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瞎眼说书三千年,满堂听客皆帝王 » 第98章我的战斗,不在于武器,而在于人的内心。

第98章我的战斗,不在于武器,而在于人的内心。

    汽车的鳞片。

    “马先生。”

    他们的腰间都挂着一把弓。

    秦王御驾一支军队,绵延十多公里,沿着一条直线,缓步而行。

    离开咸阳后,铁鹰锐营的士兵迅速脱下了金色的盔甲,骑着骏马缓缓前行。

    这也太特妈了吧!

    大冬天的,穿着铠甲,那是自寻死路。

    他们的血性,在这一刻被切割的支离破碎,在微风中飞舞。

    士兵们恨不得自己的脑袋能不能更小一些。

    让自己没有任何的空隙。

    不管是精锐的铁鹰,还是那些讲究礼仪的校尉,此时都是一副萎靡不振的样子。

    唯有一匹披着羊皮大衣的斥候,在狂风中奔驰。

    有时,会有一个杀手被拉到马背上,向主人汇报。

    就在这时,马车内传来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蒙武,快进来!”

    “诺!”众人齐声应道。

    蒙武二话不说,将缰绳交给侍卫,翻身上了马车,掀开帘子走了进去。

    王座上的空间很大。

    上面放着一个铜制的火盆,桌子,竹简,纸张。

    “问好了吗?“

    “已经问过了,楚赵两个国家派出的人最多,其次是其他三个国家。

    韩国的杀手还没有出现。”

    “咸阳的杀手不是吗?”

    “……不是。”

    “不会吧?”赢政垂头丧气地将竹片放了下来:“赵高的剑还不锋利?”

    (九)

    C豕正

    确实有些伤感。

    出了咸阳,秦王御驾出使的大军,竟似不是要出兵。

    更多的是一种调查。

    一路上,他看到了一座座村落,一座座房屋,一座座村落,被皇帝陛下一一检查。

    他要去看一看,有没有按照王诏的吩咐,请人来修这条道路。

    碰见了建筑公司就去看看。

    遇屋见储粮。

    他一边走,一边观察,一边给自己取了一个姓氏。

    好吧,这段时间,秦国的皇帝陛下沉迷于给自己的姓氏。

    无论你在做什么,你都会有一个合适的借口,为你取一个姓氏。

    是以织布为姓氏的。

    张网捕鸟者,以张为姓氏。

    一个滑板的孩子,竟然被冠上了刘字。

    有时候,乡长、亭长、里长这些欺负乡里乡亲的家伙,都会勃然大怒。

    抓住的人,将他们的家人都送到坟墓里。

    随便选了一个身经百战的老兵来顶替他。

    当然,姓氏是必须的。

    谁都能看到!

    这不,就是为随行士兵取姓氏的事情,就是蒙古军中的头目。

    由他来决定。

    还有那些被关在监狱的囚犯。

    只是巡视一圈,蒙武还不会如此失落。

    走的越远越好。

    毕竟,他也没想过让国王上战场。

    最要紧的是,秦始皇看见了焦炭和炉子就走不了了。

    墨家弟子们在各郡县大力推行的炼钢炼钢和炼钢炉,也是热闹非凡。

    在这样的情况下,皇帝陛下会很感兴趣的告诉他,说他的锻造师哪里出错了。

    如何调节等等。

    蒙武倒不是担心自己的国王有多会教这些匠人。

    他在和匠人们打成一片。

    很是凶险。

    一路上,到处都是杀手。

    如果有一批杀手潜入到了匠人之中,那可如何是好?

    这些工匠都是从四面八方挑选出来的,彼此之间并不熟悉,所以他们很轻易就能混入其中。

    不是在农村。

    认识的,不认识的,都可以从里面挑选。

    自从秦王御驾出兵的事情传出后,每日都有无数的杀手前来,这让蒙武很是头痛。

    还有一个自找麻烦的国王。

    这比杀了他还难受。

    而这种缓慢的行进,更是让本来还有些高涨的军心彻底崩溃。

    蒙武对自己的成就,也没有任何期待。

    他只是希望能够安全地护送他抵达函谷关。

    六国派出的杀手,竟然还远远不够。

    原来王上是巴不得咸阳有人来刺杀他呢。

    这是不是有点太过分了?

    谁会希望自己的部下去暗算自己的皇帝?

    怪不得他们的行动如此缓慢!

    他在等杀手!

    蒙武苦思冥思:“陛下,上将军已下令。

    调集十万兵马,前往函谷,随时待命。”

    言下之意,就是:能不能不要废话?

    二十多日了,他们连函谷关都进不去,军中的士兵都想着立下大功。

    “哈哈,你很紧张吗?“

    赢政朝蒙武微微一笑,道:“你可以在这里住一间茅屋,我不会再去了!不急,先让蒙毅先占领一些。”

    “诺!”众人齐声应道。

    “叫王纨来!”

    “诺!”众人齐声应道。

    蒙武从马车里走了出来,他慢慢地摇了摇头:“我的战争不是战争,而是我们的精神!“

    他还没有狂妄到以为自己的军队能胜过那些将领。

    打仗是将领的工作。

    君临天下,最重要的就是民心!

    这只是一个开始。

    他还要继续干,让华夏儿女都能有个姓氏。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理由。

    把王族勋贵、士族贵族的自尊心都给打碎了。

    凡人都有姓氏了,哪里还有王侯世家?

    他认为国师所言极是。

    现在的秦国,实在是太过贫瘠。

    贫穷到不能确保所有的儿童都能读书和读书。

    这种事情,不能操之过急。

    在大规模的耕作和其他新型的农业机械的普及以后,三五年内,农民就会开始生产。

    一个人的子女应当能够读书。

    以国库之资,也可建造一座书院。

    在那以前,他必须要给自己一个姓氏。

    平民和平民的区别。

    地位上的巨大差异,让黔首的思维变得活跃了许多。

    而不是对那些所谓的“卑躬屈膝”。

    “启禀大王,王纨是奉旨而至。”

    “走吧!”

    “诺!”众人齐声应道。

    “你跟我在这村子里转悠了二十多天,可有什么感觉?“

    “臣受死!”

    “你只是照章办事,犯了什么错?我领你走遍各处,不是要把你头割下来,而是要让你看看我的百姓是怎样生活的。”

    “是,是我太笨了,没有早点明白陛下的意思。”

    “御史官就是我的眼,我的鼻,我的耳,我的鼻子。皇帝陛下没有看到的事情,我也没有看到。你明白吗?”

    “臣知错了,我会好好忏悔的。”

    “光有眼睛,鼻子,耳朵是不够的。大秦的事情,朕就算是不睡觉,也做不了主。”

    “陛下的意思是,你可以让我来主持这件事?”

    “不,这是在郡县,也是在都尉。我建议,另设一家衙门,专门处理贪污受贿之案。”

    “陛下高见!”

    “至于该怎么设置,还需要进一步讨论。你替我在郡县中巡查,查出贪污受贿之因,然后设法建立一个官吏。”

    “是。”

    “嗯,你得给我取个姓氏。我要把大秦所有人都变成姓氏。“

    王纨是个善良的姑娘。

    实在是太不合适了。

    赵高就好办多了。

    刚入主不久,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奉常寺里的所有蛀虫统统铲除。

    群臣不能轻举妄动。

    随后,他便对着替百官、宗亲勋贵们,迫使黔首出卖土地、出卖肉体的小官儿们,狠狠地劈了下去。

    做的不错!

    这让赢政甚是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