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祖孙三代都是皇帝 » 第一百零四章 保留意见【4600】

第一百零四章 保留意见【4600】

    大城县,驿站。

    刘严已经带着总督行署离开大城县十天了,时间转眼也来到了十二月,中原彻底进入了冬季。

    跟着刘严一起走的还有他带来的三万山东卫所军,连带着原本正在向天津挺进的四万大军也后退了十几里,又缩回了沧州府。

    即使李晓此时是总领北直隶兵事的副总督,这些山东卫所军依旧不会服从李晓的命令。

    因为他们是客军,理论上的指挥系统依旧隶属于五军都督府或者当地卫指挥所。

    而且自从刘严走后,兵部也彻底掐断了李晓军的补给,这三万卫所军就算留下来,李晓也负担不起。

    除非他愿意自作主张打开大城县的常平仓,但这却不是李晓的权力范围。

    强行打开常平仓不仅会给李晓带来政治上的麻烦,来年河北若是依旧干旱,空虚的常平仓只会导致更大的乱子。

    与东林党彻底撕破脸的后遗症开始逐步显现!

    这个控制朝政的政党开始真正意义上地与李晓为难和作对,而这些都还只是前奏,后续还会出现构陷、背叛、暗害等一系列手段。

    李晓叹了一口气,这是来到这个世界之后第一次体会无奈的感觉,他知道老爷子和东林党选择的这条路是错的,但是他却没有能力改变什么。

    老爷子上位之后需要掌控朝政,清扫先帝的影响力,同时作为一个篡位登基的皇帝,他也急需要功绩,为了围歼燕国精锐他甚至都可以忍受暂时的城下之辱。

    基于这种利益诉求,李晓就不太可能说服宣治帝放弃东林党这个策略。

    而东林党和山东士族的目的更简单,这条策略可以进一步为他们吸收廉价的劳动力丁口,同时还可以翻新自己势力范围内的基础设施。

    更重要的是,经过坚壁清野的中原,可以大幅降低他们赈济的负担,重建只是耗费时间而已,远没有维护的成本高!

    李晓站起身来走到驿站二楼的过道上,看着这座中原地带普通的县城,沉默了半晌才对身边的胖虎道:

    “去将王先生请来吧,传令下去,让兄弟们准备好撤退工作,我们让出文安县!”

    李晓言罢只是直勾勾地看着大城县的街景,眼中思绪飘动。

    不过多时,王子劲就在胖虎的带领下走上了阁楼。

    李晓瞥了一眼王子劲,自顾自道:“本王决定撤出文安县一带了。”

    王子劲闻言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道:

    “王爷英明,只要您主动撤出文安县,总督大人那边必定不会再为难您,想必这也是陛下的意思。”

    话虽然如此说,但是王子劲的眼中还是难免闪过了一丝失望的神色。

    李晓摇头否定道:“本王不是这个意思,皇爷爷赐下天子剑的意思,本王已经大概能够领会了,但本王却不想依着他的安排走。”

    经过这几天的思考,李晓大致猜出宣治帝给他副总督头衔和天子剑的意图了。

    宣治帝知道东林党这个虎狼计的可能性很大,甚至他有很大的可能是这个策略的幕后推手。

    而在自己出京之时,老爷子就已经预见了自己可能和东林党的冲突,赐下天子剑明面上是在给自己撑腰,其实是在给东林党信号。

    告诉东林党要给李晓台阶下,这是暗中促使李晓与东林党的和解与合作,也算是缓和李晓与这个主要政党关系的手段。

    从这一点看,宣治帝是属意李晓作为接班人,并把李晓当成真正的皇储培养的。

    李晓顿了一顿,继续道:

    “本王打算击溃徐善忠所部,既然皇爷爷已经做出决定,本王也无力反对,所以本王不会拖你们后腿。”

    这其实是李晓一直秉承的做人态度,遇到自己无法改变而又不同意的事情可以保留意见,但从不逃避也从不使乱,反而会帮着他人一起将事情做好。

    说到底,这大齐的江山是他李家的江山,因为这件事明显已经不是李晓可以控制的了,顾长信已经杀入甘肃,傅博仁作为东林党势必也将把澜叶亲王放入山西。

    如此情况下,李晓还在北直隶破坏东林党的谋划,可能到时候中原的局面更为惨烈!

    “但是一个任由叛军流贼坐大,反而会不利事态的掌控,所以本王决定亲自击溃徐善忠部,让他只能率领残部杀入河南,以免形成尾大不掉的态势!”

    说完之后,李晓又看向了天津府方向,口中喃喃道:

    “而且...本王也不能看着这些百姓无辜死去,这些丁口俘虏也不能尽归山东和江南,本王另作安排!”

