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公主长安 » 第102章 详谈之

第102章 详谈之

    蒋老侯爷乖顺地随着蒋离的动作喝了口茶,这才猛地惊醒,他深吸了一口气陷入了长久的缄默。

    阿笙垂下眸子,神情淡淡的,也不出言打扰。

    “老夫想知道,你现在手里头都掌握到什么什么证据了?”半晌,蒋老侯爷才声音沉沉地问道。

    “先皇身上的毒不是黛夫人下的,布置下毒的人乃是魏国舅,然而策划这一切的,在魏国舅身后的人我想侯爷就不用阿笙多说了。”阿笙将黄仁弼的事情全盘托出,没有半分隐瞒。

    听了黄仁弼的事情经过以后,蒋老侯爷眼里似有痛色,他道:“文帝一代温厚贤君,没想到竟然是这么被害的。”

    “是啊,谁能想到呢。”阿笙闻言,眸子里也闪过一丝低落,“只怪先皇太仁慈,别人就会将他息事宁人、处处忍让当做了懦弱无能。”

    蒋老侯爷点点头,叹道:“你说的不错,昔年我也曾提醒文帝需多加小心成王,可没想到还是百密一疏,让豺狼有机可趁。”文帝的心思从不在政治的你争我夺、明争暗斗上头,遇上城府心机深沉的成王,就像羊遇着了豺狼。

    “老侯爷肯叫那人一声‘豺狼’,是否代表您愿意与阿笙一起打‘豺狼’呢?”阿笙端坐在椅子上,背脊挺直,淡淡看向蒋老侯爷。

    蒋老侯爷却是苦笑了一阵,长叹出声道:“罢了,罢了,若是遇不上,我或许还会装聋作哑,但是今天你人都找上门来了,这就容不得老夫当缩头乌龟了。”

    蒋老侯爷说着叹气的话,但看着他的神色却好像一下子松懈了许多,蒋离将这一切看在眼里,默默地在唇边泛起了清浅的笑意,他对外公的心思是真的摸清了,也看对了,阿笙的事情对蒋家来说不是灾难,反而是一种救赎。

    无论事情最后成败与否,蒋家都不愧对忠烈之臣的牌匾了。

    外公也算是放下了心里头压着的大石头,日后也不用担心到了地下无法交待了。

    叹过气后,蒋老侯爷又哼笑道:“方才听你说完那医者的事情,怪不得啊,最近我还道齐家怎的一反常态,站到裴甫新那边去了。”

    “您是指南征的事情?”阿笙问道,眼神却渐渐锐利起来,今日她来找蒋老侯爷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寻求南征一事的解决之道。

    “嗯,之前齐家一直都是持中立的态度,但是前不久,齐国公竟然一改初衷,在朝堂上公然支持南征了。”蒋老侯爷又继续哼笑了一声,“原来是因为齐家有了这么个把柄落在了裴家手中啊。”

    “对于南征的事情,老侯爷您是怎么看的?”阿笙认真的问道,声音带着请教一般的恭敬,蒋老侯爷无论是在朝堂还是在军中,这么多年下来锻炼积累出来的眼光和见识,可不是她一个年轻的小姑娘能比的。

    “裴甫新策划这件事情很久了,恐怕是胸有成竹。”蒋老侯爷摸了摸自己花白的胡子道,“而且此次得了皇上的同意,要扭转乾坤的机会恐怕不大。”他一眼就看出了阿笙的意图,知晓她必是不支持南征的。

    阿笙拧眉,蒋老侯爷又接着道:

    “其实南征这件事情我一直以来是中立的立场。”蒋老侯爷顿了顿,看了看阿笙依旧蹙着的眉头,才又继续道,“毕竟南越距离雒京太远,发兵南下好坏参半,坏的事太费周折,人力物力消耗巨大,好的是能够一举铲除掉三十多年前遗留下来的,前越余孽的隐患,这也是正如裴甫新在朝廷里一直强调的。”

    “我不同意这个所谓的好处。”阿笙拧着眉冷笑,“南征以后,根本无法彻底解决越人的反抗势力。”

    蒋老侯爷捧着香茗,勾了勾嘴唇,精明的目光落在了阿笙身上,“哦?似乎阿笙姑娘对越人之事了解颇深哪,据老夫所知,你是受南海周家恩惠的吧?”

