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混在洪武当咸鱼 » 第二百三十四章 恭祝糟老头子万寿无疆!

第二百三十四章 恭祝糟老头子万寿无疆!

    跪在地上的官员见三皇孙劝住皇帝陛下,一个个暗暗松了一口气。

    如果三皇孙能劝住陛下这次少杀人,甚至是不杀人,那让他们联名上书称赞三皇孙贤明都没问题。

    只是,三皇孙能做到吗?

    “皇爷爷,这蚂蚁写字把戏,肯定是骗不住您的,只能骗骗无知百姓罢了。”

    “此时不应该急着杀人,应该先想办法消除此事对朝廷的影响。”

    “既然白莲教能施展鬼蜮伎俩,那咱们为何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呢?”

    老朱早年间也是在白莲教里混过的,知晓一些白莲教的秘法。什么土里长观音啦,蚂蚁写字之类的也是门清。

    刚刚只是被愤怒冲昏了头,这才有点乱了分寸。

    现在经过大孙这一提醒,脑子瞬间清醒过来。

    “那依大孙看来,咱们应该如何处置此事?”

    “皇爷爷,此事容易。您只要将此事交给我办,我保证能扭转朝廷的名声,并且将那伙贼人一网打尽!”

    朱元章听到大孙如此自信,开心得都要跳起来了。

    “好!”

    “那咱就把此事交给你办!”

    “应天府尹,二虎,你俩全力协助咱大孙,务必侦破此桉!”

    “诺!”

    老朱在将这事交给大孙后,就只见大孙带着两人去了城头上,不多时就看到有人在洗刷城墙。

    老朱看到这一幕下意识地摇摇头,此时洗刷城墙已经晚了,反而会加剧谣言的传播,使得更多的无知百姓相信大明是遭了天谴。

    然而,在看了一会儿后,老朱的眉头立马皱了起来。

    因为城墙上坠下来的人,只刷洗了一个字,那就是天诛大明的“诛”字,别的字都没动。

    其他官员也盯着城墙上那蠕动的字迹,见到城门上的守兵只刷掉一个字,还剩下三个字非常不解。

    又过了一会儿,当他们看到有人重新拎着一把刷子在城墙上涂抹之时,有那反应快的官员大致能猜出朱允熥想要干什么了。

    当城墙上的字爬满蚂蚁,所有人都惊呼出声。

    “天助大明!”

    “高啊!”

    “三皇孙此举着实是精妙无比,不仅扭转了朝廷声名,还顺便打击了一下白莲教的嚣张气焰。”

    “最厉害的是,此举一出,那些跪拜的无知百姓也能知晓,此等凋虫小技根本就不是什么神迹,而是有妖人作乱!”

    老朱看到城墙上重新出现的四个大字,也是一阵心情激荡。

    天助大明!

    这四个字一出,看那白莲妖人还有何等办法,哈哈哈!

    老朱见大孙已经想好了应对之法,也就不在此地久留了,径直回了皇宫。

    另外一边,韩玉裳看到城墙上重新出现的四个大字,肺管子都要气炸了。

    她忙活了一晚上啊,累得胳膊都要断了,竟然被朝廷如此轻易地就给破啦?

    不过最让她难以接受的是百姓的谩骂声,每一个从茶坊路过的百姓,都会忍不住对着城墙抱怨几句。

    “还以为真是啥神仙显灵呢,敢情就是被人在城墙上涂了蜂蜜呀!”

    “谁说不是呢,白瞎我点的上好檀香哩,本来是打算去观音寺给儿媳妇求子用的……”

    “这帮挨千刀的白莲教,干点啥不好,竟干这湖弄人的事,害得老婆子连菜都没顾得上卖……”

    韩玉裳的脸色越来越黑,恨不得把那个多管闲事的家伙找出来大卸八块。

    这人不仅破坏了她们给老朱的贺礼,还顺便在他们脸上狠狠地踩了一脚!

    然而,就在韩玉裳满心郁闷之时,突然听到罗叔急匆匆的跑过来。

    “小姐,大事不好了,城里正四处抓人呢!”

    韩玉裳闻言先是一惊,但很快就震惊下来。

    “罗叔不用担心,以朝廷的反应,还没那么快就找到线索!”

    “小姐,不可掉以轻心啊!”

    “老奴跑出来之时,已经看到好几个蜜饯铺子的老板被抓走了!”

    “什么!”

    韩玉裳听到这话时真的慌了,因为她的一个白莲教据点,就是隐藏在一个蜜饯铺子里!

    “那还愣着干嘛,还不赶紧给咱们教中的弟兄们送信,让他们赶紧逃命!”

    “晚了!”

    “老奴出城之时,咱们那天去的铺子,已经被锦衣卫给包围了……”

    “啊!”

    正在韩玉裳满脸震惊之时,城中的二虎却是满脸得意。

    “三皇孙,卑职还是第一次办这么顺利的桉子,一下子就抓了这么多条大鱼,哈哈哈!”

    朱允熥也颇为得意,跟着二虎查看隐藏在这家蜜饯铺子后院的秘密香室。

    此地的一应人犯,都已经被锦衣卫给五花大绑地扔到院子里了,就连嘴里都套上了麻核桃,防止他们咬舌自尽。

    朱允熥看到香室里摆放着几十个整整齐齐的蒲团,忍不住好奇地问道。

    “虎叔,这白莲教靠这点小把戏,就能忽悠人跟他们干这等杀头的买卖?”

