做生意。

    传扬出去,这名声恐怕就不好听了。

    准备好了钱之后,他便静静的等待着卢贵的归来。

    眨眼间,距离对方离开已经是过去六七日了。

    虽然说对于自己的判断,还是比较有信心的。

    但他也怕万一真出了什么意外,那小子跑路了的话,恐怕自己就白高兴一场了。

    就在急迫的等着卢贵回来之时,此时远在晋阳的赵国朝廷上,也正在说着他的事情。

    “臣大司农邓丘有事启奏!”

    朝堂之上,众臣跪坐,此时有一头戴三梁进贤冠的中年官员,正自昂声说话。

    “准奏!”前方不远处,便是赵国的皇帝,闻言略抬了抬眼皮。

    皇帝李俭如今已经是五十八岁了,在这样的一个时代里,绝对是一个高寿。

    他的精神还不错,说话之时音量虽然不高,但中气倒是挺足的。

    “高柳令郑汲有公文呈上,言其县水阳乡啬夫陈谦新制曲辕犁一架,大益百姓农耕之事。”

    “今公文及犁皆已送到司农寺,请陛下定夺!”大司农邓丘得到允许,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