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魔盘大唐 » 第231章 遇故人促膝长谈

第231章 遇故人促膝长谈

    和亲使团从镇江关上岸,住进了荆州府郡江陵城中,也就是杜甫的老家。

    荆州才经历了惊天战事,房屋大都残破,民生凋敝,家家门口都吊着丧麻,城里青楼酒肆都关起了门,不闻丝竹管弦之声。

    一切都显得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只是当郡主仪驾进城时,全城百姓都慢慢地涌了过来,他们站在街道两旁,追逐着车辇,不停地朝车撵上投掷鲜花,红的蔷薇,白的月季,黄的迎春

    一边扔一边喊着郡主长命千岁,郡主万福金安

    这里像是在过节一样热闹。

    朝廷嫁女和亲,带给他们的不是羞辱,而是欣喜,为平静的生活即将到来而欢欣鼓舞。

    他们献上鲜花,献上深深的祝福,希冀郡主之行能为沿岸百姓带来和平与安定。

    至于建功立业,天下一统,除了那些野心勃勃的人,以及键盘侠,谁在期盼着战争?

    没有人!

    李隆基和赵祯都不想。

    看着漫漫长街,整齐有序的人群,鲜花铺满了街道,看到贾探春,不,魏璎珞的车辇变成了花车,守卫在轿辇旁边的薛刚等人都变成了花郎,王维心中又是好笑,又是感慨。

    和平多么珍贵,为了和平,人们献上最美丽的东西。

    长街漫漫,走到了尽头。

    那里是一处大宅院,据说是前任荆州都督武承嗣的住宅。

    武承嗣在叛乱中被杀,他的族人被下了天牢问罪,家中妻女将会被送入宫中为奴。

    如今宅子空了,正好可以作为郡主驻驾之处。

    在使团到来之前,郡中已经收拾好了一切,来了之后,他们直接住了进去。

    下午时,州里郡中官员,举办了一场简单的接风宴。

    大家一路劳顿,没什么心情,简单地喝了几杯水酒,便曲终人散各回家了。

    王维检查完了各处岗哨,向宿卫的杨曲交代了几句后,回到小院。

    “可卿?”

    他喊了两声,没有得到回应,他怀着疑惑走进了厢房里。

    屋里烛光暗淡,秦可卿已经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这一路上她装着书僮,舟车劳顿,累坏了。

    王维叹息一声,轻轻地将她送到床上安歇。

    正准备吹灯歇息时,忽然耳边飘来一阵淡淡的琴声。

    “咯咯,来啊来啊”

    搞毛,怎么是杜秋娘?

    王维腾地一下坐起身来,他穿好衣服走出了院子。

    院门处四个守卫把着腰刀,来回逡巡,像是没有听到琴声和呼唤声。

    “将军!”

    “不用多礼!”

    王维招呼了一声,向着琴声响起的地方走去。

    来到一处绣楼下,楼上的阁子中透着淡淡的灯光。

    他抬步上楼,走到阁子前,尚未推开门,格子门吱呀一声打开了。

    接着一个漂亮的东西窜进了怀中。

    “维哥哥!”

    听到这声带着哭腔的轻唤,王维身体一颤,这是小舞的声音,蝶舞天涯,星语花梦,她排第二。

    她怎么会在此处?

    “小舞?”

    王维轻轻地拂着她的秀发,淡淡的香味,暖融融的。

    “维哥哥,小舞好想你啊!”

    不到几个呼吸,小舞就哭透了他的衣襟。

    “我也是!”

    王维深深地叹息了一声,本来早早就可以见面,可是那个该死的作者就喜欢水字数,都分别了两年多了,两人才能见面,该死的家伙,诅咒他!

    “你怎么会在这里?”

    王维轻轻地擦干了小舞的眼泪,问着眼前这个明目皓齿,宜嗔宜喜的瓷娃娃。

    “小维!”

    没等小舞回答,又是一声呼唤,带着浓浓的思念,还有眷恋。

    “小蝶?!”

    声音是小蝶的,可是眼前的人却发生了太大的变化,原本带着婴儿肥的小脸,变成了精致的瓜子脸,凤目含泪,眼中透着些思念黛眉微展,喜色化开了郁结。

    圣山起干戈,几番寥落,江湖天涯,各自漂泊。

    再见时,几番唏嘘,执手相看泪眼,将思念慢慢地说。

    “今日你们劫后重逢,本是大喜之事,哭个什么?!”

    杜秋娘笑盈盈地从绣房中走出来,拉小蝶小舞,招呼着王维进屋里坐。

    进了屋后,小蝶在他对面坐下,眼睛一直钉在他的脸上,翻来覆去地仔细瞧。

    小舞紧紧地靠着他,闭着眼睛,小嘴微微地翘起,像是一根漂亮的花藤,终于找到了怀抱,她在摇曳着身姿,她在枝头微笑。

    王维满是宠溺地拍了拍她的肩膀,有了家人,心里突然不再孤独了。

    这种感觉跟林妹妹秦可卿她们不一样。

    “小蝶,你们离开圣山后都去了哪里?”

