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我的1987 » 第二十四章 姜还是老的辣

第二十四章 姜还是老的辣

    最终得知是一场误会后,招待所的负责人也不尴尬,还特意去见了下李古岩,表示等李古岩时间充裕的时候一定要来招待所,他做东请李古岩好好喝杯酒。

    李古岩也是比较看好这个招待所负责人,要是以后公司做大了请他来做公关主任也不错,应该能给公司解决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李古岩安排一部分人置办摆地摊的用品,便带着马鹏程、闫飞航等剩下的人坐着从市里租来的三辆解放卡车去往金原县纺织厂。

    路上李古岩一行三人聊着未来的发展和国内今后的发展趋势,主要还是对姓“社”还是姓“资”这个敏感性话题展开讨论。

    李古岩开口道:“华国数十亿人口,如果还是以计划经济为主,那么这需要多大的计算量,能算得出来吗?所以未来一定会走向市场经济的道路。”

    马鹏程思索后,问道:“那这不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吗?”

    李古岩笑道:“为什么市场经济就一定是在走资本主义道路呢?难道只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不管什么经济,关键是看它为谁服务。它若为社会主义服务,那走的就是社会主义道路;它为资本主义服务,那走的就是资本主义道路,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

    两人听后,连连点头,感觉之前自己走进了一个思维误区。

    几人又聊到南巡考察事件。

    可能很多人都知道1992年的南巡时间,其实在1984的时候也有过一次意义深远的南巡考察,大人物视察了华国的四大特区,当时从上级到地方很多对改革开放,尤其是对试办经济特区顾虑很多,争议的核心还是姓“社”还是姓“资”,针对特区还要不要办,该不该办的问题,提出了重大质疑。

    在南巡考察后第一年,大人物又提出“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的口号,也因此社会上从1985年起出现了很多停薪留职厂领导,下海经商。

    不知不觉中车子已经到了金原县纺织厂。

    李古岩和卢俊生在会议室中签了合作协议,协议中还暂定布料的数量,其中正常布料十五万匹,虫咬布料四万匹,合同暂定价69.5万元,每月十号结算上月货款,农历十二月二十日如所领布料不足合同暂定量,需按暂定量结清货款,付清所有货款后。

    签好协议后李古岩和卢俊生两人来到厂长办公室,秘书端来一杯刚沏好的绿茶,一颗颗翠绿细长的茶叶在水杯中竖立,淡淡的茶香伴随热气徐徐升腾。

    李古岩端详杯中的茶叶,笑道:“看卢老哥满脸红光,遇到什么好事了”。

    卢俊生,也好好笑着道:“今天一早来厂里就听到喜鹊在叫,就知道老弟要来,这算不算好事啊?”

    两人在办公室闲聊会后,卢俊生道:“老弟,你还记得上次和你说的那个副厂长郭平吗?这家伙既然真把我告到纺工部那去了。”

    “不过也幸亏他告上去,不然纺工部的那些人还不知道我把库存布全部卖出去!”

    卢俊生拉着李古岩跟说故事似的,前前后后说了一个多小时。

    大致经过就是郭平说卢俊生这个厂长不作为。

    说厂里的库存布料都快爆仓了,卢俊生都不愿意听从郭平的意见把布匹卖给他找来的个体户,说到底就是指责卢俊生是一个彻头彻尾不作为的厂长,让国家的财产遭受重大损失。

    郭平也算聪明在汇报中并没有提到卢俊生在工作特意针对他那些事,只是提到他如何如何地劝卢俊生把布料卖给那些采购商,但卢俊生只知道国营厂的颜面,坚决不做个体户的生意。

    这个消息一到纺工部,纺工部的领导就高度重视,毕竟涉及上百万的国有资产流失,这相当于后世的好几千万了。

    纺工部立即组织人员下来调查,卢俊生当即就说,他作为老党员可以拿党性来发誓,怎么可能眼睁睁看着一百多万的国有资产就这么流失了呢。

    就解释说道:“郭平是个好同志,但他找来的卖家最高给出三元每匹,且采购量只有几千匹,考虑到量小价低的缘故就让郭平再等等,因为他也在和几个大批量的买家谈价格,如果谈成所有的库存布都能解决。”