    王子劲一听李晓的话,先是一愣,没想到年纪轻轻的李晓居然能这么快转过弯来。

    一时间王子劲对李晓的品质和心性刮目相看,只有真正看清楚舍得和冷静理智的人才能将自己从情绪中摘出,作出最合理的安排!

    这无疑是一代圣君的特质!

    王子劲装起胆子小声对李晓问道:

    “学生斗胆,不知殿下对这些百姓有何安排?如何救他们?”

    这是王子劲和傅博仁等人苦想几年都想不出的答案,他现在心中还是有点不相信李晓可以合理解决北直隶的这些丁口问题!

    李晓笑了一笑,转身进入房中收拾起自己的一身戎装,王子劲只是默默地跟着李晓,一副虚心求教的模样。

    李晓一边收拾着,嘴上一边随口回答道:

    “本王听说,皇爷爷新君登基,高丽国王却是没有派出使臣来朝贺?而且常有山东渔民打渔时被高丽海贼杀害?”

    王子劲闻言先是一愣,不知道李晓说起这些的目的是什么,只能皱着眉头搭话道:

    “学生对此并未过多关注,山东渔民之事,倒是有所耳闻。”

    李晓将最后一件盔甲穿戴好,看了王子劲一眼,拍了拍对方的肩膀,笑道:

    “事实是不是并不重要,只要本王觉得是就行了!”

    “高丽小国不尊王化,任由国内海贼杀戮上国子民,既然高丽解决不了海贼,本王替他们解决,高丽管理不了港口,就把他们的港口租给我大齐。”

    王子劲眼中光芒闪动,似乎抓到了一丝灵感,不由出言确认道:

    “殿下的意思是...?”

    李晓大步走出房间,发出一阵豪迈爽朗的笑声道:

    “俘虏的这些叛军家眷也就别送去戍边流放了,直接往租界流放吧!”

    “子劲以本王的名义给礼部尚书写封信,就说本王需要一份斥责高丽国王的文书,让他们尽快安排。”

    礼部,正是文华殿大学士汪义真的势力范围,既然李晓让开了文安县,自然需要东林党投桃报李,表示一下诚意了!

    王子劲闻言眼中先是闪过一丝震惊,随后心中更是忍不住暗叹了一声精彩。

    只见王子劲对着李晓的背影躬身行礼道:

    “子劲佩服殿下高才!子劲替北直隶数百万百姓谢殿下活命之恩!”

    王子劲虽然这样说,但是李晓走下楼的脚步却是一刻都不带停滞,依然是那么果断与自信。

    “传令全军!狮心营!整装待发!”

    一直躬身站着的王子劲闻言又是一惊,这才反应过来,李晓手中只有一千八百可用的马军,而攻陷了天津府的反贼则很可能有十数万!

    ...

    天津府,府衙大堂。

    即使是坐在府衙大堂之中,天津城中的喊杀声依旧可以传到再做各位叛军首领的耳朵中。

    黄贼进城之后,先是按照徐善忠的命令,叛军们先是拧成一股绳将城中各处有组织的武装势力一一清除。

    眼见城中已无任何官兵之后,徐善忠就再也不再弹压各部,任由各部叛军自顾自地按照进城前划分的区域打砸抢烧。

    而徐善忠本部所分到的区域自然就是天津城中最富庶的官宦之地。

    经过几日打砸抢烧之后,如今天津府中满目疮痍,城中无论富户或是穷户家中尽是被扫荡一空。

    其中更不乏一些丧尽天良的叛军在自己所属的区域内大肆奸淫掳掠妇女,有些叛军的行径甚至比敌国燕军还要野蛮残暴!

    而所获得的的珠宝银两这些,自然都是被各部首领和手下兵丁分了个干净。

    至于口粮这些则是在徐善忠的强势威逼下都被集中到了天津府的常平仓内。

    虽然徐善忠没怎么读过书,但却也知道无粮不聚兵的道理。

    如今打下天津府之后,他要面临的更是朝廷大军的围剿,所以更着急扩充军力。

    府衙大堂之中,徐善忠端坐首位,在他的身边跟了三四个学士打扮的读书人。

    这是徐善忠这几日从城中招募到的幕僚。

    按理说正常的读书人都是不屑于屈身事贼的,但是徐善忠所部的确相较于其他黄贼更有几分章程,

    光是徐善忠不许士兵残害百姓、奸**女这两条就比绝大多数黄贼更上台面了。

    再加上徐善忠自从见识过燕篱的智慧之后,也有刻意礼贤下士的想法。

    这一来二去还真有几个秀才和童生愿意投靠徐善忠。

    当然这几个幕僚之中还有几个只是某些店铺的掌柜的,为了保住家业这才投靠徐善忠替他管管账而已。

    徐善忠看着堂下一众油光满面的叛军头领,心中对他们的行为鄙夷不堪,但是当他的目光扫过卢义的时候,心中更是多了几分忌惮。

    如果说进了天津府之后徐善忠所部是克制,那卢义所部是真正的讲纪律有章程。

    如今天津府的武库仍旧在卢义手中牢牢掌控!

