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革鼎之大秦帝国 » 第十六章 炼铁与练兵

第十六章 炼铁与练兵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唐朝著名边塞诗人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里所描述过的那种寒天冻地、白雪飘飞、冰封万里的塞上景象,正是十月中旬的大漠草原的生动写照。

    十月的草原,冬季已然悄然来临,大漠深处的初雪悄然落下。夜晚寒风凛冽,飘飘洒洒的雪花漫天飞舞,如梦如幻,随风潜入夜,装扮寂无声。

    次日清晨,出门一看,整个草原已经披上了一层厚厚的白雪,草地上的厚厚棉絮,屋顶上的白色毡子,树上的白梨花,以及人畜呼出的水汽在冰天雪地里形成的氤氲缭绕。

    始源山上,四野一片白茫茫的,一片冰封之下,神机营和第一骑兵团的众将士也没法进行军事训练。

    早上吃过早餐后,除了安排值岗人员外,秦川把神机营众将士以及第一骑兵团的众基层将领一起带到一间新修的大房子里学习文化知识。

    这间大房子就是以后大家开会用的大礼堂,里面足以人挨着人地挤下好几百人,现在正好用来作为文化课教室。

    室内,一个身着儒衫,身形高大瘦削,年纪四十岁上下的断须男子正在一块大大的黑红色木板上用石膏制作的粉笔写上汉字,教导大家识字。

    这个男子名叫张晟,原是山西大同府的一个秀才。从小聪慧,又是家里嫡长子,父母看他聪明伶俐,便决定让他读书科举。在大明读书可是一件很费钱的事,一次次赴考,花费的盘缠及其他各种开销如流水般,故此一般家境清寒的人家是没法供养出一名有功名的读书人的。

    张晟在早年考中秀才后,意气风发,闻名于四邻,父母家人很是为此高兴,以为张晟年纪轻轻就能中秀才,自家必定会出一名举人老爷,因此更加支持张晟科举,哪怕为此倾尽家财也无悔,而张晟也是自信满满,继续参加科举。

    可惜后来张晟却好似已经用光了自己所有的好运,他多次参加乡试却未能中举。本来还算殷实的家业因为他多次参加乡试,导致入不敷出,父母犹如输红眼的赌徒,不得已打算一狠心变卖为数不多的家产支持他继续举业。张晟眼见家财即将散尽,而科举却遥遥无望,心灰意冷之下,他制止家里变卖家产,不再寄希望于科举,父母多次劝说他继续举业,见张晟始终提不起劲读书,万分失望无奈之下,不再管他。

    为了重振家业,张晟找了一份账房的活计,跟着大同府的一个小商帮跑关外的生意。做关外的生意风险大,但收益也高,张晟作为账房,跟着远去关外可以有更高的薪水,所以他选择了冒险。

    前面几次跑商都没有出事,张晟也获得了不菲的收入,这让他胆子越来越大,对跑关外的风险不再那么担心,不曾想两年前在一次跑商时商队被一个鞑靼部落给俘虏了,张晟也成为了该部落的一名低贱的汉人奴隶,吃了不少苦头,受尽磨难屈辱。

    前段时间腾格里部落联盟对周边小部落进行兼并时把张晟所在部落给吞并了,按照秦川要求,所有汉人奴隶都被送到始源山这边,张晟因此才得以解脱。

    因为秦川目前手底下识字的人没几个,张晟这个拥有秀才文凭的人已经是高知了,所以他被秦川委任为后勤保障司司长。平时负责管理全部的账目,保障全军的军需物资等,闲暇时负责给这些战士进行扫盲教育。

    秦川虽然在后世上过大学,但那时学的都是简化字,与这个时代的好些汉字还是有一定差别,一些生僻汉字秦川甚至不认识,所以他也跟着学习如何读写繁体字,当然他主要是为了监督这些火铳兵和骑兵将领学习。

    房间里,只见众人一脸苦大仇深、生无可恋地跟着张晟念着木板上的字: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对于这些火铳兵来说,学习这些方块字简直比他们训练难上太多了,学起来简直要命,这些看上去弯弯拐拐的方块字总是读不会、写不对、记不住。

    他们宁愿在驻地挥汗如雨,更加刻苦地训练,也不愿意来这里学习受罪。特别是对那些蒙古汉子,别看一个个在训练时表现出色,可在这里经常因为学不好而被罚抄、罚写、打手心。当着这么多人,简直太尴尬了!

