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我来大唐干点啥 » 第二章 大唐贞观

第二章 大唐贞观

    这个念头几乎让叶兰绝望,要知道,她只是个八岁的孩子,自顾尚且不易,要是再有个痴傻的兄长,接下来的日子可想而知。

    今日一早,叶兰就发现家中没粮了,好在是春天,还能去外面挖点野菜充饥,这才有了后面的野菜粥喝。今天叶铭主动走出了屋子,来到了外面,这让叶兰重新燃起了希望。

    叶兰站在叶铭身后,不敢说话,她是多么希望兄长能跟她说句话,哪怕一句也好,至少告诉她,兄长没有痴傻。

    叶铭甩了甩头,努力让自己恢复平静。转过身,看见叶兰在身后看着自己,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于是说道:“妹...妹...,我可以这样叫你吧?”。

    叶铭其实并不熟悉现在的身份,也不认识叶兰,只是这几天叶兰时常照顾他,称呼他兄长,叶铭推测这个小姑娘可能是现在这个身体的妹妹。

    “阿兄!”

    这一句话虽然有些奇怪,可却让叶兰悬着的心,彻底安了下来,兄长没有痴傻。叶兰喊了一声阿兄,朝叶铭跑了过来,双手搂住叶铭的腰,把头埋在叶铭胸前,放声大哭,仿佛要将内心的压抑全部发泄出来。

    这些日子,她吃了太多的苦,受了太多的累。身体的疲劳她无所谓,可是兄长迟迟不醒,醒来后又痴痴傻傻,这样的心理打击,令她近乎崩溃。这一刻她得到了释放,这一刻她得了安慰,哪怕只是一句奇怪的话。

    叶铭用手摸了摸叶兰的头,看着她哭的很伤心,心知定是担心极了自己,想来应该是个善良的小姑娘。

    “你还好吧”,叶铭将叶兰从胸前扶起,看着她泪水潺潺的双眼,轻轻问道。

    叶兰长相虽清秀,但因为营养不良,有些菜色,瘦弱的身体显得很无力。

    “嗯,阿兄,你好了,你好了,是不是,是不是”,叶兰哭着说道,极力的想要最后确认一下兄长是真的好了。

    “嗯,阿兄好了,没事了,别哭了,哭花了脸就不好看了”,叶铭像哄孩子一样哄着叶兰,希望她能平复下来。

    这一句话顿时让叶兰更加激动,又搂住叶铭的腰,钻进叶铭怀里大哭了起来。叶铭无奈只能把哄孩子的那一套,全数使了出来,好一阵,叶兰才平复下来。

    叶铭家院子里有个石磨,叶铭拉着叶兰坐在了石磨上,叶兰还是拉着叶铭的一条胳膊不肯放手,看她渐渐的平复了,于是说道:“妹妹,阿兄的身体发生了一些变化”。

    听到这句话,叶兰顿时又紧张了起来。

    叶铭见状忙说道:“你不必担心,没事的,真的没事,只是有些小变化,我一时也不知该如何说,但你放心,我不会有事的”。

    “我可能是忘记了一些事情,等下需要你帮我回忆一下,真的没事的”,叶铭继续说道。

    叶铭虽然这么说,但叶兰还是不免有些紧张,于是问道:“阿兄你什么事情忘记了?”

    “唉,全部”,叶铭无奈的说道。

    “全部是什么意思,难道阿兄也不记得兰儿了吗?”,叶兰惊疑的问道。

    叶铭看着叶兰,摇了摇头。叶铭心里其实很纠结,毕竟自己占了人家哥哥的身躯,现在又说不认识人家。叶铭倒不是说不想替这具身躯负责,只是不想有太多谎言,因为叶铭觉得自己本身就是个最大的谎言。但又不能直接说自己是个穿越来的灵魂,占了你哥哥的身躯。思来想去,也只能这么说了。

