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革鼎之大秦帝国 » 第八章 火铳

第八章 火铳

    山坳入口不远处的溪边,这里地势平坦,很适合卸货,秦川把刘铁柱等留守人员喊出来,让他们帮忙把货物从五辆大车上搬了下来,小山般的物资堆积在地上,留守的众人看到这么多生活物资都很开心,有了这些生活物资,就有了生的希望,大伙也就有勇气继续在大漠存活下去了。

    先前秦川给他们讲的那些大道理,什么解救汉人,这些并没有让他们感到热血沸腾,相反,他们感到很迷茫。他们只是生活在大明最底层的百姓,被鞑子掠来草原后浑浑噩噩地活着,获救后也不知道今后的路在何处,这里距离大明边关上百里路,沿途凶险无数,单个人别想独自回明了,可待在大漠怎么办?离开鞑靼部落怎么活下去?这些都让他们感到迷茫无措,现在有了这些生活物资,至少暂时可以安然待在这个山坳里,不至于饿死了,至于以后如何,听恩公安排就是。在他们那朴素的道德观念中,你救了我,只要要求不过分,我就听你的,如是而已。

    再说,虽然大漠比关内荒凉,物资更匮乏,但目前众人在秦川的帮助下刚脱离鞑子的魔爪,没有人欺负的日子其实还是很舒服的,想想在大明的日子其实也不好过,贪官污吏横行,苛捐杂税无数,吃不饱、穿不暖,还有服不完的徭役等等。与其回去受欺负,不如跟着秦恩公在草原发展更自在些。

    周顺看着这些人,虽然他们衣着破烂,瘦不拉几的,但面色还好。看着众人兴高采烈,有说有笑的样子,周顺不由一阵感慨,现在是夏天还好,等到大漠飘雪之时,这伙人不知道怎么度过去。

    他对秦川道:“秦公子这个藏身之地有点小了,要是鞑靼人来攻,可不好抵御啊。有没有想过带着这些人回大明去?”

    “无妨,附近暂时没有大部落,我们也不会在这里久待,不久就会转移的,我把他们从鞑靼人手里救下来的,现在大漠还有很多像他们一样受苦的汉人,多是之前鞑子南下掳掠来的大明百姓,我打算在大漠草原上发展,到时候尽量解救这些可怜人。周管事为人不错,以后我这边发展起来,少不得要麻烦你们马帮的人帮忙运输物资,到时候请周兄多多关照。”

    “好说,秦公子高义,真要是能把这些同族解救出来,就是无上的功德了。以后还有生意可以直接联络在下,在张家口一带周某还是比较熟悉的。”

    两人攀谈了一阵,结清尾款,周顺等人告辞离去。

    秦川吩咐众人把物资搬进山坳,然后带领众人拿着这次买来的镢头等工具开始修路。

    没错,就是把进山坳口的路面填平,好把自己的越野车开进山坳里,免得停在外面被人发现,之前都是弄些树枝进行遮蔽隐藏,现在终于可以停到山坳里了。

    众人忙活到天黑,总算把货物搬完,把路修好。

    第二天一早,旭日东升,朝霞映云。

    张三八早早就爬起来,吃过早饭,就兴奋地来找秦川。

    昨天晚上秦川告诉他,这次买了不少熟铁料,让他试着打造火铳看看。

    “公子,大明的火铳种类繁多,其中比较有名的有鸟铳和鲁密铳,都是目前大明最先进的火铳,现在的明军主要装备鸟铳,鲁密铳相对于鸟铳射程更远,射得也更准些,不过造价也更高,不知公子想要打造哪一种?”

    “你说说看,这两种火铳的具体情况,有效射程各是多少?”

    “公子,什么叫有效射程?这个小人不懂。”

    “有效射程指的就是火铳瞄准目标射击时,可以达到预期的准确度和威力的距离。比如说如果一般的弓箭射出的箭可以在50步内准确射中敌人,给敌人造成一定的伤害,那么弓箭的有效射程就是50步,清楚了吗?”秦川答道。

    张三八闻言回道:“小人明白了,回公子,鸟铳铳管长约三尺,使用熟铁卷管打造而成,重约6斤,有效射程可达60步左右,再远准头就不行了,而且破甲效果也会下降。而鲁密铳铳管长约4尺5寸,重约8斤,有效射程可达100步。”

