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赵元勋 » 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战将起

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战将起

    晋阳!

    朝堂之上,大赵皇帝正与文武官员商量着北方战事!

    李俭揉了揉额头,似乎有些头疼。

    “如今鲜卑南下,侵掠边关!诸位有何计策退敌?”

    从五原郡到晋阳路途虽远,但烽火的传递却极为迅速。

    鲜卑人南下的当天晚上,这消息便被京城知晓了。

    只不过,大家都在等具体的情况。

    所以,只是按照惯例先大概准备了一下而已。

    如今,班累的奏文终于送到,将边关的情况都说清楚了。

    现在,就看朝堂之上是如何决定了。

    “陛下!鲜卑人南下,乃是常有之事!过去之时,他们哪一年不来侵掠我大赵边境!只不过,声势有大有小罢了!”

    “此事不必惊慌,只命边郡太守严防死守,不让敌人有机可趁便是!”

    丞相贺朗先站了出来,奏道。

    他刚说完,尚书令何廷中便直接反驳了。

    “丞相之言差矣!相比过往之时的小打小闹,此次拓跋鲜卑数万大军南下,攻我关燧,狼子野心可见矣!以臣之见,不可轻忽!”

    李俭看了两人一眼,淡淡的说了一句:“以尚书令所言,该当如何?”

    “回禀陛下!臣以为当派大将率军支援边郡,并授以符节,统率御敌之事!”

    他这话一出,顿时在朝堂之上引起了一阵议论之声来。

    丞相主按兵不动,等待着敌人自己退去。

    而何廷中则刚好相反,主张主动防御。

    就观点上来说,虽然有差别,但其实谁都没有说错,都有一定的道理在。

    李俭听了,心中也拿不定主意。

    想了想后,便看向了朝堂上另一位大臣。

    “太尉觉得,此事当如何处理?”

    太尉宋觉,字公巨,如今已经六十岁了。

    这是员征战沙场多年的老将!

    可以说,赵国的几个强敌,没有哪个是他没有交过手的。

    从一个小兵做起,积功到了如今的地位,乃是赵国顶梁柱一般的人物。

    当初上党丢失之时,若不是他力挽狂澜,率领大军浴血奋战的话,恐怕赵国早灭了。

    正是如此,所以在战事之上,恐怕没有人能比他更有说话的份了。

    老太尉一头白发,但精神还非常好,气势很足。

    听到问话,这才站出来说道:“敌军犯境,自然是要抵抗的。否则的话,他国之人还不以为我赵国胆怯了么!”

    众人闻言,都不由的暗自点头。

    都说输人不输阵啊!

    不管是不是真的要打,这面子总得做到位才行。

    李俭微微颔首:“太尉的意思,是要派军出征了?”

    “老臣之意,虽然要派大军北上,但却并不一定要打!”

    “局势于我有利,则趁机进取,无利则严守边境!终究,不让敌人占得便宜便是!”

    “同时,应该派使北上,谴责质问鲜卑南下犯境之事!”

    宋公巨拱了拱手,中气十足。

    “太尉之言有理!既然如此,命光禄勋马靖为前将军,率军三万支援边关,六边郡这兵马俱受其节制!”

    “鸿胪寺派员出使,斥责拓跋南侵!”

    李俭想了想,最终同意了这个办法,并当场调派兵马。

    “臣领命!”光禄勋马靖连忙应道。

    ......

    山北燧!

    自从大举进攻失败之后,鲜卑人便退了下去。

    虽然每日里都来进攻,但却显得有些心不在焉的感觉。

    不是放几轮箭,便是扔几个石头。

    正经的进攻,基本上没有过。

    同时,由于宋全贪功冒进,以至于损失了两千骑兵。

    班累一怒之下,将他暂时免职了。

    如今,以普通士卒的身份在军中戴罪立功。

    如此一来,中部都尉府的兵马便少了主将。

    陈谦因为夜袭之事,倍受太守班累的看重。

    所以,便将中部都尉府下的所有县卒,都交给了他来统率。

    如今的陈谦,虽然还是一个普通的县尉。

    但手下却忽然间有了两千余兵马!

    得益于当初都试时打下的名声,再加上这一次夜袭,更使他在军中名声大振。

    所以,统率起这些兵马来,居然轻轻松松。

    正因为如此,他却也得了入帐议事的资格。

    中军帐内,班累看了众人一眼。

    “如今两军僵持不下,对于咱们来说,倒也算是一件好事!如果天气冷下来,鲜卑人便不得不撤退了!”

    有将领提醒了一下:“怕只怕,他们会放弃攻打山北燧,转而盯上其他地方!”

    “本官已经接到消息,五原郡其他各烽燧都发现了敌踪!”

    班累一句话,顿时让军帐之内的气氛有些压抑了。

    虽然越过阴山的道路不止一条,但好走的并不多,尤其是像石门道这样的大路。

    山中烽燧多,兵马分散驻守。

    想要守住所有的地方,就显得格外的艰难。

    一旦有一个地方被打开了缺口,对于整条防线来说,便是严重的威胁。

    毕竟,只要有几千人的小股敌军成功越过阴山,五原郡的百姓就得遭殃了。

    到时候,山北燧这边的两万多大军,随时可能被断了后路,困死在这里。

    西部都尉立刻问道:“不知敌人主攻之处在哪里?咱们应该立刻派兵马前去支援才是!”

    “光是塞卒的数量,是绝对守不住烽燧的!”

    班累摇了摇头,叹了口气:“暂时还不知道,这也是本官头疼之处!”

    “看起来,那拓跋鹿孤是留下大军在这边牵制咱们,同时想要从其他方向打开缺口!”

    这就是他最为难的地方,走吧,又怕外面敌军再大举进攻。

    要说不走吧,又怕其他地方守不住。

    大家也都明白这一点,所以,此时谁也没有再说话了。

    “报!朝廷钦使到!”

    正在这时,帐外卫士大声通传!

    “哦?快快请进来!”闻言,班累连忙站起身来。

    而后,带着一众将领们出帐外迎接。

    当信使将旨意宣读完毕之后,众人都不由的神色一松。

    回到帐内,班累脸上多了一丝笑容。

    “既然朝廷大军不日即到,那咱们倒是不必太过担心敌军攻破烽燧了!”

    “的确,若是朝廷大军赶到,咱们后顾无忧的话,即便是出关与拓跋鹿孤大战也无妨了。”

    “正是,到时候,拓跋鹿孤恐怕就得后悔分兵去攻其他地方了!如今咱们只需严防死守,等待朝廷大军到达便是!”

    “如此一来,正好让拓跋鹿孤有来无回!”

    ......

    帐内诸人议论纷纷,显得十分高兴。

    陈谦虽然心中也轻松许多,却觉得战事应该没大家说的这么容易就能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