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魔盘大唐 » 第276章 九阴真经摄魂术

第276章 九阴真经摄魂术

    “小姨,晁盖就这么死了,可天罡地煞星辰大阵的阵图呢?”

    听了半天,王维惊讶地问道。

    “在宋江手中!”

    “他怎么能得到?”

    晁盖根本不相信别人,又怎么会把阵法的奥义讲给宋江听呢?

    红裳淡淡道:“宋江修炼过九阴真经,得到了一门法术,名摄魂术,可以控制人的心神,使人吐露真言。”

    “宋江练了九阴真经?!”

    王维惊讶道,大名鼎鼎的宋哥哥怎么会是个阴人呢?

    “正是!”

    宋江本身资质奇差,文不成武不就。

    有一天他夜宿玄女庙,玄女娘娘显灵,赐给他一卷‘天书’。

    那天书正是九阴真经。

    宋江本身气质阴柔,心性阴狠,练了九阴真经之后,武道修为进展神速。

    一次他练功不小心被小妾阎婆惜发现。

    阎婆惜偷了天书,交给了姘头。

    姘头看过了之后,知道事关重大,连忙派心腹送到城外隐秘地方藏起来。

    宋江知道此事后,轻而易举地杀了两人。

    九阴真经也由此传了出去,天下轰动。

    王维跟听天书一样,愣愣地问道:“如此说来,李隆基修炼的九阴真经,就是宋江的那本。”

    “不错!”

    “那么玄女是什么神仙?”

    “你见过!”

    “我见过?!!”

    纵然喝了道茶,此时王维还是忍不住惊呼起来。

    九天玄女这么高级的生物,自己又何时见过?

    “是谁?不会是小姨你吧?”

    红裳臻首轻摇,弯着嘴角一笑。

    “暂且不告诉你!”

    “又是这样!”

    王维懊恼地拍了下额头,每次说一半留一半,真不利于身心健康。

    “小姨,既然九阴真经是圣族功法,玄女也必然是圣族人,她做出了这样的布局,可是梁山军落到了宋国朝廷手中,阵图必然也上交了宋国朝廷。

    到头来圣族什么也没有落下,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红裳指着宝塔,“它不是物归原主了吗?”

    “你们布局只是为了讨回宝塔?”

    王维不信,凭借红裳的手段,就算宝塔在岳飞手上也能轻而易举地拿回来,何必要绕这么大的弯?

    “你可知道圣族并不是真正的魔族?”

    “听秋娘说过!”

    “你可知道魔族去了哪里?”

    “小姨知道?”

    “当年魔族一共有一百零八位魔君进入人间界,他们好食人血肉,肆虐天下,无人能敌。”

    恰逢文圣孔子降世,他用一生的时间,在大陆各处抓来了魔族,本想杀掉却发现魔族本性极恶,死了之后依然会重新投胎到人间界,重新祸害人间。

    不得已,孔子只好用‘仁义道德’来教化魔族,清洗它们的恶性。

    只是等到文圣归天,也没能完全净化掉魔族的凶性。

    于是孔子将一百零八位魔君押解在济州曲阜城中的‘伏魔殿’中。

    曲阜是孔子的故乡,圣人故地,乃是天下最大的文修道场。

    借着道场之力,孔子封印了伏魔殿。

    这封印诸位魔君的阵法就是‘天罡地煞周天星辰大阵’,并要求世代儒教教主经常加固封印,教化魔君,切不可放魔君出来。

    等到圣族一统天下,始皇帝也没有放出诸位魔君。

    被关押了数万年,百八魔君渐渐摸索出了‘天罡地煞大阵’的破解之道。

    后来大宋立国,有位洪太尉仗着权势,打开了‘伏魔殿’。

    百八魔君趁机冲出了伏魔殿,重新投胎转世。

    “他们都转到梁山上去了?”

    “冥冥之中,自有安排,他们虽没有觉醒前世记忆,最终还是能凑到一起。”

    “我记得曾经杀了一个梁山头领。”

    王维想起了王英。

    “没用的,转世之后,他又会重归梁山。”

    呃?

    到了此时,他终于明白那些梁山好汉为什么不怕死,还经常说‘十八年后,爷爷又是一条好汉’。

    这话原来是明白话。

    可惜后来的草莽没有魔头的命,偏要跟着学,十八年后啥也没有。

    “可是这与大阵有何关系?”

    “当年岳飞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了伏魔殿中的天罡地煞阵,可是与百八魔君相比,岳飞在阵法上的造诣要浅了许多。

    他在主持大阵时,需要宝塔来作为阵眼。若是百八魔君施展此阵,威力更大。”

    “那岂不是比文皇还要厉害?”