    秦川听了感觉还不错,这个时代一般的步弓有效射程大概40多步,不足50步,马弓射程才30多步,当然要射得更远也可以,但多数只是采用抛射的方式进行浪射,集火的情况下还可以,只要不怕浪费箭矢,总能射中一些目标,点杀的话就毫无准头了。所以百步穿杨的神箭手简直万中无一,不仅要超强臂力支撑,还要长年累月不断练习才可能掌握,而且不可持续开弓,射不了几箭就会脱力了。而以现在大明贪腐横行,吏治腐败的情况,明军能到手的给养少得可怜,因此几乎所有的明军将领都把钱粮用来养少数家丁了,大多数士兵吃的都是些霉烂的陈粮,别说吃饱,估计吃不死人就要求神拜佛了。这样的士兵还有体力开强弓?除了那些将领的少数家丁之外,根本就没有能打的。

    其实这个时期的东虏,在老奴的带领下其实打得并不轻松,辽东乃苦寒之地,在辽东经略熊廷弼的封锁下,建州女真部落也是吃不饱饭的,老奴除了会杀人,根本不会治理,他的治下多数人根本吃不饱,所以女真弓手多数也是在40多步这个程度,只有少数精锐可以达到50步以上的射击水准,东虏战力巅峰是在后来皇太极时期。这个阶段其实除了老奴比较狠,军法比较严酷,使得建州女真打仗时怕被老奴斩杀,所以不敢后退,敢打敢拼以外,军队战斗力并没有强大到不可战胜的地步。可惜这时的明军更烂,所以显得东虏很强。

    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天启元年发生的浑河之战,当时老奴趁着辽东经略熊廷弼去职,巡抚袁应泰举措失当的机会进逼沈阳,在浑河之畔与秦邦屏率领的四川白杆兵及戚金等人率领的已经在走下坡路的浙兵展开了一场血战,这一战异常惨烈,直接打破了后金虏兵不可战胜的神话,虏兵久攻不下,死伤惨重。最后还是老奴命令李永芳找到被俘的明军炮手,靠着这些明军炮手开炮轰击那些力战而竭的川浙之兵,才最终惨胜。一向瞧不起火器的老奴和他的后金军,却要靠着火炮取胜,这真是莫大的讽刺!而最大的讽刺还是那些屡战屡败的辽东兵,那些无耻的辽东将门,为了逃避战败的责任,故意夸大了后金的战力,什么“后金不满万,满万不可敌”这样的鬼话都出来了,事实上老奴时期的后金远没有那样的实力。

    秦川想到此处,对张三八说道:“那就先打造鲁密铳吧,一定要打造最好的,造价高点没关系,但千万不能炸膛!”

    “得嘞,公子瞧好了,不是我吹牛,只要有足够的铁料,我保证打造出最好的火铳,只要不是大大超出标准药量进行填充火药,就绝对不会炸膛。”

    “好!人手我可以给你,你随便挑。你也可以看看谁合适的挑两个做徒弟,毕竟你一个人也忙不过来。”

    张三八闻言不由面色一苦,迟疑着说道:“公子,这,这有些不妥啊,这可是我爹拼了命钻研出来,准备传家用的,现在我教给外人,没法向我爹交代啊,以后见到我爹他不得打死我啊。”

    秦川不由得失笑道:“三八啊,你这格局小了啊,你看看,古人发明的刀剑可比得过我们的火铳吗?”

    “比不过。”

    “这不就结了吗?我们要学会创新。古人发明了刀剑,后人发明了比刀剑更先进的弓箭,现在又有了火铳,你觉得以后会不会有比火铳更厉害的武器呢?”

    “小人不知道,估计会有吧。”

    “什么叫估计,那是肯定的,你看大明以前的火铳就没有现在的厉害,我们仿制改进了倭人的鸟铳,还有鲁密铳也是仿制来的,我听说眼下西洋人已经研制成功了不用火绳的自生铳,他们称之为燧发枪。你看看,别人已经研究出了比鸟铳和鲁密铳这种火绳枪更先进的火器了,你还打算留着你那些手艺当传家宝?怕不是过几年就要被淘汰了。所以你要多教些徒弟,然后带着他们一起研究出更先进的火器,到时候见到你爹你可以理直气壮地告诉他,你已经超过他了,他的那些手艺都过时了,不用留着传家了。你看那样是不是更牛啊?”秦川开解道。

    张三八闻言一惊,忙道:“公子说的可是真的?那燧发枪真的很厉害吗?”

