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天道金榜:大秦公子的我瞒不住了 » 第一百二十一章:赌徒,事变

第一百二十一章:赌徒,事变

    东峪关。

    日落以后,冯元甲站在城头,

    眯着眼遥望远处灯火点点的武安军大营,神情时而犹豫,时而沉思。

    相对来说,东峪关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重要,但同时他的地理位置又决定了它并不简单。

    如果有人能够突破东峪关,

    无疑就相当于在大周帝国南面的防线上打开了一道口子。

    这道口子或许并没有那么大,

    甚至由于离天落关太近,只要对方没能第一时间夺下东峪关,那么天洛关的守军就有足够的时间增援。

    然而,他现在面对的则是一位赫赫有名的主帅——白起。

    这位老帅最有名的战役,莫过于长平之战。

    此战不仅奠定了白起在历史上的兵法大家地位,甚至还让他多出来一个称号——“人屠”!

    足足坑杀四十万降军,这需要多么强大的意志力,可想而知!

    今日白天,

    只观白起用兵之严谨,冯元甲就知道,单凭自己很难在东峪关坚持太久。

    但是,他始终坚信,富贵险中求。

    风险越大,

    相应的带来的机会也就越大。

    若是此战,他能够击溃秦军,那将会为他带来怎样的声誉,可想而知。

    即便是不能真的击溃,

    只是对武安军造成了极大的困扰,那他同样能够成名。

    自从当年他被吴起发现并挖掘,至今已经过去将近二十年。

    七千多个日日夜夜,为了就是能够一朝能在神洲大陆真正扬名!

    而现在,无疑是一个最好的机会。

    沉思许久之后,冯元甲开口吩咐道:“传令将士马上用饭,今夜子时,

    派三万兵马出城,绕西面平原冲袭敌军大营。”

    今日白天让你攻了一轮城,今夜该轮到我主动进攻了。

    一名部将上前恭敬地问道:

    “冯将军,敌军今日刚到,对方主帅若预料到咱们今夜袭营怎么办?”

    冯元甲淡淡地道:“若预料到了,那就及时退回来,

    白天他试探我东峪关的虚实,晚上该我试探他的虚实了。”

    沉吟片刻,冯元甲又道:“若知不可为,马上撤回,回城时换条路走,

    从敌军大营南面突围,然后绕山林二十里往南,从东侧山林回来。”

    部将愕然:“为何?”

    “若是对方布置了埋伏,就一定会赶尽杀绝,在我军回城的半路上一定也设置了埋伏。”

    “所以如果是发现对方大营有异样,必须绕路返回才可幸免于难。”

    部将忍不住道:“既然将军猜测对方有埋伏,为何还要袭营?”

    冯元甲冷冷道:“有没有埋伏尚在五五之数,若是今夜能够偷袭成功,

    我军将在神洲扬名,而且自此以后,东峪关无人敢动了,换了是你,

    你愿不愿赌一次?”

    部将迟疑了半晌,点头抱拳,领命而去。

    ……

    ……

    长安城,曲江园。

    园子依曲江而建,风景优美,很早这里便是皇家禁苑。

    虽说前线正在准备与大周帝国作战,但这与后方并无什么太大的关系。

    今日正值中秋佳节,李世民便按照惯例在曲江园搞了个游园会。

    只是今年与以往不同,有几位老将因前方战事,不得不挂帅出征。

    算算日子,

    现在应该进入到中洲范围之内,并且已经快到大周帝国边境了。

    此刻,已至傍晚,

    夕阳的金黄色余晖柔柔地铺洒在曲江池上,水面反射出粼粼波光,

    池边的杨柳仿佛洒上了一层金粉,映在眼中微微刺眼。

    众臣随着李世民的步伐,来到了芙蓉园中。

    夕阳渐渐落山,夜幕即临,亭内有些黑暗,早有宦官在各处架起了宫灯。

    李世民遂便与众臣赏花观景,

    时不时还有文臣附庸风雅,吟上几句应景的诗。

    时间渐渐流逝,毕竟是中秋佳节,

    李世民即便是作为大唐皇帝,也不好占用他们太多时间。

    就在众臣纷纷离场的时候,忽然传来一阵杂乱的脚步声,一名宦官模样的人领着几名禁卫慌慌张张跑到园门口,

    这群人一副冲陷敌阵的架势,立马引起了门口羽林禁卫的警惕,顿时纷纷拔剑相向。

    宦官气得跺脚:“我是东宫的人!快让我去见陛下,东宫出事了!”

    禁卫将军核对了宦官的身份,

    然后一挥手让他进去,跟着宦官的几名禁卫却被拦在门外。

    此时的凉亭之中,

    李世民独自坐在凉亭里发呆,懂事的宦官奉上瓜果和一壶酒。

    李世民便自酌自饮,微风拂来,带着几许秋天的凉意,李世民放下酒杯,忽然感到一阵强烈的孤独。

    一统柱州江山,宇内称霸,大军横扫天下,四周莫敢敌者,皇帝一生追求的至高境界,他都做到了。

    接下来,能够值得他追求的,恐怕只有整个神洲大陆,以及西方大陆了。

    可今夜此刻,这个举家团聚的美好日子里,他却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寂寥。

    皇帝当了十数年,当年的种种是非恩怨,种种正义的非正义的杀戮,如过往云烟,终究已逝去。

    李世民不再年轻了。

    曾经横扫天下,让每个难缠的敌人诚惶诚恐匍匐在他脚下,等待他的宽恕的喜悦,

    如今回想起来,竟是那么的不堪一提。

    这一生,他得到了许多。

    可是,他失去了更多,至少在今夜这个应该欢庆的佳节里,他忽然觉得不开心,似乎什么都提不起兴趣。

    此时,忽如其来的杂乱脚步声打破了夜色里的沉静,也打破了李世民伤怀的情绪。

    李世民抬眼望向水榭尽头,眼中露出几许不悦。

    片刻后,一名宦官慌慌张张跪在李世民面前,身躯颤抖着禀奏道:

    “陛下,东宫出事了!”

    “何事?”

    李世民的表情不复刚才的伤怀落寞,眼中露出熟悉的锐光,像一柄在夜色中吞吐锋芒的利剑,直刺人心。

    “太子殿下醉酒,……不知何故与少詹事太子右庶子张玄素,

    太子左庶子于志宁二人起了争执,并,并……”宦官声音越说越小,最后有些迟疑。

    李世民的脸色却越来越难看,重重一拍石桌,怒道:“说下去!”

    宦官吓得浑身一颤,急忙跪地伏首道:“……太子大醉,

    喝令太子率将士拿下了于志宁和张玄素,并欲杖责二人,

    左庶子杜正伦见势不妙,命奴婢面圣禀奏!!!”