    “当然,百八魔君不仅掌握了天罡地煞大阵,还掌握了破阵之法,即是‘反周天星辰大阵’。这种阵法只有他们会用,即使得到了大阵阵图又有何用?”

    王维挠头,“小姨,若是众魔头觉醒了,岂不是要祸乱天下,我们为何不趁机消灭了这些魔头呢?”

    “为何要消灭?”

    红裳笑道:“有了他们的存在,这天下会更乱一些,这样不好吗?”

    呃,对啊,这天下被人族统治,梁山要是闹事,祸害的是人族江山,有什么值得纠结的?

    “小姨,要是梁山接受了招安,帮着宋国攻打圣女教,岂不是糟了?”

    “无妨,宋江尚未觉醒魔性,统领了梁山之后,究竟听不听宋国安排还不一定呢!”

    王维点了点头,圣族的好处不是那么好拿的,宋江练了九阴真经,或许是玄女挟制他的一种手段。

    又听到红裳说道:“方腊做了几百年教主,野心太过膨胀,变得狂妄无知。若是借梁山之手,给他一点教训,也算是给他提个醒,圣族没有圣皇,便没有崛起的希望。”

    “小姨,圣女教军师包道乙和大将邓元觉还在钟南山中,要不要给圣女教通个消息?”

    “不用了,如今天下太平,他们还是呆在混元紫金铃中好好修炼吧!”

    “混元紫金铃?”

    王维又听到一个新奇的名称。

    红裳淡淡一笑,随手拿出一本书,在书的中间串了一对铃铛。

    “混元大陆是一本摊开的天书,中间的书棱便是长江。而这对铃铛是挂在书上的配饰,没什么大不了的。”

    王维愣了半晌才接受这个消息,难道混元大陆真的是一本书,唐宋、五族,数以千亿的生灵都生存在一本书中?

    “这本书是谁的?”

    红裳轻笑,“谁知道呢?等你炼化了此界,阅读了此书,就能知道答案了。”

    王维无奈,“如此说来,我们一直在争夺一本书?”

    “大道之争,乃是气运之争,争夺一个国家,争夺一粒米又有什么区别!”红裳意味深长地道。

    “人族神仙那么多,还有圣人,他们为何不亲自参与呢?”

    “天道规则,他们无法亲身降临,只能通过此等方式争夺。”

    王维微微颔首,“小姨,那我现在应该怎么做?”

    红裳长身而立,面对滚滚长江,苍茫大地,淡淡道:“第一步,东镇长江,把长江联军掌握在你的手中;第二步,西灭妖族,迫使妖族归附;第三步,南伐宋国,建立不世之功。”

    王维暗暗咂舌,这每一步都极为艰难,令人望而生畏。

    “小维,你可知道第四步怎么走?”

    王维问了。

    红裳没有回答,只露出一个深沉的笑容,变化做一片红云离开了。

    ......

    从红裳那里知道了圣族的计划后,王维忙碌了起来,一边抓紧时间修炼,一边狠狠地操练着手下的士兵。

    为了起到表率作用,他学习历史上的名将,陪着士兵操练,同甘共苦。

    一天,他正在江岸上操练士兵,忽然看到薛刚带着一个身材魁梧的大汉走了过来。

    那大汉身高一丈,肩宽三尺有余,身上的肌肤泛着古铜色,强悍而凶猛,这人正是王维一直在寻找的乔峰。

    乔峰被丐帮驱逐了之后,一气之下过了长江,来到了更为开明包容的大唐。

    听说了此事后,王维派人四处打听乔峰的下落,想招揽他。

    此事过去了一个多月,今日终于有了回响。

    “草民乔峰拜见大都督!”

    乔峰施礼道。

    “哈哈,乔大侠客气了,无须多礼!”

    王维擦了把汗,走到乔峰身前,将他扶了起来。

    “走!去那边坐坐!”

    王维带着乔峰来到了长江边的水寨中。

    薛刚知道王维有招揽乔峰的心思,早早地去了水寨中,准备下了酒宴。

    “王都督,听人说你一直找我,不知所谓何事?”

    乔峰来到唐国后,又干起了老本行,收拢乞丐,准备创建丐帮,现在已经有好几千人,荆州城中也有他的耳目。他自认为没有得罪新任荆州都督王维,因此在被人找到之前,主动来到荆州,拜访了一下这位天下闻名的诗绝。

    “哈哈,乔大侠别着急,咱们先喝酒再说!”

    王维知道乔峰好酒,就把灵酒秋露白拿出来。

    当他揭开酒封之时,酒香四溢,令人陶醉。

    乔峰见有好酒,也不客气,豪爽地跟他拼起酒来。

    两人喝了四五瓶之后,微微有些醉意。

    “乔大侠!”

