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四世春秋的波纹 » 无意义的驰援

无意义的驰援

    三日后

    带着麾下一万余人马,徐宏赶忙驰援远定。

    “这个速度太慢了!”大军开进三日,才走出一百来里。迟则生变,信件送来时是有大批乱民作乱,现在叛乱情况如何?郡里守卫安好?徐宏越想越急,但一万大军的调度岂是易事,再加上还有一半是未经训练仅能充数的佃农武装,尽快赶到也是难事,这仗还怎么打?

    “孤注一掷吧……”纠结好些时候,徐宏在帐中对一众将尉下令道,“接下一周,我军不再扎帐,昼夜并行,争取每日走完一百里。然后再正常行军,这样可节省半月时间。”

    “不可。”当即有人毫不客气地反驳道,“贸然昼夜兼行乃是兵法大忌,况且有超过一半的人不是正规部队,将军这样是想让多少人掉队。怕不是等走到远定,人都少了大半了。”

    “这里是朝廷天下,本国境内,就算不浪费时间修筑营帐又有何妨?”

    “纵使情况如此,但我们的人又怎么受到了如此劳苦?”一个豪强子弟便唱反调,倒不是他有多关心手下的私兵,而是从小锦衣玉食的他受不了如此奔波。再加上这些私兵都是自家的劳力,折损在这里他们找谁弥补自家损失呢?毕竟,自己的父辈出于某些原因愿意出动自家私兵平叛,但自己可没说愿意。

    又有几个人开始了抱怨,在徐宏的一声“肃静”下方才闭嘴。

    帐中沉默起来。

    徐宏对于这个结果可以说是早有预料。且不提这个计划本身过于偏激,军中将尉构成也是个大问题——

    各豪强虽调私兵充军,但都派了自家子弟指挥。州牧由于队他们的依靠也默许了此事。所以说虽然名义下自己是总指挥,但真正完全听从他的只有五千官兵加上自己的一千私兵而已。其它五千人分别听命于各自所属的豪强,而那些豪强虽然表面上仍服从自己,但私底下大多还是不愿趟这趟浑水的。

    这一点从仅仅要求加速行军便被大多数人反对即可看出,大小将官虽然不认同,但却没表现得多出格,而那些个豪强子弟则是纷纷直接反对。日后若是安排些较危险的军务恐怕也是再三推辞,吃了败仗估计就不顾阵脚一昧后撤了。

    这样上下异心,拿什么去打这场仗?这才是兵法大忌。这些人非但难以形成合力,聚沙成塔,反而容易使得行列从内部被破坏。

    麻烦。

    “父……将军莫慌。”此时一位侍郎将站了出来。

    他正是徐宏之子,徐略。虽然有其父的关照让他很快从行伍升到百夫长,去了趟北方就升到侍郎将。但因为知道自己的位置来的不是很正当,所以他并未因为自己是左将军之子而骄横跋扈,而且,在之前作为百夫长跟随徐宏一同打北戎的时候几乎是与士兵同吃同住,还亲手砍了两个北戎的脑袋。

    “既然大军难以开拔,末将愿率本部人马先行赶往远定,协同守城。”

    “我也愿往。”又一个站出来的侍郎将是董获的儿子董钧,他和徐略是故交,见徐略自己先站出来,也不愿丢下他躲在后面。

    “好。”徐宏当即同意下来,“你二人率部先行,只可协助守城,不得恋战。待我大军到来再一同围歼叛军。”

    “得令!”

    散帐后,徐宏叫下徐略,对他说道:“这是你第一次独自带兵,切莫恋战。”纵使军中无父子,但儿子将要远行作战,作为父亲的又怎会毫不担忧。

    “我明白轻重的,父亲。”而徐略则更多的是兴奋,这一仗若是出彩的话可就证明自己是真正有能耐的而不是只会靠着关系的纨绔。

    “我们家的私兵你也带着。”

    “这……”徐略不明所以,“我和董将军的人马已足够。”

    “权当运粮的。你们此行定无法携带过多粮草,让他们负责押运粮食即可,他们比普通民夫还是更快速的。”

    “明白了。”

    于是,徐略,董均带着三千人的先遣部队强行军增援远定。

    另一边,攻下远定郡对于起义军而已是一针有力的强心剂,借着此般士气,起义军一鼓作气将远定郡尽数夺下。

    “樊匡不收租!”“樊匡不抢粮!”一面是打下了一个郡府的巨大冲击,另一是对于普通农民几乎不收取粮租,打下豪强后还分给他们粮食。于是佃农纷纷响应樊匡的队伍,甚至还有人依葫芦画瓢的夺下了县城献给樊匡。

    “这不是以前打沅阳的兄弟嘛。”见了带着一帮人赶来的侯彭,成武,樊匡虽然之前对他们的没出息十分不满,也知道他们的见风使舵,但看到今日场景也不免心中浮现几分惊喜。

    “我们可不是只会喝酒吃饭的!”侯彭一如既往的随性,“你打得怎么爽,连郡都能拿下,我们可不能一直窝在沅阳!这不,也来了!”

    不出一周,起义军聚众十余万,其中壮丁也有三万余人。此时兵器是个巨大问题,缴获来的刀戈等只够万余人用,城中铁匠等日夜劳作,但一时仍难以满足需求,只好暂时用枣木棒和农具代替。人员的训练由何先的百余官军负责,在几天的训练下那些农民起码能排好队列了。

    休整数日,起义军已经做好防守的准备。在郊外砍足树木用作滚木,搬运数吨石头作为雷石,弓弩等也制作了几百具。就等着官军到来了。

    由于南州偏僻,所以在远定诸县中,郡治所远定反而是离南州府最近的一个。所以官军直接赶往远定,根本无法从其它县得知情况。一些有身份的逃难者也只说叛军人多势众,没多少有用的消息。

    “该死,得再快点。”强行军三日,奔波三百余里,已有不少人逐渐掉队,主要还是押运粮草的私兵。

    “不行,再这么跑下去到了远定掉队的估计十有三四,赶到的也已是疲敝之兵了。”董均忙劝阻他。

    “但一直这么走,远定何时才能赶到?”徐略早已没有开始的兴奋,现在他只关心远定情况,“还有五百里才能到,照这个速度还要五日,从远定发来求援信,估计要个四五日,再有之前的时日,从发出信件到援军赶到得有二十天了……”

    说到这里,他沉默了。董均安慰道:“没事,放下心来。攻城有多难你我又不是不知道,那些个叛军又没有专门的攻城器具,一些种地的哪能和我们比?远定不会那么容易丢的。”

    “希望如此吧。”

    但这些话也只能是心理上的安慰罢了,他哪晓得远定早已失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