    “当然是真的,据说燧发枪采用击锤打击燧石产生火花,进而点燃火药。这种方法大大简化了发射过程,提高了火铳的发射速度和精准度。可比火绳枪好使多了。”

    “那感情好,原来还有这么好的办法,我以前怎么没想到呢,用燧石产生火花取代火绳,这个想法太好了,公子,我准备研究一下怎么才能打造这样的燧发枪,不知道公子还了解燧发枪的哪些信息,能不能给我说一说?”

    秦川闻言一笑,他以前也是个军事迷,没少在网上搜索各种火器的构造图纸,燧发枪的构图自然是有的。

    当下,他把燧发枪的大致结构给张三八描述了一下,说道:“我这也是听说的,具体怎么样,还需要你去实践。当务之急是先把鲁密铳打造出来,给大家装备上火铳,让大家有自保之力。所以你要赶紧教几个徒弟,等他们能熟练打造鲁密铳了,你就可以有时间去研究燧发枪了。至于你那些徒弟,毕竟是从你这儿学到的手艺,因此以后他们赚了钱必须要分一部分给你,以后他们自己带徒弟也是一样分一部分给他们,这样的安排你觉得怎么样?”

    “那,那要分多少给小人?”张三八不好意思地问道。

    “就3成吧。”

    张三八闻言高兴道:“成,小人没意见,就按公子说的办。”

    “那你去选人吧。”

    “是。”

    吩咐完张三八,秦川把所有人全部集中起来。

    “大家都过来,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之前张三八说他会打造火器,接下来我会让张三八给大家打造火铳。大家都知道,我们汉人不比鞑靼人,他们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从小就会骑马射箭,所以我们在这方面是比不过这些鞑靼人的,为了让大家在草原上有自保之力,我们必须另辟蹊径,火铳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玩意儿只要一个普通人好好练习一段时间,就可以干掉一个辛苦练习多年的弓箭手。我已经问过张三八了,他准备打造的火铳是目前大明最先进的火铳———鲁密铳,可以射杀100步以上敌人,而一般的弓箭手使用的弓箭射程只有五十步左右,所以只要大家以后认真练习使用火铳,我们就会比那些鞑靼人更厉害,只要火铳在手,就不必担心鞑子来打我们,反而是鞑子需要害怕我们了!”

    众人闻言都大声欢呼起来了,他们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拿着火铳对着鞑子疯狂射击的情形,鞑靼人前仆后继,不断骑马冲杀过来,火铳射击声不断响起,啪啪啪啪啪啪……鞑靼人接二连三惨叫着倒下马去。太解气了!

    秦川抬手制止了众人的欢呼,继续开口说道:“现在的问题是只有张三八一人会打造火铳,所以需要再找几个人给张三八打下手,这样才能更快地打造出火铳武装大家。如果有人能够被张三八看中成为他的徒弟,以后就可以跟着张三八学习如何打造火铳。好了,现在大家考虑一下,有谁愿意给张三八打下手的?”

    秦川话音刚落,刘铁柱就跳出来表示自己愿意帮忙。李铁蛋和张元两人紧随刘铁柱之后表示愿意跟着张三八学习打造火铳。

    “还有个情况要跟大伙说清楚哈,这火铳的打造之法是张三八的家传手艺,他原本是不想教大家伙儿的,是我劝说他教给你们的,所以作为回报,以后张三八收的徒弟,出师以后赚的钱要分给张三八3成,当然,以后你们自己带徒弟也是这样,大家考虑好了再决定是否拜师。”秦川补充道。

    “公子放心,现在大家困守大漠,应该同心协力共度难关,我愿意给张三八打下手,收不收徒弟都不打紧。”张力开口说道。

    众人闻言都纷纷点头赞同,大家现在最需要的是安全,光靠秦川一人不行,必须尽快把大家武装起来,才能在草原上生存下去,所以都踊跃提出给张三八打下手。

    最终,刘铁柱、李大嘴、李铁蛋、王五、王二蛋这些以前种地的农夫被指派给张三八打下手,主要是抡锤子需要力气,这些庄稼汉子正合适。打造过程中如果张三八发现有谁可以当他的徒弟就收下来认真调教,火铳质量不过关会炸膛的,所以一开始只能是张三八亲自动手打造,其他人只能在边上打打下手,顺带着观摩学习。

    目前他们还没有找到煤矿,只能采用木炭加热熟铁来打造火铳,所以第一步就是先烧炭,顺带着把打铁用的炉子这些垒起来,条件有限,所以一切从简,一群人忙得热火朝天。

    曾小乙负责拿着望远镜在入口处放哨,张宝带着牛猛负责把剩下的牲畜赶去附近的草地上放牧。

    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