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悠悠大秦 » 第九十四章:乐乘

第九十四章:乐乘

    “乐乘死了没?”

    ……

    “什么?你再说一次!”栗腹坐在帐中,一拍案桌,胯下俯着的美姬一下子惊了起来,嘴角不知挂着什么液体。

    行军途中出现女眷本就是兵家大忌,也不知这栗腹安什么心思,就这样堂而皇之地安之帐中。

    前来报信的士卒眼皮子都没有抬一下,似是见怪不怪了。

    “栗相!前军被廉颇击溃!乐乘未死!”

    “那乐乘呢?”

    “被廉颇俘了去,降了赵了!”

    “其他人呢?”

    “多少负伤,无一阵亡,尽降了赵了!”

    栗腹闻言,跪直了身子,又拍了一下案桌,骂道:“果然一家子的卑贱东西,到底不堪大用!也不知他出来做甚?”

    那士卒立在堂下,面带不忿,却囿于这栗腹,也不敢多说什么。

    这乐乘是乐毅的次子,燕国昌国君乐间的胞弟。其军事造诣丝毫不弱于其父兄,且自幼熟读兵书,按理来说,的确不应该一战而降。

    其实,这二十万燕军,都清楚这乐乘为何而降。

    战未起,自己内部倒先打了起来,一时间,燕军内气氛低落不已。

    不同于燕军的气氛低落,赵军此刻可是热闹极了。第一战便如此顺利,一下子就削弱了众人的必死之心。本以为此次必定殉国,只盼能击退敌军。看这架势,搞不好还能捞一笔不小的战功回去!

    主将的帐篷内,乐乘跪坐在下位,喝一口略带酸香的马**再咬上一大口咸肉。饮地太大口,雪白的马**顺着脖颈流了下去。

    酸奶跟咸肉一齐在口腔里涌动着,一下子激活了乐乘那久旱的味蕾,饿得已经有些挛缩的胃袋一下子激活开来。

    廉颇坐在上方。看着乐乘这般模样,心里头也不是个滋味。

    乐毅在世的时候也算与廉颇交好。乐间乐乘这俩孩子是他看着长大的,乐乘不似乐间那般好动,整个人都比较木讷,但不管做什么都是彬彬有礼。

    像这种完全不在乎个人形象,放肆吃喝在廉颇印象中倒还是头一次。

    但这栗腹如此待人,军中定然有怨气。廉颇更有把握能赢得这场战争了。

    ……

    廉颇的爱兵如子的名号实在是响亮,不少良家子听闻是跟随廉颇老爷子打仗,纷纷来投军。

    二十三天,便集了足足十三万将士。不少是父带子,兄带弟,一家子伯仲叔季纷纷从军。

    再经过三天的填鸭式教育,说明白了军中纪律,所需注意的事项。便急匆匆前往鄗地,应付栗腹的二十万大军去了。

    大军开赴,正至鄗地,就碰上了五千燕国前军。

    按道理来说,前军负责探路,遇山开山,遇水涉水。一为扫清路障,二为后方中军提供情报。一般不过派个两三百轻骑,既不容易打草惊蛇,万一遇敌也容易撤退。只要有脑子的将领就不会干出这派出五千前军的事。

    可这没脑子的事情就这么发生了!

    廉颇也未占人便宜,本想也随个人道主义,只派五千将士上前厮杀。但为了防止这五千人有个什么拉肚子蹿稀,临阵脱逃的,廉颇还是加了几个替补的,也不多,刚刚好又是五千。加起来凑了一万整。

    也不是占人便宜,这不得以防万一吗?

    廉颇这般说道。

    本以为这五千前军,会是精锐中的精锐,才敢这般明目张胆,真刀真枪地往上冲。可真到短兵相接时,廉颇才发现,这一群兵利甲亮的前军完全就是些软脚虾,不过一次交锋就被击倒在地,没有半分还手的机会。

    后方观战的廉颇远远看去,有些人居然连刀剑都握不稳了。

    对自己的目力,廉颇颇为自得。这到老到老,目力却是越来越好了。远至三百步,他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反倒是近在咫尺的物什看不大清了。

    看着那一群抖抖嗦嗦的兵崽子,廉颇总觉得有异常。

    看那大胡子的燕军,那一刀明明是照准后脑去的,只要砍准了。这边的赵人定然活不了,可刚一抬手,刀居然斜斜耷拉了下来,直接被抓住破绽,一杆子砸在腰间,整个人瞬间瘫了下去。

    再看那不过四尺的短小汉子,在军阵中钻来钻去,没有人能贴身。看准时机,手中的小刀向一赵军的脚后跟划去,下一秒就可以挑断那赵军的脚筋,居然连皮靴都没能划破,小刀就被弹脱了手。直接被人一脚就踹翻在地。

    如此情形,战场上比比皆是。

    廉颇越看越不对劲。如果这群燕军身手不均是战场上长久练下来的杀招。他会怀疑这是一群不知好歹的膏粱子弟。

    可这等身手,分明就是战场上的老油子。在长年累月的作战中形成的攻敌之法,已经深深印在了他们血液中。

    廉颇忙向旗语兵招呼:“让他们别下杀手,尽量抓活的!把他们给老子逮回来,我们又多了五千好手!”

    ……

    不过大半个时辰,一切尘埃落地。

    赵军只有三个人破了点油皮,一个胳膊上不小心被划破了一道。剩下的人一点伤痕也没受。

    那五千燕军,没有一个死人。人人带伤,却都不重。都只是打疼了,让他们暂时没有还手的力气。

    每一个都被扒了身上的腰带,把双手紧缚在身后,双脚用胫衣交叉绑住了。反正都是一群糙老爷们,看光了也没什么。

    再看那为首之人。

    居然是廉颇的熟人,乐家老二。廉颇上前一问,明白了这来由。

    原来是当初乐间在朝堂之上,质疑那栗腹,乐间也因此不允许出战。但为了燕国,还是让乐乘带了五千乐家老兵随军出战。

    这五千老兵都是乐家军的精锐,本想让他们在战场上拿点功勋。

    却不曾想栗腹这老东西,记恨上了乐间。既然哥哥无法出战,那就把气都出在了乐乘的身上,这五千乐家军也被连带着记恨了进去。

    从蓟都到一路过来,这一路栗腹称粮草捉襟见肘,不够大军日常用度,让乐乘一行自行解决。

    这几个月的大雪,山中哪还有吃的。还好此处人迹罕至,草根树皮还没人挖去。五千人吃着草根树皮战马,也还好没饿死人。

    中军刚与前军汇合,先是因为战马死亡,五千人又挨了一顿鞭子。饱饭都不给一顿,又催促着过鄗地继续开路。

    众人刚至鄗地,便与廉颇碰面。

    然后呢?

    然后就这样了。

    乐乘朝着身上紧紧绑着的腰带努了努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