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星核圈层 » 第5章 破碎的过往(一)

第5章 破碎的过往(一)

    130年前,地球历公元2515年,启源星人到达了地球。

    没有人知道他们来自宇宙中的哪一个星系,也没有人知道他们的目的。当时的地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最高峰时刻。科技达到了极点,环境优美,农作物丰饶,动植物遍地。全世界70%被绿色植被覆盖。海洋静谧,水质优化。人类早已解决了温饱问题,人类的出生死亡率始终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线上,全球人口自然维持在50亿左右。战争和地区冲突已经不复存在,因为国与国之间实现了真正的融合。因此,人类将全部的精力都投身于星空探索的事业中。空间站已经像车站一样普及,太空旅行就像出门散步般方便。人类已经在数个星球上建立了可以长期居住的殖民地。最远的甚至已经接近银河系的边缘。深空探测飞船在太空中往来穿梭,飞向宇宙中遥远的未知领域去探测地外生物。

    不知是人类过于频繁的太空航行,还是由于其他什么原因。总之,人类在宇宙中的一系列活动终于引起了启源星人的注意。

    启源星人(TheOrigin,这是人类后来对他们的称呼)的来到,一开始是非常友好的。他们带来了先进的科技,这些技术,即使高度发达的地球现代文明都为之惊叹。尤其是他们在冶炼和萃取能量方面,启源星人似乎拥有将一切物质转化为能量的技能。他们通过开采地底的矿藏,提炼地表的土壤岩石,获得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量。再将这种能量转化为动能,供给一切工业民用设施,甚至可以合成供太空飞船使用的氢化燃料。

    启源星人和人类外貌相差无几。但身材更加庞大,几乎个个都达到2米以上。他们的语言体系非常不好理解,地球语言对他们也是一样。因此,双方在长时间的交往中,逐渐发展出一种新的融合语言。人类不知道他们的冶炼设备是如何制造的,也无法模仿他们的科技,因此完全依赖他们的能量供给。久而久之,人类的能源产能几乎完全被启源星人垄断了。启源星人也有自己的宗教,这种宗教体系与基督教非常相似,但对地球人而言仍无法弄懂细节。所以人类干脆按照基督教的定义,给予他们各种新的命名,甚至连“启源”这个名字和他们居住的圣城“以诺”都来自于圣经。最后,人类将他们的文明定义为“圣杯文明”。事情就是这样,人类就是这样一个物种——必须要将所有未知的事务先冠上一个自己熟悉的名字,才觉得安全和踏实。而这一切,启源星人似乎也乐得接受。

    慢慢地,有人发现事情有些不对头。地下的矿藏越采越深,各个地方出现地表塌陷和断裂。动植物大量死亡。海水变得浑浊,海平面下降。江河湖海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干涸。土地盐碱化严重。地表开始剥落。整个地球在人们眼中,似乎正在变轻。

    后来,当启源星人的巨型挖掘设备终于轰隆隆地触探到了地核附近。人们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政府和全球组织,同启源星人的高层召开了紧急协商会议。在会议上,这个星球的领袖——也就是后来这些被称为兽神将的赞颂者,终于彻底撕下了伪装,露出了本来面目。他们态度非常强硬地给人类下达了最后通牒:全部搬离地球,他们要彻底占据这个星球。他们的目的也终于显现:就是要获得对地核的控制权,攫取地球的资源,将地球彻底榨干。

    原来启源星自身无法产生能源。没有能源,启源星就将陷入无边无际的黑暗和寒冷之中。数万年来,启源星人靠不断掠夺其他星球的能力资源来满足自身需要。

    人类从一开始的惊讶和不解,到彻底愤怒。于是,战争开始了。没想到世界联军那些号称无坚不摧的武器,在赞颂者面前根本不堪一击。启源星人并没有人类那么多的战舰巨炮、坦克导弹,但每一个启源星个体都拥有人类所不曾见识过的恐怖能力。

