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祖孙三代都是皇帝 » 第一百一十九章 冤案

第一百一十九章 冤案

    沧州府,学政考场。

    方汝意端坐在考场大堂首位,下首处是一众沧州府衙的捕快衙役,而考场外则是等候了一批形形色色的百姓,他们都是这段时间堆积案件的当事人。

    知府者,掌一府之政令,总领各属县,凡宣布国家政令、治理百姓,审决讼案,稽察奸宄,考核属吏,征收赋税等一切政务皆为其职责。

    总体来说知府及知县算是地方官中工作比较繁杂的,所以他们也大多是需要比较多私人幕僚分担的,俗称师爷。

    至于知府之上便是布政使和巡抚了,到了那个级别的官员更多的是考虑一省方略,想清楚门道,具体事情就是交给下面人去做了,算是真正的脑力工作。

    原本方汝意是应该在府衙大堂审理这些讼案的,但是如今李晓以郡王之尊入主沧州府,又有北直隶总督明文托付。

    便是方汝意不愿意他也只能老老实实地将府衙让出来,此时原本沧州府的政务则是只能搬到这个学政考场来进行。

    惊堂木一拍,方汝意又是判决一个案子之后,端起茶杯对左右道:

    “今日便先到这里吧,本官乏了,稍后还有一些税务之事需要详查,让百姓们明日再来吧。”

    言罢,方汝意也不管外面苦等一天的百姓,自顾自地往后堂走去。

    进入后堂之后,七拐八扭地方汝意很快来到了一个隐蔽的考场隔断,左右无人。

    方汝意刚在外间站定,隔断中传来一个幽幽的声音:

    “李晓和吕维新见上了?”

    方汝意警惕地看着四周,从怀中掏出一本诗集装作欣赏,嘴上却是回道:

    “恩,昨日已经在府衙见过了,李晓开价十五万两和十万石粮米,吕维新没有应承,估计还要和孔家商量才能做主。”

    隔断里的声音闻言呵了一声,阴阳怪气道:

    “李晓还是和以前一般阴险,仍是示敌以弱,投石问路这一套,十五万两和十万石看似不足一提,若是让他开出这道口子来,他就有各种方法把山东士族敲骨吸髓。”

    金融的本质就是搬运,李晓作为一个金融从业者自然更清楚怎样把钱从目标的口袋中掏出来。

    方汝意眉头紧皱对着诗集似乎是遇到了晦涩之处一般:

    “李晓真有这么危险?过了年关他也才十四岁才是。”

    隔断里的声音异常严肃地一字一句道:

    “千万!不要小看李晓!唐皇十二岁领兵造反,孙阀长子也是十二岁子承父业。”

    方汝意惊叹道:“未成想李晓居然能与这等人杰比肩了...”

    隔断里的声音闻言也沉默了一会儿,好半晌之后才道:

    “吕维新也不是一个易于之辈,我当年在京城见过他一面,初见时卑躬屈膝,唯唯诺诺,事后才发现不知觉间居然真让他把山东布政使的位置个骗走了,实乃一个笑面虎。”

    方汝意闻言点了点头,他也不相信吕维新真像表现出来的那样不靠谱,到了他那个层次的官员,又是在山东士族门阀之间游走自如的人物怎么可能是一个无能之辈。

    “如今李晓对我戒备颇深,狮心营上下防范,如今府衙之中可谓是针插不进,水泼不进。”

    “甚至那日他还在堂上说怀疑城中有内奸,我可能已经被怀疑了,他这是有意打草惊蛇,试探我。”

    隔断里的声音沉吟了一会儿回道:

    “如今看来想要对付,必须要除去狮心营,没了狮心营,李晓在城中还不是任你拿捏,便是让他暴病而亡也不是难事。”

    方汝意闻言摇了摇头,轻轻将诗集翻页,口中却是感慨道:

    “李晓麾下狮心营骁勇异常,帐下都是沙场宿将,以我一个沧州府的身份却是不好对付。”

    隔断中的声音闻言阴险地冷笑了一声,随后低声对方汝意念叨了几句。

    方汝意一边听隔断人的谋划,一边脸色变化莫测,过了许久之后才收起诗集揣入怀中,深吸一口气道:

    “公子高明,如此一来狮心营随手可覆,便是无法倾覆也能给他们重创,您就等好消息吧!”

