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捡个山寨当皇帝 » 第四十四章没有硝烟的战争

第四十四章没有硝烟的战争

    赵穆对商业也进行了改革,那就是商业的公私合营,官府控制调控商业。

    赵穆是现代人,他太明白放任商人不加节制,会是什么样的后果。

    虽然资本主义这个概念对这些古代人来说,早了几千年,但不代表他们不能发展相应的雏形。赵穆也深知他们的罪恶。

    因此赵穆在自己的小朝廷里,设置了一个新的系统,专门管理商务,这个系统叫做“商贾司”,相当于是个受官府监管和控制的商会,这个商会的会长就是陶信。

    之后由陶信去联合其他的商人共同组建。

    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发展新安三城的商业,调配资源。

    然后去外地经商,在本地出售。之后把本地的一些东西比如手工用品去销售到外地把钱换回来。

    赵穆利用这些商人从外地买来了很多稀缺的东西,甚至是一些违禁品,比如青铜,盐,铁,粮食。

    而且也大大促进了赵穆政府的税收,商人们也赚的盆满钵满,百姓们也得到了很多平时得不到的物资,最重要的是让很多重要的资源流入到了赵穆的地盘上。这算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而且这些人在赵穆政府的监视下,也免得他们囤货居奇。当然也有想囤货居奇的,不过他一家人走的很安详,而且整整齐齐的摆放在一起。

    这个警示让所有的商人们都老实了,不过赵穆这里治安好,民众富足,大部分商人也是很愿意来他们这里经商的。不过相对于赵穆的贸易保护主义,外地商人的商品很难在他这里卖出去。

    因为赵穆会跟他们收很高的税,想要在他的地方牟利,也很简单,拿更有价值的东西来换,比如青铜,铁,粮食,马匹,药材等等。

    不过赵穆是严格管控这些东西的,绝对不允许这些东西从他的地盘里出去。

    这些东西在赵穆这里的税收是很低的,甚至马匹,药材,粮食会直接免税。

    在赵穆的时代,有一位伟大的先知曾经说过一句名言。

    商人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当的利润,商人就大胆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商人就会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商人就能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商人就会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商人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以上的利润,商人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去冒绞首的危险。

    对于这些战略物资的把持,赵穆是不惜钱财的,因此这样的暴利,让那些外地的商人们为之疯狂。

    他们纷纷想方设法将这些物资运到赵穆这里出售,而本地商人的买卖被这些外地商人们截胡了,他们当然不高兴,而想办法减少自己的利润来让赵穆购买自己的物资。

    而赵穆也是非常精明的,他不会蠢到照单全收,不然的话,这些商人们会囤货居奇。

    但是也不会把价格压得太低,如果让商人们觉得无利可图的话,那么他们就没有积极性了。

    赵穆始终把利润给他们控制在30%~35%,有这30%的利润,这些商人们是肯定赚钱的,他们不会丧失积极性,哪怕是冒着杀头的风险。

    而且把利润控制在这个程度,商人们也不会去囤货居奇,想要的就是赶快出手,一来赵穆不会在多给他们一分钱。二来可以尽快回拢资金,尽快进下一批货,做下一单生意。

    囤货居奇也没用,况且如果真要遇到天灾什么的,赵穆是官僚军阀,他是不会讲道理的,直接判你抄家就完事了,你屯的东西全都充公。

    赵穆的这一手段,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他把周围的官军和义军都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晋王自从打赢了仓亭之战后,邺城守军投降。诸侯联军退往冀中平原,仓亭一战,诸侯联军和晋王都是伤亡惨重,除了一些零星的小规模战斗外,其他的大规模战斗双方都不敢轻易展开。

    而恢复元气的话,就需要物资的调度。而扩充军队,就需要武器装备,需要粮食。

    而河东之地的很多粮食都被赵穆的商队买光了,很多囤货居奇的商人都把粮食卖到了赵穆这里。还有他们地盘当中的一些商人也偷偷的将这些战略物资全数卖到赵穆这里。

    导致无论是官军还是义军都很难在本地筹集到粮食之类的东西。

    官军那边还算好,毕竟大部分城市还在各地诸侯的手里,他们很容易在自己的领地里筹集到这些东西,但晋王的义军这边就没那么幸运了。

    河西虽然是产粮的宝地,但连年征战,加上魏国等国坚壁清野,将人口内迁。河西就算是有千里耕地,也没有多少人耕种。

    新安城开出的高额利润,吸引了大批的河东投机商把粮食卖到新安城。之后他们得到钱之后便去了中原避难。加上赵穆派出的商队,赵穆几乎把整个河西的粮食全都买光了,当晋王反应过来的时候,他的领地内已经没有多少粮食了。

    别说供养军队了,就连百姓们吃的粮食都被这些奸商们卖到赵穆的新安城了。

    赵穆也想到了囤积粮食,吸引奸商们卖粮,会导致周围地区的粮食断供。

    甚至出现饿死人的情况,毕竟商人们是没有国家,民族这个概念的,在他们的认知里,利益高于一切,只要价钱合适,什么都是可以卖掉的。

    不过饿死的也只是新安领土之外的百姓,赵穆会对他们提供除了帮助以外的任何帮助,以及对他们深刻的同情。

    虽然这有点残忍,但是战争总是残忍的,消耗敌国一斛粮食,相当于自己消耗了一石,最聪明的指挥官是从敌人的内部瓦解敌人。

    作为新安三县的领主,赵穆没让他的百姓饿肚子,他已经算是仁君了,至于其他地方的百姓,他只能报以同情,谁让他们不是自己的子民呢?

    和赵穆预料的不错,赵穆占据了新安三县之后,半年之内并没有其他势力的攻打。而河东地区的粮食被他买光了,无论是官军还是义军都没粮食,所以谁也不敢轻易用兵,也催化了这一结果,为赵穆的发展赢得了些许的时间。

    不过战争马上就要到来了,但是赵穆的羽翼也已经丰满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