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平凡的世界里的我 » 第十二章

第十二章

    就以这样的状态吧,浑浑噩噩的过了两个多月,来到了三月份,将近四月份的时候,他的生活状态才开始有了转变。

    也没办法了,因为身上没钱了,过年回来的时候带的钱就不多,过了个年,在家这几个月又天天是混吃等死的状态,疫情期间物价也相对上涨了,他又不是每天馒头咸菜白开水,那也得吃菜吧?有时候也沾个荤腥吧?这一来二去,那都是要钱啊。

    另外在家这段时间,母亲身上又多了许多毛病,不是背疼就是头疼,或者是腿疼,加上头晕恶心,一系列毛病都不带停的。

    那没办法吧?得去看病吧?

    可疫情期间,道路都封了,太远的地方根本去不了,想去市区都难。没办法,只能去离得近的诊所,卫生室。

    母亲去的是隔壁村马路边的一个中医店,那里的中医师姓王,姑且称呼王医师,男的,年纪看着是真不大,估摸猜测一下,可能是四十出头,甚至单从样貌来看,说三十多怕也是不夸张的。

    地中海发型,圆脸,微胖,可能是有时常剃胡子的习惯,脸上也光光的,面色红润,人看着挺精神,所以就显得年轻。

    张延倒是没有那么保守的思想,信奉什么年纪大一点经验就丰富一点,虽然这个说法不无道理,特别是用在中医上更为贴切。但事情也不能说的那么绝对,再者说了,中医年轻怎么了?难道看着人家年轻你还不治了吗?

    第一次去看病的时候,属于是听人推荐的,镇上的诊所不少,差不多一个村儿对应的都有一个,但说白了也不算多。平时但凡有个头疼脑热的,也不可能说直接去市里面大医院吧?肯定都是先去诊所看一看,可有时候诊所不一定能给你治好,或者说某一家诊所对于你这种病,可能治疗效果不是很好。

    那然后呢,就只能换一家。

    来来回回次数多了,镇上这几家诊所大概什么情况,镇上的人就都能摸索的八九不离十了,所以很多时候你只要说你是啥病,村儿里面的老人直接就能给你来一个推荐。不敢说百分之百的包治,却也能八九不离十了。

    而母亲背疼腰疼的毛病,就有人给推荐了这家王氏中医诊所。

    一堆中药,反正张延也不认识,就只认识一味甘草,七天一疗程,王医师说的是先开一疗程,先喝着看看,一疗程喝完之后要是还不行,就再来看。

    一疗程四百多块钱,不算多贵,但好像也不算便宜,一堆中药,拿一个布袋子包起来,王医师那里好像有专门熬制中药的机器,按照比例添水,布袋子装着中药往里面一放,机器一熬,出来的水就成了熬制的中药。

    然后拿那种密封袋,一小袋一小袋的扎起来,就跟纯奶那种性质一样,只不过袋子里装的是熬出来的中药水,王医师都给配好了袋子的容量,刚好一顿一袋儿。喝的时候只要那给袋子热一热,然后剪开一个口子就能直接喝了。

    中药的残渣,在走的时候人家会问一问你还要不要,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拿走,一来是因为那些中药熬了一次,不见得能把所有的药性都熬出来,拿回家之后可以进行二次熬制,虽然可能效果已经淡了很多,但总归是不舍得浪费。二来就算不进行二次熬制,王医师也说了,那些药渣你可以拿回来泡脚,对身体也是有好处的。

    咱也不懂医学,所以也只能人家怎么说咱就怎么听,按着人家医生说的做就是了。

    一疗程七天,一次四五百,一个月四个疗程,就是两千块左右,本来这也不算特别多。可母亲这身体也真是让人有点无语,腰疼,去治了治,一两个疗程过后差不多好了,转眼就又背疼,有时候背疼包的药还没喝完,扭头就又头疼,脚后跟儿疼,反正从快过年回家一直到四月多份,母亲身上的病就没有说彻底好过。

    各个方面都要花钱,张延又没有一个稳定赚钱,而且工资不错的工作,钱花完了,自然只能再去想办法了,可又能想什么办法呢?找工作呗。

    老家是不行了,那两天他也试过了,因为疫情的关系,厂里面订单少,很多在厂里面都干了七八年乃至十来年的“老人”,没活的时候都只能让他们歇着。他们这样小年轻,还是没进过的,人家又怎么可能会招?

    家里边找不到活,只能去外边了,但现在有点儿麻烦的是,火车站的火车貌似都还没有开运。

    那几天,着实为找工作的事情麻烦了一些时间,后来也是真没办法了,“进电子厂”这个念头就又冒了出来。

    他也不想进啊,不是说电子厂别的什么,最重要的是工资真的不高,差不多两千块钱的底薪,每周上六休一,点对点的上班儿,正常一个月下来也就三千多块钱的样子,四千块都拿不到。

    按照他那个“四十万买房子”的理论,讲道理,哪怕就按照一个月存四千块钱,也得差不多十年啊。

    这一年电子厂,两年电子厂,年年都电子厂吗?那是真的要废了啊,永无出头之日了都。

    他不知道以后的生活会怎样,不知道以后他是能找到机会翻身,还是像现在这样继续懒懒散散,继续维持这种浪荡的状况。但最起码他是真的不想甘于现状,不管是说空话还是下决心,目前的他是打心里就不想再进电子厂了。

    一进,差不多就要注定一年,一年过去,又攒不下钱,如此下去,什么时候才能脱离这个循环?

    但有时候也不得不感慨,现实和理想真的是有差距的,而且还不小,他不想进电子厂,不想过着日复一日的枯燥生活,白天早上进厂,晚上天黑了才能从车间出来,一天时间就这么过去,连太阳都看不见。

    很多时候他都能听到别人在感慨,电子厂这种模式简直就跟监狱一样,困在车间里,不让聊天,不让来回走动,差不多只有在饭点儿的时候才会把你“放”开,吃完饭,就继续把你“困在”车间里。

    以前不知道,自己经历过了之后,当看到那些在厂里面待了十年八年,甚至十几年的“老员工”的时候,他就感觉挺佩服的。

    真的算是压抑的环境,十年,真的,从刚升小学三年级到高中毕业的时间……

    我的天,真是想都不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