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修行成圣 » 第四十三章 南下,逃亡,铃铛

第四十三章 南下,逃亡,铃铛

    辽阔神州,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有真人讲法,大德传道,郁郁文气更是蛮夷无法比拟。一言蔽之,此乃天地之正中,华美之典范!

    而神州广大,有一江横跨,江之以南,便谓江南。

    南北为长江所隔,其风土人情,亦是不同。民间有人唱到,“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将,苍茫的的黄土埋皇上。”

    言语虽是平常,但也说出了一点南北的不同,南方多才子,北方多大将。

    如今,有一武夫匆匆赶路,他从关外,赶回关内,又从京城直下江南,期间无所逗留,饶是以他三品武夫的体魄,现在也稍感疲惫。

    他抬头望向陪都,虽隔数十里,可城内的莺莺燕燕,香肩软语,脂粉之气,仿若就在眼前鼻尖。那条横穿城池的河上,此刻也还在上演着才子佳人,风花雪月的故事,一片盛世景象。

    他微微皱眉,却也无可奈何,毕竟在朝堂诸公口中它们也是装点着太平盛世的富庶繁华。

    所以他擦试过背后雁翎刀,便再次上路。

    沧桑的斗笠与披风,步步消失在远方的风沙中。

    ......

    东海上的厮杀,还在继续,大浪滔天中,龙吟与剑气交杂,雪白的浪花溅起又瞬息被剑气神通湮灭。

    附近的修行门派早已在远处观摩,有靠镜花水月的,有用神通“千里目”的,还有以法宝观测的,上三境的斗法,任何一点玄妙都够小面的修士受益了,这是一场难得的机缘。

    只是,有人欢喜有人愁,比如东海上的蓬莱掌教已很是不悦了。

    一旁的弟子刚刚又是来报:“掌教,瑶池玉液已降三寸有余。”

    蓬莱身为天底下最古老的道统之一,自然是强大至极的。

    而强大的同时,也意味着底蕴深厚。就只这一方瑶池,便有采纳灵气,祛浊存清,助益修行的效用,放置在灵眼上,更是源源不断的灵泉了,只此一项,不知多少宗门羡慕不已。

    只不过这些对于蓬莱来说亦只是其一而已,还不至于让道清真人为之奈何。

    真正让他上心的是前不久后山草庐交代他,让他务必在此地等一故人。

    只此一言,蓬莱便已等月余了,四海飘荡的仙山,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是很少停留的,最近一次,也就是甲子前了。

    而正是由于停留,导致他原先答应女儿的北海现在还是无法前去,不由恼火。

    思索片刻,他便下令,“通知各脉真人,三日后,双方再不退去,蓬莱开门逐客。”

    不带丝毫烟火气的一句吩咐,就已安排好了龙宫与妖皇山,尽显仙岛风采。

    门下弟子领命后退,没有任何异议,哪怕是他也认为,理当如此。

    ......

    漫天风沙,十一郎摩挲着龟壳上的纹路,一脸疑惑,他的占卜再次失败了。

    “怪哉,居然还是一无所获。”

    于他而言,推演踪迹应是手到擒来才对,如今迟迟不得下落,不由让人多想。

    “钦天监?南阳?还是其他高人出手......”

    思索间,灵封快速跑来,“大人,我寻到了殿下的一缕气息。”

    十一郎面露喜色,“在哪?”

    “在,在先前马车附近。”

    说话间,二妖就已寻到了先前顾望二人初遇明千山的位置。

    “气息就在此处消失。”灵封低头恭敬道。

    狂风凌乱,十一郎面无表情,淡褐色瞳孔冷酷似万载玄冰,“确定吗?”

    “属下绝无虚言。”

    面对三当家,灵封咽了一口水,强行镇定回答,对于这个活阎王,他实是畏惧不已。

    沉默几息后,十一郎面露凶色,

    “追。”

    气机凌冽,一字萧杀。

    灵封听出话中的杀意,不由一哆嗦,

    “那可是圣人弟子啊。”他默默念道。

    此方大陆自从道祖西行,儒圣定品后,天下修行体系大致分为三阶九品。

    道门九转飞升,儒家六步成圣,佛教十二品得证菩提,虽修行路径不一,可也有了大致比较的方法。

    然而世间总有一些超凡脱俗之人,固有的品秩早已无法形容他们。

    他们的大道扩宽了修行的路径,他们的脚步到达了修行的新境界,他们本身就代表了修行的最高成就,他们就是亿万生灵之上,世间的顶点——“圣人”!

    可以说,一方圣人,就代表了一方的话语权,儒家当朝为何为能力压诸教,致使他们远离朝堂,只在山野,就是因为,他们圣人数量最多,拳头最硬,嗓门最大。

    如今道门虽有圣人飞升,少一顶尖战力,但他们敢对圣人弟子下手,一不小心,道统千年基业就付诸东流了。

    “那位殿下可千万别在他们车上。”

    灵封心里默默安慰着自己。

    危机悄然降至,顾望人等一路狂奔,符箓随意洒下,神行符一张用完,另一张无缝衔接。

    灵气过半,丹药便含在嘴中,药香与精纯灵气四散,使马车竟一时成了修行良地,只不过这人造宝地根本无法长久维系。

    自从青峰真人飞升后,顾望就产生了许多的疑惑,例如,无名观去哪了?龙魂最后如何了?以及接下来的路到底该往何处走?

    武道,练气两路并行的顾望在第一天就明白,修行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

    修行典籍,字字珠玑,精微玄妙处,无人开解,就极易误入歧途,稍行差踏错,大道无望。

    所以自古以来,常是名师出高徒,只因有了师门长辈提纲擎领后,道途才能顺畅开阔,一路平坦。

    至于修行资粮,更是重中之重,无资粮,就是无根之木,还有撷取灵气,名山洞天与平常山野差就已是天壤之别,这桩桩件件加在一起,就已注定了七分前程。

    所以顾望仔细梳理一番后就明白,要想重续修道途,便只有前往那仙山蓬莱一搏。

    堵塞的经脉伴着灵气冲刷,鼓胀了起来,此时的顾望青筋暴起,全身涨红,汗水蒸发成淡淡的白烟笼罩全身,只是他神色依然平静,墨黑的眸子似幽幽深潭。

    “你没事吧?”

    内景里的明千山眨着担忧的眉目,精致小巧的脸上,透着丝丝关心。

    对于刚交的朋友,她可是很珍惜的。

    “有事,但我更怕待会出事。”

    一边回答,一边强忍剧痛,顾望希冀着分散注意力,可好像因想着反而更痛了。

    身旁的程诗诗美目盼兮,贝齿轻咬朱唇,握拳的指尖深深嵌进肉中,刻出半月形痕迹。

    “没事,别担心。”

    顾望回头看向程诗诗,露出了一个难看的笑容。

    “嗯。”

    看着这个要了她身子的小道士,程诗诗有些难言的情绪。

    自己是有些喜欢他,可这喜欢,真没含其他吗?程诗诗无言。

    春雪终将被融化,谎言也终会被拆穿,瞒着的,又能瞒到何时呢?

    许久不曾响过的腰间小铃,如今一下下颤得程诗诗心湖泛起涟漪,戳穿她的自欺欺人。

    她右手握铃,紧握,松开,紧握......几经反复,最后缓缓松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