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赵元勋 » 第八十八章 诚王之力

第八十八章 诚王之力

    另一边,韩靖在见过自己父亲之后,父子二人便一起去拜访县令郑汲。

    虽然晚上宵禁,但负责这项工作的就是韩道本人,自然无人会阻拦他了。

    郑汲这两天都有些睡不着!

    毕竟,陈谦被安上通敌卖国的罪名,抓到了太守府去,着实让自己有些惊心。

    因此,一听说韩道前来拜见,连忙穿好衣服,在大堂会见。

    “德修深夜造访,不知有何要事?”

    郑汲刚问完这话,便觉得多余了,因为看见了韩道身后的韩靖。

    自己是知道韩靖去了代县的,也知道他正在处理陈谦的事情。

    此时一见,便完全明白了过来,精神一振:“可是陈谦那边有了消息?”

    “犬子刚刚从代县回来,听他说了那边的情况,着实惊心啊!孝先兄,此次怕是你我都脱不了干系了!”

    韩道看着他,淡淡的说道。

    闻言,郑汲不由的一惊:“德修何出此言?”

    韩道示意了一下,韩靖便对郑汲行了一礼,而后将陈谦交代的话都给说了出来。

    听完陈谦的分析之后,郑汲不由的呆住了。

    半晌,忽然在身前的案几上重重一拍:“没想到,竟然连我们都算计进去了!”

    “我想陈谦也不会虚言诓骗我等,此事极可能是真的!早觉得此事不简单,没想到竟还有如此险恶用心!”

    “陈谦还有其他的交代呢,你一并说与县令听听!”韩道看了儿子一眼。

    于是,韩靖便将陈谦特意交待的那件事情给说了一下。

    听完,郑汲看了韩道一眼,明白他也一起过来的用意了。

    沉吟了一下后,点了点头:“此事便按陈谦交代的办吧!如果任由此事发展下去,恐怕咱们两个都一起完蛋。”

    “现在,救他就是救我们自己,容不得半点手软了!”

    韩道点了点头:“我亦有此意,咱们明日便开始行动吧!”

    两人商量妥当,第二天一大早,韩靖便与孙小北立刻赶回代县中去。

    晋阳,赵国国都,也是天下一大都会!

    此地,乃是整个赵国最大最繁华的城市,从高柳县至此,官道比较完善,而且还有驿站设置。

    所以,一路上都比较的顺利。

    本来么,像王重这样的侯爵没有得到诏令,是不可以进京的。

    但因为诚王遇袭的事情,在朝廷中引发了巨大的震动。

    赵帝李俭雷霆大怒,下诏斥责了代郡以及朝中的不少官员。

    此事本不关王重的事,但他之前便上书,说要亲到晋阳向皇帝请罪。

    否则,即便是皇帝的岳父,恐怕也得被御史参劾一个无诏擅自进京的罪名。

    满城繁华,两人都来不及细看,风尘仆仆的便赶到了诚王府邸中。

    自从高柳回来之后,诚王这些日子都比较的闲。

    但因为王昭仪担心儿子,所以连日来都让他到宫中陪着自己。

    这不,刚刚才从宫中回来。

    正打算休息一下呢,便听到门子传报说王重二人前来,连忙到门前迎接。

    将二人迎到大堂之上奉茶毕,李慕有些惊讶。

    “外祖父、董公,您二位怎么到晋阳来了?事先也未先通知一声,孤好派人去接你们啊!”

    “事情紧急,实非得己,不得不来!”王重叹了口气,直言道。

    听到这话,李慕更疑惑了:“何事惊扰二公?”

    王重看了董何一眼,董何这才将事情给说了出来。

    听完了整件事情之后,李慕气得噌一下从苇席上站了起来。

    “混帐东西,竟然如此不辩黑白。将孤的救命恩人当成了罪人还说,竟还想以刑逼他认罪,实在是可恶至极。”

    “孤这就入宫,向陛下禀报此事,定要治卫史一个重罪!”

    说着,便从席上走下,就要往皇宫中去。

    见状,王重连忙是将他一把拉住:“大王莫急,此事还有后话!”

    闻言,李慕这才停了下来,看向二人。

    “此乃是陈谦让我们交给大王的上书!另外,还有一些话,草民也要转达!”董何拿出陈谦写的书信,说道。

    “董公请说!”

    李慕连忙接过书信,作出倾听之状。

    董何将陈谦要转达的那些话说了一遍,李慕初时还比较激动,但听了之后,却是露出了沉思之色。

    等到他再将陈谦写的上书看完,人已经是平静下来了,站在窗前许久未曾说话。

    陈谦在书中所写,令他大为感动,更是能够感受到陈谦那一腔义愤之心。

    良久,才转过身来,叹了口气:“陈谦的话孤明白了,难得他有如此苦心!身在牢狱之中,竟然还想着孤!”

    “如此赤诚之人,赴义杀敌,却被诬陷入狱,白白背上罪名,是可忍孰不可忍!”

    “大王准备怎么办?”王重忙问道。

    虽然在这件事情上面,他是非常希望能够救陈谦,但也不希望诚王被卷入到其中去。

    毕竟,这其中夹杂着太多的因素,一个不小心,诚王都会受牵连。

    “陈谦的话意思已经很明白了,孤必定会谨慎行事!二位稍待,孤这就去处理一下!”

    李慕说完,便转身向后院去了。

    没有多久,陈谦的这封上书,便出现在了尚书令何廷中的案头。

    本来,尚书令只是属于少府底下,一个等级不高的官员。

    负责的,也只是收发一下诏书公文的事情。

    但由于汉武帝之时,为了分丞相之权,尤其是丞相无法跟上他雄才大略的脚步之后,他便设立了中朝。

    慢慢的,就形成了另一个朝政权力的核心。

    而到了新朝之后,这个核心进一步发展,成为了尚书台,负责的人便叫尚书令。

    而且越是到后来,尚书令的权力越来越大。

    到了新朝末期,干脆直接从少府脱离,成为了一个独立的部门。

    这个部门干系重大,掌握朝廷大权。

    有些时候,连丞相都得避让三分。

    如今,赵国的尚书令便是何廷中。

    他的主要职责,就是每日审查各地的奏章上书,将它们整理好之后,再呈给皇帝。

    由此可见,这个职位有多么的重要了!

    毕竟,他只要稍微动一下手脚,你的上书奏章可能就被堆压在最下面吃灰。

    甚至于,可能根本就到不了皇帝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