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天道金榜:大秦公子的我瞒不住了 » 第一百章:宴名鸿门

第一百章:宴名鸿门

    夜色深沉,仿佛有人用一张密不透光的黑布,将天穹笼罩住了一般,竟不见半点光亮。

    但街旁的楼子里却是红灯高悬,红烛大亮,又把整座汴梁城映的比白昼也不差分毫。

    不过,奇怪的是,这条街上许久都没有经过的行人,反而有京都府衙役以及京都守备的兵士驻守在道路两旁。

    看着那座明晃晃的楼子,心中都有些莫名的紧张,总觉得今晚可能会有什么大事发生。

    汴梁城最红的青楼红袖招,今日没有开业。

    甚至半条街都被京都府和京都守备的人马封了起来,这是红袖招提前就向官府报的备示,没有一丝耽搁便特批了下来。

    京都府的大人没资格参加这个聚会,但他依然要用心用力地布置好一应看防。

    不止是他,汴梁城里其余的官员们也是这般想的,不论他们属于哪个派系,今天都必须为红袖招服务。

    无他,今天汴梁城里有一大半称得上主子的人物,都要来红袖招。

    枢密院的两位佐官尽皆到齐,

    皇城司的亲事官六指挥亲来了四位,从官五指挥来了三位,以及几位位高权重的大人物。

    可以说,今日之红袖招,冠盖群集。

    如果谁有能力将今夜座上客全杀死,只怕宋国会大乱一场。

    京都府与京都守备不得不用心,看防之森严,几可比拟那重重深宫。

    几抬上品大轿趁着暮色来到了抱月楼前,又有几位大人物乘车而至,后又有几位军中实权人物骑马而至。

    他们全都是轻车简从,没有带来太多的亲卫。

    这些大臣们很放心自己的安全,因为他们非常清楚召集此宴之人的能力。

    宋国二公子赵德昭现在应该在黔地任防御使,不知为何,今日却最先到了红袖招。

    紧接着,就是枢密院的两位佐官,皇城司的指挥……红袖招全面全面运转,姑娘们把这些大人物扶进厢房休息,等待开宴。

    红袖招三楼靠东一面,是一大片花厅,半截楼临着空,

    正好可以看见楼下一楼的大厅,

    那张宽大的胡人毛毯,在楼下泛着腥膻的红色,别有一番风味。

    今日楼中有贵客,所以这半片花厅便被腾了出来。

    入花厅的时候,赵德昭的眼睛下意识往门上望了望,

    看见上面用金漆新写了两个字,不免有些好奇,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

    “鸿门。”

    思索了少许,赵德昭实在想不明白这两个字的含义,便直接入了座。

    早有各式精致的茶水点心搁在桌上,用的盘碟是整个宋国最好的瓷器。

    盛酒的是极品的琉璃杯,

    而里面盛的酒,则是天下最为昂贵的烈酒神仙醉。

    而身旁服侍的姑娘们更是个个国色天香,温柔静默。

    见状,赵德昭心中不免一喜。

    黔地物资匮乏,地处偏僻,在那里待了这么多年,都快淡出鸟来了。

    “德昭,许久不见,你可是瘦了许多啊!”

    随着一阵朗笑声,赵光义缓缓走进了大厅之中,望着客席上的赵德昭,说道。

    赵德昭连忙起身行礼,拱手道:“小侄见过叔父!”

    “不瞒叔父,自从当年父王让我去了黔地,小侄这伙食是越来越差,到了现在,甚至已经快要吃不上饭了。”

    “哼!”赵光义冷笑一声,“你父王那人……不提也罢!”

    “此次若是大事能成,你我叔侄又岂用再看他的脸色?”

    “是是是!”

    赵德昭满脸堆笑,不可置否。

    两人又寒暄了一顿后,赵光义便在次位落座。

    看到这一幕,赵德昭眼皮一跳。

    难道,今日负责此宴的并不是赵光义,而是另有他人。

    但等了良久,却都没有人再进来,唯有各种上好的酒菜陆陆续续地被端到了桌上。

    赵德昭浅浅饮了一口,望着次座上的赵光义微微一笑,说道:“王叔,小侄发现这楼里的姑娘倒是漂亮的很。”

    听到这话,场间气氛顿时为之一松。

    赵光义笑道:“就今儿这阵仗,要这一家红袖招就侍候好你们,没那个可能……

    不瞒诸位,今儿这楼中十三位姑娘,也不仅是我楼中的女子,但凡城中最出名的女子,我全请了过来……

    不论是汴河的花舫,还是教坊,今夜出了这楼,你们要再能找出一位当红的姑娘,我便输了。”

    众人一怔,心想,当真是好大的手笔!

    这不是说花钱的问题,

    而是在这短短一天之内,居然能让汴梁城的风月行当乖乖地供出自家最出名的姑娘,其威势可想而知。

    众人侧脸一瞧,只见身旁姑娘各自含羞低头。

    仔细瞧了两眼,大家忍不住都乐了起来,认出了此乃汴河上某人,彼乃教坊司某位小姐,竟都是老熟人了。

    “王叔如此用心,倒是让小侄和各位大人有些诚惶诚恐了,小侄敬您一杯。”

    说完这话,他举起手中酒樽,遥敬赵光义。

    赵光义刚刚饮尽此杯,便立刻又有人敬酒。

    觥筹交错间,酒宴渐残。

    赵光义放下了手中的杯子,微叹口气,说道:“如今我算哪门子都虞候,不过是一个在逃要犯罢了!”

    “只是我被人栽赃污名不要紧,可惜我那王兄,一代贤王明君,

    竟被奸佞所困,久不见天日,连诏书都发不出来!”

    这话说完,众人神色各异,沉默不语。

    他们知道,今夜的重头戏来了。

    赵光义这是要摊牌了。

    众所周知,赵光义被宋国通缉,下命令的正是当今宋王赵匡胤。

    可他却说,赵匡胤其实是被奸佞小人困到了宫中,朝堂礼法崩坏,以至于法令都无法下达到宫外。

    其用意,自然不言而喻。

    古往今来,任何人想要成大事,都必须给自己找一个正当理由。

    而这种以臣克君的路数,没有比“清君侧”更合适的借口了。

    至于说谁是奸佞……当然就是今夜不在此处,并且还没有派人替代自己来赴宴的那些人。

    “王兄暗中遣人将口谕送到我手中,请我勤王,清君之侧,诛杀奸佞,还我大宋乾坤,正我大宋朝纲。

    王兄对我之恩,今生难报,今日正斯时也!诸位皆是大宋栋梁,国难之时,诸位可愿与赵某一同诛杀逆贼?”

    一片沉默,良久,终于有人说道:

    “王上对我们恩重如山,如今有口谕在此,我等焉有坐视之理?”

    有人带头响应,其他人也随着纷纷附和。

    见状,赵光义微微颔首,眼含热泪,说道:“众卿一腔热枕,王兄必会看到!”

    “只是,单凭我们势单力薄,恐难斗过那些奸佞小人。

    故而,我今日请来了十二楼的王姑娘,她愿代表十二楼,助我们一臂之力!”

    话音落下,众人朝厅门处望去,只见一位妙龄女子,缓缓出现在视线之中。

    她毫不犹豫地走到了主位,然后落座,清冷道:“我十二楼虽为商贾,却也愿意付出一份力量。”

    “只是空口无凭,我还需要各位大人的亲手所书。”

    这话说完,立刻有人走了进来,手中捧着一张早就拟定好的协议,送到了各位大人面前。

    众人面面相觑,怔了一下,随即毅然决然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王语嫣见状,唇角微微勾出一抹好看的弧度来……此事,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