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大明遁甲传 » 第六章太祖火烧“庆功楼” 刘基国师各嘱子

第六章太祖火烧“庆功楼” 刘基国师各嘱子

    姬鲲听他爹的打算,自然是喜不自胜,姬鲲虽说年纪不大,但学起风水、八字、堪舆确实颇有心得。他自认为还有一样比他爹强,那就是比他爹的心更狠、手更黑,也因为这个原因,姬国卿一直不敢教姬鲲化鬼、炼尸等邪术。自从惦记结交朱棣后,姬鲲利用朱棣喜欢“微服私访”的机会设计与之结交,彼此还真成了朋友。

    再说姬国卿那个安插在刘基、铁赫身边参与屠龙斩凤的卧底。回到京都后,就潜入国师府向姬国卿密报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姬国卿一边听一边心起涟漪,饶是他城府极深,也抑制不住连连叹息起来。自己苦心在武夷山寻到的养尸地,以及将要炼成的“飞僵”,就这样被刘基所毁。这个刘基真是可恨,不除掉他,自己怎么可能出头?必须除掉他!当姬国卿听到最后刘基斩龙脉九十九条,单单放走长白山一条杂色黄龙之后,姬国卿笑了。一个除掉刘基的计划,瞬间已经想了出来。

    姬国卿计划好以后,连夜进宫向朱元璋秘密汇报这件事。果然,姬国卿走后,朱元璋就坐不住了。他气愤地恨不得连夜就召见刘基和铁赫,当面质问他们,有多大胆子,敢欺蒙天子?!难道你刘基想夺自己的江山?戎马半生的朱元璋,冥思苦想,终于想好一计。对,明日寡人就要试试这个刘基到底何等居心。

    第二天早上,朱元璋迫不及待地让内侍传刘基见驾。刘基觐见之时,朱元璋恰恰咬了一口烧饼,朱元璋要试试刘基有多大本事,就把咬一口的烧饼放在碗里,手覆其上,传刘基进来。刘基一进门急忙跪倒施礼,朱元璋赐座。刘基坐下后,朱元璋就问刘基:“先生深明数理,可知碗中是何物件?”刘基掐指而算,片刻对曰:“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此乃饼也。”朱元璋哈哈一笑,将手拿开,碗内果然是一个咬掉一口的烧饼。朱元璋一语双关的问:“天下今后如何?我大明江山今后如何?”刘基对答:“茫茫天数,我主万子万孙,何必问哉。”......。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烧饼歌》。

    刘基乃正人君子,既然朱元璋借烧饼而问,刘基只能依照卦象诚实作答。但这次看似君臣间和睦的交流,确让朱元璋坚信:刘基确实放了长白山一龙脉,大明江山也会衰亡,更替。

    一日,朱元璋忽然想到:如今天下龙脉已然被废,再出帝王应该不易。但现存的这些将军、大臣们可都有翻天覆地之能呀。太子朱标仁德儒懦,若他日后登基,能否驾驭得了这般臣子?朱元璋正在胡思乱想之时,内侍禀报姬国卿请求觐见。

    朱元璋正好需要贴心人商量,姬国卿昨天能够秘密报告刘基放掉长白山龙脉。因此,此时的朱元璋已经把姬国卿当做近臣。姬国卿一进门,跪地上连连口称:“臣有万死之罪,但为我大明江山社稷,臣只有据实禀告。”朱元璋道:“爱卿平身,赦你无罪,尽管如实说来听听。”姬鲲说道:“陛下,刘基这次私自放走长白山一龙,铁赫和他手下二百官兵都没有一个上报的。陛下现在已经统御四海,精兵猛将能臣无数,但这些人里面,怀不臣之心者,十有七、八。上次李靖王被贬,那么多大臣出来说情。据微臣后来调查,那天早上射来的三支箭,就是李靖王射来的。如果不是神灵保佑我大明,恐怕我主已经......。臣今已报请四皇子朱棣,请他派兵捉拿李靖王父子。”朱元璋对姬国卿的话似乎很感兴趣,一点没有打断他的意思。“陛下,为我大明江山永固,福泽万代。臣特请陛下,将那些不忠的乱臣贼子们消除干净。”姬国卿斗胆说出这些话之后,果然不出所料,朱元璋没有任何表情。姬国卿知道,自己的话已经打动朱元璋,且已然勾起了朱元璋的杀心!

