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我的1987 » 第五章 捕鱼达人

第五章 捕鱼达人

    李古岩次日一早便起床,洗漱后简单地做了早餐,也就是咸菜稀饭,都是昨天村里人送的。

    不管最后的成就有多高,现在的李古岩是一穷二白,算算自家的口粮最多够吃半个月就要断粮了。

    李古岩心里暗叹“不管以后能赚多少钱,现在最要紧的还是解决温饱问题啊”。

    “现在正处夏季雨水充足,河里的鱼虾比较丰富,回想起昨天用手都能抓到那么多鱼虾,要是今天用渔网岂不是...生活费就要着落了”想到这里李古岩忍不住笑出声来,比后世赚到一百万还要开心。

    想到就做,李古岩一早跑到杨老三家。

    李古岩看着已经开门的杨老三家,问道:“三子哥,起床了没?”

    八十年代的农村可有闹钟手表什么的来看时间,还是沿用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习惯。

    “岩子来啦,三子还在刷牙,进屋坐”三子媳妇正在前屋做饭,回应道。

    “吃了没,岩子”杨老三在后院洗漱后,询问道。

    “吃过了,三子哥,准备去河里网点鱼虾,想问问你家有渔网吗?”李古岩,进门后并没有自行翻找,只是简单的扫视了门后放置农具的地方。

    农村的房屋和后世商品房,在大门的结构上还是有很大不同,后世商品房的入户门都是用铰链连接门扇和门框的,而八九十年代农村的大门是木制的双开大门。

    在门框的上下口中央部位各有一个直径十公分的圆形凹曹,而门扇的上下口也各有一个凸起的圆柱,门扇与门宽是通过圆形凹曹和凸起圆柱完成链接的。

    同时在门的开启方式也是相反的,后世的商品房入门是往屋外开的,而八九十年代的大门是往屋内开的,所以八九十年代的大门在打开后,会在门的后方形成一个小的储物空间,这个空间大部分农村人都会用来放农具,如扁担、锄头等。

    “哦,渔网啊,我家只有一个推网,你看能用不?”杨老三从门后取出推网

    这是用一长一短两根圆形木棍以丁字型拼接而成,短棍长约一米五左右,长棍长约三米,以短棍的两头以及长棍的中央为三个基点,尼龙绳编织的渔网连接在这三个基点形成兜状。

    其实李古岩是想借一个拉网,拉网的面积要比推网大十来倍,只要放在河水流速比较快的区域,估计一个小时就能捕到很多鱼。

    推网就推网吧,李古岩谢过后就扛走了,又找了几户人家借渔网,最终在刘贵家借到拉网,这个让李古岩小小地激动了下。

    工具基本齐全,李古岩把推网的把手当成扁担使用挑起拉网,信心满满地出发捕鱼去了。

    李古岩今天去的目标是连接水库大河-黄湾河,由于前段时间下过几场大雨导致上游水库的水位过高,目前正在开闸发水,奔腾的河水顺流而下显得有点浑浊。

    但这对捕鱼人来说是件大好事,长年不枯的水库中存在很多百斤重的大鱼,几十斤的那就更多了,这些大鱼会顺正开闸口从水库游到黄湾河里。

    李古岩找了一段水流相对平缓的河面,把拉网安装好,拉网的形状有点像后世的被套,下口挂着一个个铁块做配重,上口绑着泡沫块。布置好的拉网,下口会伴随铁块沉入河底,上口却因泡沫块漂浮在水面上,口子的两端固定在河的两岸,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口袋,把游入网中的大鱼全部吞下。

    布置好渔网后,李古岩静静的坐在河岸上,看着那一条条鱼儿落入网中拍的这水花,一条、二条、三条,没一会的功夫就十来条大鱼被捕获。

    就在李古岩开心数着落入网中的鱼时,一条即将入网大鱼从网口处,甩出一道巨大的水花游了出去,展露在外鱼鳞比指甲盖还大显淡金色,李古岩估摸着有三十斤了吧。

    让李古岩眼睁睁地看着这么大一条鱼跑了,看着浑浊的河水真想直接跳下去,不过李古岩听老人说过像这样奔流的河水,如果被水冲进网里,很有可能被网缠住淹死。

    想到这里,李古岩按耐住想要跳入水里抓鱼的冲动呢,嘀咕道:“总不能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吧”。