    李古岩心想:“这郭平也长进了啊,开始拿不作为来说事情了,不再像之前那样,傻乎乎的拿废品率来说事。”

    卢俊生口中的大批量买家自然就是李古岩了,然后就把和李古岩谈的价格和购买量说了下。

    纺工部的人不用比也知道两家谁更合适,不管在量上、还是在价上,郭平找的买家都没办法和卢俊生找的买家比。

    然后卢俊生就对纺工部的人说:“郭平是个好同志,年轻人难免考虑事情不够全面和稳重。但他这也是为厂子着想,希望纺工部人不要把这个事情说开,给这位年轻的大学生厂长留点面子。”

    纺工部看到这么有能力,识大体的厂长,怎么能让受这样大的委屈了,立马就去找郭平谈话。

    在卢俊生的暗中怂恿下,现在整个厂里的人都知道郭平这个副厂长既然打小报告,还准备低价就把厂里的布料卖掉,认为他一定拿人好处了。

    搞得现在郭平在厂里到处被人指指点点,一点抬头的机会都没有了。

    李古岩听完卢俊生的叙说也给他竖起了大拇指,暗道:“姜还是老的辣”。

    针对于郭平李古岩只能心里说:“郭副厂长,等你来了我这边,每个月的工资给你多加一百块,算是补偿了。”

    咚咚咚的敲门声传来。

    马鹏程走进办公室和卢俊生打过招呼后,说道:“李总货已经按您的意思正常布料和虫洞布料以二比一的比例全部装车了,总共六百五二匹”。

    李古岩对着马鹏程点点头,又与卢俊生握手道:“老哥,那我们就先走了,再不走天都黑了,路上也不安全”。

    卢俊生递过两盒茶叶,笑道:“那我就不留老弟在这吃饭了,这是哥哥的一点心意,也算是哥哥感谢老弟帮忙了”。

    李古岩接过茶叶笑道:“谢了老哥,那老弟我就不客气了”。

    临走时李古岩让马鹏程和闫飞航和自己一起坐车回去,让其他人跟车压货。

    可是闫飞航不放心那帮小伙子也要压车。

    李古岩也就没强求就和马鹏程一起坐客车回市里。

    车上李古岩问道:“马副总,你觉得这批货怎么卖合适?”

    马鹏程不知道李古岩具体问的是什么意思,在他的认知里,卖东西就是把成本价计算好后,加上合理利润卖就可以了。

    看马鹏程半响没反应,李古岩直接说道:“第一我们公司现在资金很不宽裕,就连这次的货车费用都是闫经理先垫付的,所以我们第一个要解决的事情就是现金问题,第二就是如何快速卖出这批布料,将资金投入到“私语”服饰中。”

    “所以我们不可能慢慢地去买,要快速去库存。”

    “那么如何确保合理利润和流速,就是我们关键问题”。

    “所以马副总,你觉得我们的产品应该如何定价销售?”

    马鹏程拿出本子,飞快地计算后,回答道:“我粗算了下成本,运费大概是五分钱一匹,仓储费二分钱一匹,人工费两毛钱一匹,其他杂七杂八费加起来大概也要二分钱一匹,也就是说我们的成本从购买到销售还需要增加两角九分钱。

    “那么我们的实际成本就是4.79元每匹,按常规的30%毛利润计算,单匹布料合理价位是6.23元每匹。所以我建议按这个价格来销售”。

    “商品定价方式主要分两种,第一种就是你刚刚用的成本加合理利润的定价方式,我叫他为成本定价法,也是目前最常用的定价方式。不过还有一种定价方式是认知定价法,就是这个商铺在客户的心里是什么价格”。

    “那么如何去确定客户的心理价位呢?”李古岩简单地停顿后又道:“正常人的心理价位就是他接触到的同款产品的最低”。

    “就像我们买件衣服,我们通常接触到的衣服都是12元左右一件,突然冒出来一款样式材质都差不多的衣服他却卖28元一件,那么我就会感觉很贵,反过来要是买9元一件,那我们可能就会认为很便宜,可以稍作思考后就会掏钱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