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瞎眼说书三千年,满堂听客皆帝王 » 第3章嬴政麻痹秦地的严酷。

第3章嬴政麻痹秦地的严酷。

    水利设施、农耕水平、冶炼规模,都无法与历史悠久的诸国相比。

    因为生存环境太差,大秦人很能忍受。他们只要能生存下来,就能承受严酷的秦律令。为了防止被砍掉手脚,他们甚至会在战斗中丧尽天良。他们在拼命的杀戮。

    赵,魏,楚等国家,也曾效仿大秦,进行了改革。

    但他做不到。到后来,改革也是无功而返。

    嬴政心中明白,自己的老师说的是对的。

    如果没有战争的压力,那么残酷的刑罚,只会让大秦成为一根枯木。

    哪怕只有一丝火花,都能让人心惊胆战。然而。

    就算他明白老师说的是真的,可他能怎么办?

    商鞅改革是一个与功臣制度相联系的制度。

    要推翻这个制度,必须要进行一场大变革,就如同当初的商鞅。

    改革,等于是要得罪一大批的既得利益群体。他们都是大秦贵族子弟和官员。这是整个大陆上,最重要的力量。

    如果真的要改革,必然是一片腥风血雨。

    再杀一大片人。

    如果他的数量足够多,恐怕还没等百姓叛乱,那些士族就已经开始反抗了。

    大秦的基业,一旦被攻破,那就是灭亡。

    说完,他的目光就落在了罗毅的身上。

    心中一动:“我记得你说,大秦统一天下前,可以做一名尚书。”

    所以。

    难道,你心中已经有了计划?有办法了!

    身为一国之君,他也没有绝对的信心,不会随便招募一个随时可能反叛的人来做自己的宰相。

    想了想,他试探性地说道:“如果时间倒流到大秦统一的时代,你有没有办法治好大秦的病?”

    “你要我做一个键盘侠吗?”

    “就是赵括,他在长平之战中,被战神白起斩杀,口出狂言,在战斗中自取灭亡。”

    “哈哈,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就当个赵括,开开眼界吧。”

    “你这是要和我作对吗?”

    “哪里,哪里。“孩子无母,一言难尽!”

    罗毅喝了一口酸溜溜的米酒,慢条斯理地说道:“先帝在统一江山前多做些准备,就可以避免被人杀死。”

    “吕不韦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我是秦始皇,我就会将吕不韦送到雍城去。”

    “让他充当一个迎客的角色,为整个帝国招募人才,让他成为一座学术中心。”

    “让赢氏后人每天都能得到百先生的教诲,多出一些人才来。”

    赢政乖的像个孩子,凑到了罗毅身边,认真地听着。一听说吕不韦的遭遇,他就不由自主地说道:“吕相乃大王之子,怎可受这等侮辱?“

    “这位公子,只怕不是有意侮辱吕大人,只是想以吕大人的名义,来拉拢各路才子。”

    他是一代枭雄。

    话音未落,张悬脑中灵光一闪。

    罗毅哈哈大笑:“我也不知道,我能不能请到几位老师。让雍城成为一座学问之都,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区分敌人和敌人。”

    “辨别敌人?”赢政一脸懵逼。这意味着啥?

    到了雍城的士子名士都是自己的朋友,谁要是不愿意,就是自己的仇家?

    这个主意不错!

    “是啊,这世上有多少文人雅士,如果不能分辨出谁是敌人,谁又能开战呢?”

    “好!老师英明神武!”

    “文人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他们可以为自己的梦想而牺牲一切。他们可以为了自己的私欲而不择手段。如何用好士子,就看有没有一个清晰的方向。”

    “还望阁下指点!”

    “呵呵,如果我是秦始皇,我一定会赏他两个大写的,免得吕不韦被人羞辱。”

    赢政敏锐地察觉到,这位老师要开门见山了。“什么字?”

    “一副大字,悬挂在雍城的城门上,然后在六个国家流传开来。“为天地而战,为众生而战,为后世之道,为永生之道,为永生之道。”

    “啊?!~”

    秦始皇感觉自己的大脑在“噗通噗通”地跳动。

    他一直在念着“横渠”四个字,却忘记了再听下去。简直就是个白痴。

    呆呆地看着那坛子里盛着的米酒,半天没反应过来。

    真是让人兴奋啊!

    这四个字,就像是为大秦打造的一件神器。一旦消息传出,六国之内,所有的文人墨客,都会蜂拥而至,前往大秦。

    他将会是大秦最忠诚的人。哪怕是死去,也无怨无悔。

    有了天下读书人的胸怀,又有什么好担心的?

    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大秦长治久安?

    两百多年的“秦国之主”,将会成为一位名垂千古的帝王。这可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嬴政站了起来,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

    他双手合十,神情肃穆,深深一拜:“大人英明,近乎于鬼魅。”

    “噗!”一声轻响。

    罗毅一口老酒吐了出来。

    “你可别当真,这和赵括的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说到底,还是要靠执行。”

    “先生不必谦虚,这四个字,让政府听了,就像是喝了一杯酒。

    “好了,先说说吕不韦的另一首诗吧。可以这么说:“容纳百川,包容一切!“

    “你的言下之意,是要让吕反躬自省,博览群书?”“对啊!”

    罗毅拂了拂袖子,又坐下说道:“吕不韦做了这么久的丞相,有些目中无人了。”

    “区区二十几万字的《吕氏春秋》,也好意思放在咸阳城门口,悬赏令人更改。”

    “废话!”

    “他是大秦的宰相,而秦国的皇帝却不在朝中,所以,他才是真正的掌控者。”

    “那些来大秦谋生的文人墨客,又有几个人能惹得起?”

    “就算你选错了,我也不会告诉你。”

    “正好借着这个由头,让他学会谦逊。”“让他将《吕氏春秋》写在雍城的大门上,让人欣赏。”

    “只要能挑错的秀才,就会得到陛下的赏赐,建立学府,传播自己的知识。”

    “至于那些没问题的人,由吕不韦来解决吧...”

    赢政头如捣蒜,不断的在脑海中记录着。他不想错过任何一个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