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日常种田 » 第66章 南郡下了一场雨

第66章 南郡下了一场雨

    南郡下了一场雨,炎热的夏季总算有了些凉爽气,但也就两天,又热的人汗流浃背,把榻搬到外头睡。

    老和尚给谢慈讲了两天经,才开始授他佛门功法,下雨那日,谢慈盘膝坐在石头上,一滴雨落在谢慈额上,谢慈道:“长老,下雨了。”

    无边:“无碍,继续。”

    谢慈:“··········”

    一少年郎和一老和尚顶着泼天雨幕一动不动,于是乎,谢慈这两天有点风寒了,老和尚说谢慈体格不行,还要苦练。这天,老和尚不知道是要去上吊还是怎么着,说是要离开这里几日,给了谢慈一卷轴,卷轴只有巴掌长,但是厚厚一卷,谢慈握着卷轴,问道:“长老,这是易筋经?”

    无边莫名其妙的看了一眼谢慈,道:“不是。”

    谢慈:“哦。”

    无边道:“这是佛门最高功法的第一卷,你收好,照老衲这些天教你的练,切勿给任何人看。”

    佛门最高功法?这老和尚是什么人?谢慈点头道:“我看完就烧了?”

    无边道:“·······也好。”

    谢慈染风寒,让谢大山和孙氏害怕的提心吊胆以为谢慈身体旧病根又起了,一夜没睡的守着谢慈,谢慈脸色苍白的没有血色,阿宁都害怕了,谢慈安慰她自己没事,真的就是小风寒,除了头有些昏沉,偶尔咳嗽一声,没什么不舒服的。

    翌日一早,谢大山要去给谢慈请大夫,谢慈起来了,表示自己真的没事不看大夫,谢大山不安心的出了门,孙氏道:“去躺着吧,哪里不舒服了就喊娘和阿宁。”

    谢慈说:“越躺越没精神。”

    谢慈吃着蒸饼坐在枇杷树下看卷轴,孙氏无奈去喊阿宁起来吃饭,将阿宁喊起来,孙氏就去洗锅。

    “铛!”

    突然一声响伴着孙氏的惊呼响起来,谢慈收了手中的卷轴起身朝灶上那儿去:“娘?”

    阿宁也跑了过来,两人站在门口就见家里那唯一一口锅被一块石头砸穿了底儿。

    “娘没事吧?”阿宁过去。

    孙氏正在收拾,看到谢慈和阿宁,就道:“没事。”

    谢慈道:“娘,家里还有能煮饭的东西吗?”

    孙氏把锅提起来道:“娘待会找找看,这锅明天让你爹拿去铁铺补补。”

    闻言,谢慈把手里的卷轴收好,接过锅道:“我去补吧,正好带阿宁去汝阳城玩。”

    一听要出去玩,阿宁就高兴的手舞足蹈:“好!”

    孙氏不让:“你身体还没好,在家待着。”

    谢慈道:“我好得很,您不用担心,阿宁,我们走。”

    “嗯!”阿宁跟在谢慈身边,孙氏见此,无奈叹气。

    锅不大,但也不小,勉强能放在大一些的竹篓里,谢慈背着竹篓,戴上斗笠,牵着阿宁的小手离开了云梦村。

    南郡这场大雨连下了两日,把低处的官道都淹了,道上处处都是水洼,草丛间一片明亮,谢慈和阿宁把鞋脱了放进竹篓里,卷起裤腿沿着阡陌道朝官路去。

    天放晴了,有不少成群结队的少年、稚子顽童跑出来玩,有的兴冲冲朝大河去,有的举着一个铜板儿欢天喜地的要去汝阳城买东西。

    “阿宁——!”

    一个脆生生的女娃声从前方朝谢慈和阿宁喊过来,阿宁看过去,然后空着的一只手朝前方挥着笑道:“小苓子!”

    谢慈远远看到一个六七岁的女娃,正灿烂的朝他们这边挥手。

    谢甫田记忆里有这个女娃,有时会来找阿宁玩,叫郭苓。

    郭苓和自己的哥哥郭散叶一人背上背着一个藤筐,二人和谢慈与阿宁一般,也把鞋子脱了,卷着裤腿,郭苓的哥哥比谢慈大了两岁,今十五,是谢慈家的隔壁邻居,是个腼腆的人,不爱说话,很老实,人长得也一副温温吞吞的模样,看到谢慈和阿宁,就温吞吞的朝他们点了点头,算是招呼。

    郭苓要等阿宁,郭散叶就也站着,谢慈和阿宁走到了近前,阿宁稚声稚气问郭苓道:“你们要去哪里呀?”

    郭苓声音很甜很糯道:“我和大哥去菜田,你们呢?”

    阿宁就道:“我跟哥哥要去汝阳城呢。”

    “你们去汝阳城干嘛呀?”

    “我们要去补锅,我家煮饭的锅破了。”

    郭苓点头,俩小娃娃聊的不亦乐乎,谢慈和郭散叶二人平和的站着听。

    郭家有两亩菜田,种的春韭秋菘,就卖去汝阳城。

    好容易俩娃总算说完了,谢慈和阿宁继续朝官道去,大多人都出来了,官道上也三三两两百姓过,踩着泥泞,避着水洼,谢慈和阿宁到了官道上,但那段官道被水淹了,要趟水过去,趟了大半,眼看就要踩到地面了,忽然谢慈脚下一滑,仰面朝水里摔去,说时迟那时快,一只手伸过来扶住了谢慈的背,让谢慈站稳,有惊无险,谢慈没摔,转头道谢:“多谢多谢。”

    只见旁边的是个纶巾儒衫的青年,身形清瘦,背着竹篓,竹篓里有几卷画轴,这人谢慈有点印象。

    青年见谢慈道谢,就道:“举手之劳。”

    说完,顿了顿,又道:“你若真想道谢,便告诉我天下之政何为重吧。”

    他这话问的十分随意,似乎问过很多人了,也不指望谢慈能告诉他的意思。

    三人趟过水,谢慈道:“民吧。”

    青年:“什么?”

    谢慈道:“天下之政何为重,民重。”

    闻言,青年皱了皱眉,若有所思的先一步走了。

    阿宁仰起小脸问谢慈:“哥哥,你们在说什么啊?”

    谢慈道:“哥哥给你背三字经好不好?”

    阿宁:“哥哥,读书有什么用?”

    谢慈:“···········”

    “读书什么用都有。”

    阿宁一脸没志气,谢慈恨铁不成钢道:“你只要好好读书,将来有吃不完的好吃的。”

    听到吃的,阿宁一脸精神:“真的吗?!”

    谢慈点头道:“真的。”

    阿宁从此以吃为目的开始很上进读书了。

    谢慈和阿宁两人刚穿过城门,忽然有人喊谢慈:“谢小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