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隐秘的家 » 第一章 隐秘的村落

第一章 隐秘的村落

    远山初见晓,晨霭奏烟波。

    李从微睁开眼,慢慢平复着心跳:

    …怎么又是那厮!

    自打上个月在族老家遇到了族兄李澜,这人就时不时闯进她梦里。

    有时候明明是个美梦,就像刚刚,她梦到自己竟然出村了!可画面一闪,又回到了遇见李澜的那天,那张明眸皓齿的脸,冲自己脉脉一笑。

    这一幕反复在脑海中出现,李从微按住躁动的胸口,一颗心砰砰乱跳:万年面瘫脸的李澜忽然冲她笑了,难怪自己当时会是那般反应!

    那时也不知是怎么了,她好像被人劈头打了一闷棍,脑子一片空白,身子也动弹不得,忘了行礼不说,还发不出声来。

    简直…

    丢死人了!

    唉,谁能想到一个平日里毫无交集的族兄,会无缘无故的对自己笑呢,笑就笑吧,还笑的那么好看。

    简直…

    岂有此理!

    一想到那张俊美非凡的脸,那双亮如黑曜净如湛空的杏眸,李从微是又气又恼。

    气自己怂,居然不敢直视那双眼睛,生怕被里面的璀璨灼伤。

    恼的是,好看怎么了,就算你李澜美到天怒人怨,也不能随便在别人梦里进进出出吧!

    傻子

    尽管当时李澜没出声,但李从微看的真切,那口型分明就是这两个字!

    这些天来,这两个字如同魔咒一般日日萦绕在李从微心头,她哪傻了?只是当场没反应过来而已!

    李从微掀开被子,一屁股坐了起来,她用力甩了甩脑袋,似乎这样就能将李澜的脸彻底甩出去。

    “李从微,吃饭了。”

    不多时,张氏叩响了门板,紧接着,一只毛茸茸的大狗钻了进来。

    “平安,别上来!”这只大狗名唤平安,是李从微她爹从番邦带回来的,深受全家人的宠爱。

    平安乖巧的蹲坐在李从微的床边,李从微摸了摸它的脑袋,慢吞吞的穿起衣裳。

    “李从微!”张氏开始催了,她可从来不是一个好脾气的女人。

    李从微忙沾湿帕子抹了把脸,以手为梳,边走边绑头发。

    “娘…”

    “赶紧吃饭!”

    李从微边应着边走到饭桌,端起张氏给她冷好的温水,“娘,假如有一天,我不小心傻了…”

    “干嘛假如啊,”张氏给女儿整理了一下发髻。

    ......

    “那有没有法子,让人看起来不傻?”

    “找傻子玩。”

    ......

    算了,这种事还是不要告诉娘亲,免得她老人家又像上回似的,天天烧香拜佛,屋里头都呛得能熏腊肉了。

    那段时间,连往日里一开门就往屋里钻的平安,怎么叫都不进来。

    “想啥呢,”张氏将碗往李从微面前推了推,“快吃,吃完去上学。”

    “娘…”

    “快吃,不准问问题。”

    不准问问题——

    村规第一条,

    族规第一条,

    家规第一条。

    很好,李从微默默夹起一颗白净的鸡蛋,接下来,她娘一定会说:

    “下了学早点回家,别乱跑,不准出村子。”

    不准出村子——

    村规第二条,

    族规第二条,

    家规第二条。

    以前李从微小的时候还会问,为啥叔叔伯伯们能出村,爹爹一走就好几个月不回来。

    现在她不问了,村里所有的孩子,都在与大人斗智斗勇的成长的过程中学会了闭嘴。

    “知道了。”

    “那就快吃。”张氏继续催促。

    烫啊!李从微呲牙咧嘴。

    “像什么样子。”张氏边说着边抽出干净的帕子递给女儿。

    “我爹什么时候回来?”李从微嚼着腮帮子小声地问。

    “不准问问题,”见女儿一脸坚持,张氏只好拿出杀手锏:“我也不知道,该回来的时候就回来了。”

    很好,该回来的时候就回来了——

    村规第三条,

    族规第三条,

    家规第三条。

    看来早饭不会有什么收获了,吃完饭,李从微很快便出了家门。

    二月初的清晨冷沁中带着一丝温润,李从微深深地吸了口气,学着她爹走路的样子,背着手往书院走去,手中的书包硌在屁股上一跳一跳的。

    高屋青砖墨瓦,石板鳞次栉比,入其中,如画中。

    渐渐的,路上行人多了起来,相识的人或低头见礼,或熟稔谈笑,村子在孩子们的笑闹声中醒了过来。

    这是一个隐秘的村子,坐落在一片河谷之上,群山环抱,不为世人所知。

    若是外人不小心闯进来,一定会惊讶不已:大概没有什么地方比这里更不像个村子了。

    整个村子依山而建,像是矗立在一幅巨大的棋盘之上,被三尺多厚的实心岩层层围护,有城有郭,墙体足有一丈多高;屋舍俨然,修建的十分考究,多为三进四合;更有甚者,在村中央的位置,有一座类似宫殿的建筑,院落极大,气势磅礴;

    村子周围的高地之上都有或明或暗的哨岗,北面坡地更像是边军的营地,战马、弩车、兵刃、校场,样样齐备。

    东边的山上建的是祠堂,去过京城大相国寺的人或许会觉得眼熟;西岭上是书院,曲径通幽,怪石林立,光藏书阁就有五处。

    只有河谷较为平缓,圈养着牲畜和家禽,都是十分珍贵的品种;层层梯田里种的不是外面常见的稻谷,而是极品黄金稻。

    家家养花,户户垂荫。

    对村里的大多数人而言,这里或许是个不错的避世之所,但对于一心想去外面的人来说,这儿绝对是个不折不扣的牢笼。

    外面的人进不来,里面的人出不去。

    即便身在外,心也是画地为牢。

    尤其像李从微这样的女孩,大概一辈子都不能离开这里。不像男子,还有出仕入世的机会。

    而且很快他们之中就有人能出去了:今天是开学头一天,按例要公布下场的学子。

    往书院去的路并不宽绰,小路的两旁一面是桃林,一面是梅林。李从微拾级而上,跟着族姐李鶁鱼贯而入。

    女学在书院入门的右侧,同男子一样,都是六岁入蒙学。不同的是,女子十五岁离学,男子十八岁。

    期间,他们共要学习十门课业,分别是:礼、乐、射、御、书、数、农、医、厨、制,成绩优异者离学后可做教参——这也是李从微唯二的期盼,如果…无论她怎么努力也出不了村,那么留在书院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女子是不下场的,对此李从微兴致怏怏,但架不住李鶁爱凑热闹,只好随她一道去看榜。

    “快看,有我三哥!”李鶁兴奋地指着榜上的第一个名字。

    李从微扶着李鶁的肩膀踮起脚尖向里探,今年选出来的学子共有五人,除了李鶁的三哥李翀,还有——

    李澜?!

    奇怪,怎么会有他。

    李从微和李鶁不约而同的看向对方,都从彼此眼中看到了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