    如果真就这么死了,估计是最悲催的穿越者了。

    大鱼还在水中不时掀起一阵阵水花,像似挑衅,叔叔能忍,婶婶能忍,他李古岩绝对不能忍。

    李古岩尝试着,捡起岸边的土块砸在大鱼的上方,试图把鱼赶到网中。

    “还真有效”李古岩自语笑道。

    在李古岩不懈地努力下,这条三十多斤的大鱼最终还是落入网中。

    李古岩担心网中的鱼儿被偷,一直在岸边蹲守,没有离开过,夕阳西下。

    “岩子,收获怎么样啊?”杨老三和刘贵结伴找到还在河边的李古岩,问道。

    李古岩傲娇道:“收获颇丰,你们要是再不来我就准备去找你们了,这么多鱼我一个人可不一定拉得上来。”

    看着网底泛着鱼儿拍打的水花,还有那不时露出水面的白花花鱼鳞片,几人都笑出声了。

    “岩子你身子弱,在这头守着,我和刘贵去对岸把那边网绳给收过来”杨老三吩咐道。

    杨老三没有直接解开固定拦网的绳索,先用手掂了掂渔网的拉力,水流冲击的渔网,如同在和杨老三拔河,一股股拉扯里传来。

    杨老三尝试着把渔网提起道:“还好这片河面水流不是很大,不然就凭咱三个还真不一定拉得上来。”

    “小七,你去把网绳给解了,我们一起把网拉过去。”杨老三

    两人费力地把网合拢准备一起把网收上岸,鱼儿奋力地在网中挣扎,想要钻回水里。

    刘贵急促道:“不能再这样蛮拉了,网会断的。”

    李古岩和杨老三也注意到,再这么用力蛮干下去网肯定会被大力扯断。

    “我们先把渔网固定在树上,等鱼儿在里面挣扎一段时间,等鱼儿没力气的时候我们再拉上来”刘贵说道。

    “好”

    “好”李古岩和杨老三纷纷应道。

    杨老三和刘贵拦住网绳,李古岩麻利的网绳系在宽口粗的树根处,等绳子被系牢后,杨老三和刘贵慢慢松开手,让渔网重新落入水中。

    等渔网中的鱼儿又不挣扎时,几人又扯了扯渔网让鱼儿重新动起来,就这样又折腾了一个多小时。网中的鱼儿终于被折腾得没什么力气了。

    刘贵扯着网绳,发现鱼儿已并不活跃,说道:“差不多了,这些鱼估计没啥力气了,我们一起拉上来吧。”

    在拉扯的途中,李古岩发现网中的鱼实在太多了,要是就这样直接拉出水面,估计这网铁定报废。不过好在这时候的推网派上了用场,李古岩把推网当成抄网来用,一点点地把网中的鱼分批次抄上岸。

    就这样三人忙活到即将天黑的时候才把所有的鱼拉上岸。

    “我....曹,今天是大丰收啊,这估计有两百来斤了吧。”刘贵看着白花花堆在一起的鱼,爆粗口道。

    “是啊,没想到河里有这么多鱼”。

    “你看,那条鲤鱼估计有二十多斤了吧”

    “我看不止,估计有三十多斤。”

    三人在鱼堆旁稍作休息后,又找来了一辆拉稻谷的平板车,把所有的鱼都拉了回去。

    最多的是白条鱼个个都有一二斤重,草鱼和青鱼也有不少,从半斤重的到二三斤重的都有。最显眼的就是那两条三十多斤的鲤鱼了,看着就喜庆,对就是喜庆。

    “七哥、三子哥,你们把那两条鲤鱼拿回去吧。”李古岩指着那两条三十多斤重的鲤鱼说道。

    三子摆手道“不了不了,我拿那几条就行了,这么大的鱼我们家也是不掉,那条大鲤鱼你留着卖,应该能卖个好价钱。”

    听到杨老三的话,刘贵把正要伸出去的手又收了回来,笑道“是啊,岩子你把那两条大鲤鱼拿到集市上卖好了。”

    客气几句后,两人各自拿了几条三斤多重的鱼带回家。

    李古岩有给昨天来帮忙的人家,一家送了几条鱼,随便又借了些水桶回家把鱼养起来。

    “明天把后院的水塘清理下用土砌出来个水池把鱼养起来,等多抓些的时候再一起拉到镇上卖,那些死掉的鱼就送给孔奶奶腌这吃”。

    收拾好一切后,李古岩突然想到后世的一款捕鱼游戏,自嘲道:“我真是个捕鱼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