    可惜秦川深知为将者不能没有文化的道理,不求他们未来能够吟诗作对,但必须认识常用汉字,可以看懂简单的公文命令。这批人就是未来的将官人选,是队伍的种子,将来扩军全靠这些种子,所以秦川非得逼着大家伙儿学习不可,甚至天天跟着他们一起学习,让众人连偷懒都做不到!

    由于《三字经》浅显易懂,朗朗上口,因此被秦川指定用来给这群火铳兵和骑兵将领开蒙,这样的课程已经进行了好几次课了。

    张晟一边教大家朗读,一边解释经文的含义。秦川在一旁仔细听他讲解,对于经文中好的地方秦川任由张晟讲解,但其中的一些不恰当的地方,不能任由儒家解释的一些话语,秦川需要重新给这些士兵解释,辩证的告诉大家一些兴乱治世的道理,告诉大家这个世界不光有儒学,还有其他的学问,要让大家对所有的学问一视同仁,不要崇拜儒学,歧视其他学问。

    最关键要告诉大家对历史上的一些人物的评价,不能受儒家影响,让这些读书人继续高高在上,不然战士们看到读书人就会产生敬畏心,这很不好!在秦川这里,读书人也必须和其他人一样,成为治下之民,没有高下之分才行,一开始就不能让他们产生优越感,以统治者自居,说什么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样的言论,这对以后的发展不好。

    每次当秦川在一旁解释这些道理时,张晟总是一脸纠结地欲言又止,想要打断秦川的话,他觉得秦川在歪曲圣人的言论,在亵渎儒学。

    可惜第一次课的时候他就被秦川给警告过,自己要的不是教出一些儒家的书呆子,去把孔孟之道奉为神圭,而是需要一批真正有才的人,而这些人不能过多地学习儒学,只需要会基本的读写能力,其他的东西秦川会亲自进行教导。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自己需要什么人才,必须自己来教育才可以塑造出来,不能任由这些儒生来教,否则教出来的还是儒生,还是认同儒家那一套,那样就有违秦川的初衷了。张晟很是纠结,可惜在草原的时光里已经磨灭了他身为读书人的傲气,他现在也没有底气对抗秦川,所以虽然很想反驳秦川,最终却只能默默地任由秦川“歪曲”圣言。

    每次课讲完文化课后,秦川都会给众人讲一个故事,讲的都是上下五千年的华夏历史文化,对其中宣扬的爱国主义,奉献精神等内容,秦川加入自己的理解讲给众人,这里因为有蒙古人,秦川特意杜撰了一部分历史,真假不管,重要的是必须把草原人的祖先和汉人祖先联系起来,告诉这些蒙古人,草原人和汉人的祖先是一家,只是后来分成了两部分,现在大家又走到一起来了,所以以后大家还是兄弟。

    秦川讲到这里,只见那些火铳兵都沉默不语,表情愤然。

    秦川知道双方的仇恨和矛盾没那么容易化解,毕竟这些汉人之前被掠来草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有些人甚至有亲人被鞑靼人杀死或虐待死的,这样的仇恨不是一下子就能揭过去的,目前都是靠着秦川的威信压着,时间久了难免会爆发出来,所以秦川不得不对他们进行开导,把矛盾往大明上层和鞑靼大部落高层身上推,同时对一些穷凶极恶的小部落头人,秦川准备悄然布局除掉,这样等时间长了,双方慢慢转移仇恨就好了。

