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祖孙三代都是皇帝 » 第三十三章 义王

第三十三章 义王

    “正是奴才...”黑色兜帽男子缓缓摘下了自己的兜帽,温声笑道:

    “一月不见,没想到殿下在京城闯下如此局面,也不枉王爷费尽心思为您铺路...”

    李晓死死地盯着眼前的男子,这人的出现远远出乎了他的意料,同时也推翻了许多他已经认定的推测。

    李晓死死盯着来人,手中的茶杯停滞在空中,沉声问道:

    “王主官,您怎么在这儿?”

    来人正是汉王府太监大主官,掌管汉王封地账册的大太监!

    按照李晓原本的推测和认定,王主官应该代表的是宫里的意志,甚至可以说是宫里监视汉王的头马人物!

    王主官闻言笑了笑,将双手笼在袖子中:

    “殿下必定是认为奴才代表的应该是宫里,更有可能是宫里派来暗害王爷的。”

    李晓皱了皱眉,没有出口搭话,因为这话不方便开口。

    如果不是宫里的人,如何会阻止自己彻查账册?

    在自己有点线索之后更是行杀人灭口的手段,将一切线索都切断了。

    要知道的账册中的亏空,最大的嫌疑人就是这个大太监的对食老婆的义子。

    粮米和兵器的亏空难道不是为了暗中给天启帝输送平乱的物资?

    王主官自顾自解释道:

    “既然殿下已经知道了东林党和后宫的关系,而此时奴才和贺先生一起站在这儿,意味着什么,想必不难猜吧?”

    李晓皱眉看了看贺睿之,随后沉声问道:

    “这老秃驴的出现结合林世昌的扩修运河之策,想必东林党已经背叛了当今圣上罢!”

    顿了一顿,李晓突然反应了过来,出声惊呼道:

    “而后宫则是被东林党控制...你是说现在的后宫也背叛了圣上?!”

    一个皇帝被自己的老婆妻妾们背叛了,何等地荒诞?

    怪不得天启帝到现在还没能干掉老爷子,看来除了宁王的威胁外,还有对于后宫的失控!

    如今老爷子必然是躲在一个完全失控的后宫中,而天启帝也绝对不会把自己后宫失控的丑闻宣扬出去!

    王主官闻言笑了笑,对李晓解释道:

    “其实这事不应该瞒着殿下,也该早点向您通气,奴才从头到尾都不是宫里的人,一直都是王爷的奴才!是您的奴才!”

    “阻止您彻查账册一事,也是王爷的布局,所为的就是在汉王府被围之前将您调出王府。”

    李晓闻言心中一凉,有点不确定地问道:

    “你是说,老爷子早就预料到王府会被围?陛下会拿王府家眷开刀?”

    王主官默认般地点了点头,沉默了一会儿说道:

    “王府被围之前,世子殿下已经被安排逃出了京城,此时已经往九边而去了!”

    李晓心中只感觉一片冰冷,王主官这一番话无疑就是在说,老爷子已经做好了放弃全府的准备了。

    只在事发之前谋划好了自己和李慈的后路而已,这可是真正的帝王心性!何等凉薄!

    李晓愤怒地看了王主官一眼,汉王妃从小待他极好,他对府中其他人也都有几分情分。

    对于老爷子放弃全府的行为,李晓心中莫名有些火气。

    王主官见此笑了笑,劝解道:

    “殿下勿恼,毕竟此事牵一发而动全身,即便是王爷也必须小心谨慎,一旦行差踏错,那便是万劫不复的结局!”

    “左右如今的局面已经被殿下您控制住了,您也不要生气了,王爷自从知道了您的能为之后也是大感欣慰,更是在奴才面前直言没有白疼您。”

    李晓不想听这些聒噪的话,冷声打断道:

    “老爷子到底有什么打算?派你来又为了什么?”