    二虎不屑地撇撇嘴道。

    “远远不止!”

    “他们有一整套忽悠人的手段,这里不过是他们的一个据点而已。”

    “不过此次能抓住如此多的白莲叛逆,锦衣卫就可以顺藤摸瓜,找出他们的幕后主使了。”

    “据说白莲教的圣女就在京里,卑职还怀疑前段时间闹的飞贼,也跟白莲教有关……”

    朱允熥不过是一时兴起,不想有人破坏皇爷爷的寿辰,这才顺手接下这个差事。

    现在见到人犯已经抓住了,也就不在此地逗留,准备去希望学堂那边,把自己精心准备的寿礼送进宫里去。

    “虎叔,你忙着吧,审讯犯人之类的我就不掺和了!”

    二虎见朱允熥要跑,赶忙把他给叫住了。

    “等等!”

    “三皇孙,您还没告诉卑职,您是如何猜到歹人藏匿在这家店铺里呢?”

    朱允熥见二虎直到现在还不明白,恨不得拿棒子把他的脑袋敲开。

    “虎叔,你能不能动动脑子?”

    “你想想看,城墙上得用什么写字,才能招来那么多的蚂蚁?”

    “蜂蜜呀!”

    “那什么地方卖蜂蜜?”

    “蜜饯铺子呀!”

    朱允熥听到这话气急败坏地道。

    “你这不是都知道吗,为什么还要问!”

    “三皇孙,卑职是想问,您是怎么判定在这家铺子的!”

    “这个嘛……”

    朱允熥随手从袖子里摸出一张京城地图扔给二虎。

    “你自己看看吧!”

    二虎接过地图一个劲地查看,可是看了半天依然没看明白。就在他还想问的时候,发现朱允熥已经走远了。

    “三皇孙,您还没告诉我为啥是这家呢……”

    徐六子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忍不住提醒道。

    “虎爷,三皇孙也不知道是这家,只是觉得这家离城门最近,方便他们周转……”

    “周转?”

    “是啊!”

    “虎爷您也不想想,城墙上的字那么大,那可不是一两斤蜂蜜能够用的,少说也得个上百斤。”

    “寻常铺子能有一二十斤蜂蜜就不错了,怎么可能备下上百斤的货?”

    “因此,白莲叛逆必然要从城中店铺购置蜂蜜,提前存放在距离城门最近的地方。”

    二虎听到徐六子的解释,终于恍然大悟。

    “哦哦哦……我明白了,他们昨天关城门之前将蜂蜜运出城外,等到了天黑之时……”

    二虎说着说着突然觉得有点不对劲,自己想不到也就罢了,为何徐六子那蠢货能想到?

    “徐六子,你是怎么想到的?”

    “我呀?”

    “我在希望学堂看大门,没事就去学堂里听课打发时间,无意间听到的呀!”

    “事实上,早在您和皇爷过来之前,学堂里的先生们就分析过这件事了,基本上跟三皇孙猜的差不多……”

    朱允熥扔下二虎这只傻虎,去希望学堂里拉上自己为皇爷爷准备的礼物就进了宫。

    他按照规矩去礼官那边登记,然后将礼物交给他们统一保管,就打算去大本堂转悠一圈,然后领着朱桂去找二舅习武。

    今天是大明的法定节假日,所有官员都放假。

    然而,他刚要转身离去,突然看到周王朱橚拎着那只五彩斑斓的大鹦鹉走了过来。

    朱允熥看到这只大鸟,眼珠子瞬间转不动了。

    事实上,他上次之所以愿意出双倍的价钱买鸟,不仅是为了朱允熞,实在是他自己也喜欢得紧。

    礼官见到周王过来,赶忙热情地迎了上去,并且高声唱道。

    “周王进献五彩青鸾一只!”

    周王听到这话依然不满意,觉得不够拉风,又提醒了一句。

    “本王这青鸾还会说话呢!”

    “来说一个!”

    “恭祝……”

    周王起了个头,鹦鹉当即接着这个话往下说。

    “恭祝吾皇万寿无疆!”

    礼官看到这只大鸟果然能说话,赶忙满心欢喜地在礼单上又加了两个字。

    “周王进献善言五彩斑斓青鸾一只!”

    周王见对方这样写,这才满意地倒背着手,走进百官的队伍里听着众人的恭维之声。

    朱允熥在周王走了之后,当即钻进了谨身殿,然后站在鹦鹉面前逗弄。

    “恭祝!”

    “恭祝吾皇万寿无疆!”

    “说错啦!”

    “来重新跟我学。”

    “恭祝糟老头子万寿无疆!”

    “恭祝吾皇万寿无疆!”

    “恭祝糟老头!”

    “糟老头!”

    “招脑头!”

    “糟老头!”

    “遭脑头!”

    “糟老头!”

    “糟老头!”

    “聪明!”

    在朱允熥走后,朱允熞也跑过来献礼,也看到了谨身殿内对着的一众礼物中,蹲着一只五彩斑斓的大鸟。

    “哇!”

    “我做梦都想要的大鸟!”

    “来说个话给我听听!”

    “糟老头!”

    朱允熞听到这话,当即抓住鹦鹉的鸟头。

    “你给咱重新说!”

    “我说你学,要不然我拧断你的鸟头!”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