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我还好微微笑 » 第十七章 十年生死两茫茫

第十七章 十年生死两茫茫

    李晓宇说,给自己机会,去拥抱新的快乐。

    也许是因为生活中,我们需要扮演的角色太多,而理想跟现实又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当我们达不到的时候,很容易去责怪自己。

    无论是工作还是感情,或许都会有那么一些时刻让你觉得,为什么自己已经很努力了,却还没有满意的结果。

    你会遗憾、会内疚,即便错不在你。

    其实,生活不可能处处尽如人意,它总会给人留下一道缺口,这道缺口不是为了让我们忧伤,而是为了提醒我们,正是因为有过失去,所以才要更加珍惜今后的拥有。

    有一段话说:“你要接受这世上总有突如其来的失去。洒了的牛奶,遗失的钱包,走散的爱人,断掉的友情等等,当你做什么都于事无补时,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让自己过得好一点。丢都丢了,就别再哭了。”

    别再为难自己了,过去的就让它过去,你总要学会爱自己多一点,总要学会和自己和解,总要给自己机会,去拥抱新的快乐。

    从现在开始,学会好好爱自己,修养好自己的身体,丰盈好自己的精神。

    更重要的,是照顾好自己的心情。

    人生在世,我们要学会理解、原谅、放过,以及适当地宠爱自己。

    不值得的事,别过分纠结计较。不值得的人,别过分执着在意。

    凡事都看开看淡点,格局大了,人生就顺了;胸怀宽了,心情自然也舒畅了。

    拥有一个好心情、好心态,是至关重要的。像这句话说的:“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日常生活中,对人对事少点执念和计较,多点释然和坦荡。

    不困于心,不囿于情,不忧过去,不惧将来。

    经营好心情,向阳而生。心有暖阳,人生自会有光亮。

    有句话说:“我们终其一生都在追求幸福,但获得幸福的途径,解锁幸福的方法,其实都藏在自己的成长里。”

    因此,想要成功和幸福,首先要修炼自己。

    修炼自己的能力,不断提升和增强自己的本领。

    修炼自己,塑造自己,什么时候都不晚。

    有位作家曾说:“世间的人和事,来去都有它的时间。我们只需要做好自己,把自己修炼成最好的模样,剩下的,时间自有安排和答案。”

    在这个春暖花开的浪漫季节里,希望我们都能像山花般灿烂,温柔且具力量。

    愿你不再为难自己,不辜负岁月,珍惜所有的不期而遇,看淡所有的不辞而别。

    也希望在这个草长莺飞的时节里,生活会有如约而至的美好与我们环环相扣。

    点亮“在看”,让我们的生活,且过且新,喜乐安宁。

    李晓宇的父亲李父说,余秋雨曾说:“众生喧哗,生命因阅读而宁静。”我爱这份阅读的宁静,当我沉醉在阅读中,一切的繁华与浮躁都悄然褪去,让我在静谧中获得心灵上的幸福。生活因阅读而美好,也因阅读而幸福。

    小时候,家在农村。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能获得一本书读,那是一件快乐的事情。那时,最大的欲望就是隔三差五有本小人书读。

    每当用积攒的零花钱买回或者从同学那里借来一本小人书,便如饥似渴一口气读完。也因为读小人书,更是有很多的酸甜苦辣:因为有时在课堂偷看小人书,冷不丁被老师罚站,最痛苦的是小人书被没收;因为急着看完借回来的小人书,不时耽误了作业和家务,常被父母痛骂……所以那时就特别期望,能走出山沟,有很多的书读多好。

    后来,我实现了愿望,考入了一所师专,那里有气派的图书馆。那3年时光,图书馆成了我最依恋、最充实、最快乐的地方。

    我无所不包地随性而读、随性而记。那时还没有电子书,看到精彩处就会忘情地摘抄下来。至今,那几本厚厚的摘抄本我还完整地保存着。

    偶尔翻阅这些摘抄本,那书、那情、那景好似就在眼前。

    闲暇之时,我最执着的事就是不求甚解地看书读报。前些年,街头还有阅报栏和报刊亭的时候,那是我最钟情的地方,每天如果不去一趟,心里就会感到失落了什么。

    我最喜欢去的是街面上那种敞开的书屋。因为书是敞放着的,可以自由拿,随意翻。起初到书屋,看到哪本书有中意的文章,便大方地买走,即便后来节衣缩食也不在意。

    那时囊中羞涩,很多时候就只能到这些书屋溜达,挑些自己喜欢或者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杂志翻翻。这种无心插柳,却常常能读到一些佳句篇章,读出一些感受,偶尔还会由此诞生几篇自己的铅字文。

    而到大型、规范的书店去阅读,那就有另一番滋味。在这里,你想看什么就看什么,想看多久就看多久。

    在这里,可以随心所欲地看自己想看的书,不用卖弄,也不用装腔作势,很少有人来打扰。

    有时兴至高昂,即便站得脚腿生硬、蹲得双脚发麻也还是不肯放下书。更有乐趣的是,在书店里,既自己看书,也看别人读书,别人也看我读书,这便是一道风景。

    心情好的日子里,我会偶尔到江畔或者公园里的茶摊,点一杯绿茶,捧一本闲书,独自小坐,那更是一种惬意。

    等茶端来,看那茶叶在杯子里起伏游动,心绪也随着茶叶的起伏而飘逸。然后,遨游书海。

    即便周围人声鼎沸,依然故我地沉迷在书籍的精彩世界中。读到某页某段,插上书签,或者合上书页,端起清茶,小咂一口,掩卷思索,或者发一阵呆,或者欣赏一番江景,优哉游哉。

    在家里,读书就更是必不可少的事情了。长年累月买回的书、杂志社寄送的书、参加各种文艺活动淘来的书、朋友出版后馈赠的书,慢慢将书柜塞得满满的。实在放不下,就到处堆,沙发上、床头柜上、枕头下都有书,文学杂志、生活书籍、摄影画册、剪辑报刊,杂七杂八。

    哪阵闲了,哪阵兴趣来了,信手拿来,随心翻看。就这样随心所欲地读,不曾想也常常收获惊喜,一些旧文章不时读出新的感悟,一些旧书籍偶尔也咀嚼出新的内容,意趣无穷,甚是惬意。

    遇到好书,或者得到新书,常常挑灯夜读至深夜,妻子翻身醒来,嗔怪怎么还不睡啊!

    爱上阅读,今生难舍。苏轼曾喟叹:“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我想套用一下:“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书。”有书读的日子真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