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日常种田 » 第102章 清棠

第102章 清棠

    事到如今,先百分百的确定了是不是杀阵也是好的。

    “贫道若是知道办法,还会让你读那些话?”道士说。

    谢慈道:“不是有句话吗,年纪大了容易忘,记忆差些,说不定您听过,但是给忘了,仔细想想,说不定就记起来了。”

    老者道:“贫道没听过。”

    谢慈道:“可晚辈觉得您好像认为这就是杀阵,万一不是呢?岂不是瞎琢磨?”

    老者道:“贫道没认为。”

    谢慈道:“您似乎有对策?”

    老者:“没有。”

    闻言,谢慈点点头,没再说什么,过了会儿,谢慈道:“您是不是觉得这是杀阵,然后只要除掉晚辈,杀阵就会消失,道长就能离开了?”

    老者不语,正在看石头。

    谢慈看看老者,也没再说什么,只是朝一条小路走去,老者见此,道:“小子,别乱走。”

    “晚辈知道。”谢慈说着,却依旧朝小路走去了。

    谢慈转悠了一圈,又溜达了回来,老者还拿着手杖在石头上敲敲打打,谢慈又去其他路溜达,老者看看谢慈,皱了皱眉。

    如果真的是杀阵,想除掉谁?自己?还是这小子?这小子看着不似,莫非真的是冲着自己来的?还是说,这阵法跟他们无关,布下阵法的人真正想除掉的人还没走进阵法?还是说已经在阵法里,只是他们还没看到?

    但若是如此,本该走进阵法的人没走来,该如何?

    杀了这个小子?真的是杀阵的话,只能杀了这小子了。

    眼看到了午时,还是没有办法,谢慈饿了,“道长,您有干粮吗?”

    老者道:“没有。”

    “小郎君,我有干粮。”

    一道清脆悦耳的女子嗓音忽然响起,谢慈闻声看去,便见一人走了过来,那少女翡衣,背着手,十五岁左右,五官十分有灵气,肤色白皙,束着墨发,一双眼睛含着笑意的看向谢慈,步下悠然。

    这姑娘,也不小心走进这阵法里了?

    谢慈正要搭话,老者却冷声道:“小子,小心。”

    听到老者的话,谢慈凝了凝眉,看着走来的姑娘,这姑娘看着不简单,但瞧着也不似恶类,应该不用小心吧。

    “姑娘是这山里的人?”谢慈问。

    那姑娘走到谢慈面前,打量谢慈,然后笑道:“不是,郎君叫什么名字?”

    谢慈顿了顿,看着这姑娘,道:“我叫谢慈,敢问姑娘芳名?”

    “谢慈?我叫清棠。”她说。

    谢慈:“姓清?”

    清棠摇头,却是没再说什么,只是抓着谢慈,笑道:“谢小郎君生得真好看,跟我走可好?”

    闻言,谢慈微妙。

    这姑娘是什么意思?

    老者这时问道:“不知姑娘是何人?”

    清棠看也不看老者,只是望着谢慈,道:“可好?”

    谢慈摇了摇头,走?去哪儿?这姑娘不会跟这阵法有关吗?还是她不知道阵法?可她看起来太气定神闲了,这深山老林,明显的奇怪。

    见谢慈摇头,清棠看起来有些失落,老者道:“此地被布下阵法,姑娘可知?”

    清棠看向老者,道:“不知。”

    说着,她拿出一个苹果给了谢慈,谢慈看着苹果,然后问道:“姑娘真的不知道吗?”

    这位名清棠的姑娘,看着真的不似恶人。

    本以为清棠会说不知,毕竟她才和老者说不知,谢慈也就随口一说,没想到清棠笑道:“我知道。”

    谢慈一顿:“知道?”

    清棠点头。

    谢慈没心思吃苹果了,忙是道:“你知道这是什么阵法吗?”

    “嗯,知道。”

    老者凝眉。

    谢慈道:“那你能告诉我们吗?”

    这阵法真的和她有关?

