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仙道大世 » 第十四章:坐化之地,仙道何寻

第十四章:坐化之地,仙道何寻

    白云生使劲摇头,试图将自己那个可怕的想法甩出去。

    白云生深吸了一口气,尽可能使自己冷静下来。

    白云生再次将目光投在那九柄飞剑上。

    这九柄飞剑皆是上品灵器,蕴藏着澎湃的剑气,历经不知多少年而不朽,外表或许看起来不过如此,甚至平平无奇,但是一旦有人掌握它,布下剑阵,每一柄的威力恐怕都不弱于他自己那口洞渊剑。

    这种无主飞剑一般可以用养剑葫芦收齐,白云生哈哈一笑,丝毫不慌,看向了腰间的那个养剑葫,而此时,养剑葫也似乎感受到主人的想法,轻轻摇晃起来。

    “葫芦知我也!”

    白云生哈哈大笑,取出葫芦,捏了个收剑诀。

    “收!”

    “咣当咣当!”

    养剑葫传来一阵阵恐怖的吸力,然后,那九柄飞剑受到一股吸引力,嗡嗡嗡的震动起来,缓缓飞至半空,停歇一小段时间,那些飞剑好似乳燕投怀般化作道道流光,一柄柄先后射入那养剑葫芦之中。

    “如此,便好了。”

    白云生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他能感受到葫芦中那九柄飞剑的存在,而且还在蕴养中缓缓磨合,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可以为他真正所用,化作剑阵,攻防一体,千里取人首级!

    白云生一拂衣袖,踏入了洞中。

    洞中并不是白云生想的那般,有什么亭榭歌台,仅仅只有几座石室罢了。

    那些石室看起来也是非常简陋的,几乎没有什么摆设,光溜溜的一片,在右侧的书架上,放着几卷古籍,但也许是时间太久了,也就早就腐烂掉了,散发着一股难闻的味道。

    只见正前方那座石室,门是大打开的,可以清楚的看到石室的正中心,盘腿坐着一位道人。

    道人羽衣星光,不沾一丝尘染,一头墨发不加束缚,散开来,垂目打坐,怀中放着一卷古经,浑身肌肤依旧红润有光泽,好似血液也在流动,栩栩如生,宛如真人。

    “没死!”

    白云生惊呼一声,顿时脸色大变。

    “不!不对!”

    白云生仔细一感受,收了神。

    刚才白云生是被吓到了,以至于方寸大乱,乱了道心,这时才发现,这道人尽管看上去宛如真人,容貌依旧,但是已经没了呼吸和心跳,再仔细一感受,道人的神魂早已魂飞魄散了,只是肉身太过于强大,没有腐朽,才显得如此这般。

    “玉骨成,肉身长存而不腐。”

    “这是结丹真君啊!”

    白云生惊呼道。

    手一招,道人手中的那卷古经就飞至白云生手中。

    这古经道人临死都抱在怀里,不用说,定是什么重要的东西。不说其它,能被一位结丹真君拿到手中也极有可能有着重要的信息。

    “吾修行六百余载,最终成至真君之位,可叹天地末法,难于栖身也!生不逢时,憾矣!憾矣!”

    翻开古经,映八眼帘的就是这么一行血字。

    白云生轻轻点了点头,结丹真君的理论寿命是六百载,这位真君坐化之时距今也不知有多少载,便是一般的元婴大修,也得陨落。

    道人的这具身体,,是一具空壳了。这只是他证就的真君之体、先天道体罢了,冰肌玉骨,一般数千年都不会腐朽。

    这古经材质很不寻常,乃是用特殊材质铸造而成,非金非铜,非竹非纸,几百载过去了也依旧不见半分腐朽的痕迹,摸起来触感光滑,冰冰凉凉的,极为舒服。

    白云生微微颌首,写下此绝笔的真君,想必心神激荡,内心悲愤不已,直接用自己的灵血当作笔墨书成这么一行字,宛如血痕,可谓是字字泣血,使人闻者伤心,看者落泪,白云生都好似感受到这位坐化的真君在临死前的那种绝望的情绪。

    “生不逢时。”

    白云生心中一动,想必这位前辈所在的那个年代,也都存在着灵气枯竭这个现象了,不过应该枯竭的不是很严重,不然也不至于支持修成结丹。

    不再多想,继续向下看去。

    “吾生于周朝,自幼向往仙人之乘风驭气行于天地的大自由,于是游历于名山大川,最终在一处山洞中偶得前辈高人剑经一部。不敢懈怠,日夜苦练,终年二百载成就结丹,练得飞剑九口,自曰:‘重台真君’。”

    接下来的内容,自然就是这位真君的自述。

    接下来的一大篇,讲述了这位重台真君是如何的意气风发,遨游四海,修炼飞剑,威震世间的。

    开始的时候,重台真君还自持寿命悠长,以为天下之大任由我去,颇有一股没有知己道友,匹敌修士的独孤求败之心。

    可到了五百载后,重台真君才发现,这个世界的灵气正在快速枯竭,再不复之前那么浓郁,天下的修士数量正在快速减少,而整个天地都好似变成一个大牢笼,让人逃脱不得。

    于是后知后觉,开始伙同当时东西方硕果仅存的几位同为结丹修士,开始拼命的寻找出路,寻找逃脱这颗星辰,这片灵气枯竭的天地,期间也试图寻找灵气衰败的原因,可也找不到原因。

    任他翻阅古籍,踏足世间的几乎每一个角落,都找不到办法。

    期间找到过一处断绝的路,可是那路早已断绝。

    “修成真君至今,六百一十六岁也,感到大限将至,苦我穷尽余生,也未尝发现有离开这片天地的法门,唯有那处似有路,但“门”也早已断绝、封闭。”

    “吾之路,自此绝矣!”

    写到最后,那股遗憾之意好似化作惊涛骇浪扑面而来,使得白云生也一顿沉默,为之感染,为之默然。

    “唉!”

    白云生悠然一叹。

    “吾辈修士,真可谓生在了一个好时代!再不用为灵气发忧。”

    白云生朝这道人作了三个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