    这些赞颂者在同人类的战争中仅仅使用了一种能力——引力控制,就让地球人彻底绝望了。后世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每一个启源星人似乎都是一颗独立的行星,赞颂者可以随意改变自己的密度(谁也不知道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当体积不变,而密度增大到一定程度的后,他们的质量也将接近一颗行星的质量。我们都知道,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是由其质量决定的。几千个启源星人同时改变质量,就好比在地球表面突然放上了几千个小行星。地球的质量立刻急速增加。这样一来,地球再也无法维持原来的运行轨道了。由于质量变大,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引力加大。地球,被活生生地拖向了太阳。

    在很短的时间内,地表温度骤增。灼热的太阳光把一切都烤化了。我们不得而知是否启源星人也能经受住高温。但100多年前的事实情况是,他们比人类显然要耐热的多了。地表温度提升10度,所有的动植物都死亡;地表温度上升15度,海水蒸发,光合作用停止,氧气不复存在,人类已无法生存;地表温度上升30度,人类的一切武器全部失效,全部建筑、设施连同科技一起,化为乌有。但这一切对强悍的赞颂者不构成影响。他们就是用这种不费一枪一弹的方式,消灭了人类。在毁灭前的最后一刻,疯狂的人类将世界上残存的核武器全部射向了圣城以诺。但很遗憾,这无非就是给启源星人的另一次能量输送罢了。整个地球在一片熊熊烈火中,燃烧殆尽。

    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仅仅是启源星人计划的第一步。原来他们在同人类交往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了地球的优越性。这种优越性最主要体现在和太阳适宜的距离上,既不太热也不太冷。他们早已在酝酿另一个计划,要让启源星占据地球的轨道位置。

    来到地球的赞颂者只是很少一部分,他们是先头勘探部队。绝大部分启源星人仍驻留在自己的星球上。接到地球的秘密情报之后,母星的赞颂者们立刻不断变换自己的质量,依靠星体之间的引力使得母星获得动力。启源星本身质量只有地球的1/5,在如此强大的引力推送下,获得了极高的速度。最低也相当于第三宇宙速度。

    他们将整颗星球变成了一搜行星飞船。一路向地球驶来。

    当人类还在为获得了强大能源而欢呼疯狂的时候,启源星已经悄悄藏在了木星背面。等到地球被消解的差不多之后,启源星立刻高速驶向地球。依靠巨大的引力,启源星硬是将地球挤离了轨道。从此,地球变成了一颗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漂泊的星球。在地球慢慢远离太阳的过程中,启源星人仍不忘将地核的能源输送到自己的星体中。

    地球先是经历极热的过程,又被人类自己的核武器完全吞噬。随后被弹射到远离太阳的轨道,经历了极寒地狱地洗礼。由于地核已无能力继续供暖,地壳失去了活力,表层开始不断分崩离析。先是小块的土壤岩石散失了出去,然后是大面积的陆地海洋。这些地块像是蒸腾的水雾一般,就这么在这个毫无引力的星球表面被其他星球的引力剥离出去,失重一般去了太空。这个时候,如果从月球观测地球,仿佛在观测另一个月球,地球就像一个被到处啃咬过的暗灰色苹果。

    在地核岩浆还剩下10%的时候,启源星人决定彻底抛弃地球。但是按照他们掠夺星球的习惯,他们留下了十二名赞颂者管理这颗行将就木的行星。为的是留下一点后备资源,以备不时之需。地球就成为了启源星的后备资源库。这十二名赞颂者就是后来的十二兽神将。实际上,人类便从殖民其他星球变成了一个被殖民者。十二兽神将成为了地球最后的主人。

    他们以地核为核心,开始建立圈层。

    层层保护着地核剩余的能量。残余的人类从无法生存的地表,慢慢转入地下。他们构建庞大的地下城。形成了后来的歌利亚文明。这些游民繁殖力惊人的迅速,数百年间又形成上亿人口的壮观地下世界,也充分印证了人类适应能力的无极限。由于极度的寒冷,歌利亚的人类需要一种被称为“心炉”的装置保证自身供暖。“心炉”的核心溶液,是由赞颂者发明的,将地核的岩浆提炼萃取成一种可以持续发热的液体。歌利亚的科学家们使用一种扁平状的容器中,将液体灌装其中,最后将容器密封,同太空服合成一体。扁平的容器一般置于太空服的左侧胸口,因为那里是心脏的位置,穿上这样的太空服,人类便可保持20度左右的体温,能适应严寒的地下生活,或者环境更加恶劣的地表旅行。“心炉”由此得名。在以后漫长的岁月中,太空服不断改进,最终进化成更为轻便实用的战甲。

