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马背夷歌 » 第六十七章 乾坤未定

第六十七章 乾坤未定

    “我这次来,是专门请你帮一把的。”等马群到达目的地,俩人躺在山坡上边看马儿吃草边聊天时,唐青范这才和盘托出此行目的。

    原来他去当村官的那个地方,在一座海拔四千多米的大山半腰上,一年有半年时间,山顶白雪皑皑,有时大雪封山,人畜不能通行。

    更关键的是,那里缺水,村民用水都要到两公里外的一股小溪去背。而要命的是,近几年溪水越来越小,已经无法满足全村近千人的日常生活需求。

    因为缺水,村里无法饲养猪牛等大牲畜,平时更是连洗个澡都成奢侈。水,成为严重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绊脚石,拦路虎。

    “治贫先治水,我得先把这个问题解决掉。”年轻的村官咬着牙说。

    “看来还真是难整呢,你打算咋办?”青华关切的问。他也为唐村长的困难和处境揪心。

    “我们山脚下就是四江并流之地,水资源丰富。我打算在山顶上建一个大水池,从江里把水抽上去。”

    唐青范胸有成竹的说:“这样才能彻底解决村里的用水难。只要有水,就什么都好办了,我们可以种花、种中草药,搞养植,开展生态旅游。总之有水就有钱,村民脱贫就不是问题。”

    “四江并流?”青华好奇。

    “当然”,唐青范有些得意地:“不知道是吧?澜沧江、金沙东、怒江、独龙江,四条江水从山脚下淌过,不是四江并流是什么?”

    “你这可不是个小工程啊!”青华感叹说:“可是我咋帮你呢?我除了赶马就啥都不会。”她有些不好意思地道。

    “我就是来请你赶马支援的呀!”唐青范说他们要修的那个水池,山顶上不通公路,材料得从山脚用人背马驮运上去,羊肠小道弯曲陡峭,山头到山脚之间海拔落差高达三千多米。

    “一般人连走路都成问题,普通骡子空身上去也吃力。更别提驮材料了。”唐青范说,所以我才来找你。

    “别人我信不过,只有你和你的骡子,才可能搞得掂。我是在无量山亲眼见过你功夫的,你去我才放心。”唐青范说到这突然问:“好像不见你原来那个黑骡子嘛,哦对了,是乌龙,它哪里去啦?”

    “被我送走了!”青华难过的简要叙说了自己和刘老倌的官司,当即眼红红有些哽咽地道:“眼下也不知它在哪家过日子呢!”

    唐青范凝视远处吃草的马群:“这些骡子,是你才买的?”

    “我哪还有能力买,这些都是我舅舅的马。对了,他在无量山工地上干过呢。不过你不认识,你来时他回家了。”

    “就是那个罗老板?我知道的,听刘经理讲过。说他人很实在,随时都乐呵呵的,就是平常好喝两口,一有空就爱抱个大烟筒。”

    “现在早喝不成、也抽不动了。”青华说。

    “怎么啦?”唐青范问。“他得了肾衰,等着换肾呢!”青华说。

    “啊!”唐青范瞪大眼睛,脸上写满惊讶。

    “我舅舅这些骡子可能要卖,他做手术钱不够。”青华有些惋惜的说,“所以我看来是没法帮你去驮料了。”

    唐青范沉默,他想起一句话:“人生哪有尽如意,世事难得半称心!”这算死的炮永远不响,看来自己得另作他图了。

    “治病才是个大事,人命关天,我那个,实在不行还可以再去物色人看看。”他说。青华点头:“实在对不住了范哥!”

    唐青范在青华家又住了一晚,这才动身去普洱。

    刘经理告诉他那边建筑工地上还有几支当地马帮在运沙石,让他可以去看看并当面洽谈考察是否合适。

    青华从美兰家借来他丈夫的摩托车,将唐青范送到214岔道口。路上唐青范指着远处正在要打洞的地方问:“哪是做什么?修路?”

    “是,刚开工的,南云高速,国道G5612的一段,通往缅甸的。”青华回答。

    “这么说,以后你们这里也要通高速了?”唐青范有些惊讶,这世界真是每天都在变化呀。

    “当然。”青华有些得意,“下一个隧道就从我们村、从我家菜地里过呢!”

    两人赶到岔道,刚好有一辆去景东的小客车来,唐青范挥手向青华告别:“我去那边扶贫安置点转一圈,学习下他们经验再顺便看看马帮,你回吧。”

    青华有些感伤的挥挥手:“范哥再见!”

    车开走了,她骑上摩托正准备回家。忽然手机响,一个陌生号码打了进来,青华一看不熟悉就没理会,揣起手机刚想发车。

    可对方依旧不罢休,不依不饶又打了过来。“见鬼了这是,一点逼谱气没有,人家不接还老是打打打。”她一脸愠怒的点开刚要质问过去。手机里传出一个急促的声音:

    “喂,你是杨家青华吗?”

