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魔盘大唐 » 第113章 新嫩圣子见老魔

第113章 新嫩圣子见老魔

    水溶,圣族,水行一部的大长老,实力深不可测。

    他长相清秀,唇红齿白,看似十五六,实则是一个四五百岁的老魔头。

    俗话说,活得越老,人越精明,城府也越深,用在魔身上,效果叠加。

    王维不敢大意,便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暗暗警惕着,避免被他瞧出了破绽。

    “下官参见王爷!”

    来到水溶桌前,面对这个圣族的叛徒,他不甘愿地拜了一拜。

    水溶眯着眼睛,上下打量了他片刻,感叹道:“像!无论身材、面相、还是气息,王少卿都像极了我圣族之人!”

    他面相稚嫩,但声音却粗粝无比,像是砂纸打磨着玻璃,异常刺耳。

    王维忍着不适,苦笑道:“下官长成这样,常常遭到误会,苦恼不已,请王爷切莫再以此取笑在下了。”

    水溶眯着眼,微微笑着,“此事,或许并不是个误会呢。”

    王维不知他是玩笑还是真的看出了什么,不过事关生死,他只能拼了。

    “请王爷明鉴,下官祖祖辈辈都是纯正的人族,与魔族毫无瓜葛,相像之事,纯属误会!”

    “是么?为何我在你的体内,感受到了我族水行功法的波动?”

    “水行功法?”

    大凡修炼同行功法的人,都能隐隐地产生感应,气息亲和,而他混沌玲珑宝塔玄功乃是五行功法合一,与修炼五行功法的圣族人气息相合,这一点他也控制不住。

    王维暗暗捏了捏拳头,哈哈大笑道:“下官愚钝,想请教王爷一个问题。”

    “请问!”

    “王爷,人族也可以修炼魔族的玄功?”

    水溶转着酒杯,叹道:“只怕某人不是人族呀!”

    王维摇头笑道:“王爷多心了,风月宝鉴之下,可藏不得奸的,王爷若是心中生疑,何不去找铁拐大仙,问问他的镜子是不是失灵了?”

    水溶淡淡一笑,“天可欺,仙亦可欺,何况一面镜子!本王不相信传言,不相信仙宝,只相信自己看到的,察觉到的。”

    王维闻言,呼吸一滞,不知该怎么分辩。

    水溶继续说道:“从你走过来时,我便在你的眼中看到了浓浓的敌意,王少卿可否告知本王,这敌意从何而来?”

    啧~,感应这么灵敏,不愧是活了几百年的大魔头,真不好对付!

    王维急忙转动脑子,说道:“王爷见谅,在下肤黑面拙,但凡看到长相英俊,肌肤白皙的男子,心中自生怨气,有时压抑不住,王爷高风亮节,请勿见怪!”

    水溶愣了愣,半晌大笑起来,“言传王少卿善谑,今日一见果然如此!”

    “王少卿请坐!”

    “谢王爷赐座!”

    坐下后,王维知道还没有打消他心中的怀疑,便转了话题问:“敢问王爷召见,所为何事?”

    水溶道:“听闻你招揽原魔教之人为部曲,可有此事?”

    “正是!”

    这时王维才想起来,大凡归顺朝廷的魔族,都要前去找水溶报备,水溶算是归化圣族一支中的族长。

    而他招揽了杨曲,却没有报备。

    “此事是下官疏忽了,请王爷见谅!”

    “无妨!”

    水溶道:“王少卿切记,魔教之人可用,但不能重用,你要防止他们与魔教藕断丝连,暗地里做一些危害朝廷之事。”

    “多谢王爷指点!”

    两人又闲聊了几句,大多是水溶在试探,王维在小心应对,一碗茶喝完,他已汗流浃背。

    临走时,为了打消水溶的怀疑,他忽然想到了一个主意。

    “王爷,下官有一事相禀!”

    “讲!”