    叶兰闻言,顿时心中一紧,抱着叶铭胳膊的手又加了几分力,好像生怕叶铭会跑似的,可见叶兰对叶铭是多么的依赖。

    “不可能的,兰儿不信,爹娘走后,阿兄把兰儿养大,怎么会记不起兰儿呢”,叶兰不敢相信的摇头说道,说话间眼泪又开始在眼圈里打转。

    叶铭见叶兰又要哭,连忙摸了摸她的头安慰道:“好妹妹,好妹妹,你别急,听阿兄把话说完。虽说阿兄不认得你,甚至连你的名字也想不起来,但这几日你我兄妹二人相依为命,我觉得你就是我的妹妹。再说了,有可能过上几日,我便能想起来了,也说不定啊”。

    “谁要你觉得了,人家就是你的妹妹,就是你的妹妹,你怎么能不认得兰儿,呜呜呜...”,叶兰听罢,又钻进叶铭怀里哭着说道。

    叶铭也抱住了叶兰,安慰着说道:“是,是,你就是我的妹妹,都是阿兄的不好,阿兄发誓,今后再也不能忘记妹妹,否则叫我不得好死”。

    听见一个死字,叶兰缓缓抬起头,用责备的眼神望向叶铭,带着哭腔说道:“不许说死,阿兄死了,兰儿该怎么办,兰儿要你好好活着,永远都不能离开兰儿”,说罢又抱住叶铭,感受着类似久别重逢的喜悦。

    爹娘走时,叶兰尚在襁褓之中,叶铭为了养活妹妹,偷牛乳,偷羊乳,被打的遍体鳞伤也不曾放弃,因为爹娘走时唯一的交代就是让他把妹妹养大嫁人。叶铭昏迷后,妹妹四处寻医问药,买不到的药,就亲至去山上采,摔倒了爬起来继续采,因为她知道,兄长是她的主心骨,没了兄长,自己的天也就塌了。

    此时的叶铭自然不知这些往事,良久,兄妹二人分开,叶铭继续问道:“不如妹妹先给哥哥讲一讲家中的往事,也好让我回忆一番,哦对了,要从你叫什么开始...”。

    叶兰擦了擦眼泪,依然抱着叶铭一条胳膊,一五一十的开始讲起了这些年发生事。

    ......

    大唐贞观八年,叶铭十三岁,叶兰八岁。他们的父母死于贞观元年的一场瘟疫,因兄妹二人被庄上的乡亲及时带走隔离,才得以活了下来。瘟疫过去,庄上的乡亲见他二人可怜,也时常接济一二,叶铭兄妹勉强也能度日。

    叶铭家隶属江南东道杭州钱塘县,所住的庄子不大,有五十多户人家,两百多口人,由于临近西湖,处在西湖的西侧,外人都叫这里湖西村,全庄都是县里大户王家的佃户,大多都是租种的茶园,靠种茶采茶为生。叶铭尚未及冠,不能租种地主家的田,只能在邻里间四处打杂以为生计。

    当朝的天子是李世民,李世民自登基以来,推行仁政,奖励农桑,更是鼓励生育,贞观盛世已初见成效。虽历年来战乱不断,好在余杭一带尚且安逸,百姓生活相对富足(不要误会,唐朝的富足只是能吃饱饭而已),商业活动也较为活跃。

    唐朝时期,龙井茶这个名字还未出现,这时叫钱塘茶。全国茶园的规模虽不是很大,但这个时代,人口并不多,因而需求量也有限。上至王侯将相,下至贩夫走卒,都会时常饮上一口茶,饮茶在民间早已成了一种日常生活。

    此时的茶,不能叫喝,是拿来吃的。更非泡茶,而是煮茶。想要吃上一口茶,还是比较麻烦的,要生火煮水,将茶打碎放入锅中,然后再放盐、姜、花椒、八角之类的辅料,味道嘛,大家都是这般,也就没了计较。

    ......

    叶铭兄妹二人聊了几乎一上午的时间,叶铭这才对当下的时代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老天爷把他送来这里,叶铭虽不知何意,但既然来了,那便安之泰然吧。

    看着瘦弱的小妹,叶铭心中有些不忍,要尽快找个能糊口事做,最好是能发点小财。干点什么呢,叶铭摸了摸下巴,将目光转向了龙井茶。虽说这个开局不是很好,但叶铭相信,凭借自己远超时代的知识,怎么都能混口饭吃。老天自然不会绝人之路,眼前的龙井,就是一条好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