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穿越晚清之我家里有矿 » 第十章:建工厂

第十章:建工厂

    就在李元在四川训练军队,发展实力的同时,上海。

    “汉森,那个中国人真的有你说的那么强的实力吗?你要知道,这一次,帝国可是在他身上下了很大的赌注。”

    说话的是德皇的特使,也是德皇的三子阿尔伯特。

    汉森和梅隆带回去的消息震动了整个柏林上层,内阁和总参谋部都行动了起来。德国的容克贵族和资本家们也闻风而动。可以说,没有哪个国家有德国这么渴望资源。德意志人都相信,只要有足够的资源,他们的剑就能让世界屈服。

    德皇威廉二世也为此三次召见汉森和梅隆,详细询问了有关情况,并查看了汉森和梅隆带回来的几船矿石。

    回到宫中,威廉单独召见了汉森。

    “说说吧,那个中国的小家伙是怎么回事,他真的能如他夸口的那样为帝国提供工业腾飞需要的资源。要知道,协约国对帝国的封锁日益严重,现在帝国的许多工厂都没法做到满负荷运转,这对德意志来说是个巨大的损失。帝国实际上已经到了战争边缘。可是,我们还远远没有准备好。”

    思考了一会儿,汉森才恭敬地开始回答:“陛下面前不说假话,我其实不能确定那个中国的李是否能像他说的那样给予帝国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库。我只知道他给我看的,也就是我带回来的那批矿石远远不是他拥有的全部。更何况,那是一个拥有领袖魅力的家伙,拥有着超人一等的战略眼光。我敢确定,远东那个被当年的波拿巴将军称之为睡狮的国度恐怕要被唤醒了。”

    “可是你要知道,如果我们帮主李唤醒了那头狮子,对德意志来说并不一定是好事。过去几十年,欧洲人在那个国家制造了无数仇恨。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永远沉睡的中国,而不是制造一个可能是另一场黄祸的起源地的中国。”

    “但问题是,不是我们想让中国永远沉睡它就会沉睡。就像是当年法国人无法阻止帝国的统一一样,欧洲也无法阻止中国的复兴。那么,我们为什么不给这个注定会给予中国新生的人物一点帮助呢。毕竟,相比于德意志,伦敦,巴黎,莫斯科甚至是东京在中国所犯下的罪要严重的多。”

    威廉二世沉默了。从一个白人至上主义者的角度,他不愿意看到一个注定比日本伟大的多的黄种人国家崛起。但是从德国皇帝的角度,在俄罗斯的南方崛起一个与他们对立的强国对德国来说是有好处的,因为两个国家已经结下了解不开的仇恨,除非其中一个彻底倒下,否则另一个都很难抽身。

    更何况,就像汉森说的,相比于协约国家,德国和这个国家并没有太大的仇恨,敌人的敌人是朋友,既然中国出了个大人物,也许确实应该帮上一帮。

    威廉二世的认同为德国对中国或者说对李元的工业援助铺平了道路。德国的资本家和贵族乃至于皇室都闻风而动,想要在这块来自于远东的蛋糕上分一杯羹。

    这才是威廉二派出皇子做为特使前往远东的原因。如果阿尔伯特认同汉森的提议,德意志帝国对中国的工业支持力度将超过李元所要求的。

    留在上海的郭靖郭龙终于将远行德国的郭虎盼了回来。同时等来的还有以德国皇子阿尔伯特为首的德国使团,是的,这是一个西方大国对中国派出的级别最高的使团,而出使的对象只是一个中国企业。

    当然,名义上,阿尔伯特等人是代表德皇来远东慰问青岛驻军的。只不过他们没有去青岛,而是直奔上海而来。

    “也就是说,这一次,德国在耀华的身上下了血本。”听完郭虎和詹姆斯梅隆在德国的遭遇,郭靖非常高兴的点了点头。

    “是的,只要老板那边确定建厂的地点。德国那边的设备和人员就会立即起运。同时来的,还有老板曾经提到得一支精干的德国军官教导团和一支参谋队伍。”梅隆的语气有些骄傲和兴奋。要知道,对于一个普通的汉堡农民出身的德国人来说,得到德皇的亲自召见并封爵是他绝对不同寻常的体验。

    是的,现在的梅隆,已经是德意志帝国的男爵。而梅隆不知道的是,十年以后,他还将获得中华帝国侯爵的封号。

    1907年元旦,从四川日夜兼程赶回上海的李元和阿尔伯特就双方的合作问题签署了相关协议。

    双方约定:李元以市场价像德国提供包括煤、铁、铜、钨等几十种工业原料,用以抵偿德国梅隆洋行出售的工业设备的价码。

    当然,这只是明面上的合约,暗地里,耀华和德国签订的合作协议更为详尽,完全是把耀华或者说把李元当成了一国元首,当然,密约中也明确规定,如果五年之内李元不能取得中国的统治地位,业密约取消。

    也就是说,李元必须在1913年1月1号之前成为中国中央政府的正式领导人。李元知道,这很难,但是如果自己的计划顺利,还是能够做到的。

    1907年2月中旬,经过海上和长江中一个多月的漂泊,来自德国的技术人员和工业机器到达重庆这个目前李元的大本营。李元的工业计划终于可以开始实施。

    同时,川西团练使大营也迎来了一批德国军官团,他们将在未来三年和经过李元培训的中国军官一道,为训练好这支种子部队而努力。

    三年之后,从团练使大营走出的军官遍布复兴军各部,成为中国军队的核心层的一员。

    随着越来越多的得到过技术人员到来,三月份,李元在重庆附近建立起来的耀华集团所属的工厂们已经施工完成。静静地等待着发挥他们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