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我的1987 » 第二章 我叫李古岩

第二章 我叫李古岩

    后世的李古岩是一名国际企业家,在55岁的时候查出身患绝症,寿命即将走向终点,可是他不甘心,他的商业目标很快就要实现了。

    只要这个目标达成,李古岩有信心能让华国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当时李古岩得知,哪怕自己用上世界最先进、最奢侈的药物治疗方案,也只有不到半年寿命后,他是那么地不甘。

    他恨老天为什么不能再多给他十年时间,他只要十年时间,只要能够完成既定的商业目标,哪怕是让他用最痛苦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他也会感谢老天爷的恩赐。

    可是老天爷和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同时李古岩也感叹生命怎会如此地脆弱。

    就在李古岩因无法实现既定目标,而惶惶不可终日时,一家由他赞助的生命研究院,主导研究的记忆转载技术,有了重大突破。

    不过这项技术还只是在临床试验阶段,其中还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并不是每次记忆转载都能成功,就算转载,也有一部分实验体的生命特征,处于不稳定状态。

    得知消息的李古岩管不了那么多,他已经没有时间再等了。

    记忆转载就是利用科技手段,让一个人的记忆转嫁到另一个身体中,这种技术在医学界不被任何人看好,因为他在玄学中是有违天道轮回的,是不被大自然认可的一种科学研究。

    可李古岩不信这个邪,他觉得科学就是实现一个个不可能,才能有所突破,就是要粉碎一个个不可能,人类才能进步。

    就在他生命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选择与老天也争一次重生的机会,即使最终失败他也尽力了。

    可是老天爷仿佛又和他开了个玩笑,莫名其妙地把他送到了1986年,还当了一年多小乞丐,就在今天最终完成了两种记忆的融合,恢复神智。

    李古岩暗叹这是老天爷和他有仇还是怎么了,怎么就和自己过不去了呢?

    不过这也算是另一种方式的重生吧!总比不明不白地死去要好得多。

    李古岩心里想着“1987年,被后世企业家称为野蛮年代,也是最早一批华国企业家枭雄林立的年代,不错,很不错。”

    李古岩兴奋地想着,后世的李古岩在自己达到华国商界巅峰的时候,曾一度幻想要是自己能和这个时代的企业家以较高低,那是多么有趣的一件事啊。

    “这算不算老天也给我的一种补偿呢。”李古岩内心自嘲笑道。

    “大梅、大梅”远处的呼喊声把李古岩的思绪拉回到现实中。

    “大梅,坐在田埂上干什么呢?都这个点了咋还不回家吃饭。”一名头戴竹编遮阳帽的朴素老人,朝着还坐在田埂上愣神的胡梅,关切地问道。

    “阿公,您来了啊”胡梅也知道自己忘记时间了,赶忙起身应道。

    来人是胡梅的外公,也是黄冈村的村长,名叫刘建军。

    刘建军转头看向还在水沟里的李古岩,无奈地摇头叹气道:“小乞丐,你也和我们一起回去吃口饭吧”。

    刘建军并没有指望李古岩回答自己的话,因为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李古岩从来没有正面回答过他的问题。

    可是今天不一样了,李古岩已经恢复神智,不再是那个傻愣愣的小乞丐了。

    “谢了,刘村长”话音有点沙哑,但绝对清晰有力。

    “小乞丐,你恢复正常啦”

    刘建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好似打量珍稀动物般盯着李古岩看。

    人还是那个人,但那挂着微笑的脸庞上,哪还有平时疯疯癫癫的样子啊。

    “刘村长,我好了恢复正常了,谢谢您这一年多来的照顾”李古岩说话的同时还在田埂上调整转了一圈,再向两人深深的鞠躬致谢。

    刘建军忍不住地笑了起来,口中低语着感谢老天爷的话语,朝南方双手合十拜了起来,胡梅也学着自家阿公的样子跟着一起拜。

    “老天开了啊”李建军忍不住的感叹道。

    胡梅也很开心,笑着围着李古岩转了一圈,不可置信地说道:“你真的恢复了啊?”