    王维扯着胸口的金粟子佛珠说道:“启禀王爷,其实在下所学水行功法是从佛珠中参悟得来,此法名曰观水经,取自‘佛观一钵水,八万四千虫’之意,下官不知经文来由,王爷若是有疑,可向少林寺征询。”

    水溶惊讶地看着他,大凡有异宝之人,都会仔细地藏着宝贝,唯恐受到别人觊觎,而这王玄奘居然直言相告,真是奇也怪哉。

    “玄奘乃诚人君子,是本王多疑了!”

    “王爷客气了!”

    王维暗暗地松了口气,什么观水经都是他信口胡诌的,只是为了打消水溶的疑心。

    另外,听空智说,有缘人才能参悟佛珠的秘密,别人拿去没什么用,他便也不担心被人偷去,要是真的有人来偷,那乐子可就大了。

    嘿嘿!

    回到座位上,王维发现贾宝玉、李白、陆小凤三人相谈甚欢,心里很不得劲儿,这几位都是主角,作为一个小配角,此时掺和进去是不是有点多余啊?

    于是他转过身坐到了后边。

    “让我看看!”

    “这玉真的是生来就有?”

    张钦这几个小子不知怎么把通灵宝玉弄到了手,正翻来覆去仔细地看着。

    王维凑过去看了一眼,那玉大若雀卵,美如红丹,灿若明霞,莹润如酥,有赤橙黑白绿五色花纹相护,正面用仙文写着‘莫失莫忘,仙寿恒昌’,一眼看去,便觉不凡。

    “让我也瞧瞧!”

    王维臂长手快,从张钦手中夺了过来。

    “王玄奘,你怎能如此无礼?”

    张钦对他的暴行十分不满,跳着脚想要夺下来。

    可王维身高马大,任他怎么努力也抢不回来。

    “嘿嘿,别着急,我看看就给你们!”

    王维按着张钦的头,拿着通灵宝玉仔细地打量着,又暗暗用灵气、文气、念力通通试了一遍,可是通灵宝玉一点反应也没有。

    “别试了,没用的!”

    韩湘子说道:“此玉乃是贾公子的伴生灵宝,早已认主,别人拿去了也没什么用。”

    王维老脸一红,将玉塞到张钦手中,“拿去玩吧!”

    张钦整理了一下被他弄乱的发式,抱怨了一句,“有辱斯文”,又拿着通灵宝玉跟小伙伴欣赏去了。

    “湘子可知此玉有什么不凡?”

    他坐下后,向韩湘子问道。

    韩湘子笑道:“此玉乃是一个气运灵宝,佩戴此玉,可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灵宝是生了灵性的法宝,比法宝更高级。

    王维却不怎么相信韩湘子的解释,如果此玉真是一个气运灵宝,贾府又怎么会破败呢?

    又或者其中有什么不可知的变故?

    正想着,大殿中的白玉台亮了起来,台上弥漫起一片片白雾。

    “叮咚叮叮...”

    一阵噪噪切切的琵琶声响起,好似无数的玉珠滚落在玉盘上,声音清脆悦耳,闻之使人浑身通泰。

    玉台上帘幕缓缓展开,一个美貌端庄的中年妇人坐在台上,她怀抱琵琶,半遮着玉脸,修长的手指轻抹慢挑,姿势极为优雅。

    众人看到她出现在高台上,先是一静,对她的出现表示十分地意外,意外之后,许多人立即起身,哄然叫好,口中大喊着‘裴大家’。

    此起彼伏的叫喊声让大殿的气氛沸腾了起来。

    王维不知道这位风韵犹存的妇人是谁,看到张钦几个小的还保持这冷静,问道:“你们可知裴大家是谁?”

    杜郁和李嗣懵懂摇头。

    张钦耸了耸肩,“我们只喜欢许和子许大家,弹琵琶的大概只有老人家喜欢吧!”

    这就是代沟!

    王维暗叹,又问怀素,“裴大家是谁?”

    怀素端着酒碗道:“贫僧只识杯中物,万事过眼不挂怀。玄奘若问青楼事,可转过去问李白。”

    “骚!”

    王维嗤笑一声,还是听从了他的意见,将专业的问题交给青楼里的常客李白来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