    卢义手下的那些兵士也没有到处肆意作乱,反而是很有秩序地将势力范围内的富户进行了一次抄家而已,对于平民更是秋毫无犯。

    这也导致了现在卢义势力范围内现在挤满了逃难的天津府平民。

    看着这个曾经的义军首领,徐善忠知道,如果任由卢义发展下去,卢义很有可能再次成为那个号令群雄的义王。

    徐善忠拍了拍手掌,对着躺下朗声笑道:

    “好了,最近这几天各位兄弟也快活够了吧?”

    “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们很润吧?”

    叛军众将领闻言相顾大笑,神色中仿佛写着:你懂的。

    “既然大家都已经放松够了,那接下去就要办正事了!”

    众将领闻言这才敛起笑容,他们都知道朝廷已经派了十万大军来围剿他们了,这才是要紧大事!

    “忠王有什么吩咐尽管说就是!这天津府都是您带着兄弟们打下的!刀山火海,您一句话!”

    “是啊,忠王!只要您发话,兄弟们照办!兄弟们别人不服,只服您!”

    “忠王您就说吧,这次要打谁?老八我请当先锋!”

    ...

    这些能从流民之中一步步爬到叛军首领位置的人有几个是痴傻之辈,一个个都算是人精了。

    他们自然知道攻陷天津城是卢义和他帐下的秀才老爷的功劳,但是不妨碍他们向徐善忠表忠心。

    他们在用这种方式告诉徐善忠,他们拥戴的依旧是他徐善忠,至于卢义,他们完全不认可!

    徐善忠见此先是点了点头,随后笑着道:

    “众位兄弟的这份心,本王很是感动,本王接下去要说的也的确是要紧之事!”

    “如今朝廷大军在沧州府和大城县一线集结,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又出现了退缩的态势,但是朝廷官军的追兵的确就在眼前。”

    “不知各位兄弟有何高见,可助我军击退官军?”

    众将领闻言一个个面面相觑,嗫嚅着说不出话来。

    如今摆在面前的无非就是两条路,一条就是和官军拼过,打得过就继续侵占河北,打不过就当流贼;另一条,那就是据天津府而守。

    只不过据城而守可以守多久就不是他们能知道的,反正枪打出头鸟,贸然开口只会让自己先发被制于人。

    眼见着没人说话,徐善忠当即给了自己手下幕僚一个颜色。

    那幕僚得了眼色当即略显紧张地从队列中走出,只不过当他走出队列之时因为紧张不小心绊了一跤,当堂摔了个狗吃屎。

    见这读书人如此胆小的模样,堂中众头领都是哈哈大笑,发出了嘲讽的笑声。

    徐善忠不满地看了一眼这个让自己丢脸的幕僚,沉声问道:

    “先生出列不知有何赐教?”

    那幕僚听了徐善忠的话这才慌忙起身,脸上羞红一片,躬身向徐善忠行了一礼,却也是左右不分,出了差错。

    一时间堂中笑声更甚,甚至连一张黑脸残容的燕篱都忍不住怪笑了几下。

    那幕僚行完礼之后,这才结结巴巴道:

    “忠...忠...王,学生以为...我...军...”

    “我军首要应当在城中百姓中招募勇士,驱赶富户作为辅兵,扩充军力,随后全军突击,与官军决一死战!”

    这幕僚所说的其实就是昨天晚上他们几个人和徐善忠商量的结果,此时只不过是徐善忠借他的口说出来。

    这让徐善忠觉得自己很有位格,这让他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感觉自己是个大人物了。

    只有大人物才会只需要一个眼神,就会有人替他说出想说的话。

    燕篱见此微不可查地摇了摇头,随后暗中戳了一下卢义。

    卢义见此当即起身站到大堂上,向徐善忠行了一礼。

    徐善忠见识卢义出列,心中当即打起了万分警惕,面上故作笑容问道:

    “义王有何妙计?本王洗耳恭听!”

    卢义拱了拱手道:

    “启禀忠王,如今我军辖下文安县依然完好无损,虽然大城县仍有李晓的一千八百马军和三万卫所军,但是相对沧州府一线的官军来说只能算是偏师。”

    “既然我等和官军一战难免,忠王何不携众兄弟往大城县与李晓决一死战,而卢某则愿率偏师替诸位兄弟缠住沧州府的主力官军!”

    众人一听,卢义居然甘愿做断后掩护的活计,一个个面面相觑,拿不定他的心思。

    倒是一直坐在首位的徐善忠脸上神色变化,不知在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