    “不敢说了解过深,略知一二罢了。”阿笙笑了笑,知道蒋老侯爷在故意想要套她的话,可是她就是不告诉他。

    蒋老侯爷的神色也没有多大变动,反是将眼光落在了一旁挑眉看着的蒋离身上。

    “外公您看我也没用。”蒋离哂笑,“能知道的您不是自己也查过了么。”

    蒋老侯爷对于阿笙的事情怎么可能没有查过,只可惜他所查到的皆是阿笙入京以后发生的事,她与男孩周家关系颇深,就是不知道她和那些越人的反抗势力会不会也有什么拉扯。

    而像这样的事情,阿笙又怎么可能会主动让其他人察觉呢,她还想在雒京安安稳稳地待一段时间,不然你看,裴家只是闻到了她身上的半点儿腥味儿,都要派出精锐杀手在森林里头暗杀她,若是她与莫叔之间的关系真的被坐实,恐怕就别想轻易踏出这个帝都了。

    “小姑娘你老实和我说,你和越国的那帮余孽到底有没有关系?”看蒋离是指望不上了,蒋老侯爷回过头对阿笙严肃地问道。

    不过阿笙怎么会被他严肃的表情吓住,她笑了笑,打起了太极,“我要帮黛夫人洗刷冤屈,这样的关系算吗?”若要认真计算,现在黛夫人还被人打着前越公主的名头呢,澹台瀚哲向天下人公布说,黛夫人毒杀先皇,意图扶持自己的儿子上位来达到匡扶越国的目的。

    蒋老侯爷在战场上度过了前半生,又在官场上混过了后半辈子,要他天真的相信阿笙与那些敌对的越人没有一点关系,那是不可能的,虽然现在还没有任何证据,但他的嗅觉就是能感觉出些许不平常来。

    “老夫只是想给你一句忠告,和越人做朋友可以,但一定不能和那些前越余孽走得太近了。”

    东人和越人的恩恩怨怨一时之间恐怕是很难理清楚了,阿笙自然也不会犯浑,在这种时候来多说些什么,她只对蒋老侯爷道:“只希望老侯爷能够协助阿笙打‘豺狼’。”

    “我从不轻许诺,老夫会在必要之时助你一臂之力。”蒋老侯爷说完,忽然又沉了声音,正色问道,“可你们有没有想过,‘豺狼’倒了以后,局面要怎么收拾?”他不仅问阿笙,也是在问蒋离。

    因为知道阿笙的真实身份,此时涉及到皇权的更替问题,作为一个外人,蒋离自是不由自主地看向了阿笙,而后者嘴张了张,又紧紧闭上了。

    的确,她没有想好。

    “如果‘豺狼’倒台,上位的是其中一位皇子的话,想必他们之中任何一个,都不会轻易放过我们的。”蒋老侯爷在这里用了一个“我们”,意思是非常的浅显易懂了。

    阿笙长吸了一口气到胸腔里头,再缓缓吐出。

    让皇叔的儿子们继位,她自是不愿意看到的,因为在她的眼里,皇叔是弑君之人,他的儿子们自然也不能免于罪责,虽不至死,但依照东朝的律例,一个贬为庶人的罪名是逃不过了。

    她这般在心里想着,便也把想法说与了蒋老侯爷与蒋离听。

    “放心吧,那些人是不行的了,但是总会有人行的。”蒋离耸了耸肩,船到桥头自然直,他一向看的十分的开,反正那个位子是最不愁没人坐的了,“到了那个时候,管他什么人愿意干呢。”

    说罢,他又微微侧头,看向另一边端坐的阿笙,而后潋滟的眸子里泛起了清浅的柔光。

    他的视线在姑娘身上只停留了两秒,就又挪到了上首的蒋老侯爷身上,“到时候,我就带着你们远走江湖,天高皇帝远,咱们自己逍遥快活去。”话虽然是看着蒋老侯爷说的,但那声音里细密的温柔,却是没有掩盖的。