    清棠点头道:“我可以告诉你。”

    谢慈松了口气,笑道:“还请姑娘告知,谢慈感激不尽。”

    清棠道:“小郎君倒不必感激不尽,你想知道,清棠告诉你便是,不过,清棠有一个条件。”

    谢慈沉吟片刻,道:“你说。”

    清棠道:“我途径一个村庄时,听到小郎君在院子里给人讲故事,便止步跟着听了,若是小郎君能再讲些清棠没有听过的故事,清棠便告诉小郎君这是什么阵法,又如何能走出去。”

    老者看向谢慈,谢慈看着清棠,自己在院子里给人讲故事?是张桂儿在的那天?这姑娘看起来不简单,衣衫更昭显了是个有钱人,汝阳城溜达一圈,谢慈都没见过一个衣衫如此金贵的姑娘,想来不是汝阳人士,途径云梦村?最近面生的人很多啊,打听无边和尚的中年人,一个叫时雨的,还有一个老者,还有今天之前看到的那些披着大氅的人,还有这位名叫清棠的姑娘,这个会易容术的道士也很可疑。

    难道这些人都是冲着无边老和尚来的?

    想着,谢慈温声道:“好。”

    不管如何,先离开此地再说。

    清棠高兴的看着谢慈,谢慈便道:“那我说一个关于一对兄弟的故事。”

    “好。”

    谢慈道:“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对青牛兄弟,一个名叫时辰,一个名叫壬辰,它们生在一户平常百姓家,时辰和壬辰因为食了妖木,变得能听懂人的话。”

    “某一天,它们得知那户人家要杀了它们去换银子,就吓得跑了,时辰和壬辰一起离开了,它们去到了不容易被找到的深山里,时辰和壬辰相依为命的在这座山里活了下来,它们慢慢的化成了人,时辰和壬辰感情十分好,也渐渐强大起来。”

    “有一天,这座山里来了一只狐狸,那只狐狸十分好看,时辰和壬辰同时对这只好看的狐狸一见倾心,这只狐狸名叫岁华,时辰和壬辰都想和岁华在一起,可是岁华并不喜欢时辰和壬辰,岁华只把时辰和壬辰看作朋友,岁华喜欢一个人类男子,时辰和壬辰不知。”

    “它们一直寻机和岁华说话,渐渐的,时辰和壬辰有了隔阂,它们开始讨厌对方,它们都觉得岁华喜欢的是自己,时辰和壬辰变得经常争吵,直到有一天,岁华要离开这座山了,它告诉了时辰和壬辰,时辰和壬辰听了不舍,它们不想岁华离开,但是岁华并没有察觉到时辰和壬辰的心意,它也不想留下,于是准备第二天离开。”

    清棠这时道:“岁华也能变成人吗?”

    谢慈点头道:“嗯。”

    “时辰和壬辰并没有感到岁华对它们无意,它们知道岁华要离开后,时辰想的是岁华喜欢的肯定是自己,但善良的岁华一定是因为不想伤害壬辰,不想破坏自己和壬辰的感情,才决定离开的,壬辰想的和时辰想的一样。”

    “于是,为了和岁华在一起,时辰把壬辰骗了出去,时辰对壬辰说,我知道岁华喜欢的是你,你和岁华走吧,壬辰很是惊讶,它一点也不高兴,因为时辰的话,和自己想告诉壬辰的话一模一样。”

    “时辰拿出一个瓶子,对壬辰说,这是给你的饯别礼,打开看看,壬辰不安,立即把话说了出来,和时辰翻了脸,时辰和壬辰打了起来,最终时辰赢了,壬辰被时辰打败,时辰把壬辰封印了起来后,高兴的准备和岁华离开,但是岁华已经独自离开了,时辰很伤心,才发现岁华并不喜欢自己和壬辰。”

    “时辰忽然很愧疚,它去找壬辰,然后打开了封印,封印打开后,时辰被已经变成鬼的壬辰抓住了,时辰没想到会变成这样,它给壬辰道歉,最后壬辰原谅了时辰,两人便忘了岁华,游历天下去了。”

    见谢慈似乎说完了,清棠便问:“壬辰真的原谅了时辰吗?壬辰真的会原谅时辰吗?”

    谢慈道:“真的。”

    清棠道:“小郎君会原谅背叛过自己的人吗?”

    谢慈道:“不会。”

    清棠便笑了:“这故事没听过,还有吗?”

    谢慈道:“你该告诉我这是什么阵法了吧。”

    清棠道:“我可没说只听一个故事啊。”

    谢慈无奈道:“那最后再说一个?”

    清棠道:“好。”

    谢慈便道:“讲一个神明的故事吧。”

    清棠应声。

    谢慈道:“古时候有一位名叫霁月的神明,他终年于一座山中,不问世事,不落凡尘。”

    清棠道:“霁月?是清风霁月的霁月吗?”