    当初红裳表明身份之后,他曾向红裳打听过个小伙伴的下落,红裳只是说,不用问,有缘时可以见到。

    这缘分来得好慢,还好等到了。

    “我和小舞,还有星语花梦上了光明顶,小天和小涯去了黑木崖”

    接着小蝶慢慢地将起了,后来的事情。

    一年前她们炼化了圣角,下了光明顶,奉命潜伏到了武承嗣家中,同时完成一些杨顶天交代的任务。

    由于她们与杨玉环有联系,对于长安之事,对于王维之事,知之甚详,连他睡了几个女人都一清二楚。

    “咳咳!”

    王维脸色微微地尬红,“小蝶,这次武承嗣起事也是你们策划的吗?”

    “不是!”

    自前年范仲淹上台,一直策划着攻唐事宜,在军事上有长江经略安抚招讨使韩琦、副使夏竦等人辅佐,在谋略上有公孙策等高人相助。

    为了完成此次袭击,公孙策东奔西走,先是去了西北,找到了安禄山,不知与他商议了些什么,安禄山派遣手下大将欧阳锋,带领一千多高手混进了荆州城中。

    后又找到杨顶天,要明教做内应,答应事成之后,许他西北十州之地,与安禄山一样,割地称王。

    杨顶天希望明教跟魔尼教一样,拥有自己的地盘,也认为唐宋大战,明教有了可趁之机,就答应了这个条件。

    接下来就是长安政变,长江一带谣言满天飞,唐国人心惶惶,公孙策从长安返回了江南大营后,宋军大举攻唐。

    双方大战数日后,都督武承嗣忽然率领一众明教高手,以及安禄山的人,从唐军身后杀了过去。

    帮着宋军夺下了桥头堡。

    关键时刻,皇帝的姐夫,大唐最有钱的王元宝出现在荆州,他拿出了一千万贯与无数财宝收买江中鬼怪,原本答应束手旁观的江中联军立即出现了裂痕。

    一部分联军首领认为可以暂时观望,不必现在出手,应该等唐宋两国死伤更多了之后,再从江中起兵,或许能占下长江沿岸各州。

    另一部分,不讲长远利益,只看到眼前的利益。

    以江中鬼族势力为主,鬼族看到了明晃晃的元阳通宝,哪里能忍得住,派出了数千鬼帅,数百位鬼王,以及位鬼君,接下了这单生意,出兵帮助唐国。

    许多联军首领看到了鬼族出兵,也忍不住法宝灵物的诱惑,纷纷出兵镇江关。

    公孙策现身阻止各位鬼君,劝他们遵守协定。

    可是各位鬼君表示,见钱眼开是公孙策定下来的规矩,如今有人出钱,却不做生意了,那么这条规矩还需要保留吗?

    公孙策不能回答。

    在江中联军的干预下,宋国进攻受挫,等到柳宗元等文王援兵到达后,又立即退了回去。

    战争平息后,荆州城中的反叛势力被尽数扑灭,武承嗣被杀,欧阳锋下落不明。

    “秋娘,我记得兰姐说过,此时尚未到圣族崛起之时,光明顶为何要曾参与此次攻唐战事呢?此次失败,死了那么多族中好汉,岂不可惜?”

    “这是杨顶天的谋划,跟我们可没什么关系。”

    “此次荆州之事,只是杨顶天单方面的行动?”

    “不错!杨顶天不听劝告,一意孤行,他勾连宋国,联手攻唐,试图火中取栗。可惜时机未到,败亡早已注定。就算他们拿下了荆州,也无济于事。”

    提到杨顶天,王维想起了假圣子之事,“光明顶上那位假圣子出生了吗?”

    小蝶摇头道:“杨广还在壳中修炼,等到练成了玄功第三层才打算出来。”

    “杨广?”

    王维奇怪道:“假圣子叫杨广?”

    “是啊,有什么问题?”小蝶不解。

    王维摇了摇头,希望只是巧合,千万别整出一位暴君来。

    “他要练成第三层才出世,那他现在是什么境界?”

    “第三层第一转,星光境。”

    “不会吧?!”

    王维惊讶道:“龙族一千年才有一条犯事的青龙,老玄武看出我来头不才会舍命给了我一份精血,杨广练功的精血是从哪里来的?”

    杜秋娘翻了个白眼,“你啊,太实在了,他们的话,你怎能全信呢!”

    小蝶笑道:“当初杨广出生之时,天上紫薇星大亮,蛋中出现了龙吟之声,有此异象,龙族和玄武怎会不下注呢?”

    “这么厉害?”

    王维惊讶不已,按这种说法,自己才是假圣子吧?

    “我当初出生时有没有异象?”

    杜秋娘摇头道:“没有!”

    这么衰!

    忽然王维想起了一件事情。

    “秋娘,即使圣族再不注重血缘关系,我这个圣蛋也应该有爹有娘,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我想能生出圣蛋之人,必定不凡,他们肯定不会死在圣山上。秋娘可知他们在哪里?”

    他不想给自己找一个父母,心中一直回避这个问题。

    不过,现在想清楚了,有些事情还是得问清楚,知根知底,方能不迷惑,他想知道本体是从哪里来的。

    杜秋娘愣了片刻,叹息一声说道:“此事以后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