    歌利亚游民生存的最大保障就是获得心炉。为此,他们一次次地向圈层发动各种手段的袭击,以图抢夺能量溶液。在不断的行动中,残余的人类慢慢形成了体系严整的抵抗组织。对于种群、领导和组织这些把戏,人类驾轻就熟。不同人种代表的不同国家也不断产生和恢复。虽然歌利亚内部矛盾重重。但是在对抗赞颂者的统治,获得赖以生存的热能方面,永远是步调一致的。只要目标一致,各种规模的军事行动就可以一呼百应。例如摩西刚刚经历的这次大规模进攻,从策划、准备到组织和实施,也就不过几天时间。

    这样不分昼夜的游击战法,令赞颂者应接不暇,头疼不已。启源星人能力强大,但是人数实在非常稀少。虽然平均寿命是人类的5倍,但启源星人的繁殖实在缓慢,人口红利过低。于是他们又设计了一个计划:从残余的人类中挑选智力和体力特别出色的,从婴儿和孩提时代就开始培养,作为自己的卫戍部队。镇压抵抗组织的军事行动。为了让自己的战士在作战时更加强悍,甚至彻底摆脱人类肌体的束缚。赞颂者们开发了“基因瀑”装置。他们将地球最后剩余的猛兽和猛禽基因提炼出来,甄选合适的人加以匹配。当匹配程度达到1%以上,就将这一小块六边形的装置植入人的脑后脖子处。那里是人体脊椎的开始,基因瀑一根长长的探针直接刺穿脊髓。当需要猛兽基因的时候,只要按动开关,基因便可通过探针立刻流入脊髓,然后和人类的基因混合,达到可控的兽化状态。这就是第一批兽化兵的产生。

    早期的兽化兵主要是拱卫圣城以诺的安全,因为以诺城就是环绕着巨大的地核而建。守卫好了以诺城便是守住了地核热能。但随着兽化部队的迅速扩大,这些近卫士兵逐渐演变成了一个等级森严的庞大军团,各级管理者,以及士兵和家眷变得越来越多。因此圈层也逐步外扩,各个据点变成了小型的城市,不断压缩着歌利亚游民的生存空间。有了这一支彪悍的兽化部队,赞颂者应对歌利亚游民的挑战变得轻松多了。也因为管理着这支兽化大军,赞颂者们慢慢被称为兽神将。

    一百多年过去了,兽神将开始变得安于现状。由于长时间在殖民地任职,和母星之间几乎没有什么联系。他们从内心开始认同自己地球主人的新身份。并把这颗满目疮痍的星球当做自己的家园。为了显示已经完全脱离母星的控制,也为了争取更多的口碑,他们给自己定义了新的文明和文化——圣歌文明。

    应该说,如果能成为兽化兵的一员,生活在圈层中,条件是相当不错的。同那些蜷缩在荒原地下城中的游民相比,是一个天一个地了。也是人类利己的本性使然,不少资质优渥的游民叛变投入圣歌文明的怀抱。兽神将早已不再经手兽化兵部队的具体事务,他们从早期的兽化兵中间,和富有经验的高阶军官中挑选凤毛麟角的人担任牧者,负责兽化兵的招募和管理。每一年兽化兵源的补充有三大主要来源:一是圈层内兽化兵新生儿及合格青少年的补充;二是歌利亚俘虏和叛逃者的挑选补充;三是通过兽化兵小队对歌利亚的渗透,抢夺有资质的人类子嗣。

    虽然来源五花八门,但牧者始终忠实地履行着选择的原则,那就是认同。必须高度认同圈层文化和圣歌文明,否则绝不考虑。当然,由于90%的兽化兵都是从婴儿时期就在这个集体中熏陶成长,从小被灌输的理念是坚不可摧的。他们都是百分百的效忠于兽神将。圈层之外的世界他们是不可想象的。