    谢慈道:“没错,霁月神明在山中待了一百多年后下山,但是他从不在一个地方多留步,因为霁月神明怕世人发现自己不是人类,霁月神明逢人就说自己是修道之人。”

    清棠问:“霁月是神明,为什么怕世人?”

    谢慈说:“因为霁月不知道自己是神明,霁月从前以为自己是人,后来又认为自己是妖怪。”

    清棠不明白:“霁月为什么不知道自己是神?”

    谢慈道:“霁月出现在这世上时,被一户人家捡去收养了,霁月被人养大,便以为自己是普通人,神明想找能变成人的方术,他找了无数年也没能找到,后来,霁月遇见了一个少年,那少年迷路了,看到霁月,少年就问霁月知不知道怎么回青州城,霁月未言,只是带着少年往青州城去,少年和霁月说起话,得知霁月在寻找变成人类的方术,便请霁月跟他回府,说帮霁月找,霁月没说什么,少年又说霁月这样找不到,于是霁月想了想,就随少年回府了。”

    “少年是燕国世子,霁月便以客卿居之,少年答应霁月,当即就派人去帮霁月寻方术,霁月把见闻讲给少年听,时间一晃数年,方术没有找到,霁月准备和少年道别时,少年的父王死了,母亲也随之病故,霁月便未离开,他看着少年娶妻生子,生老病死,少年死后,霁月便离开了,某一年,天下忽然流传起关于霁月的话,人们把霁月言传成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怪物。”

    “霁月解释,可无人相信。”

    清棠听到这里,问道:“霁月为什么想变成人?”

    谢慈说:“因为霁月不知道自己是神明,他以为自己是无法死去的妖怪,他曾经觉得自己是普通人时,收养他的那户人家全部因为他被村庄里的人杀死了。”

    清棠道:“村庄里的人把霁月看成了妖怪?”

    谢慈点头道:“没错,霁月无法逝去,又找不到变成人的方术,随着时间,霁月的眼底再无波澜,他就这样小心翼翼的又活过了数百年,变成人的方术依旧找不到,这一年,诸国不知道为什么,忽然悬赏抓霁月,霁月被一朝廷的人带走了,那里的道士用霁月的血炼丹,霁月以为他们能炼出把妖怪变成人的丹药,谁知那些人最后却要杀了他。”

    “霁月知道自己被骗,便离开了,他没有伤害那些人,又过去数年,某一天,一人找到霁月,直言想拿霁月的血炼丹,那人说会帮霁月,霁月就同那人离开了,然而霁月神明再次失望了。”

    “有一天,一人在一座山下扔了一个东西而正巧被路过的霁月看到,霁月看到是一个孩子,他看了会儿,就带着孩子找到了那户人家,敲了门后,将孩子放到门前便离开了,那户人家的院门打开,一人看到门前的孩子,吓了一跳,转而又将孩子扔进了河里,霁月看到了,最终把孩子救了回去。”

    “霁月将那孩子留在了身边,给他取名霜华,七年后,霁月想把霜华交给一户愿意收养的人家,可霜华又哭又闹,那户人家看起来是好人,可霁月不放心,就在不远看着,第二天一早,霁月看到那户人家带着霜华去了县城,他们将霜华卖给了一大户人家,霁月发现后,带走了霜华,又过去五年,霜华已是少年,一年隆冬大雪,霁月和霜华途径一座山时,遇到了刺客,霜华在这场刺杀里死去了,霁月亲眼看着霜华被杀,他杀了刺客,霁月再也没有执着于变成普通人。”

    “霁月听到有人说,齐国有一炼剑炉,可以炼出毁灭世间任何存在的剑,霁月前往齐国,然后得知能用那鼎炼剑炉的人只有齐国的国师,霁月找到了齐国的国师,知道炼剑炉是真的可以炼出毁灭世间任何存在的剑后,霁月杀了齐国的国师,取得了齐国皇帝的信任,他成为了齐国新的国师,没过多久,霁月又杀了齐国皇帝,朝中大臣拥立幼帝,权臣把持朝政,百官心思各异。”

    “霁月要炼出那把剑,需无数生灵为祭,于是,刺杀霁月的刺客,成为了炼剑的材料,诸国得知霁月能炼出不老不死丹,便开始给齐国递战书,最终齐国大败,诸国让齐国交出国师霁月,幼帝就把霁月推了出去,可齐国还是亡了。”

    “齐国变成秦国,霁月对秦国皇帝说,若要不老不死丹,就让他做秦国的国师,秦国皇帝答应了,霁月终于成功的炼出了那把剑,但是那把剑却没能杀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