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穿越晚清之我家里有矿 » 第十四章:会见阿尔伯特

第十四章:会见阿尔伯特

    “亲爱的李,我终于见到你了。要知道,现在的柏林可是到处流传着你的传说呀。我父皇可是很欢迎你到柏林去瞧瞧啊!”一见到李元,阿尔伯特就尽情展示了德国皇室的热情。

    “谢谢威廉陛下和殿下的盛情,李元一届平民,不敢当如此盛誉。只愿借助贵国的力量,为民族做些事情。”李元不敢应承阿尔伯特的话,他很清楚,如果不是历史上十年后德国输掉了战争导致帝国覆灭,阿尔伯特其实会是一个不输于腓特烈大帝的大帝级人物。

    这样一位大人物,说话做事岂能只有表面的这点意识。

    双方一阵寒暄以后,双方分宾主落座。阿尔伯特似乎也看出了李元的难缠,他毫不犹豫的直接切入了正题。

    “李,我就有话直说了。此次奉父皇之命,来到上海,就是为了你。郭和詹姆斯到了柏林之后,父皇短短十日内三次召见,恩遇非常啊。”

    李元皱了皱眉头,都说德国人最是直接了当,最恨繁文缛节,觉得对了自己的脾气。怎么这位尊贵的皇子殿下这么墨迹。说了半天,李元最关心的问题只字未提。

    “殿下,打开山门说亮话,我就直言了。我所提出的合作方案未知德皇陛下到底怎么答复。还请您见谅,我的祖国已经耽搁了太久,我一分一秒也不想浪费。”李元知道,也许这是阿尔伯特谈判技巧的一部分,但他不在乎。大不了,多黑德国一点好处便是。

    “父皇同意你的方案,不过德意志从不出卖朋友。父皇已经决定。全力帮助耀华建设中国的工业,并帮助你推翻鞑靼人的统治,建立属于你的政权。”

    听了阿尔伯特的回复,李元放心了。至于德皇想要什么,不用说,李元也明白,现在不妨就答应下来,至于以后是不是照办,那就得到时候再说了。

    在德国政府和耀华总部的推动下,德国和耀华的合作全面启动。

    耀华以聘请专家和引进德国人才的名义从德国招聘优秀的工业专家和工人上千名,帮助中国培训撑起中国工业的第一批工人。同时,数千名从西南各省招聘工人被以劳务输出的名义派往德国。

    李元时刻记着当年列强从中国掠夺的华工出国之后的悲惨遭遇。所以他明确的向阿尔伯特提出,虽然为了更快的培训工人,耀华将会在未来三到五年内每年都向德国输出劳工。

    这些劳工将接受工厂安排的工作。但是做为他们的老板,耀华需要对他们负责。耀华将会成立一个专门的部门常驻德国,解决输入德国的劳工面临的各种问题。

    德国将会以军事顾问的名义向川西团练辖下各部派出教官,帮助川西军各部建立先进的近代化的军事指挥体系。

    一旦耀华和川西与清廷发生冲突,德国政府将会对耀华进行有限度的支持。

    作为回报,耀华每年向德国提供不少于五千万吨各种矿石,并且承诺,一旦未来德国和俄罗斯发生冲突,耀华以及未来的中国政府将会站在德国一边。

    这份协议的签订意味着耀华有了世界大国的支持,终于有了在四川更进一步的威望与实力!

    当然,阿尔伯特的支持是有限度的,德国人不可能为了耀华的利益牺牲自己。不过没关系,这种程度的支持对李元来说已经足够了。

    “亲王殿下,祝我们双方合作愉快。”协议签署,李元心中高兴,愉快的伸手和阿尔伯特握手致意。

    安排郭靖和郭虎接待阿尔伯特之后,李元带着其余人离开了阿尔伯特下榻的酒店。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没有那么多时间陪着这位德国亲王。

    离开之后,李元和梅隆来到上海县衙,求见上海县令。

    时下的上海县令名叫艾优,是光绪十五年的探花,光绪二十二年点上海县。在上海已经待了超过十年,和列强在上海的使节们打过多年的交道。

    “梅隆先生,对您我可是久闻大名。您的梅隆洋行现在在上海滩可谓是日进斗金啊!”

    艾优一上来就对着梅隆好一番恭维。他是个聪明人,能在上海这么复杂的局势中维持局面的,必是非凡人物。后来,复兴军攻克上海,李元便点了他出任首任上海市长,工作做的非常出色。

    “艾县令,此次我和我的合伙人,中国耀华公司总裁李元先生来见您,是希望在浦东拿到一块地,建设一个大型仓库区,用以储存我们商行的物资。您知道,我们和耀华合作经营的是大型货物的进出口,需要的仓库很大,目前的库区完全满足不了我们的需要。”

    艾优沉默了一会儿,他知道,在这个贫病交加的国家,既然德国人开口了,自己似乎没有拒绝的余地,幸好,他们要的是浦东的地。

    “要多少?”

    “多多益善”,李元没等梅隆开口,自己接了下去。

    从上海拿地是李元的既定策略,除了仓储的需要,李元还有其他用途,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

    晚上,李元在公司总部,接见了刚刚回到上海的郭虎,听他介绍了德国之行的详细情况。并且看了德国来华专家军官团的名单。

    李元比较吃惊的是,威廉二世这次还真是大手笔,不论是军官还是专家,都颇有几名在后世大名鼎鼎的人物。比如,军官团的领军人物,竟然是一战后的德国总统,现年60岁的兴登堡将军。

    “立刻安排德国专家和军官团前往四川,给四川发电报,让表方先生准备好,绝不能怠慢了我们的德国朋友。”早一步让这些德国人投入工作,就能早一步让四川的工作走入正轨。

    昨天以为发出去了,刚才才发现竟然没发出去。失误了,晚上还有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