    上完文化课,秦川正准备给众人讲一下大禹治水的故事,准备继续忽悠众人夏商时期蒙汉都是华夏族一家。突然一个值岗的士兵快步进来道:“报告营长,腾格里部落联盟代首领庆格尔特带人上山来了,说是有急事找您。”

    秦川闻言让众人解散,跟着值岗士兵去见庆格尔特等人。

    庆格尔特此次来山寨主要汇报这段时间的部落联盟活动情况及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如今联盟又兼并了几个小部落,目前触角延伸至一个名叫巴林的中型部落,这个部落大概有3万多人,实力不比腾格里部落联盟弱。现如今双方接壤后,因为争夺牧场的原因已经发生了几次小规模的冲突,巴林部落蠢蠢欲动,大规模冲突随时可能爆发,因此庆格尔特来请示秦川该如何对待巴林部。

    秦川沉吟片刻,问道:“巴林部这几次冲突表现得怎么样?是对方还是我们部落先引起的冲突?”

    “回神使,巴林部落的人很蛮横,以前这一带就数他们最强,所以对方根本没把我们腾格里部落联盟放在眼里,多次派人驱赶我们的族民,几次冲突都是对方先动的手!”庆格尔特回道。

    秦川闻言道:“看来必须尽快解决掉这个巴林部落才行,那就先动手为强,你等一下去找后勤保障司领取五千套棉甲以及足够五千骑兵作战用的箭矢,回去后除了那三千人的预备骑兵团,你们再在部落联盟征召两千骑兵,组成五千人的预备骑兵团。

    然后让新组建的那两千预备骑兵守卫部落,将以前的那三千预备骑兵团成员给我武装起来,等待本神使的命令。”

    庆格尔特恭敬地领命,然后带着随从去后勤保障司领取军需物资。

    秦川让人把第一骑兵团的秦英等四个营长和神机营第一连连长王威都叫来,问道:“你们的麾下训练得怎么样了?”

    王威闻言开口道:“目下全连战士已经可做到很熟练地射击了,准头也已经练出来了,120步内大家都可以做到对人、马等大的目标的精准射击,多数情况下不会偏离太多,100步以内更是基本可以精确命中目标。”

    秦川闻言点头表示认可,所谓很熟练,就是这些士兵可以做到二十秒左右射击一次,这样的火器部队已经可堪一战。

    他抬头看向第一骑兵团四个营长,第一营营长秦英上前道:“回团长,第一骑兵团目前已经完成全员铁甲换装,兵工厂生产的铁甲质量很好,很轻便,防护能力很强,目前全体骑兵战士的士气很高,敢与任何部落开战!”

    第一骑兵团最开始使用的是从明军那里通过关系弄到的内衬铁片的棉甲,后来秦川改良的炼钢方法以后,因为可以大量生产熟铁,秦川就命工匠使用延展性好的熟铁给骑兵制作轻便的铁甲,这样骑兵的防护能力上去了,加上秦川准备的上好马刀和良弓,精铁制做的箭头,这支骑兵的战斗力蹭蹭往上涨,事实证明蒙古人确实是这个时期的骑兵最好兵源,只要给他们上好的装备武装起来,再进行严格的纪律训练,他们就能成为草原上的骑兵王者,纵横大漠无敌。

    “好。”秦川闻言大喜,双手一拍桌子站起来,草原征战,骑兵为先。

    他目光炯炯地看着秦英等四人,道:“这次对战巴林部,我要你们打出腾格里部落联盟的威风,要让周围的部落闻腾格里部落联盟而色变。所以这一战一定要全力以赴,一战灭了巴林部落,把他们的族民并入我们的部落联盟,都听明白了吗?”

    秦英等四人齐声回答道:“听明白了!全力以赴,屠灭巴林!”

    “好,你们回去抓紧整顿队伍,准备带队随我一起回部落联盟与预备骑兵团会合。”秦川道。

    王威和秦英等闻言,躬身领命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