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魔盘大唐 » 第205章 南方将乱谁愿往

第205章 南方将乱谁愿往

    “薛刚和雷万春今日将被处斩?”

    许和子练完了歌,便讲起了近两个月来唐国的情况。

    经过数月的动荡,此次宫廷之争要收尾了。

    北静郡王水溶悬崖勒马,及时受伤,只受到皇帝申斥,罚他闭门思过十年;八位国公中,除了荣宁两位家,其余几家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另外朝廷开始清理一批参与谋反的太子党羽翼,其中文臣大都被贬官去职。

    武官将领则没有那么好运,他们成了此次动荡的牺牲品,早早地下了天牢,其中就包括薛刚和雷万春两人。

    而今日朝廷便要处决‘牺牲品’了。

    “是在午时三刻行刑吗?”王维连忙问道。

    “是啊!”

    许和子不明白他为何紧张,好奇地眨了眨眼睛。

    王维看了看天色,约莫还有一个多时辰就到午时了,此时去救,还来得及!

    好险啊!

    他立即向山下跑去。

    “公子,你干什么去?”

    “劫法场!”

    “真哒?我也要去!”

    “乖,别闹!”

    为了避免许和子捣乱,来到山脚下,他立即腾云驾雾飞向了长安,又骑着大白急匆匆地入了皇城,等在太极宫外要求拜见李隆基。

    不料等了许久,也不见召见,只能在外面瞎着急。他估摸着时辰,要是再见不到皇帝,也只能大闹刑场,凭自己的救驾之功,应该不会受重罚吧?

    ......

    太极殿中,李隆基正在召开朝会。

    参与此次朝议的重要嘉宾有太子、新中书令杨国忠、以及六部尚书,吏部尚书韩愈,兵部尚书郭子仪,鲜于仲通、张巡等文官大佬,以及新任骠骑大将军裴旻,王忠嗣、陈玄礼、李嗣业、王子腾等武将。

    大会的主要议题是如何应对日益紧张的长江局势。

    近几日唐宋两国在长江一线布下了重兵,摩擦加剧,大战随时爆发。

    为了安定军心,朝廷需要派遣一位重量级的人物过去坐镇。

    若是太子李显没被废掉,倒是可以过去,可惜他如今只能在高陵守墓。

    于是李隆基要众臣探讨一下人选。

    “各位爱卿说说,谁去更合适?”

    清流一派礼部侍郎贺知章首先出声,表示潞王李贤可以担当此重任。

    话没说完,杨国忠就提议由太子李旦去,他担心李贤在长江上立了军功,会威胁到李旦的太子之位,支持一脸懵逼的李旦。

    “父皇,儿臣愿往!”

    李旦本不想去,可看到杨国忠的眼神,就将话憋进了肚子,一脸不情愿地毛遂自荐。

    “不可!”

    韩愈郭子仪等大臣可都知道李旦是个什么货色,坚决不同意。

    于是两方展开争辩,一直相持不下,吵到最后,双方闹得不可开交,差点大打出手,鸡飞狗跳的,仿若坊间的鱼市。

    武将们笑呵呵地看着,文官们斗起嘴来十分有趣,虽然没挨打,一个个都黑头黑脸,脸色比挨了拳头好不到哪儿去。

    “够了!”

    皇帝轻喝一声,打断了两方的争吵,否决了李贤和李旦两兄弟,最后他将目光放在了两位闭目养神的郡王身上,南安郡王魏池与东平郡王玉无缺。

    四大郡王都是活了几百岁的人,修为极为高强,又擅长处理政事军务,更重要的是他们身后还有本族势力支持,手中掌控着精锐族卫,在唐国中威望极大,派遣他们去,效果更好。

    只是四位郡王中,水溶犯了错,被禁了足;西宁郡王苗武‘大病初愈’,表示身体虚弱,连朝议都没来参加。

    剩下两位郡王都不怎么热心政事。

    这不,没等皇帝开口,玉无缺就主动站了出来,表示自己最近要进阶,无心理会俗世。

    李隆基暗暗皱眉,眉间的阴气浓郁了几分,这厮从一百年前就叫嚷着要进阶,要升级,可到了现在也没有一点动静,若非看在他是灵族大佬的份上,李隆基早就削了他的爵位。

    玉无缺察觉到了皇帝的恼意,心中大喜,要是皇帝一怒之下削了自己的爵位多好,那就可以安心修炼了,嘻嘻!

