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本是道门人 » 第四回·设擂BJ

第四回·设擂BJ

    大明朝百姓安居乐业,平稳度日,不管哪里都是一片祥和,可这道圣旨犹如一颗石头扔进深潭里,表面上波澜不大,实则已经在俗世中引起不小的轰动,北方鞑靼再次来犯,距离上次已经是二十年前了,这段时间里,民众似乎还未忘记对北方鞑靼的怨恨,大街小巷无不在讨论护国公如何出征,如何统领七省兵马,茶肆酒楼每天都有人在饭桌上喝酒聊天,聊得唾沫横飞,兴起之时摔盘砸碗,醉酒斗殴也是常事,江湖上当然也不乏血性之人,各方势力和门派都在蠢蠢欲动,逢其乱世必出英雄,如今大明边界被犯,练武之人当然是首当其冲要报效国家的。可坊间也一种声音传出来,那就是为何圣上要护国公百日后才出征?众所周知边界如今军情紧迫,为何不立刻出征反要待百日之后?所以一时间,朝中无将,国库没钱,皇帝群臣胆小如鼠的言论也大肆宣扬起来,茶肆酒楼更加的热闹,每天都有人因为对护国公的褒贬而大打出手,血肉横飞刀光剑影,江湖很久没有这么大的动静了。

    但这种情况没有持续多久,距离圣旨颁发大约半月左右,宁王举家搬进西华门附近的护国公府,这些武林人士纷纷舍弃了茶肆酒楼,都来护国公府递拜帖,一时护国公府门庭若市,每天来往的人都是挎刀背剑,提枪抡棒,穿着都是各类颜色的门派衣服,毕竟当初燕王举事,宁王广交天下江湖朋友,把一些奇人异士举荐给燕王,帮助燕军征讨,解决了不少麻烦事。如今宁王位高权重,重新主持扫北之事,各方江湖势力自是上门自荐,有些是想着凭一身武艺随军征讨,事成后自然能够封官受赏,光宗耀祖何其幸甚,有些则打算是靠着这次扫北,斩杀鞑靼,把自己的小门派在江湖中发扬光大,单单靠着在武林中打斗踢馆,争强斗狠,什么时候才能出头啊,虽说是各有打算,但好在都想为征讨鞑靼出一份力。

    这一日,距离圣旨颁发的第二十天,护国公府门前张贴一张告示:余蒙皇恩浩荡,加封护国公,奉旨征讨北方阿鲁台部,如今万事已毕,大明朝铁骑已然整顿粮草出征北上,但皇上体谅民情激愤,愿随军共抵鞑靼的百姓均可报名参军,十日后在本府门前,将设征军处,届时有志报国者均可报名,不问出身不看年纪,自行上台比试武艺,军中特设十位北征大军先锋官,征军结束,按资封赏,特此告示。

    相同的告示也都北方六省各州县出现了,贴在了最显眼的城门旁边,一时间之前不利于护国公的言论登时消散,当初那些冷言冷语的人也不知了去向。七省的江湖中人,绿林好汉纷纷摩拳擦掌跃跃欲试,都在收拾行囊准备赶到京城,有些门派之间素有嫌隙,也利用这次机会一起到京城护国公府,真刀真枪斗个痛快,输了就算是为国出了力,真要是打赢了那就随军出征,也能挣个军功在身。还有些是无门无派的练武之人,先借此间征军之事在当地打出名头,成立自己的门派之后,率众人一起去到京城护国公府扬名立万。征兵比武的消息短时间内传播之快,渗透之深堪称神速,不问可知,清风会在暗中帮了不少忙。

    这护国公门前屡屡行行,和尚道士也不在少数,武林群雄看见了,有的直接无视而过,有的倒也挺尊敬,而有的便言语讥讽,面露冷笑,那意思似是认为这些和尚道士是来骗吃骗喝的,根本没什么本事。而这些和尚道士,有的牙尖嘴利毫不吃亏,有的甚至想当即动手,而有的则身不动膀不摇,任其闲言碎语如风般耳边吹过,竟无一丝动弹。从这些道门中人分别的表现就能看出哪些是混吃蒙事,哪些是身怀绝技的了。

    这道门中人,无论是和尚道士,都有练武和练气两大类,这练武的想练气,可不是想练就练,这里面差着行市。因为传统功夫讲究的是气沉丹田,力从地起,身体素质自是第一位的,像江湖中的开山掌,通背拳,南拳弹腿,都是磨练筋骨增加气力,当练得能把浑身的力气在一瞬间从一掌一拳中击发出去,那便是各种高手。练功第一步那自然是气沉丹田,站一个马步,先把下盘练好了。下盘不稳可是什么拳脚都施展不起来,拳经有云:教拳不教步,教步打师父,这个步可不是指马步,而是步法。下盘稳了,才可以习练步法,无论掌法,拳法,刀法剑法,枪法棍法都要在步法的根基上去施展,举个例子,你的一拳势大力沉,可是对方身法灵活,你的步法跟不上他的变化,空有一身力气处处打空,多少精力也白费。可如若下盘稳了,步法全了,招式精熟,功夫一门已然到了尽头,这再想练气就难如登天。只皆因练气讲究引天地灵气吸入丹田小腹,游走四肢,并不是单单气沉丹田这一路要通,而是百路要通。人身体内奇经八脉加上其他经脉,自是不下百余条,这引一口丹田气游走百脉,四肢百骸无不受用,所有经脉都被这口真气拓宽了道路,渐渐的体力增强,力气变大,耳聪目明。原本三百斤的力气便可以到九百斤,原本一纵三尺便可以一纵九尺,原本只能看百丈,远处便瞧不真切,如今百丈以外的须发都能看的清清楚楚。这些都是练气的好处。真要是在练气上登峰造极,那真是别有洞天,人体内所存的天地灵气越练越精纯,与天地的感应越来越强烈,到那一日,白日飞升列位仙班不是无有可能的。可道门中这几千年来白日飞升的不过寥寥数人,百姓哄传一时,过了几十年也没人谈论了,人们只当老人糊涂了信口瞎说罢了。

