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瞎眼说书三千年,满堂听客皆帝王 » 第51章轴承,齿轮,曲轴

第51章轴承,齿轮,曲轴

    这是大秦最强大的法律组织。

    平日里,他就是处理郡县府衙处理不了的案子。

    不是一般的案子。

    当负责大秦法律的最高注释的机关,竟然要对自己的土地进行检查,百官们的身体都在微微发颤。

    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讯息。

    大王这是要下重手啊!

    百官们都是迫不及待的想要在廷尉寺的调查之中把事情处理好。

    果断的,就是要和自己的家人断绝关系。

    以免被什么亲人给拖下水。

    在此期间,有些人会做得太过分,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骚乱。

    六国的斥候看到了所有的动静,很快,消息就传了出去。

    赢政要的就是这种感觉。

    二十万军队出动需要不少的功夫,在六国百思不得其解的同时,他也抽空去了一趟太仆府下属的兵工厂。

    九卿中的一员。

    在大秦文武百官中,地位仅次于三公。

    建立之时,其职能是饲养牲畜,以及秦国皇帝的交通工具。

    该职务历经百余载而发生了变动。

    特别是在吕不韦当政期间,更是如此。

    他担任了十多年的侍从,担任宰相,负责武器生产和铸造。

    原本由御史台负责的皇室马车,被调到了中车府。

    赵高就是中车总管。

    在他登基后,他并没有急于让自己的侍从,而是将自己的府邸交给了自己。

    暂时由莫柳担任左侍郎,负责军械和牲畜的管理。

    然后,他还指定了两名墨家弟子为他的助手,负责他的工作。

    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装备制造系统,为秦军提供了数以百万计的精锐士兵提供武器。

    秦军的制式兵器,已经让吕不韦、嬴政意识到了一个问题——战争,就是要靠后勤。

    有了这批物资,他们就不会再有任何的问题了。

    糟糕的事情。

    咸阳城里一片白茫茫,一片安静。

    秦王车驾行走于大街之上,路上几乎没有什么行人。

    两侧酒肆客栈中,亦无喧哗之音。

    眼前一片白茫茫。

    看着一片雪亮的天地,赢家看着赵高的马车,一路向渭水而去。

    远远的,他就能看见对面的炼铁厂,浓烟滚滚。

    “这是什么?“

    看着远处一团蓝色的火光从半空中冉冉升起,赢政询问道。

    “还请王上恕罪,微臣这就去请左仆墨柳。”

    赵高并非无所不能。

    蓝色的火焰足足有两米多高,他心中充满了好奇。

    墨柳这是要做什么?

    “我的侍从很忙,不用麻烦他了。我到起火的地方一探究竟。”

    得到了秦皇的指示,赵高不得不更改了前往工匠区的打算,让自己的队伍朝着火光冲天的方向赶过去。

    “还望陛下见谅,臣来晚了。”

    马车行到半路,墨柳便策着骏马冲了过来。

    一脸慌张地道歉。

    “身为左侍,九卿,怎么穿成这样?”

    嬴政微笑着向马车旁边的莫柳问道。

    面前的莫柳,一身粗麻衣,满脸都是黑色和红色。

    根本无法分辨真容。

    就跟京剧里的演员一样。

    “陛下,属下只是心急,正在调试新的切割机。粘稠的油渍,又怕弄得朝廷不干净,就换上了一件粗麻衣。”

    墨柳羞涩地一笑。

    他下意识地后退了几步,看着自己的衣服,一脸的焦急。

    他是担心国王会发疯。

    “走吧!随我到你的火场里来。”

    赢政咧嘴一笑,挥舞着手臂,让他坐在马车里。

    看起来很是和善。

    “我浑身都是污秽的,不如我们骑着马去!”

    百分之二十九点三分二十三分(?)

    “你竟敢违背我的命令?“

    “没有,没有,我现在就进去。”

    上车后,墨柳并没有露出什么感动涕零的表情。

    说完,他又指了指半空中的一团蓝色的火光:“这是按照国师的方法建造的。“

    “是大离国师特意交代的。”

    “当将一块石头变成一块焦炭时,会产生一种可以致人于死地的剧毒。“

    “不要用它来杀人。”

    “不过,这件事情还是可以解决的。”

    “也可以用来制造一根铜管子,将气体导入熔炉中作为燃料。”

    “进度很快。”

    “用来充填空气的青铜管道还没完工,为了安全起见,我必须把它烧了。”

    墨尘和墨柳,都是墨家的弟子。

    罗毅对墨辰说的一些事情,墨柳自然是知道的一清二楚。

    也不敢有丝毫的耽搁,只得照做。

    在他的工坊区里,他的工作效率,甚至超过了墨辰的国师。

    他深受嬴政的宠爱。

    听到墨刘的话,赢政道:“一天多少吨的煤炭?能不能用来冶炼钢铁?”

    “启禀陛下,我一共制造了九个洞窟,三天之内,可以产出2万公斤的煤炭。三孔窑必须在三个洞内进行冶炼,其他六个洞都在冷却或加煤。一天能生产2万吨的煤炭....

    焦化工艺简单。

    只要能生产出耐热的砖块,就可以用来建造一个烧制焦炉。

    而建造砖头,正是秦人最拿手的工作。

    有了墨家弟子的帮助,这座建筑一定会更好。

    最困难的是焦炭加工过程中的焦油与气体的加工。

    天然气能作为一种能源。

    但沥青是一种很好的材料,它可以作为润滑剂、燃料油、高炉喷吹油、木制防腐油和碳化碳的原材料。

    墨柳喃喃自语,将自己所知的一切都说了一遍,让秦王都忍不住赞了一声:“大将军真是厉害!”

    来到了那座焦化的半山腰,杨开从那堆焦炭上取下一颗,细细端详起来。

    然而,这一切都是徒劳的。

    没有发现任何异常,唯一的区别就是重量要比煤要小得多。

    既然已经到了这里,他很是欣慰地宣布,每个人都会得到一笔铜板的奖励,以示激励。

    匠人们当然欣然叩首,感谢这位慷慨的秦皇。

    山头上,回荡着“陛下万岁,大秦帝国”的道谢。

    看了一遍烧炭,赢政兴奋地跟着莫柳一起参观了冶炼熔炉。

    十个熔炉,与之前在大离国师那里看到的一模一样。

    就差那么一点点了。

    还堆积了大量的冶炼材料。

    每个鼓风厂都配备了两只蒙住双眼的驴子,用来拉动风箱的机械装置。

    赢政一脸茫然。

    墨柳在一旁细说:“大离国师真是太厉害了。“

    “我按照大学士的要求,制作了齿轮和轴承,一头毛驴就能拖着它走上一段时间。”

    “连切割机器都能拖。”

    “我在琢磨,如果用这种东西来做马车,会不会更好?“

    “那就是那个轮子。”

    “轴承,齿轮,曲轴,

    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