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祖孙三代都是皇帝 » 第五十八章 你们是我的奴才

第五十八章 你们是我的奴才

    既然双方已经达成一致了,东林党也没有心思再与李晓使绊,以汪义真为首的东林党人唤过几个手持兵刃的宦官又将百官往内阁方向劫持而去。

    其实按照原计划,应该是由李晓用兵控制天启帝,随后东林党威逼百官劝退,三退三进之后,再扶持汉王继位。

    但是因为现在天启帝状况不明,东林党绝对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发起禅位的动议,鬼知道天启帝能不能逃脱李晓的追杀。

    万一让天启帝逃到了南方,那京城的这些东林党和汉王顷刻间就会失去正统的支持,到那时候汪义真等人可就不是扶难英雄了,转而就会变成窃国奸贼!

    所以老辣的东林党顷刻间便拿出了备选方案,先通过皇后拿到摄政之权,再看天启帝的死活如何,反正这件事李晓绝对比他们更着急!

    就在汪义真等人率领着百官要退回内阁之时,顾敬带着王大千又从午门外匆匆地闯了进来:

    “陛下薨了!叛党挟持陛下至城东吉祥桥,桥面承受不住,直接塌了!陛下躲闪不及,没了!”

    走到一半的汪义真闻言着急地上前一步问道:

    “陛下没了?是失踪了还是没了?!可有看到遗体?”

    顾敬悲伤地抹了抹眼泪道:

    “如今陛下的遗体刚刚打捞上来,正在送回来的路上,本侯得了王把总的信,快马便来报信了!”

    汪义真闻言点了点头,看向了身边的张庸沉声道:

    “张大人,如今陛下大行,我们内阁…?”

    张庸看了眼汪义真还有被绑缚的严松,知道对方这是在问自己楚党的意见:

    “自然是要尽快从长计议!得让大行皇帝的遗体尽早入土为安!如今百官都在正好可以议一议细节。”

    汪义真闻言点了点头,当即叫上顾敬一道:

    “如今京城城防系于侯爷一身,侯爷还是随我们一道去议一议吧?”

    顾敬知道这是汪义真在邀请自己一起瓜分胜利果实,但是他又怎会把自己的安危交给他人,当即点齐王大千和赵骐的几百兵马一道拥着自己往内阁行去。

    至于李晓和汉王李检二人,在朝臣们没有瓜分完胜利果实之前,没有人会理睬他们。

    李晓和老爷子对视了一眼,看着李检身边亦步亦趋的太监们,李晓也不说话,只是给了自己身后的浙党官员一个眼神之后。

    十几名浙党官员得了李晓的示意,当即躬身与李晓和汉王行了一礼之后快步赶上了汪义真等人的步伐。

    虽然如今的浙党在朝局中有些不够看,而且李晓本人也没有名义插手其中,但是不代表李晓可以冷漠地坐视这些的发生。

    东林党、楚党、北官派、川党、浙党、勋戚、武官、地方督抚派等等,接下去的朝堂绝对会出现一场龙鱼大戏!

    眼见场中众人就要散完了,李晓当即与李检行了一礼道:

    “爷爷,既然您要在宫中坐镇,那孙儿这边先回去给奶奶她们报个平安了,明日再来紫渊阁内向您请安。”

    李检无奈地点了点头道,也不多看李晓,转身便在太监们的簇拥下往紫渊阁而去。

    …

    离了皇城之后,李晓没有立即回汉王府,反而是往御林军的校场而去。

    “二虎,你去通知胖虎,让他把贺先生和修玉接回城内,修玉直接送回王府即可,贺先生则是立即带来我这儿。”

    李晓带着二虎走进校场之中,边走边吩咐着:

    “让大虎也不要在外面游荡了,接下去正是用人的时候。”

    二虎得了吩咐,一言不发地与李晓行了一礼之后便转身离去。

    待吩咐完一切之后,李晓终于与元槐一道站在了校场的帅台之上,看着场中几百名无精打采的御林军。

    “元统领,如今御林军全员都在这儿了么?”李晓沉声问道。

    元槐看着场中一个个丢盔弃甲的御林军,脸上不由也臊得慌,但也还是点了点头回道:

    “启禀殿下,御林军全员一千人,除却死在兵乱之中的一百人以外,还有在城内走失的两百余名,此时还剩六百三十七人!全员在此!”

    沙场点兵,自然是有一套站列之法,御林军也是军,自然也是以兵法治军的,所以元槐能在各人站定之后快速地汇报出人数。

    李晓按着腰间的佩剑,看着场下的御林军冷笑道:

    “刚才本殿下让你们在百官面前历数家史,众位倒是都喊得很大声嘛!”

    场下的御林军们听到李晓这话一个个不由都打起了精神,都静静地听着李晓准备说些什么。

    李晓伸出右手竖起大拇指对着御林军喊道:

    “诸位的祖先们都是英雄!是这个!李晓我佩服!”