    王主官闻言脸色不变,依旧一副温和的笑容:

    “其实贺先生本就是东林党人,整个东林党都已经倒向王爷,殿下不必如此仇视。”

    “王爷让我给您传话,您在京城办的事非常不错,接下去您只需要经营好当下的局面,在明面上吸引朝廷的注意力即可,短时间最好就在贺先生这儿待着,不日之后京中会有大变!”

    李晓皱了皱眉头,再接过封嫣奉上的一杯茶之后,出声问道:

    “都到现在了,老爷子还不肯告诉我他的打算么?我爹跑到九边去做什么?”

    这次却是没有等到王主官开口解释,贺睿之主动开口道:

    “九边经略傅博仁是我们东林党的得力干将,苏州那票人在支持汉王上位一事上算是出了大力气了。”

    “而王爷将殿下送到我这儿的原因,想必殿下也是有点猜想了?”

    言罢,贺睿之从怀中掏出了李晓的手书示意封嫣递给对方。

    “这是殿下的手书,本来也只是为了将殿下请来此处的手段而已,此间便先还给殿下罢。”

    “正如殿下所见,我们浙江士绅已经与东林党内主流的苏州士族起了嫌隙,而王爷派您过来,便是绕开东林与我们的一次接触。”

    说话间,贺睿之直接起身跪在了地上:

    “只需要殿下答应我们三个条件,浙江全省士绅都将全力支持殿下,愿供殿下驱使!”

    李晓见此也不由被吓了一跳,快速地起了身子,心中一个升起一个不确定但又非常大胆的念头,当即怀疑地问道:

    “贺先生...您...什么意思?”

    贺睿之依旧跪在地上恭声道:

    “苏州与浙江乃是全国数一数二的富省,但是世人提起江南必提苏浙,苏州排在浙江之前。”

    “士林官场之中,也都是苏州压我们浙江一头,虽然统称为东林党,明明我浙江也是人才济济,但是肥缺美名却大都落在了苏州人的口袋里。”

    “如此情况下,我辈浙江人自然是要为自己的后辈们开辟出一条属于我们浙江人的道!”

    “只需殿下能承诺,将来荣登大宝之日,能许我浙江人三个首辅之位,三个礼部之位,将浙江照亩入税!”

    李晓闻言心头一凛,苏浙之争其实自古就有,只不过一直都没有上升到像南北之争、东西之争那么严重。

    而贺睿之提出的三个条件也非常好理解,苏浙历来是科举大省,省内所出的举人进士一直都是名列全国前列的。

    但同样作为士林大省,每次东林当权之时,首辅之位常常都落到了苏州人的口袋里。

    即便偶尔有几个浙江人能坐上首辅,但也很快会被罢黜,其中更是不乏来自东林党内的背刺,个中龌龊可想而知。

    而礼部尚书之位更是容易理解,科举一事一直是由礼部主持经营的。

    坐上礼部尚书的位置,基本可以说是全天下读书人的座师了,对于吸纳和提拔党羽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

    至于最后一个照亩入税的条件,说起来就非常复杂了,这其中涉及到苏浙的地理环境。

    众所周知,北方地广粮少,南方地窄粮重,所以朝廷针对南北的差异也是作出了不同的征税方法的:

    北方地广粮少,那么就照亩入税,有多少地就交多少税,一亩地的税钱大多都在几分银子左右。

    但是南方地窄粮重,所以就是照粮入税,一亩地产多少粮,按照收成抽税,重税区如松江府这些地方,税钱甚至能达到一钱多一亩(十分为一钱)。

    但是偏偏浙江这个地方,除了浙北、浙东地区有大片的高产粮田,浙南和浙西地区却是丘陵面貌,说句群山密布也不为过,所以浙南和浙西地区的亩产并不高。

    这就导致了,浙江虽然是南方,按粮入税的方法对于浙江来说却是难以为继。

    因为浙西浙南地区的粮田交完税之后,所剩无几,往往需要其他地区支援,这就拉高了浙江全境的粮价。

    李晓看着跪在地上的贺睿之,还有站在一旁不出声的王主官,一时间沉吟了起来。

    因为这件事很明显就是老爷子将浙江人推到了自己的面前,因为现在看来东林党已经是老爷子的人。

    而如今东林党隐隐有分裂成苏州和浙江两派的倾向,老爷子将浙江人推到自己面前无非就是让自己拉拢的意思。

    东林党分裂成几股并不重要,甚至分裂的东林党对于国家更有利。

    但是对于汉王府来说,东林党代表的南方势力却是要全部收拢在手中。

    同时,一旦老爷子以汉王的身份上位之后,势必需要可靠的人办事斗法,而自己作为亲孙子,还是长孙,必定是朝局波澜中的马前卒。

    这是老爷子给自己送来的手下和势力!甚至是为了自己以后皇储之位打基础!

    至于现在的政治承诺,说实话,到头来还是看双方的实力决定,李晓也相信在这个过程中浙江人也会不停地收取好处,壮大自身。

    李晓与浙江人将会像大树与藤蔓一般,到时候是否能兑现承诺,就看双方自身了!

    想通一切之后,李晓上前将贺睿之扶起笑道:

    “都是为国效力,当前国家的一些政策对于浙江来说的确有非常多不妥之处,先生何不与我一道努力改变这些?”

    为政者,先要厚黑,上一秒秃驴,后一秒先生,常规操作。

    贺睿之闻言也是装作一副感动的样子,哭声道:

    “愿为殿下效犬马之劳!”

    至此,浙江省已入李晓囊中。

    站在一旁的王主官见此满意地点了点头,对于这个世孙殿下他是非常看好的,甚至在某些方面比世子更令他觉得优秀。

    别人不知道,但是他却是很清楚,汉王李俭这次除了把李晓安排到了代表浙江士绅的贺睿之这里之外,还把世子李慈安排到了代表苏州士族的林世昌那里。

    双保险之下,却也是给两者做出了安排,由此可见在李俭心目中李晓的地位已经与独子李慈相当了!

    ...

    北直隶,保定府。

    原本的府衙大堂现在已经变成了农民军的议事厅了。

    大堂之上,一个浓眉大眼的汉子端坐在首位,在他下首处坐着左右共八个形形色色的男人。

    左边第一位大胡子男人拱手问道:

    “义王!如今朝廷狗官派了大军前来镇压我等,不知您有何计较?”

    原来上首处的浓眉男子就是席卷北直隶的农民军首领卢义,自称义王,而这股农民军则是自称义军!

    卢义紧皱自己的浓眉,沉吟着也不说话。

    原本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山西农民,而今年山西遭了旱灾,全省都没有了收成,官府一开始倒还会打开常平仓赈灾。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官府那常年亏空的常平仓也被灾民们吃空了,家里有余粮的还能支撑段时间。

    像他这种赤贫灾民,就只能带着妻女跟着其余灾民一道背井离乡地去他处找活路。

    而就是在这条乞活之路上,他们遭遇了驱赶、冷眼、打骂,甚至在那条干河沟中卢义也失去了自己最爱的妻女。

    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带着众人杀了那些贼官兵,但是开了这个头之后,卢义只感觉自己就像上了一座刹不住的马车一般,事态的发展以一种疯狂地速度推着他不断前进。

    直到前几日,他带着众人杀进保定府的时候,卢义都感觉自己像是在做梦一般,他在一声声义王中沉陷了。

    原来,这就是权力的魅力!

    但是卢义的美梦没做多久,从顺天府就传来了五军都督府尽起京营前来剿灭自己的消息。

    这个消息一下子就把卢义从美梦中惊醒了,自己这次要面对的可是正儿八经的正规军,再也不是之前已经糜烂的卫所军了!

    卢义看着下首的八个手下,沉吟着不知道该说什么。

    突然,一个人影出现在了保定府衙的大门外,一脸兴奋地看着门口的农民军,高声喊道:

    “在下大燕国使者,求见义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