    人往往就是这样,明明是一直期盼的事情,可当哪天突然实现的时候总是感觉那么地不真实。

    刘建军停顿半响后,又道:“想起自己家在哪了吗?”

    李古岩苦笑不语。

    不是他没想起来这世的家在哪里,而是他不知道现在的自己如何面对这世的父母亲人,他的记忆大部分是由后世组成,这世的记忆只是占了很小的一部分,所以现在还无法转换心态,接受这世的父母家人。

    心里默念道:“等我真正融入这个世界后,再去找你们吧。”

    李古岩的表情看在刘建军和胡梅眼中,却成了虽然神智恢复了,但记忆却并没有完全恢复,所以才没能记起自己家的地址。

    两人可惜地叹了口气,刘建军接着问道:“那你想起自己叫什么了吗?”

    以前的李古岩疯疯癫癫的也问不出什么来,现在已经恢复神智了,怎们不能还一口一个小乞丐叫吧,那不是在别人的伤口上撒盐吗?

    李古岩看出两人误会了自己,不过也没准备解释下,反而认为这样会更好。

    李古岩,看着两人关切的目光,感谢道:“刘村长,您就叫我李古岩或者小岩就好了。”

    刘建军微微点头,心道:“还好不是什么都记不起来了。”

    便出口安慰道:“没关系,慢慢都会好起来的,实在想不起来就留在黄冈村,也没关系。”

    李古岩非常感谢眼前的刘建军,不单单是因为他在这一年多的时间,对他的照顾,还因为是他带领着黄冈村走向了致富的道路。

    原本黄冈村是周边十里八乡有名的光杆村,穷得外村没人敢把女儿嫁过来。

    刘建军为了能让村民富裕起来,在八三年间就偷摸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当时可没几个村干部敢干这事。

    八十年代初期这叫割资本主义尾巴,是要挨批斗的,搞得不好可能丢掉性命的。

    那时土地都是国家的,各个村集体劳动,最后以工分来计算酬劳。

    由于这种集体劳动集体分配资源的方式,在缺乏有效监管的条件下劳动效率及其低下,村民出工不出力现象比比皆是。

    刘建军知道在这样下去,别说娶媳妇,就是能不能让全村吃饱饭都成问题了。

    可刘建军作为村长,认为自己由责任带领黄冈村村民吃饱饭穿暖衣服。

    在这样的责任下,李建军走访了很多村镇寻找解决现状的办法。

    慢慢地让他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因为他发现有的乡村村民竟然把田里的庄稼收到了自己家中。

    这在当时是不应该的,因为这些都是国家的财产,农民是不能私自储存在自己家中,这要是偷吃了怎么办!

    在刘建军认证的探索中,终于了解到他们村既然私自把所有的田地分到了每家每户去种了,村民只要上交规定的粮食,剩下的全是归自己了,还给这种方式私下取名叫“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可把刘建军吓的不清。

    他这方式是属于私吞国家粮食啊,被查到了可是要出人命的。

    看着他们村每个人都能吃饱饭,个个脸上气色红润,也开始心动了。

    为了深入了解什么叫“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刘建军不惜重金特意买了瓶酒带了点肉,找到嫁到这村的一名原黄冈村村民家,以走访探望的名义,在这户人家吃了顿饭。

    原来他们把村里的地分为若干部分,为了却被各户之间的公平,又把地依据路程长远、肥沃等先决条件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再依据村中每家的人口,计算出每个人可分配田亩,最后以家庭为小集体抽签决定各家的田地。

    刘建军非常佩服想着这个办法的人,这样的优点是通过责任到人的方式,极大地刺激劳作积极性,从而提高产量,再也不会出现“大锅饭”那样,全村一起劳动,个个都出工不出力,明明三天能干完的农活非要拖个十几天才干完。

    刘建军回到村里把这个方式和他家一商量,虽然大家都知道这是违反政策的,可是大家都穷怕了,饭都吃不饱谁还估计那么多,没多久村民就全同意了。

    就连刘建军都没想到这么容易就说服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