    再说四皇子朱棣,得到姬鲲报告,连夜带护兵,让姬鲲带队,绞杀李靖王和他儿子李通一家。李靖王一家就此灭绝。而朱棣对姬鲲则更加信任,就安排在自己身边。朱元璋得知儿子朱棣竟然带着护兵去剿灭李靖王一家,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赐他一匹宝马和一把宝剑。又过几年,由于朱元璋的将军们多是农民甚至流寇出身,打下来天下以后,欺男霸女,放纵士兵,为非作歹者者甚众,闹得京都鸡飞狗跳、怨声载道。自姬国卿密奏刘基放走长白山一龙,以及李靖王谋反被剿之后,朱元璋已经产生除掉这些人的念头,因念及他们都是功臣猛将,再加上不时还有流寇作乱,要指望这些将军们南征北战。

    如今,大明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内忧外患已然平定,那些将军们居然还有放纵士兵为非作歹,这就是要造反。想到造反这个词,朱元璋狠狠心,决定必须除掉他们不可。想到这里,朱元璋连夜召见姬国卿,命他用现有的“功德楼”改造成“庆功楼”。他要在“庆功楼”摆“庆功宴”,君臣共乐。并叮嘱一定要安排在晚上,准备好酒、好菜,款待众位大臣们。不几天,“庆功楼”改造完成,姬国卿在朱元璋授意下,安排整整一百二十人的宴席,主要是李靖王旧部将领以及那天替李靖王求情的大臣们。朱元璋此时对刘基已经有杀心,所以刘基以及徐达也被安排在宴席名单中。

    接到宴请名单的大臣与将领们,一个个自然非常高兴。宴会开席那天,他们三三两两或骑马或坐轿,欢欢喜喜地赶奔“庆功楼”。“庆功楼”灯火辉煌,周围士兵盘查亦非常严密,没有名帖不准出席。出席者,除了不准佩戴兵器,其带来的马夫、轿夫及一应仆人亦打发回各自府邸,宴后自有宫内准备好的大轿,理送赴宴的大人们回府。

    酒宴排上,朱元璋亲自斟满一杯酒,微笑着向他的诸位臣子们敬酒。赴宴的臣子们当然异常兴奋。皇帝亲自敬酒,这可是连常、沐、伍,李等几家开国员巡查都没有获此荣耀呀。朱元璋招呼大臣们吃菜。大臣们一看,乐坏了。除一般的素菜,每个人面前都有一盘鹌鹑、兔肉和狗肉。其实对于他们这些行军打仗的人而言,在野外生活时,鹌鹑和兔肉都是很常见的美食,但是狗肉上桌确实不同寻常!现在的天下都是朱元璋的,所以烹制的方式肯定要比他们当初吃的要美味得多。大臣们喝着酒、吃着肉,尽情享受着朱元璋封赏他们的庆功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看着眼前这三道菜,只有刘基明白朱元璋早已对这些臣子们起杀心,因为他们都手握重权,朱元璋这个皇帝要想当的安心也就用这种永绝后患的毒辣手段。刘基是一点胃口也没有,他在盘算怎样摆脱困境。当看到徐达想夹起一块鹌鹑时,刘基用眼神喝住他。