    对方竟然直接叫出她名字。青华有些意外,口气也缓和下来。能叫出自己名字,说明多半是熟人。“是呀,我就是,你有什么事?”她问。

    “我是安乐村罗家请来的总理,先通知你一下,你舅舅罗尚发不再了,请你们做好准备,正式追亲报信的人马上就到你家!”

    “啊,什么?我舅……”青华连人带摩托一下子歪倒在地上。

    “是的,你舅舅不在了。”对方再次确认。“啥时的事?”青华声音颤抖着。“今天早上,家里人刚准备送他去医院,进屋一看,他已经睡过去了。人既然已经走了,你们做亲属的,还是节哀吧!”对方说完挂上电话。

    “舅呀!你咋说走就走了呢,说好的还要搞大马帮呢!”青华哭喊着,翻身骑上摩托车就往安乐村冲去。她想赶去见最后一面。

    可当她跌跌撞撞冲进两天前离开的院子时,才知道舅舅已经装棺了。

    罗尚发的丧礼热烈而又隆重,前后一直持续了三天,直到跟着安乐村人把坟垒好,青华这才默默骑上摩托车离开。

    她在今天早上才知道。舅舅罗尚发临走头的天晚上曾交待,说让大保把他在南召工地挣的十多万元留着,将来娶媳妇。又让家人将青华的那一份十三万和她卖骡子的十万块钱通通退还给她。大保的十万元也各人收起。

    最重要的,是他当着全家人的面,告诉他们那四匹骡子自己舍不得买。就留下给青华了。

    “‘只有交给青华,我才放心!这些骡子由她带着就是我在赶马!’这是他最后的原话。”

    当客人散得差多后舅妈和大保将银行卡递给青华,把罗尚发的嘱咐和期盼告诉青华时,她忍不住再次泪如雨下。

    摩托车轰着油门,一路狂奔,刚到家门口青华就拨通了牲口小贩电话。“那个黑骡子卖到哪去了?我要赎回来!”她上来就是没头没脑一句。

    “哪个黑骡子?”小贩子一时没反应过来。

    “就是乌龙,阿鲁腊村杨家卖出去的,当初说好我要赎那个。”她强调道。

    “哦,我想起来了,你就是提三个条件那个妹子?”小贩恍然大悟:“稍等,我给你问问。”

    没一会儿,他的电话就打过来了:“阿呀呀,那个老表说他不卖,你这事怕是搞不成,再说这都才过几天,哪有才卖出去就反悔的道理!”

    “都快两个月啦,老板!”青华说,紧接着又蛮横的道:“这我不管,反正之前咱俩说好的,我想赎的时候就要能赎得回来。”她急了。

    “好好,我再给你问问。”对方挂断电话,三分钟后又打了过来:“诶呀,这事实在难办啊,不过我好说歹说,对方总算松口答应可以谈一谈。他问你能出多少钱?”

    “你直接问他想要多少?”

    青华不加思索回过去。她现在手上有二十多万现金呢,只要乌龙能再回到身边,即使倾家荡产她也愿意。

    “对方要价有点辣,要不你再考虑一下?天底下好牲口多的是,也没必要非买去那匹吧?”小贩好言相劝。

    “要多少?别啰嗦,直接谈钱。”青华等不及了。

    “翻一倍,少了人家不卖!”

    “多少?”青华愣住,自己出手的时候都只是六万块呀,这要翻一倍不成十二万了?这宰人也宰得太狠了吧。

    “对方说,十二个钱,少一分也不谈。”小贩这回直接报价。

    “……”青华咽了口唾沫。

    电话那头也沉默着。她知道小贩这是在等她回答,如果自己这时挂上电话,那么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是呀,十二万一匹的骡子,谁出得起这如此的天价呀?

    “好,十二个就十二个,你把马拉回来,到我家拿钱!”青华一咬牙。

    随即她马上又拨通唐青范电话:“范哥,你在哪?”

    “我还在普洱的扶贫安置点。”唐青范答。青华问,你何时回去,马帮找到了吗?

    “还没有,明天准备走了。”唐青范嗫喏道:“出来一星期,啥事也没办,都没脸回去呢。”

    青华;“哪里的马帮不合适?”

    唐青范:“唉,都只是些普通牲口,看来啃不下我那个硬骨头,弄进去了也是找麻烦。何况才刚张口介绍条件,人家就吓得直摇头了。”

    “好,那你就折回来吧,我帮你去驮!”青华干脆直告。

    “你那些骡子,不是要治病?又不卖啦?”唐青范惊讶。

    “嗯,不卖了。我舅舅他想留着搞大马帮呢。”青华擦擦眼睛。此刻她心里突然涌起一句话:

    以马为梦,不负韶华;

    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

    她暗暗默念道:舅舅你安息吧,就让我赶着你的骡子,代表你去实现大马帮的梦想,挺进怒江,正好可以训训咱的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