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重生之开车去宋朝 » 145 发现

145 发现

    青山部落的安置工作顺利进行中,暂且不论。而吕小花的队伍也稳定行进,攻打几个小寨子,也不需要多加赘述。

    成都城,顺风车行的生意依旧持续火爆,每10天,就会新到一批各式各样的自行车,以供人够买。

    已经卖了小半年的自行车了,每个月都是多达一两万两银子的交易额,让城中的达官贵人看在眼中,记在心里。

    再加上从方方面面的蛛丝马迹之中,透露出顺风车行与其它几家生意火爆店铺的非同一般关系,让这几家店铺成为所有人都非常在意的存在。

    “怎么样了,有消息吗?”一间宽大的院落中,一名身穿华服的中年人坐在院落中间的茶桌边,一边品着茶,一边询问面前跪着的家仆。

    低着头,家仆有些畏畏缩缩的回答道:“回老爷,还是没有消息。”

    这已经是第6次派出刺探情报的人员了,两个月的时间,不论是跟踪运送自行车的商队,还是重金收买车行里的伙计,都无功而返。

    “废物!要你们有什么用。”华服中年人心中气愤,直接将手中的瓷杯,摔在了家仆的身上,滚烫的茶水淋了家仆一身,不过他却一动也不敢动,只能默默承受。

    跟踪商队的人,总是跟丢,或者在夜晚的时候干脆被人杀死,而那些伙计,一个个都像是视金钱如粪土一样,根本无法收买。

    现如今,随着时间的推移,自行车越卖越多,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大人物注意,如果还没有消息的话,下一次,或许就会有更加权势滔天的大人物插手。

    压抑着心中的怒火,中年男子沉声说道:“再给你最后一次机会,去库房取500两银子,雇佣一点高手,一定要将顺风车行的底细打探清楚,这一次再打探不出一点消息的话你也就不用回来,你的妻儿老小也不用你供养了。”如果不是看在这名家仆以往办事都很利索的面子上,早已经将他给杀了。

    稍微犹豫了一下,张了张口,想要说些什么,不过最后,还是化作了回答:“是,大人。”不能够不接受,不能够有怨言,不能够表达不满,不能够,不能够。

    这种日子,什么时候能够结束?妻子,孩儿,母亲。。。

    这一次,一定要将顺风车行的情报打探出来,走出院落的时候,这名家仆在心中默默的想到。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转眼,又是几天过去,在这几天中,家仆都默默在准备,此时,成都城外40里地处,家仆与5名青年早已等待在此。

    根据以往打探到的情报,从成都城出来的顺风车行人员,会路过此地,接下来的路程就不知道了,前方的路口,能够到达4.5个县城,几十个小村落,所有的村落县城,都有可能是此行的目标!

    等了两天,风餐露宿,靠着一点干粮,家仆和五名青年,总算是等到了顺风车行的人员。

    这是一支普通的运送车队,由几辆驴车和马车组成,里面装满了各种从成都城购买的物品,和其它从成都城内出来的运送车队毫无二致。

    如果不是其中的一些面孔都是熟悉的顺风车行人员,家仆也许就将他们当成普通的车队了。

    前面6次的失败,并不是毫无用处的!

    等到顺风车行的车队远去,家仆才对身材五名依旧不知道目标的青年说道:“跟上,前面那支马车队。”

    “这是一支普通车队吧?”一名青年还有些犹豫。

    “跟上,做得好剩下的450两银子回来就会给你们。”说完,家仆就从隐蔽点出来,顺着路上新碾压出来的车轮印记,跟上了前面的车队,这是他第一次亲自跟踪,不成功便成仁,再没有消息,回去之后也是一死。

    家仆和青年一行人,身穿布衣,手拿着大小包裹,远远的吊在了顺风车行的后面。

    行走了小半天的时间,家仆的队伍里,一名青年犹豫的说出了心中的疑惑:“你们,有没有觉得,周围好像有人?”

    听到说话,另一名青年也急忙开口说道:“我也有这种感觉,尤其是两边的树林里,总感觉有些不一样。”

    第三名青年开口:“我也有这样的感觉,但是我仔细看过,没有发现。”

    剩下的两名青年,则是一脸凝重,虽然他们没有发现什么,不过他们几人都是耳聪目明的习武之人,如果只是一个人有些不安,或许还可能是错觉,但是现在三个人都有所察觉,那就不能够当成错觉来处理了。

    听到几名青年的低声交谈,家仆一边走一边思考,过了好一阵之后,才开口说道:“不要声张,也不要刻意的去注意周围环境,悄悄的注意一下,说不定有人藏在周围,注视者我们。”

    没有多余的话语,青年们轻声回答了一句:“好。”

    又是几小时的赶路,时刻注意周围的几名青年,总算是有所发现“好像是两边的草丛树木,会移动!”

    “怎么办,已经确定周围的树林里面肯定是有人,肯定是顺风车行的人。”一边佯装背包送货的小贩,一名青年低声向其余人问道。

    “他应该是有些怀疑我们,不过我们一路上也是有过伪装,并没有露出破绽。”另一名青年接话到。

    “不知道对方有多少人,如果前面的顺风车行,全都算上,应该有50.60人,我们不是对手。”

    “尽量装的像一点,别露出破绽,这条路过去的县城和村落还有十多个,有同路的人也很正常。”

    经过讨论,家仆和另外几名青年达成了共识。

    再次,行进了好长一段时间,马上就要到达一个路口时,一名青年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办法。

    “这样,老杨,你在下一个路口处,与我们分道扬镳,你往青柳村的方向去,再我们走远之后,你在悄悄跟上来,去我们周围的树林中,打探一下情况,这样即能够让树林中的人打消一点疑虑,也能够化被动为主动。”

    “好,就这么办,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几人再次商量了一下细节之处后,就准备实施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