    朱元璋见众臣吃得不亦乐乎,向姬国卿使个眼色,然后说道:“寡人在此各位爱卿不能尽兴?哈哈,好,寡人这就离席,大家吃好喝好不要顾忌。酒足饭饱后,姬大人会安排大轿分别送大家回府。你们喝好吃好。”说着话,朱元璋就匆匆走下楼去。刘基瞅准时机,一把拉住徐达,尾随朱元璋走下“庆功楼”。朱元璋回头一看,刘基和徐达跟在后面,朱元璋一愣,问道:“二位爱卿何故离席?莫非嫌酒菜不好?”刘基躬身一礼:“吾王成此千秋功业,真是应该庆贺。只是我和徐将军都想起当初和您一起戎马作战的场景,那时候,虽然吃的住的和现在相比是天壤之别,但我等臣子一片丹心苍天可鉴!想到这些,微臣不觉心里难过,这酒菜再好,也难以下咽。”说着话,刘基还擦拭一下眼睛,徐达也是有感而发,流出眼泪。朱元璋也被刘基这几句话说得有些激动。是呀,算利吧,徐达、刘基都是肱股之臣,就放过他们吧。朱元璋一念到此,就吩咐停在楼下的轿子,把刘基和徐达送回各自府上。

    刘基、徐达被送出没多远,就听到庆功楼方向有人大喊“不得啦,庆功楼起火啦,大人们都在楼上呢,快救火呀。”徐达听背后传来的喊叫声,坐在轿子里心中念叨:好险,好险。不错,那些功臣就在这场熊熊大火之下,被朱元璋送上了路,如果不是刘基救下自己,他也会是屠刀下的一员。这件事后,姬国卿在朱元璋跟前越发得到信任,胡惟庸也对姬国卿刮目相看,主动示好,姬国卿求之不得。

    刘基安全回府后,第二天就以身体抱恙为由,向朱元璋告老还乡。朱元璋一则为昨晚刘基说的话感动,二则也确实没拿住刘基把柄,没有办法治罪,只有准奏并拨给黄金百两,做安家之资。刘基二子刘璟此时已娶青田老家大族王氏之女王瑃为妻,并生一子刘廌,此时也随刘基回原籍,其长子刘琏仍在朝廷任职。姬国卿虽然没有害成刘基、徐达。刘基现在告老还乡,对他来说自己的绊脚石已经挪开,也就暂时放下了害人之心。

    刘基带着刘璟要回转家乡青田,众多文武百官出来送行。临走的时候,刘基拿出一个小包裹交给徐达,并嘱咐徐达,回自己府上后再打开。徐达回到府中,打开小包袱一看,里面漏出两个枣、一个桃和一个梨。徐达知道,这是刘基叮嘱自己早早逃离。可惜,徐达没有听刘基建议,而是采取谨小慎微的对策,并把自己的三个女儿嫁给朱元璋的儿子。但最终仍落个“蒸鹅毒死”的下场。

    刘基回到老家后,每天和街坊邻居下下棋,补充《伯温研校》,再就是辅导刘璟习学数术之法,朝堂之上的风风雨雨似乎再也与他无关。但刘基为大明江山谋略了大半辈子,岂能说放下就放下?他心中依然关心朝堂政事,以及平民百姓的生活疾苦。

    当时在瓯、闽地域很多“盐帮”内聚集着大量不法之徒,且不时还有流寇光顾。当地地方官虽然也出兵剿匪,但面对不要命的悍匪,官兵都贪生怕死,不敢上前,甚至官匪勾结,向老百姓增收“剿匪税”。每每收完钱后,仿佛走秀一般,派兵走走过场,不几日流寇又出来继续作恶。当地百姓被折磨的苦不堪言。