    每一个兽化兵对自己的出身,记忆都是相当模糊的。大部分来自档案的叙述。例如摩西和肖恩,还有熊王普顿,档案记载都是纯种的兽化兵之子,是第三代兽化兵战士。可是他们并没有见过自己的父母。当然这丝毫不影响他们的作战和生活。因为从记事开始,军营就是他们的一切,这没有什么不习惯的。赞颂者传达的精神旨意是鼓励不需要知道血缘关系的,因为太多的亲情羁绊并不利于作战。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战场上在你身边同你并肩作战的很可能就是你的父亲或母亲,也可能是你的兄弟姐妹。但这一切的一切,对一个成熟的兽化兵战士是绝无所谓的。这就是文化植入的强大。

    卡嘉是一个例外。他是从游民部落中抢夺来的孩子。因为天赋太过出众(同鹰隼基因的匹配程度达到了3.2%),尽管已经5岁,仍然被兽化兵渗透部队掳掠进圈层。卡嘉对自己的童年是有记忆的,要抹去这种记忆是不可能的。但是经过20年的培养,卡嘉也早已是一名合格的兽化兵。在每个月的心里评估中,她的等次从来都是优等。

    但是,由于自己的出身并非正统,在讲出身、论排辈的部队中没少受欺负。尤其是当她已长成一个风姿绰约的妙龄女子以后,同等级士兵,甚至是上司都对她垂涎三尺。面对不堪其烦的骚扰,卡嘉数次大打出手,有一次甚至将所在小队的队长打成重伤。上级只好将她一调再调。可她桀骜不驯的性格从来不会委屈求全。男人,在她眼里都是不进入兽化状态也是野兽的存在。

    直到她被调到人狼小队。甫一进队,她便被人狼摩西那迷人的外表、坚毅的性格已经冷酷的举止所深深吸引。这种吸引也可能是两者本身的基因间产生的奇妙化学反应。毕竟摩西同霜狼基因的匹配度高到5%,是普通兽化兵的将近5倍。摩西管理小队的原则是从来不问出身。不论你是纯血兽化兵,是人类之子,还是投诚过来的游民,全都一视同仁。

    他从来不欺负任何一个下级士兵。对卡嘉也是格外尊重。这一开始让野鸽子感觉有些不适应,她可是做好了又被骚扰的准备的。之后的军旅生活,卡嘉从迷茫变为对这位指挥官的深深信任,又将这份信任变成了心底的爱慕。

    在一次清剿战斗中,人狼小队在追击残敌的过程中,卡嘉不幸落入了敌人挖好的陷阱中。陷阱底部是滚烫的沥青。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摩西以极快的反应一把抱住了她,在翻滚坠落的过程中,摩西背部先着地,卡嘉被他牢牢的托举在身体上方。没受一点伤。虽然穿着厚实的战甲,摩西的背部还是被沥青烫伤了一大块,留下了永久的战伤。摩西认为营救队员是任何一个指挥官都会做的事,尤其是在人狼小队,这根本不值一提。可是卡嘉绝不会这么想。从不落泪的野鸽子不知为摩西的伤暗自伤神过多少回。从那以后,这个被命运残酷摆弄的孤儿就把摩西当做自己的哥哥一般爱慕。死死跟在摩西后面,怎样都不肯离开这个小队。在休假期间,她甚至将摩西生拖活拽进一家纹身店,按照摩西背后伤疤的形状,给他背上纹上了一只漂亮的狼首。卡嘉一想到这个,就感到这似乎是她在指挥官身上留下的爱的印记了。

    也正是由于摩西的民主宽容,他的上级经常把一些刺头和非纯人种送到他的队上来。人狼小队的人员构成是最复杂的。但也是“獠牙堡”各个小队中最团结,队员成长最迅速的小队。这一次战役之前,从摩西队伍里抽走的人员,几乎都来自于投降过来的游民。摩西把他们调教的越好,被抽调走的就越多。有时候他也很无奈地想到,这就是传说中的为他人做嫁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