    “唉,这朝堂上天天都是一堆烂事,我也早就想撂挑子不干了。”蒋老侯爷眼神里也有些遗憾,他何尝不想带着自己的老妻周游天下去,可惜现在的朝中局势却不是个适合的时候,罢了,再等等吧,或许终会等到那时局顺遂的一天的。

    不过也许是出身于皇家,对于东朝的传承阿笙还是做不到如蒋离他们这般洒脱,她不能说走就走,而把她父皇祖辈的基业送入一个不明不白的人手里。

    每当这个时候,她就忍不住要想起那个温雅俊美、青衫磊落的青年来,如果……如果二哥还在的话……

    不过很快,她又收拢回了自己的心神,不再想那些不可能的事情了。

    “继承的人我倒是想到了还有一人。”她低声道,“峪王宅心仁厚,也是可以信任的。”

    蒋老侯爷摇了摇头,峪王的性格他也是了解的,他的爱好基本上与文帝一致,专心于追求文雅一途上,若谈及官场中的尔虞我诈,峪王作为一个闲散王爷根本不是个适合的人选,不过他没有说出来,也罢,或者像蒋离小子说的,船到桥头自然直。

    从蒋老侯爷那里出来以后,阿笙还是没有展眉,蒋离跟在她身畔,不时将眼神落在她脸上,对于她的心事他也懂。

    “南征的事情如果无法阻止,你就想办法提前告知越人吧。”他的声音不大,随着夜风低柔的传入阿笙的耳朵里。

    “蒋离,谢谢你,你已经为我做了很多了。”阿笙心里暖暖的,这时候她是打心眼里的感谢自己身边这个青年,在她最需要帮忙的时候,他总是像一轮骄阳,如火般温暖着她。

    蒋离只是将嘴角轻轻扯了扯,“我不需要你的感谢。”

    阿笙挑眉,疑惑的将头转向他那一方,不想撞入了一对潋滟如水的深深的眼眸中。

    “我要的是你的信任。”那双无论何时都异常美丽的眸子,紧紧摄住了她的心魄,“我说过的,我会努力让你信任我的。”

    慢慢慢慢地,阿笙的唇边慢慢地勾勒出一道清淡的弧度,虽然不大,但却是不由自主的、发自肺腑的。

    “今天我说过的话也是认真的。”蒋离看着她的眼睛,继续认真道,“我不管你的身份到底是谁,待这里所有的事情了结以后,如果你愿意,我将带你走。”

    阿笙心里蓦地微微一颤,似乎有什么东西,在不由自主地破土而出,她听着蒋离的声音还在继续传入耳边:

    “之前我与你说我的游历的时候,你不是也很想去看看么?我可以带着你去喝堆花米酒,带着你去看舞火龙,带着你踏遍这山河名川,只要你想去哪里,我都可以带着你去。”

    阿笙忍不住用力狠握了一下自己的手,收回了自己的视线,她不敢问蒋离,你为什么愿意带我去?你为什么愿意对我这么好?

    她现在……甚至不敢对他说一个“好”字。

    因为未来变幻无常,他们都知道接下来要面临的事情是多么的危险,她不敢,亦不能,在这样的时候放任自己随着心意去答应他。

    蒋离将她送回了周家大院,一直到了竹里居,他也没有等来姑娘的答案。

    他翻了墙出去,往乌衣巷十六号的方向走去,步履却并不沮丧。

    反正时间还有,他相信自己会得到那个答案的。

    日子转眼又过了数日,这些天里头阿笙都为南征的事情忙得不可开交,她连发了数封书信令人快马加鞭送回南越,又清点了周家与莫叔交到她手上的雒京产业,毕竟转移百姓与打仗都是需要用到许多银子的。

    做完这一切,她没有坐立不安的等待消息传回,反倒是拿了一本书像往常一样倚在床头看着,她已经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做好了一切,成与成,结果如何就要看老天了。

    芹姨中午给阿笙送来午膳,为阿笙讲了今日收到的南征军队最新动态,虽然诏书仍未下发,但是雒京中已是人尽皆知了。

    “姑娘,今天的午膳多吃些吧,不然对身体不好。”芹姨对阿笙劝道,又看了姑娘一眼,发现她手中拿着的书一早晨了都没翻过两页。

    显然,姑娘虽然看着能稳得住,其实心里头也还是放不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