    盐一直是我国古代历朝历代政府重要税收来源。春秋战国时,齐国就开征盐税,唐后期盐的税收已经占到政府财政收入四分之一。

    盐帮分为滩上帮和井上帮。刘伯温老家盐帮为滩上帮也就是海盐帮,有滩主(帮主)、汪主、滩上把头、汪上把头、汪子把头、滩工等人员组成;销售环节还有边岸、总号、子号、丘二等各级人员;在运输环节盐帮则设有坨地头、管账先生、秤头、杠头、垫头、更头等职位来管理自己的船队、驼队、马队等。此外,为维护帮内人员行为规范和纪律,很多大盐帮还设有师爷、护法、掌刑等专职人员,协助帮主(滩主)从事管理工作。盐帮虽然是民间组织,但初期也是获得政府首肯存在的,后来则很大程度上也参与贩卖私盐。和朱元璋争天下的张士诚,就是盐帮出身,与其弟士义、士德、士信及李伯升等十八人率盐丁起兵反元,史称“十八条扁担起义“。

    刘基一心挂念百姓,恰巧二儿媳王瑃一远房娘舅是当地最大盐帮“徐家盐帮”帮主徐述。徐述育有一女一子。女儿徐广慧、儿子徐广杰。在王瑃斡旋下,刘基出头,终于和“徐家盐帮”攀上点亲戚。为让亲情更加牢固,刘基让自己的二儿子刘璟和“徐家盐帮”少帮主徐广杰换帖结拜。同时,应刘基提议,刘璟将自己随身“朱砂佩”交给徐广杰,徐广杰则将随身“青龙玉佩”交给刘璟。

    徐广杰是帮主徐述之子,为人刚正不阿,管教下面的弟兄也是非常严厉。自徐广杰任盐帮副帮主兼大执事后,盐帮对百姓的骚扰确实少很多。面对流寇猖獗,刘基确实没有办法。好在大儿子刘琏在朝中为官。刘基便修书一封,让刘琏面圣时,直接奏请朱元璋,陈述浙江匪患之事,希望朱元璋派兵剿匪。

    刘琏接到刘基家书,就在第二天朝堂之上,奏请朱元璋出兵剿匪。刘基的死对头胡惟庸朝姬国卿使一个眼色,姬国卿知道铲除刘家的时机成熟,急忙出班奏报弹劾刘基。说他是看好谈洋一块风水宝地有王者气,用来做祖坟子孙可出龙凤。遂勾结盐帮妄图轰走百姓,当地百姓从,他为实现目的,诬说百姓是流寇,妄图借助陛下兵将对百姓进行恶意镇压,达到贪占风水宝地的目的。

    姬国卿这一招果然厉害,朱元璋放走刘基之后一直懊悔,今天听到姬国卿这番言论,正中下怀。朱元璋没表态,而是亲自给刘基写一封信,信中说:姬国卿说你是为贪占风水宝地,勾结当地盐帮,当地百姓不服,你只好借寡人兵将去镇压百姓。我当然是不相信姬国卿的,但还要刘先生回京一趟做作解释。刘基接到朱元璋旨意,急忙回京。解释之后,朱元璋并没有放他走,而是继续让他住在原来住所。此后,刘基在朱元璋的视线范围内,随时可能被卷在风雨之中。

    次年正月,刘基偶染风寒,朱元璋命胡惟庸、姬国卿带上“御药”,前去“好心”探望。刘基服用朱元璋的御药之后,原本没啥大碍,反倒被治出大毛病。他感觉肚子上有一块巨石挤压自己,简直痛苦万分。一个多月后,刘伯温带病觐见朱元璋,把胡惟庸、姬国卿拿御药探病,他服用之后所出现的恶化情形告诉朱元璋。朱元璋心知肚明,所以当堂回刘基四个字:安心养病。

    回家后的刘基知道自己时间不多,便把二儿子刘璟叫到眼前,向他交待自己在长白山上不敢违背天意而放走黄龙,只是将自己的“乾坤镇罡剑”插在“鹰嘴峰”的鹰嘴内,阻止龙脉气运。刘家后人一定要设法拔出宝剑,让长白山孕出龙脉,顺应天意。说完没多久,刘基大呼:“天意难违、天意难违。”而卒。