    若是练过气再练武,哪怕只是有所小成也会事半功倍,举手就来,只因练过气后,已然比正常人的极限要高许多,例如双方叫阵,两人各推一掌,练武之人一掌打出去,对方动也不动,练气之人一掌打出,对方直如断线的风筝一般飞了出去,自是活不成了。寻常练武之人最多一纵三四尺,搭上房梁翻身上房,练气之人只需提气,晃动身形一纵两三丈,轻飘飘落在房顶,这其中不说练武之人会惊愕不已,只道遇见了神仙,万一让天下百姓看见了,恐怕会闹得天下大乱。再说练气练武本就不是可以相互比试一定要分个高低,而是应该互不打扰,你有练气的天赋和机缘,得投名师拜在千年门墙之下是你的造化,而寻常百姓练拳踢腿强身健体,靠着自身本领当街卖艺自给自足,或是投军报国自立门户也未见得多么的不入流。所以几乎所有的练气门中都有师门戒律,不许在世人面前展露练气绝学,也是为了避免多生事端,毕竟练气一门,求的是清净,练的是心境,若是每天山门以外都有众百姓拍门要求看神仙,岂不是落得个一地鸡毛无法收场。虽说白日飞升之境太过遥远,可如若真能心如磐石坚持不懈,怎知不能达成呢?

    而像练过武的那些道门中人,十几年的苦工练会了气沉丹田,想在练气上再有所小成可以说是万中无一了,更不用说练气需要的是拜师学艺,这天赋二字更是难得。凡练气之士自是有师门传授,名师指点才能不走弯路,这些练气门派可能已经存在了上千年之久,只不过存在千年太过扎眼,每隔一甲子或百十年就要更换门派名号,千年之间体内真气的运用法门在各大练气门派已然多种多样,时间一久几乎每门之中都有一门绝技,但都不会外传。所以这世上哪些寺庙道观内有练气之人便是无人知晓,徒弟找师傅已然是不可能了,师傅下山云游找天赋异禀的徒弟便成了练气门中延续香火的唯一方法。

    千年间所能发生的事情岂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练气一道门派众多,几千年来和平共处自是不可能,门派之间争强斗狠,互相杀戮不在少数,有些练气门派之间的嫌隙甚至可以追至几百年前。一些门派里的和尚道士在练气之术有所小成后,便辞别下山在江湖上走动,搅弄风云,练武的哪能打得过练气的?所以混得个举世闻名的侠客自是轻而易举。这样一来自己的门派脸上便过不去,练气门人讲究的是清净自在,虽身在俗世之中却向往的是心中那清净之地,怎么能利用练气之法贪图名利二字,往往有门中练气之士夜入府宅之中,行清理门户之事。这些还都算好的,更有甚者其他门派的人一看,只是在练气上有所小成便可以在江湖上名满天下,名利双收,这比在高山之上苦苦修炼可舒服太多了,索性便偷偷下山,暗中跟随,待得武林中人聚会之时,飞身一掌将那侠客打翻在地,口称门中所派来此清理门户,列数这位侠客的种种恶行,群雄一看以往那位既然有种种不堪行为,那当然是重新推举此人来做武林盟主了,被打翻的那位侠客,被暗中拿了穴道,有口难辩,只觉气血翻涌浑身欲裂,不用多时便口鼻出血死了。

    江湖仇杀,一报还一报,练气门派之中也如是一样,结了这样的梁子,两个门派互相仇视,一个说你门派之中出了贪图名利之人,我们是替祖师爷行道,该杀该杀,一个说我们山门自有我们山门的规矩,要清理门户也得是我们来,混账混账。一言不合便动起手来,您想想这些练气之人动起手来那可了不得,刀光剑影已然无法形容,术法施展开来山崩地裂暗无天日才是。互相斗法之处自是不能在百姓居住附近,只能在深山密林之中,远海戈壁之内,战事了结也无人清扫,时日一长便有放山寻宝之人瞧见此间似有打斗厮杀的痕迹,但这些痕迹都大得吓人,绝不是行军打仗之地,所以以讹传讹,传成此处有成了气候的妖物,体型巨大行人回避,时候一长了此地百姓避之不及也就无人查访了。

    有的门派在这些斗法之战落败,失落了修炼法门,或者整个门派都没剩下一人,修炼之法或者练气所用的法器自是留在了斗法之地,一些世间喜好练气之人无从拜师,便想着寻找这些远静偏僻之地,希望可以遗留下来的练气之法,虽然希望渺茫,但好在也有一丝希望江湖中,什么事情都会发生。

    而这次鞑靼来犯,相隔道门中人出世,已然过去二十年,道门中人大事已毕,见燕王即位四海升平,便都随即隐匿在俗世之中恪守门规,安心修炼。众百姓已然都忘记了道门中人身怀惊人绝技,只道这二十年来,和尚道士越来越多,碰见的多是混吃混喝之人。所以不单单是武林中人,连百姓也对道门有了极大的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