    王维准备开口了。

    “哈哈,王都督若是看得起乔某,可叫我一声乔峰。”

    “乔兄,若是不介意,就叫我玄奘吧!”

    这就是喝酒的好处,喝多了酒会放下很对的俗礼,相处也轻松许多。

    “乔兄,不知你来到唐国有何打算?”王维问道。

    “玄奘,来到唐国后,我发现这里的丐帮大都老弱病残,常常受人欺凌,还没有人替他们伸张正义。”

    乔峰站在水寨的高楼上,望着苍茫的北国,用力地挥舞着粗壮的胳膊,气势豪迈,令人折服。

    “某虽不才,却见不得弱小遭人欺凌。某意欲创建一个北丐帮,让大唐的乞丐们都有一个家,一个依靠!”

    “啪啪啪!”

    王维轻轻地为他的理想鼓掌,因为听了乔峰的理想,他不禁想起了一个人,那就是杜老夫子杜甫。

    杜甫圣人圣心,住在一所破烂的茅草屋里,受着自然地戕害,受到孩童们的捉弄,却依然心性纯良,发出了一个宏伟的志愿:‘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什么叫做身在黑暗,心向光明?

    杜甫是的!

    乔峰也是如此。

    他遭到宋国丐帮的驱逐,但侠心不死,又来到唐国瞎搞,这是行不通的。

    “乔兄,请坐,请听我一言!”

    乔峰坐下后,又猛灌了几口酒,“玄奘请说!”

    “乔兄,你可知道大唐的乞丐为何只剩下老弱病残?”

    乔峰来到唐朝的时日尚短,对这边的国情怕是有些不了解,王维不忍心看着他一腔热血向东流,主动向他提了出来。

    “哦,其中可有什么内情?”

    “不错!”

    本来大唐跟大宋一样,都有丐帮组织。

    只是前任宰相李林甫看到那些身强力壮的叫花子不顺眼,一个个有手有脚,其中一些还懂武功,为什么不换一条路求生呢,偏偏要拿着破碗沿街乞讨,一者败坏了市容市貌,二者,也为城市管理埋下了隐患,因为丐帮人员复杂,容易窝藏不法之徒。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李林甫想出了一个办法,每过十年组织一次人口大迁徙,各州派人将州内的年轻乞丐组织起来,统一押送到西北各大都护府中,一者增加边境人口,二者丐帮中有高手,可以帮忙打仗。

    去了边境,朝廷也不管乞丐们死活,因为西北太危险,妖怪肆虐,不想努力地活的人死的很快,很快就变成妖怪的粑粑。

    当然也有乞丐去了边境,得到了大显身手的机会,最终成为高手大官,譬如西域大都护府副都护封常清就是这么崛起的。

    这种迁徙政策一直执行了一百多年,后来不知谁在造谣,竟然说朝廷组织乞丐去边境喂妖怪,瞧这谣言造的,太真实了!

    为了躲避朝廷的征召,有些乞丐故意砍了脚,剁了爪子,或者刺瞎了眼睛。

    如此以来城中的乞丐就多了好多残疾人。

    那些人贪生怕死,根本不值得乔峰同情。

    乔峰听了陷入了沉默,片刻后才说道:“个人有个人的缘法,既然他们不想去西北戍疆,朝廷又何必勉强?天大地大,应该放他们一条活路才是。”

    “乔兄说得对!”

    王维赞同道:“若非大唐施行仁政,那些乞丐怎么能进入内城乞讨?

    若是他们想好好地活着,想要出人头地,大可以去西北杀敌建功,可是他们大都贪生怕死,宁愿活在墙角里,也不愿意拿起刀枪杀出个前程,这样的人不值得乔兄怜悯。”

    “可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贪生怕死,他们或许有不得已的苦衷...”

    乔峰有些编不下去了。

    王维笑道:“乔兄,你本是宋国人,朝廷怎么会容忍你在大唐创建一个帮派?

    我曾做过兰台寺少卿,知道朝廷对江湖的掌控力度十分之大,或许在乔兄的属下中已经混入了兰台寺的密探。

    等到丐帮创建之日,就是朝廷动手之时。为了避免牺牲无辜,我劝乔兄三思而后行,莫要轻易涉险!”

    “哎,为何乔某想为天下做点事情就如此艰难呢!”

    乔峰大概也想明白了其中的危险,心中很是愤懑,端着酒坛又大声地咕咚起来。

    “哈哈,乔兄莫要着急,我有一策可帮助乔兄解决眼前的困难。”

    乔峰浓眉微展,抱拳道:“请玄奘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