    刘基殒命,朱元璋带领大臣假意吊丧,长子刘璟袭封“诚义伯”,二子刘琏、王瑃夫妇孩子刘廌,此时年十四岁,因大哥无子,于是在回都城后,刘琏夫妇就将刘廌过继给刘璟。刘基的死,并没有让胡惟庸和姬国卿觉得一口怨气彻底吐出来,他们把目标又指向在朝为官的刘琏。终于,洪武十二年,刘琏因“偶然失足,堕井而亡”,年仅三十二岁。朱元璋对刘璟的才华和人品还是非常欣赏,急忙督促大理寺彻查,最后不了了之。

    洪武十三年正月,丞相胡惟庸想再得朱元璋的奖赏,进一步控制打压对手,就诈称自家旧宅的宅井内,涌出醴泉。如果朱元璋相信,自己不就飞黄腾达了?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朱元璋此时已经疑心病加重,这一次他把屠刀对准了胡惟庸。朱元璋听了胡惟庸奏报,假装欣喜若狂,告诉胡惟庸,明天辰时一定到丞相府去瞻此奇观。胡惟庸连夜安排准备接驾,为陛下安全,他还特地从京卫所借兵一百,意图保护圣驾。次日清晨,街道禁街,朱元璋乘天子马驾直奔胡惟庸家。当走到西华门时,太监云奇突然拉紧缰绳,手指胡惟庸家的方向,随队大批护卫禁军急忙涌过来持兵器护驾。朱元璋故作玄虚,命令回宫。朱元璋登上宫城,只见胡惟庸家墙道及周边用很多士兵手持军械。朱元璋借题发挥,以“枉法诬贤“、“蠹害政治“等罪名,当天就处死胡惟庸一干人等。同时藉此穷追其友好,包括开国第一功臣韩国公李善长等大批元勋宿将皆受株连,牵连致死者三万余人。姬国卿因主动揭发胡惟庸“迫害大臣”、“意图谋反”等种种问题,得以全身而退。

    姬鲲在其父姬国卿的授意下,已经和四皇子朱棣打成一片。与朱棣接触的这段时间里,姬鲲越发觉得朱棣将来必可荣登九五,因为他敢作敢当且雷厉风行。辛辣、无情,更会有办法逢迎朱元璋,这是姬鲲给朱棣加的标签。跟着这样的主公,姬鲲在等待、在等待朱棣的一飞冲天。

    洪武十三年,姬鲲给朱棣出主意,让他派手下在各处散布消息,诈传燕地北元残孽造反,朝堂之上也是议论纷纷。此时,朱棣自告奋勇,奏请朱元璋让自己领兵讨逆。朱元璋当然高兴,于是加封朱棣为燕王,带兵十万,弹压残逆。朱棣在两次率师北征的过程中,确实发挥出优秀的军事才华,招降蒙古乃儿不花,生擒北元大将索林帖木儿。从此,朱棣在北方军队中的影响力无可替代。

    又过一年,姬国卿重病,姬鲲得到消息,密潜京都。临死前,姬国卿将自己的最后一粒“十精丹”以及符剑旗令牌、堪舆阴阳、炼鬼御妖等要诀、法术,随同一块姬家祖传的殷商时期羊脂白玉螭龙玉璧一并交给姬鲲。姬国卿告诉姬鲲,有两件事姬鲲要一定办成:第一是想方设法得到刘家的三件宝“乾坤震罡剑”,“天煞罗盘”和《伯温研较》;第二是自己驯养的“飞僵”已经被刘基所毁,但自己大哥姬国治之子姬顺,也已习得“飞僵”之法,目前就在北方寻地。可惜自己由于机遇未到,用毕生精力也没有养出来“僵仙”,希望姬鲲能够养出此天地间“神物”。为实现这两个目的,自己曾经助力化妖的“天鼓蛙”此时已经结出内丹,过几年定可驱使做大事,权当自己送给姬鲲的最后一件家产。姬国卿死后,姬鲲又秘密潜回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