    御林军们听到这话,一个个都暗自挺起了胸膛,他们的祖辈为这个国家立过功、负过伤、流过血,哪怕他们作为后辈子孙也是与有荣焉。

    话头一转,李晓又伸出一根小拇指展示给场下的御林军看:“但是说起你们,你们却是这个!呸!”

    “你们祖宗的脸都让你们丢尽了!你们还有脸把祖宗搬出来?为了活命你们就差把祖宗牌位顶在脑袋上了!刚才谁没有这样做,往前一步!我李晓佩服你是个好汉!”

    场下的一众御林军听了这话一个个都被臊红了脸,全都怨恨地看着李晓,出主意的是李晓,现在当面羞辱他们也是李晓,众人只感觉自己就像个玩物一般虽然拿捏!

    看着场下几个狠狠咬着牙的御林军,李晓暗自点了点头:

    “你们觉得羞愤?你们甚至有人怨恨我?”

    御林军中没人说话,但是从他们一个个愤怒的眼神中,李晓看到了一点血性。

    “知道我为什么看不起你们刚才还帮你们吗?”李晓往前走了一步狠声道:

    “因为老子姓李!太祖血脉!你们这些狗奴才的祖宗有一个算一个!都他娘的是老子祖宗的奴才!”

    “所以你们特娘的也是老子的奴才!”李晓霸道地吼道:“你们这群奴才刚才居然让那些文官骑到了脸上!”

    李晓往地上吐了口唾沫骂道:“谁告诉你们,我李家的奴才要跪文官了?大声告诉我他们配么!?”

    御林军们显然也没想到李晓会提起这个论调,脑海中回想着刚才窝囊跪在地上的场景,回想着刚才那种文官一眼可决他们生死的场景,这些御林军全都被李晓带动的情绪给气红了眼。

    终于有御林军忍不住了,拍着胸脯大喊道:“不配!不配!不配!”

    “他娘的!那些文官凭什么管我们?”

    “对啊!老子也是昏了头了!咱们可是天子近卫!除了皇上还需要跪谁?”

    没有人会在这个时候去回想起因和经过,他们现在满脑子都是:老子是御林军,凭啥要跪文官?

    李晓见众人的情绪被自己调动了起来,点了点头喊道:

    “好!还算你们有点骨气,总算没忘了祖宗,没忘了本分!”

    “殿下,您就别激我们了,道理我们都懂,您就说吧,咱们该怎么办,今天这个场子我们必须找回来!否则对不起祖宗!”

    “就是,就是!咱们都是粗人,但是兄弟们都服殿下您,兄弟们都听您的!”

    “殿下,您就发话吧,不整死那些文官,咱们心里不爽利!”

    李晓闻言点了点头,笑道:“好!还想着找回场子,那便有救!”

    “今天你们也听到了,你们御林军的差事呢,算是被内阁给卸了,甚至你们现在连正式的编制也是没了。”

    李晓话音刚落场下倒是出现了一小阵骚动,这些人都是世袭的御林军职位,相当于铁饭碗了,如今丢了铁饭碗,自然是有些议论和纷争的。

    李晓冷冷看着场下,停下了嘴,元槐见此很是识趣地走上前大喊道:

    “肃静!刚才你们不还说听殿下的么!怎么现在就出尔反尔了?”

    元槐毕竟是多年的御林军统领,积威甚重,御林军们也立马停下了议论声。

    李晓继续道:“朝廷不给你们编制你们就不活了?你们是给我李家卖命还是给朝廷?朝廷不管你们了,我李晓还会不管你们?”

    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元槐怎能不知道李晓话中的意思,当即单膝跪在李晓身边,军礼参拜道:

    “如今汉王殿下坐镇中宫,行督政之事,我等原先为御林军是为朝廷效命,今日我等虽然没了差事,但是为殿下效命却与往日为朝廷效命无异!”

    “末将元槐,愿效忠汉王殿下,效忠李晓殿下!”

    元槐跪下之后,场中御林军们也会过意来,一个个跪在了地上高声大呼:

    “我等愿效死命!”

    李晓见此点了点头,但和往常不同,李晓这次没有做出礼贤下士的举动,也没有扶起元槐,依旧直直站着看着台下众人道:

    “你们以前是作为御林军给我们李家卖命,而现在你们没了公差,做了我汉王府的私仆,却都得记清楚了,你们依旧还是给我李家卖命!”

    说着李晓从怀中掏出了一沓小面额的银票,全都是五十两面额的:

    “给本殿下卖命也不亏待你们!这里有白银三万两!一人五十两上来领饷!”

    “今日领了这饷便就是我汉王府的人!便就是我汉王府的恶狗!便就要好好替我看着李家江山,看住那些贪婪的文官!”

    御林军众人看着李晓手中的银子,一个个犹如饿狼见肉一般,眼神里都发着绿光。

    而且他们现在是被朝廷下了差事,可不是自己主动背叛朝廷,反正都是替李家江山卖命,他们的祖宗是卖命给皇帝们,现在卖命给准皇帝也没差。

    所以没有任何压力,场中所有御林军有一个算一个都干净利落地上台来李晓这儿领了银票,甚至就连元槐也没落下。

    锦衣卫,初步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