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科幻灵异 » 无限之围 » 第二十五章 寻

第二十五章 寻

    关于祭坛的探讨没有深入下去。

    严罗说完最后那句话,就打开了停尸房的门,往外走去。

    走出大门前他最后停步问了一句。

    “之前你感应到的那个,在我西北方向的小朋友,位置变没有?”

    尸体正自个艰难地躺回去并试图给自己盖上盖尸布,听到严罗的问话,微微停顿片刻。

    “按能量残留痕迹,应该已经在那个位置停留了一个小时。怎么?要去挑战小朋友啊?”尸体戏谑的声音从一排尸体的边缘传入他耳中。

    严罗站在门的正中,看着门外还笼罩着的惑人心神的淡淡雾气,“新手准入任务的独立性和排他性可是写进新、旧两大公约,现在就这么被打破了……”他回头问道:“你不好奇?”

    好不好奇……

    好奇吗?当然好奇。

    但尸体还是没有接话。

    没有等到尸体的回答。严罗笑了笑,抬起右腿就要迈出去,这时尸体艰涩的声音传了过来,“没有人敢明着挑战主神的,阎君。”

    严罗背对尸体,笑,“是吗?”

    太平间的门被关上,严罗顺着之前观察好的路线离开。无形的迷幻之雾对他不起效果。从某个边界内外都没什么人的走廊走出迷雾,就像一个最普通不过的市民,来到人流密集的大厅,汇入人群,再若无其事地离开圣玛丽医院。

    在他离开后不久。

    医院内以太平间为中心飘荡着的不可见的雾气逐渐散去。

    医院内外许多人恍惚间一愣神,仿佛自身或站或坐着,就睡了一场觉,此刻从梦中醒来,总感觉被什么存在偷走了一段时间。

    大家都怅然若失地继续办手头上本该要做的事情,只有少部分人察觉到什么,但对于具体发生了哪些奇怪的事情,他们也无从解释,因此事后只有一两条圣玛丽医院在当日出现幽灵、圣母显灵之类的小范围谣言,在少数群体间流传,而后随着时间推移,一同雨打风吹去。

    天空不知何时又开始洒落蒙蒙细雨。

    严罗站在街道中央,面朝北方,“正北偏西二十七度零三分,距离约七千一百米……”他心中默默念着,并祈祷那位已经在原处待了一个小时的家伙,不要在他赶去的这段时间转移到别处。

    路程约七公里,不算多也不算少,一路连走带小跑,大概一个小时不到,就来到了差不多的范围。

    正常人的步行速度也有四到五公里每小时,因而路上旁人只当他是没有雨具,为了尽快躲雨而如此匆匆,并没有人觉得他行为异常。

    由于处于城市中而非旷野,不可能是走直线过来,自然无法极其精确地计算出准确的位置,不过饶是如此,仍能将目标范围划定在一个大概的街区。

    只是……

    看着面前和时代格格不入、斑斓缤纷的大街。

    严罗考虑的不再是那人有没有转换位置,而是就算那人还按尸体报出的那个位置,还在这个街区,究竟怎么才能找到他。

    这是真的难办,因为这里的人是在是……太多了。

    ……

    ……

    火树银花不夜天。

    “大马路”,也即内外闻名的“十里洋场”,淞江金陵东路,自道光二十七年末第一次鸦片战争战败《金陵条约》签订后,正式成为淞江开辟为租界的最早一条商业街。

    此时未入夜,无法看到各种彩灯布满通明的绚丽景象,但挤进汹涌人潮,一眼望去,依然有一种仿佛回到了某个多种族融汇世界的错觉。

    马车、摩托、软轿、自行车……不同文明进程下的不同交通工具穿梭在同一条马路上,精瘦碧眼红发的西洋佬乘着人力黄包车,老于世故的本地人则坐在西式马车里,摩托飞驰而过,差点撞到一乘帘子遮得密密实实的轿子,轿帘掀起,能看到轿中坐的是一位衣装华贵的官太太。

    没有电子和霓虹的广告牌,也没有外放声音很大的音箱喇叭,各家商号都用旗杆支棱着绣有商号名称的三角锦旗,斜斜地刺到路边行人的上方,街面上满是各种各样的彩旗,大大小小,没有尽头。

    严罗沿着路边上商铺门面前的小道向前走。

    老介福、老凤祥、亨达利、张小泉、邵万生、王开……这些是本国人开的专业特色店,数以百计,能开在金陵路,品质手艺自不消说,都是国内数一数二的行家,不过也正是开在金陵路,门面反而一点都不显得出挑,就像县里的第一美人,一旦上了全球选美,相衬之下也就不再那么吸睛。

    吸睛的是那些大商号打的横幅。

    巨大的条幅横亘在楼与楼之间,有福利、惠罗等外商开设的前四大公司,也有先施、永安、新新、大新这些侨商开设的后四大公司。

    这些大商号的横幅多数为三语,还有少数为四国语言写就。

    严罗着重观察着高处,目的是为了寻找那只之前看到的傀儡麻雀,只是看了许多,仍旧一无所获。

    或许是走神的缘故,走着走着,突然被一个大胖子撞了个正着。

    富态的黄发大胡子老外,在狭窄的人行道上,连忙向他脱帽致歉,但是帽子脱下后,顺着惯性不小心又打在旁边一名穿着精美黄色丝绸外套的路过南亚裔脸上,于是胖子急忙又转过头去向那南亚疑似印度裔的路人道歉。

    严罗听着,大约能听出其咕哝的是卷舌头的德语,间或还夹杂着一两句伦敦腔调英式俚语。

    不介意地笑笑,给胖子老外一个不打紧的眼神,他继续往前走,同时注意力重新回到观察来往人群和不明小动物上。

    可是一直走到金陵东路的尽头,他也没有任何发现。

    站在路口,路这头和那头像是两个世界。

    回望眼。

    穿巴黎新款时髦衣衫的人旁边站着近乎**的穷苦小工。

    一对水手踏着双人自行车飞驰而过,两名穿和服、趿拖鞋的日本仕女转身避让,显得有点恼怒。

    着一身灰袍的和尚手肘碰到了一名大胡子的罗马传教士。

    礼帽、丝绸外套、时装、和服,混杂在不同人身上,和尚对着传教士,时髦人士撞到穷苦小工。

    民三年末淞江金陵东路。

    一幅魔幻主义的现实三维有声大作。

    要在如此嘈杂喧闹且摩肩接踵的环境里找到某个特定的人……严罗夹着琥珀收纳盒,脑海中浮现出一张奸猾的胖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