    瞧着他眼中的喜色,李隆基冷哼一声,‘想得美’,他跳开了视线,看着旁边那个穿着黑色斗篷的大鬼,“咳咳,南安王呢?”

    魏池叹了口鬼气,无奈道:“陛下,下臣愿往!”

    “哦,南安王何时变得如此大度。”李隆基惊喜道。

    ‘我能拒绝吗?’

    魏池十分无语,另三个郡王甩了锅,自己要是再不接,那就太不给皇帝面子了。

    “陛下,下臣可以去,但有一个条件。”

    “请讲!”

    “下臣只是去坐镇镇江关,除非宋国进攻,外事一概不管。”

    “这...”

    李隆基想指天骂娘,若是不理事务,去了又有何作用?

    摆设?

    “陛下!”

    兵部尚书郭子仪站了出来,启奏道:“陛下可以选派一人作为南安郡王的副手,专门处理军政俗务。”

    “唔,此乃老成之言!”

    李隆基微微颔首,目光在一众臣子的脸上扫过,文臣大多退缩不愿往。

    他们只想着修炼,早日成仙,才不想打打杀杀呢,在他们看来,唐宋两国中都有矛盾,此时不宜开战,最好议和。

    而武将们大都跃跃欲试,准备上前线一展身手。

    “陛下,末将愿往!”

    裴旻首先站了出来,他乃是骠骑大将军,剑帝修为,去了前线,作用非常大,而且他修行将者之道,想要突破,成为剑仙,还需要继续带兵打仗。

    “末将愿往!”

    王忠嗣、李嗣业、王子腾等人都站了出来。

    “好!”

    看到武将们的表现,李隆基十分欣慰,不由地拍了下御案,他在几位心腹爱将身上扫了几遍,最后落在了王子腾身上,王子腾文武双修,文宗武尊,不仅擅长处理政事,还能领兵打仗,乃是朝中不可多得的一位儒将。

    “王爱卿听令!”李隆基喝道。

    将军中有两个姓王的,一个王忠嗣,一个王子腾。听到皇帝叫‘王爱卿’,王忠嗣不禁有些失望,因为皇帝叫的不是他。

    他本是忠臣之后,父亲舍命救驾,战死在沙场上,李隆基念及他父亲的恩情,便收了他作干儿子,一般皇帝称呼他为‘忠嗣’,绝不是王爱卿。

    王子腾注意到了皇帝的目光,心中大喜,再听到皇帝点名,精神一震,连忙单膝跪地,喝道:“末将在!”

    “王爱卿掌管京营以来,兢兢业业,屡立大功,今擢拔王爱卿为长江九州统制,奉旨巡查镇江关各州,辅助南安郡王管控各州局势...”

    九州统制,正三品大员,这个官相当于九州总督,大都督府都督,地位在各州刺史之上,无论军政,他都可以插一手,真正是位高权重。

    王子腾听了,十分激动,老王家又要崛起了吗?当年他们金鳞老王家也是开国元勋,只是一代不如一代,差点就没落了,直到他这一代才慢慢地恢复元气,若是再立大功,有望封公成王啊!

    “请陛下安心,臣定当尽心竭力,肝脑涂地,定不负圣恩!”王子腾大声地说道。

    “好好!”

    李隆基笑着让王子腾平身,又将目光落到了裴旻身上。

    “前不久,白虎王之子失踪,应已丧命,安禄山知道了此事,肯定会有怨言,朕希望大将军能跑一趟,替朕安抚一下安禄山。”

    派个剑帝去安慰安禄山,更有示威警告的意思,要他别乱动,小心虎头不保。

    裴旻想了一想,也明白了皇帝的意思,勉为其难地接了下来。

    其实他真不愿意去干这种吓唬人的差事。

    “哈哈!”

    李隆基了解他的心思,又将一片灵石传给了他。

    那石头是块传讯灵石,可以将声音录制在内,通过连接的法阵,瞬间可以把消息传送至大陆各处。

    不过灵石难得,一片灵石上万贯,只有每逢大事,朝廷才会动用这种手段传讯。

    “此乃安西都护府高仙芝和封常清的联名奏报,称妖族聚兵十数万,似有叩关之举,朕想请大将军坐镇边关,无使妖族肆虐,害我百姓,大将军可愿往?”

    “遵命!”

    裴旻大声道,这一次可以去带兵打仗,他答应得心甘情愿。

    “哈哈,好!”

    皇帝又准备与众臣讨论边关情势,忽然高力士小声禀报道:“圣上,王少卿等在宫外,称有急事求见。”

    “王玄奘?”

    “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