    隔断里的声音沉默了一会儿继续道:

    “山东士族肯定是会答应李晓的,你尽快打听清楚他们交接物资的详细,获得消息之后我就要出城了!”

    方汝意闻言一怔,劝道:

    “公子,您何必与那些反贼混在一起,便是留在沧州府内,幕后操控政局也不是不可以,有下官在明面上挡着他人一时半会儿也不可能发现您。”

    隔断里的人闻言拒绝道:“时候还未到,只有朝局越乱,朝廷越需要依靠你们这些父亲的门生故吏,父亲才能越安全。”

    “时候不早了,先不说了,小心让人起疑...”

    ...

    次日,府衙大堂。

    “咚咚咚!”

    一声声登闻鼓声在沧州府府衙外敲响,即使是狮心营的士兵也不敢拦着,因为实在是今天府衙前聚集了太多百姓。

    只见几百名百姓簇拥着一个老妇和一个神情呆滞的少女敲响登闻鼓,并对衙内喊道:

    “青天大老爷!做主啊!”

    一众百姓跟在后边也都高喊着:“外乡人犯了大案了!老爷做主啊!”

    “求方知府出面为我等小民做主啊!”

    ...

    反观此时,李晓正在大堂之上和蒋浪以及牛进商量着进鲁的行军路线,突然听到衙门外嘈杂的喊冤声以及登闻鼓的声音。

    只见李晓随手放下地图,对蒋浪一摆手道:

    “今日便先这样吧,王泰不日也将率京营主力来此汇合,只要山东银粮一到,我们即刻就可以发兵了。”

    “胖虎,去把方汝意给我带来,把人带来之后顺势给我把学政考场围了。”

    “来人,把门外喧闹之人带上来!”

    李晓几道令下之后,狮心营众将士仿佛有了主心骨一般,门口的卫士对于这些百姓也不再忌惮和害怕。

    不过多时,只见二十几名持刀兵士将几十个叫的最欢的百姓带入府衙内,至于其他围观跟随的百姓则是由一百名狮心营兵士在外看管,并不许人随意走动吵闹。

    而在府衙大堂之上,李晓端坐首位,左右打起郡王仪仗,后边天子剑高高挂起。

    虽然没有手持水火棍的捕快高唱堂仪,但是十几名雄赳赳气昂昂的锐卒按刀分列两侧更显几分威严。

    一众几十名百姓即将进入大堂时则是被看押的二十几名兵士拦在了堂外,只放过了那名老妇和少女入内。

    虽然只有老妇和少女能入内,但是一众百姓在堂外也能清楚看到堂内场景。

    看着大堂上不似平日的府衙做派,还有这些远远比捕快精锐的兵士,好事百姓们也都发现了似乎来到的地方不是平时的知府府衙。

    只见老妇和少女入内之后,毛公公站在李晓身边躬身对天子剑行了一礼之后,尖声道:

    “天子剑在上,犹如陛下亲临,还不见礼?”

    毛公公其实在狮心战役之后一直都是随军跟着李晓的,现如今京营建制中只有林创还在随王泰一道赶来,不在李晓身边。

    老妇和少女闻言登时一震,就连堂外的百姓也都骚动了起来,但是很快那些看押他们的兵士立马用手中的刀鞘狠狠地顶了顶他们的背部,喝骂道:

    “天子在上,还不跪拜!寻死耶?!”

    一众百姓和老妇少女闻言这才赶忙跪下山呼万岁。

    大礼参拜之后,毛公公又尖声道:“堂上所坐之人乃是靖绥郡王,尔等还不见礼?”

    百姓们闻言又是一震,看向端坐在首位的李晓,没想到居然是一位郡王贵人,在他们的认知里这可都是一辈子都见不到的贵人。

    又是兵士们的催促威胁之后,这些人才回过神高呼千岁。

    一应礼仪行完之后,李晓这才对着堂下人问道:

    “尔等敲击登闻鼓,可是有何冤案要诉?”

    老妇闻言害怕地看了眼周围的兵士,还有那个阴阳怪气的尖声男子,她并不知道毛公公是个太监。

    但是一想到堂上做的是远比知府厉害的郡王,她的心底又多了几份信心,当即跪伏在地高喊道:

    “民妇状告外乡兵士趁巡逻之际强辱小女!求郡王老爷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