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修行成圣 » 四十七章 守城

四十七章 守城

    煌煌天朝上国,海岸线绵长。

    在离东海海岸数十里的一地,开朝太祖筑城设卫。

    此城,城墙巍峻,山屿雄踞。外有护城河环绕,呈八卦乾坤布局,自建成以来便一直为军事重镇。

    如今城内金山南麓的卫厅里,金山卫指挥使,指挥同知等长官均已到场,依次坐于大厅木椅上。

    一旁的下属看到各位大人均已落座,便汇报起了现状:

    “各位大人,各千户,百户们都已带着下属去守卫四方城门,各墩,瞭望台也均也派人防守,护城河上的吊桥未放下,还在接收着周围难民。”

    寂静的大厅内,年轻的下属,中气十足,不卑不亢的说着。

    身前绣着虎豹的官员们,严肃威武,为首的李指挥使听完下属汇报,微微点头,冷静问道:

    “沿海村落城镇逃来的难民安置工作进行如何。”

    又是那位属下回道:

    “城内官兵营房已收拾出一部分,可安置千余人,凌云寺,水月堂等寺庙道观也收拾出了空余厢房,做安置之用。”

    李指挥使大人听到一切安排妥当,紧绷着的心稍稍放松,下颌轻点,赞赏道:“不错。但也切不可掉以轻心。”

    “是。”

    只是今日齐聚自然不是为了表扬下属,所以他站起身来,话锋一转,对坐在下座的各级官员道:

    “诸位,我等身为武人,上领朝廷俸禄,下有保土护国之责,今东海龙宫与妖王山无视朝廷律法,肆意出手,致使万千居民流离失所,此事过后,我必上书参他!”

    众人附议。

    李指挥环顾一圈,放慢语速,缓缓道:

    “大家今天能坐在这里,基本都是父辈的功劳。想我家祖上原来也只是一个小卒,只不过有幸给太祖牵马,跟着他老人家一路打天下,我这才荫了一个指挥使,坐在这里。

    现在,我们又有了这样的机会,只要这次我们将难民安置好,把倭寇剿灭,圣上必龙颜大悦。

    到时我给各位请功,让家里那些个不成器的小儿子们也有个百户千户的,也不至于以后饿着。

    运气好点,再升个官更是光宗耀祖了!”

    这一番说下来,下面感同身受的大老爷们群情激愤,个个都要杀贼报国,驱妖护民。

    李指挥掐了把大腿,挤出几滴眼泪,怒发冲冠,抽刀大喊,

    “杀敌,杀敌,杀敌。”

    “杀敌!杀敌!杀敌!”

    其余人大声回应。一时间大厅内,余声回荡,战意盎然。

    眼见士气可用,他也不再多言,挥手让大家下去组织士兵戒备。

    待到众下走后,人近中年的指挥使,望着山下忙碌的兵民们,笑容略带苦意。

    别人可能不太清楚如今的情形,可他最是明白,这城,根本守不住!

    洞天真人间的交手,根本不是他能参与的,而本地也根本没有上三境的高手,只是希望司武卫能得到消息,派高手来救援。

    至于这些斗法殃及的百姓,八成是要白死了!

    当今圣天子垂拱而治,内阁里的大人们锐意进取,着实是革除了不少前代弊政,利国利民。

    可有一顽疾短期内依然无法解决——军备松弛。

    就拿自己这卫所来说,他办事虽自认尽职,可手下多是惫懒,平常炼功不勤,忙于享乐。

    如今铁骨境较少,更别说意境高手了,就连自己也是多年未有寸进,卡在化境上不曾突破。

    虽算是四境高手,可放在东海上的争斗上,依是不够看,只能借城自守。

    至于上书参这些分封王公,朝廷至多申饬一番,出兵讨伐绝无可能,可这痛不痒的申饬,怎能平息那些沿海的无辜亡魂!!

    正当壮年的李指挥一手拍碎了木桌,,须发皆张,双目通红,咬牙切齿道:

    “他日誓要你等为我百姓偿命!”

    可稍一冷静后,又只剩满心凄苦,朝廷各国诸公都无能为力,他又能如何?

    掩面拭泪后,便起身巡视防务。只是他挺拔的身影在身后的金山卫厅下,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

    雄状高大的城门外,护城河宽广,濠深十余丈,配以阵法,只有放下了吊桥,难民才能进入,是一易守难攻的好地方。

    城墙上,身着甲胄的士卒们拉着绳索道:“大人,还不拉桥吗?”

    城墙外,看着衣衫褴褛,面有菜色的百姓们,指挥使咬着牙道:

    “再等等,将他们放入城来。”

    原来,在东海大战时,沿海的倭寇们也蜂涌而至,他们烧杀劫掠,无恶不做,官府虽有心治理,可贼寇行动迅速,倭刀锋利,平常士卒竟不是他们对手,所以不能根除。

    可到了眼下情形,他们也趁机做乱,不少村子都遭了他们毒手,有些村子上百户人家,一夜间,鸡犬不留,男子要么加入做匪,要么被杀害,而年轻女子则被掠走淫辱。

    民怨之,民哀之,民怒之。

    就在指挥使大人继续坚持时,他最担心的还是发生了。

    倭寇来了。

    狡猾的倭寇,小股行动,也不靠近,在城墙弓弩得射程外,杀人不止,断肢混着泥土,白骨和这血色,村民们绝望哭喊,没被一刀砍死的,惨叫声更是凄厉。

    城外一时变成了人间炼狱。

    看得城墙上血气翻涌的儿郎们,握紧武器,涌跃请战,誓要用同样手段叫这些贼寇们躺异处!

    不知何时下起的雨,冰凉了李指挥的铁盔,也打湿了他鲜红大氅,坚毅如铁的脸上,只吐出两个字,

    “不许!”

    “大人!”

    众人一时激动,纷纷请战,表示不惧一死,只要能杀了贼人。

    李指挥听完怒喝:

    “我难道不愿救下他们吗?如果中了敌人的奸计,这城还守不守了。此城守不住,背后数县百姓,也会像他们一样!”

    “再有言出城者,军法处置!”

    勃然大怒的李指挥凭着多年威势,强行压住了骚动,可热血的年轻士兵们,眼中的火苗尚未熄灭。

    离城不远处,此行倭寇的首脑,站在土坡上,注视着视线内的城池。身材高大的他,面容平常,只是眼角处的数道刀疤,添了几丝凶杀气。

    只见他右手摩挲着挂在腰间刀柄,轻蔑一笑:

    “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